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施工方案

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24.1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规范和指导该项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过程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文件,为了该项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按科学规律组织规范施工,有计划地开展各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及时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保证各种资源和劳动力的及时供应;协调与各工种之间的时间安排,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特制订本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参照下列文件资料编制:

JB/T 6826-2018 压电式振动测量仪2.1《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工程招标文件》;

2.2《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工程设计施工图》;

2.5设计图纸所指有关国标、地区性标准(图)

3.1项目名称: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

3.2招标人:新晃侗族自治县经济建设投资公司;

3.3设计单位:黔东南州建筑设计院;

3.4工程建设地点:新晃县县城;

3.5建筑概况:本工程为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项目属于多重檐民俗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永久。

本工程采用全杉木结构形式,桥长220米,最宽处15米,重檐、建筑总高23米,抗震烈度为6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4、工程内容:包括木结构连廊的构件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屋面瓦安装施工、电气工程施工及照明安装等工程;

5、施工环境与现场条件

施工现场用水、电、场地及有关资料等均满足施工条件。

为了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6.1.1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6.1.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检查多专业管线的位置是否正确,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6.1.3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6.1.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季施工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再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

6.1.5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6.1.6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6.2.1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严格按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并实行项目经理质量终身制。

6.2.2施工工期:根据业主要求及考虑类似工程经历,确定工期7个月,施工过程设立工期控制点,并确保各工期控制点的实现。

6.2.3文明施工:维护周边环境及正常秩序,减少施工噪声和施工影响,确保达到文明工地标准。

6.3.1本工程我公司将以业主的要求为准,快速、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为此我公司将选派技术好、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驻工地。

6.3.2为强化管理,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公司组建新晃县龙滩坪风雨廊桥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和工程成本等进行统筹管理,以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地如期完成,项目管理机构框图如下页框图。

6.2.3现场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

6.2.3.1项目经理

6.2.3.1.1代表公司全权负责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对业

6.2.3.1.2及时、准确地作出项目管理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重大技术方案决策、合同变更决策等。

6.2.3.2.3积极处理好与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及社会的关系,确保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利益。

6.2.3.1.4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使整个项目按照ISO9002标准体系运行。

6.2.3.1.5主持编制项目承包管理方案,确定项目管理的目标与方针。

6.2.3.1.6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人员,制定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组织项目经理部开展工作。

6.2.3.1.7与业主、监理保持经常接触,解决工程施工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替业主、监理排忧解难,确保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业主利益。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协调、重大方案决策等工作。

6.2.3.2技术负责人

6.2.3.2.2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工作,审核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6.2.3.2.3与设计、监理保持沟通,保证设计、监理的要求与指令得以贯彻实施。

6.2.3.2.4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对本项目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确保本项目顺利进行。

6.2.3.2.5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设备的供货质量进行监督、验收、认可。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程。

6.2.3.2.6加强项目工程资料的管理,确保资料分类明确,及时备案。

6.2.3.3经营计划部

6.2.3.3.1编制项目经营计划、成本计划。

6.2.3.3.2对项目各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统计。

6.2.3.3.3负责工程合同执行过程的动态管理。

6.2.3.3.4负责工程预、结算管理和工程款的收拨管理。

6.2.3.3.5负责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及工程最终成本的决算。

6.2.3.3.6负责与业主的各项工程报表管理及经营计划业务联系。

6.2.3.3.7负责工程资金计划编制、实施及管理,并及时收结工程款。

6.2.3.4.1编制施工规划,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6.2.3.4.2对现场施工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

6.2.3.4.3组织好各道工序衔接、交接工作。

6.2.3.4.4实施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指导,确保工序管理的顺利实施。

6.2.3.4.5协调各专业队伍的劳动力使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使工程建设有组织按计划进行。

6.2.3.4.6有序地组织平面、立体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堆放等工作。

6.2.3.4.7按合同进度编制进度计划,对工程进度实施控制,随工程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安排。

6.2.3.4.8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完成现场的验收、检查工作。

6.2.3.4.10协调各专业项目部之间施工程序上的矛盾。对各专业的深化图进行协调,避免发生设计与施工矛盾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完成与项目有关的计量、试验工作。

6.2.3.4.11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设计、监理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协助技术负责人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6.2.3.4.12按ISO9002标准管理文件资料,对项目技术资料进行系统化管理。负责工程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负责对专业队伍的安全工作检查、协调。

6.2.3.4.13抓好各项安全交底工作,确保安全施工。管好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对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实行“三定”(定人、定期、定措施)。

6.2.3.5技术质量部

6.2.3.5.1按合同要求,负责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监督工作。负责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中间交接和隐蔽工程的检验签证和评定核定工作。

6.2.3.5.2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产品行使质量否决权,不受任何干扰。

6.2.3.5.3对分包商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6.2.3.5.4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及执行。负责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6.2.3.5.5负责各项安全措施到位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

6.2.3.6物资设备部

6.2.3.6.1按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案,提供合格的设备与材料。强化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及使用率,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6.2.3.6.2严格控制无质保文件和不符合技术规范指标的材料投入施工,对不合格材料一律拒之门外。实施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对材料设备的堆放安置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操作现场的工作环境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6.2.3.7.2行政事务管理,负责信息管理工作。

6.2.3.7.3负责资料、文件的标识、登记、分发、催办、签收、复印、传递、立卷、归档和销毁等工作。

6.2.3.7.4来往文件资料收发应及时登入台帐,视文件资料的内容和性质,准确及时递交项目经理、业主、设计、监理和有关部门批示和办理。

6.2.3.7.5负责做好项目保密的工作。负责与当地政府及部门的关系协调。

6.3施工协调:施工中密切注意各方面的关系,接受各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积极做好施工中的服务工作,教育职工遵守有关安全保卫规章制度。着装整齐,自觉维护好正常的生产、生活和交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为工程顺利进行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施工准备是实现施工组织设计和确保工程进度和工期控制目标的关键前提。其主要内容有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配备、施工机械进场、驻地安排规划、水电供给、交通通讯、临时工程、实验筹建、测量控制规划等。施工准备工作的时间安排均在施工前五天内完成。

6.4.1.1认真阅读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及特殊要求,并在施工前召开由设计、建设、施工等各方有关人员参加的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会,进一步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标准。

6.4.1.2根据项目特点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由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成立后,由项目经理主持对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明确合同质量目标、工期进度,并将这一要求贯彻到过程控制中。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变更,项目部应根据变更影响程序分别进行评审处理并重新交底。

6.4.1.3施工前都要进行技术交底,让班组明确施工内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并在施工中严格监督其按施工图纸及现行施工规范施工。

6.4.1.4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要及时通知班组。

6.4.1.5对于技术性强且对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内容,对其开始施工时或下道工序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员,质监员进行技术复核,并进行记录。

6.4.1.6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甲方和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后才能组织施工。

6.4.2施工现场准备

6.4.2.1施工区内所有原有永久地下管网的现场标识以及相关管线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做好管道开挖时原有管线的保护工作。

6.4.2.2与拟建管网相对接的各管线接口位置的确定以及相应管内底标高的复核工作,若与设计图有出入应及时与设计院反馈联系并进行变更修改。

6.4.3设备和物资准备

6.4.3.1根据本合同工程施工项目内容、工作量大小、工期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投入合理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试验、测量、仪器设备。

6.4.3.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具体详见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6.4.3.3所需物资、设备和工程材料将根据工程需要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陆续进场,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生产厂商出具的质量合格证书,证明材料、设备质量符合本工程合同技术规范的规定,监理工程师批准合格后再投入使用。材料分类标识码放,做到防潮、防污。

7.1劳动力使用原则:

7.1.1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派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过硬的现场施工人员和高素质的项目作业班子进驻现场进行施工。

7.1.2项目可自由选择那些素质良好的职工组成本项目施工队伍,并以合同形式予以约束,根据项目需要聘用或辞退;技术工种彩素质好的职工,并保持施工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7.1.3按劳动效率定员。即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进行定员。施工前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的作用时间编制好用人计划,劳动力要比计划进场日期提前一个星期落实。

7.1.4加强劳动防护用品及食品安全的管理。防护用品要定期及时发放。职工食堂要采取卫生、防疫措施,保持清洁。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保健食品的供应,还要注意女工的特殊保护。

7.1.5向社会招聘施工队伍,要预先考察队伍素质及工作经历,择优招聘,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7.1.6本工程劳动力按不同的工种组成若干个专业施工队伍,各个专业队设队长一名,并按各工种工作量的大小分成若干个班组,综合队包括电工、焊工、机械工等少数工种,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7.1.7加强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各班子在进场时进行现场安全和文明的交底,在操作前进行各分部分项的技术交形成文字记录。

7.2劳动力安排计划表(见附表1)。

8、主要机械使用计划安排表(见附表2)

附表1:劳动力安排计划单位:人

按工程施工阶段列劳动力情况

备注: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7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6月,计划完工日期2013年12月,本计划按2013年6月1日开工计算,共计214日历天。

附表2:主要机械使用计划安排表

投入本项目施工机械的情况(台套)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为了准确进行平面控制,就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同时必须从总体施工考虑,保证定位轴线均能应用所建立的施工控制网。在本工程施工中,为使用方便,保证施工测设精度,拟建立方格控制网

1.2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图纸,拟定合理测量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总平面图(建筑放线图)》布置建筑物外围方格控制网,设定合理的控制点并计算坐标值。控制点位置避开施工通道、堆场等施工用地。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全站仪进行。

1.3根据施工图中的尺寸及控制点坐标为定位依据,进行定位放线工作。

定位前先将控制点间的角度和距离进行复核,确认各点的准确性。无误后,根据现场情况按支导线的路线,采用极坐标的方法进行放样。定出所有控制点后,再将仪器置于有关联的点上,进行相关点的距离和角度校核,待各点的精度达到定位要求后,用标桩将位置确定,埋设固定标桩,建立外围控制网,经复核后再根据定位图,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各主要轴线及细部轴线,作为施工放样依据。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水准测量是测量工作的重要部分。正确合理地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能在很大程度上使立面布置和建筑物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标高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级水准点引测。为了计算简便又不容易出错,应根据水准基点将工程的设计±0.00点标高准确引测于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做好标志。引测标高后,应复核至另一水准标高点。其差不超过±3mm。

1.5.1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量。采用科学、严谨的工作方式,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

1.5.2凡是投入该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应有严格按照鉴定周期鉴定的合格证书。

1.5.3各种测量控制点,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没有变动后才能使用。

1.5.4测量时尽量选在气候条件较好的时间,以减少旁折光的影响。

1.5.5保障作业数据的原始、整洁及记录规范化。

施测前,对原有控制点进行复核,以防因人为或自然而引起的变动,如有偏移、沉降,应重新校正直到误差严格控制在规范内方可使用,并对须测设点进行坐标换算,建立平面控制网。

将相邻两次或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位移情况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绘制出位移情况图,供施工生产部门参考。若位移较大,则提请有关方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控制。

1)控制点选择在稳定、可靠的地方,防止被破坏。

2)观测点周围禁止摆放其它物品,以防对观测点造成位移。

3)观测者尽量为同一人,以免视觉误差。

4)设置观测点仪器及观测仪器尽量为同一台仪器,以免仪器误差。

5)观测时间尽量避免清晨及傍晚,以免气象误差。

6)定期对位移观测控制点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原控制点进行联测,防止因施工和其它原因产生变化。

2.1.1.1自然弯曲调正

木柱制作之两端必须要划头线,且两端的头线不能有翘曲。如若原料存在自然弯曲,则应在画头线时予以校正。

2.1.1.2弹加工线

圆柱,应弹八卦线。八卦线的依据是两端的头线和以头板划出的柱端圆环线。

2.1.1.3柱头的基面线

根据两端头线,弹出开间、进深方向中线。柱头的顶高度与梁类构件相交时,以基面线为基准高度;与枋类构件相交时,以顶面为基准高度。同高度构件基面线要等高,构件高度的差别设置在基面线以下,即允许构件底面有高低差。柱头底面设置鼓磴者,则应适当扣除鼓磴高度,并在距地面一定高度(一般为l尺)位置设定退线,以利锯割柱头实际长度。

2.1.1.4柱头的名称标注

通常正贴屋架的柱头名称标注在向内四界一侧;边贴前、后柱标注的名称应朝脊柱,脊柱的名称应朝向正贴。

2.1.1.5柱头顶空榫

柱的顶端设榫,用于与桁端联结,通常规模之建筑,榫的厚度在15mm左右,长度在30mm左右,宽度约为30mm。柱头底部有设管脚榫的做法,管脚榫宽为柱径的1/3~1/4,榫长与宽相等。

2.1.2.1梁类构件必须有头线、基面线以及根据梁的形状所需的加工线条。

2.1.2.2划线要点:根据构件原料的自然缺陷,即自然弯曲、较密的木节等状况,结合梁的受力方向,合理利用原料。弯曲较大的原构件应设在次要贴式中,木节较多的一面应设在构件受压区。不符合材质要求的不得使用。

2.1.2.3起拱:梁类构件的底面有向上微拱的要求,其一是为满足受力变形的要求;其二是为校正仰视引起的视觉差。

2.1.2.4套样板:对圆形断面之梁类构件,由样板确定其断面形状。矩形梁类构件的断面尺寸则可用曲尺(角尺)画出。为校准视差,矩形梁应有一定的泼势。梁的长度用进深界杆画出。在梁类构件的长度方向必须有清晰的界线(即柱中线)。

2.1.2.5连接方式:当梁设置在内四界位置,且设置脊童柱的,应在梁的两端与前、后步柱顶端做箍头榫;当梁的长度为三界时,则一端与金柱用榫卯连接,另一端做箍头与柱顶连接;当梁的长度为一界或二界,且不在山脊部位时,则一端为榫卯与柱连接,另一端做箍头与柱顶连接;当梁的长度为二界,且其长度之中心对着山脊,背面设置脊桁者,则其两端都做箍头与童柱连接。在制作箍头与榫卯时,应以原木大头做榫卯,小头做箍头,以有利于榫卯的承压和抗剪。大式做法大木构架,梁头搁置于坐斗之斗口内。

2.1.2.6梁的标注:梁类构件的名称应标注在背面,且应清晰、方向正确。

2.1.2.8搭角梁两端与被搭构件相交,应做台阶榫,以减少被搭构件截面损失。通常台阶榫不少于2个。搭角梁之两端要压过被搭构件中心线,压过的长度不小于被搭构件1.5/l0直径。

2.1.2.9当三根梁类构件与一柱在同一高度相交时,应按梁的受力情况区分其出榫位置,受力最大的应为下出榫,受力较次的为中出榫,受力最小的为上出榫。

2.2.1制作桁条时应套样板,其两端应有头线,上、下有中线,其中的脊桁和廊桁还应有椽花线。同开间的椽距应一致。桁条的长度应根据开间杆上标注的尺寸确定。

2.2.2桁条应有1/200~1/300的起拱,起拱是利用原木的自然弯曲经加工形成的。同一建筑的桁条起拱应基本一致。桁条加工时还应在中间加粗,以增强桁条之抗弯能力。加粗的幅度在桁条长度的0.5~0.8之间。

2.2.3桁条的底面,应呈圆弧状,当桁条底面带连机时,则可在连机上做成芦壳与桁条相交;桁条底面应做成平面(官式做法称之为金盘),与连机平面相交接。桁条底面设连机的,桁榫可以不留底。

2.2.4两桁相连接处应做燕尾榫。燕尾榫与卯的选择应视安装顺序而定,即先安装的做卯,后安装的做榫。

2.2.5桁与柱子连接处的榫卯,同一建筑应统一尺寸。在与大梁节点结合部位,应按开刻做法,开刻的高度应在桁径的1/4~1/3之范围内。

2.2.6在建筑转角处,歇山屋顶的廊桁要做敲交连接;

两根枋类构件在一直线同时与一柱相交,其榫应做聚鱼合榫。当三根枋类构件汇集于一柱的同一高度,且可以用出榫做法时,则应根据其情况分上、中、下出榫。出榫的确定原则一是与相平行的梁类构件统一,二是便于安装。当起拉结作用的枋类构件因构造原因不能用出榫时,则应用通长雀替等形式弥补,以增强枋类构件的拉结作用。当枋类构件在柱顶位置与柱相交,通常应做摘榫(也称燕尾榫)与柱相连接。

2.4.1木柱立架基本程序

木构件安装前,首先要对桥面台基尺寸进行复核,重点是轴线尺寸。复核用尺要与木构架制作的尺度一致。木构架安装应根据先内后外、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安装一根,固定一根,最后形成整体。

2.4.1.1安装大木根据构架不同形式和榫、卯构造,遵循“由里向外”安装,的原则,按编号对号入座。安装中要勤吊正、勤校核尺寸;下架大木安装后及时拨正、打戗,质检员、专业工长检查后报监理、设计和质检部门验收后再安装椽望。

2.4.1.2下架大木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上架大木安装。

2.4.1.3安装完成后,必须由专人经常检查戗杆牢固情况,未经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拆、改戗杆,直到屋面工程完成后方可拆除戗杆。

2.4.2柱子安装:现场支搭施工脚手架,运输过程要加以保护。木构件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大木立架之前应用杖杆对各木构件进行核对,检查各构件的数量及位置编号。以柱子中线对应柱基十字墨线(轴线)进行安装定位,同时查看柱子上端榫卯朝向是否正确,定位后采取三面支戗固定。大木立架以仗杆为依据收升合理正确、位置准确。支戗牢固。柱子侧脚要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生和倒升。安装上架构件时保证梁架中线位置准确与柱子中线对正,安装程序按古建传统做法进行符合古建操作顺序。

2.4.3出檐椽、飞椽、摔纲椽、立脚飞椽要挂线安装,要求高度、出进一致。檐椽与飞椽基本相对不偏斜。钉椽时严格按檩子上的椽划线位置钉,保证、椽当均匀,望板厚40mm。望板长不得短于1500mm。铺望板要求柳叶缝铺钉,表面平整,顶头严密。望板铺钉牢固,露明望板表面平正,横望板错缝窜档宽不大于800mm,板头盘截方正,望板顶头缝不小于5mm,柳叶缝严实。椽当允许偏差正负5mm。木料含水率不得大于18%。全部木构件隐蔽部分做防腐处理,并涂刷防火涂料。做好相关的隐预检记录。

2.5木材防腐、防虫、防火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木材防火、防腐处理采用在木质构件表面涂刷CCA水载型木材防腐剂,涂刷二遍。涂刷CCA水载型木材防腐剂二遍后,可免涂防虫剂。

选瓦→分钟、号楞、排瓦→按脊不同形式调脊→盖基准瓦→檐头花边瓦→盖底瓦→盖盖瓦→扫豁沟、钩楞→盖水戗瓦

3.1.2选瓦:瓦件脊件在运至屋面以前,必须集中逐块“选瓦”。有裂缝、砂眼、变形严重以瓦(脊)件不得使用。板瓦还必须逐块用瓦刀或铁器、敲击检查,发现微小裂纹,隐残和瓦音不清的应及时挑出来。沾瓦,用于屋面的底瓦、盖瓦均应沾浆。

3.1.3分中、号楞、排瓦楞:按底瓦的宽加上蚰蜒当宽,即为每垄瓦口中至中的尺寸,按底瓦坐中的原则,排钉瓦口。将檐头瓦口的尺寸对应点划在脊部灰背上。确定各坡屋面瓦垄的数量,前、后坡瓦垄相对应数量相同。

3.1.4挑脊按设计不同形式调脊。

3.1.5盖基准瓦。盖好边垄后,按边垄的曲线(囊)在屋面的中间将三趟底瓦和两趟盖瓦盖好。

3.1.6盖瓦:拴好瓦刀线以后,铺灰(或泥),盖底瓦。用灰瓦瓦,底瓦灰的厚度一般为40mm,底瓦要窄头向下,从下往上依次摆放。底瓦的搭接密度要做到“搭七露三”,底瓦灰应饱满,瓦不得侧偏或“喝风”。檐头和脊跟部位则应“稀瓦檐头密瓦脊”。底瓦垄的高低、直顺程度都要以瓦刀线为准。每块底瓦的“瓦翅”宽头的上楞都要贴近瓦刀线。

3.1.7背瓦翅:摆放好底瓦以后,要将底瓦两侧的灰顺瓦翅用瓦刀抹齐,不足的地方再用灰补齐,“背瓦翅”一定要将灰“背足”拍实。

3.1.8扎缝:“背”完瓦翅以后,要在底瓦垄之间的缝隙处“蚰蜒当”用灰塞严、塞实,并将“扎缝”灰盖住两边底瓦垄的瓦翅。瓦完底瓦后要及时清垄,清垄后用素灰将底瓦接头的地方勾抹严实,并用刷子沾水勒刷“勾瓦脸”,,然后准备瓦盖瓦。

3.1.10勾楞灰、扫瓦垄:底、盖瓦瓦完之后,先用灰在盖瓦两侧糙抹一遍,然后再用灰细抹一遍。灰要堵严塞实,并用瓦刀拍实。夹腮灰要直顺,下脚应干净利落,无小孔洞,无多出的灰,下脚要与上口垂直,盖瓦上应尽量少沾灰,与瓦翅相交处要随瓦翅的形状用瓦刀背好,并用刷子沾水勒刷,将粉刷面刷干净,最后将瓦垄内的残灰扫干净。

砌滚筒脊→砌瓦条→砌亮花筒→砌字碑→砌亮花筒→砌瓦条→砌盖筒→脊端砖细纹头脊

3.2.2.1砌滚筒脊:屋面的滚筒脊用大毛筒做,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砌盖瓦上,不作攀脊,底瓦和滚筒脊留空,主要目的为减少风力对正脊的影响;还有一种则先砌攀脊,然后再在攀脊上滚筒脊。

3.2.2.2砌瓦条:七套以上在滚筒脊上砌二路线脚,七套以下不砌线脚而直接砌三寸宕。二路线脚砌至屋脊两端头距山墙边约3尺6寸处呈钝角外斜,直达龙吻嘴部。二路线脚上砌筑三寸宕子,宕子退进瓦条砌,为减轻屋脊重量,古建筑中常用七两砖或通脊砖砌筑,如为琉璃瓦则有专门烧制脊件。

3.2.2.3砌亮花筒:三寸宕子上为亮花筒,亮花筒以瓦条和三寸宕子围合,中间以五寸筒瓦切割成2寸左右宽度,一一对合或背合砌成金钱、定胜等形,连续排列在三寸宕子的中间;也可以直接用定型烧制的半圆瓦亮花筒拼接。亮花筒既能增加屋脊的美观,又可借此减轻风力对高耸正脊的压力,增加正脊的稳定性。

3.2.2.4砌瓦条:和前面所述一样,在三寸宕以上砌筑二瓦条。

3.2.2.5砌盖筒:在瓦条上部,以青筒瓦覆盖成一条半圆脊,称“盖筒”。盖筒采用行毛筒瓦(相当于现在的2#青筒瓦)内满填灰砂砌筑。

3.2.2.6脊端砖细纹头脊:按当地砖及工艺做法进行安装砌筑。造型必须符合设计图式样的要求。砌筑时摆砌正确,垂直端正,接缝严密,纹路吻合、流畅,安装牢固。

3.3博脊、围脊、戗脊:

3.3.1博脊与水戗戗根部呈45°相连,博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脊的中央部分,作八字宕,向博风板内隐入;还有一种直接在与水戗戗根部呈45°相连接后,呈直线在山面瓦顶部砌筑。博脊的做法自底至顶先砌攀脊脊座,再于其上砌滚筒、二路瓦条、亮花筒及赶宕脊(交替重复布置)、一瓦条、盖筒。

3.3.2围脊:围脊砌筑方法和博脊一样,自底至顶依次为脊座、滚筒、二路条瓦、亮花筒及赶宕脊(交替重复布置)和盖筒,与下层水戗戗根部呈45°相连。

3.3.3戗脊:南方所谓戗脊其实只是水戗(翘角)屋檐以内的部分,一般分成两段;靠近竖带的后半段成“戗根”,高度、做法都和竖带相同,以吞头收头;靠近水戗头的部分和水戗的做法相同,仅在宽度上比水戗宽,在延伸至檐外后渐渐收窄。

3.4屋脊及饰件质量要求:

3.4.1屋脊造型正确,弧形曲线和顺对称一致,线条清晰通顺,高度一致,整洁美观。

3.4.2屋脊浆色均匀一致,无斑点、挂浆现象。

硬山的山檐是指与屋面最边缘一楞盖瓦接壤的山尖最上皮的部分,它包括:硬山出两线飞砖、博风板(砖)等。

首先在山尖墙的上沿口以灰浆按屋面的提栈曲线找平,然后将预先加工好并按屋面提栈预先拼装过的博风板(砖)背后上口钻眼,穿铜丝;在椽子上钉钉子,将博风板(砖)背后上口的铜丝绕在钉子上,使博风板(砖)平整稳定地就位固定,然后以灰浆灌浆并用麻刀灰抹平上口。

出线飞砖是在博风板(砖)以上的山尖墙的顶部,用灰浆找平,再砌两层飞砖,所用砖料与砌法同山墙;飞砖的出檐尺寸应与垛头中的最上两皮出线跟平。当前、后檐都有垛头时,前、后飞砖可按垛头中的最上两皮出线砖位置进行砌筑;当后檐为包檐无垛头时,可将端头飞砖砍磨成和包檐最上层出线砖厚度相同形状接平。砌好后要用麻刀灰将飞砖后口填严实。因硬山墙最外侧为一楞盖瓦,因此两层飞砖砌筑完成后,即可直接在飞砖上盖上最靠山面的一楞盖瓦。盖完瓦后,一定要将瓦的外侧用麻刀灰浆捣实抹平,以防渗水。

4.1.1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其弯曲半径应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1.2电缆敷设时,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电缆敷设前应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阴测量,阻值不得小于10MΩ。

4.1.3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叉时最小净距应符合相关规定。

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管内穿线宜在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应将电线及保护管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

首先进行照明器具质量检查,其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灯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具破裂等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灯具内导线绝缘良好无漏电现象,灯具内配线严禁外露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165151035,使用螺口灯头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应有破损和漏电。

首先把灯座镇流器、启辉器、螺灯口安装在灯架上,通电试验后再进行现场组装。灯具组装时首先确定灯的位置,当室内只有一盏灯时,灯位中心应设在纵横轴线交叉处;有两盏灯时灯位中心应设在短轴线中心与长轴线1/4的交叉处,据此确定灯具安装固定孔的位置,嵌入式荧光灯和筒灯安装位置按设计图纸定位,多排灯具应直顺,施工人员一定注意别污染顶棚,灯具安装完毕后灯具一定清洁干净。

4.4.1箱内配线压线

箱内配线应成束或排列整齐、美观、安全、可靠,必要时用线卡固定,配电箱面板四周边缘应贴墙面不能缩进或突出抹灰层,配电箱门如面漆有脱落现象应补刷同颜色油漆。

4.4.2.1配电箱安装牢固、部件齐全,箱体与建筑物、构筑物接触部位应涂防腐漆。一管一孔顺直入箱内暗装配电箱的面板四周边缘应贴墙面,四周无空隙,箱体油漆完整,箱体内外清洁。

4.4.2.2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器具连接:接线位置正确,连接可靠不伤线芯,螺栓连接防松垫圈配件齐全,箱内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保护地线在汇流排连接,不得交接,并有编号,箱内配线整齐北京项目冬期施工方案,回路编号齐全正确。

4.4.2.3配电箱箱体高度≥50cm时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箱体高度<50cm时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