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13标墩柱首件施工方案

TJ13标墩柱首件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68.6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TJ13标墩柱首件施工方案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4、张承高速承德段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承包合同和施工图纸具体要求;

1.5、本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工期要求;

LJ05桩基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6、根据本标段施工特点及现有机械设备、人员的配套情况以及我部以往同类施工经验。

二、首件工程的选择和目的

2.1、墩柱首件工程施工的选择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伊逊河1号大桥9#墩右幅下墩柱作为首件工程先行施工;墩柱截面为:直径160cm,柱高为6.3m,C30混凝土。各项条件均满足首件施工要求。

(1)通过首件工程施工,摸索并总结墩柱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进行规范化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3)通过首件工程施工,收集相关数据,用以指导全面桥梁工程墩柱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3.1、水、电及现场布置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1台300KW柴油发电机

现场布置: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具备施工条件。

3.3.1、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合同文件以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文件。

3.3.2、做好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会审工作,对项目部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逐级技术交底,并认真执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

所有施工材料的试验工作已全部完成,并经过监理工程师的审批。施工的混凝土C30配合比设计已完成。按配比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粘性良好,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混凝土试件强度满足要求。

4.1.1、施工管理人员安排

现场负责人:浦桂强;技术负责人:朱文兵;

质检员:李增全;试验员:丁伟乐;

技术员:郑忠忠;测量员:李丙涛;

安全员:刘宇航;资料员:仲慧;

4.1.2、劳动力人员安排

为保证墩柱的正常进行,我项目安排施工机械如下:

HDJ5250G10m3

为确保工程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20日开始首件施工,拟定完工日期为2013年10月30日,计划工期10天。

(地系梁顶凿毛)→放样→钢筋制作成型、安装→立模→浇筑混凝土→养生。

当地系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可以进行墩柱的施工,施工时对地系梁与墩柱接触面按施工缝凿毛处理后,用水冲洗干净。

根据现场控制点,用全站仪测出墩位中心点,并用红色记号笔做出标记,同时测出中心点标高。在接柱钢筋顶选择对称的四根钢筋挂十字线,吊锤球使其中心对准墩柱中心线,调整其余钢筋的弯折角度,使之与墩位中心线等距离、等间距对称布置。逐根调整完成后,用同样的方法重新挂线并调整先前挂线的四根主筋。调整完成后报监理复核,确认后进行接柱钢筋的焊接。

6.2.2、钢筋制作和安装

钢筋制作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核对各编号钢筋的直径、长度、形状和根数,核对无误后进行抽验,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质量证明书。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电弧搭接焊。所有焊工在开始工作之前经考核和试焊,合格后持证上岗。

严格控制钢筋弯曲半径和角度,严禁超弯。必须保证墩柱钢筋在盖梁里的预埋长度和位置,保证墩柱钢筋的位置准确、保护层均匀,墩柱为净保护层,即混凝土外皮到主筋外皮。绑扎钢筋时严格控制好各号钢筋的位置、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箍筋弯钩位置必须相互错开。钢筋制作和安装质量要求如下:

受力钢筋间距(墩台)为±20mm;

钢筋骨架长度(长)为±10mm,(宽、高)为±5mm;

保护层厚度(墩台)为±10mm;

有焊接头的钢筋必须保证焊缝质量,接头不允许放到最大弯距处,同时抗拉区接头面积不大于25%,抗压区不大于50%,焊接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同时预埋好其他钢筋。

①墩柱模板必须采用钢模板,模板表面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水平接缝。墩柱必须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模板的尺寸、直径、平整度和接缝,新模板要检查每块模板的平整度,翘曲、变形的必须进行校正,坑槽必须用磨光机进行打磨或者用腻子填塞,使用前必须预拼装,拼装后检查各方向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②墩柱模板采用直径160cm、高度为200cm、厚度为8mm的钢模板,模板安装前应在平整的场地上先进行试拼接,试拼时注意检查接缝处的平整度与密封程度,当试拼后的模板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时,按3节一片对柱模板进行编号,安装时严格编号进行拼接;清理模板卫生并涂脱模剂以备安装。模版的接缝处采用2mm的橡胶皮垫作为密封圈,严禁使用海绵条作密封设施。

③施工脚手架用螺栓连接在立柱上,立柱下部设置可调斜撑,以确保模板位置的正确,并在操作面铺设竹胶板做工人操作平台,在平台四周围护安全网,防止施工人员高空掉落。

④墩柱模板安装采用吊车进行吊装,将试拼后的模板整片进行吊装,模板吊装就位时应该在模板与系梁混凝土接触面处铺设橡胶皮垫,防止漏浆。模板就位后应用全站仪检查其垂直度与轴线偏位,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用螺栓锁紧模板。在柱模顶部对称的四个点上挂钢丝绳用于固定模板,并在地面上相应的位置用Φ25钢筋、长度80cm作为地锚,地锚与墩柱的夹角不小于20°,埋深不小于50cm,并将柱模上的钢丝绳用法兰钩挂在地锚上,使其与墩柱大致成45°角,先初步拉紧后,四根钢丝绳同时对称扭法兰钩拉紧钢丝绳。柱模安装后测量标高,并用双面胶条标记墩柱标高。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根据监理工程师复核,并填写内业资料进行下一工序。

a)模板表面没有粘浆和杂物

b)模板完整,无掉角和缺边

c)模板标高(墩台)允许误差为±10mm

d)模板内部尺寸(墩台)为±20mm

e)轴线偏位(墩台)为10mm

f)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为2mm

g)表面平整度为5mm

h)模板拼缝处缝宽不大于2mm

6.2.4、混凝土浇筑

①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砼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用吊车提升料斗吊放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拌和前,试验人员应测定砂、石料的含水量,配置施工配合比,并根据施工配合比先进行试拌,测定塌落度及其它指标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生产。

②砼浇筑自高处直接倾卸时,自由落高不宜超过2米,当超过2米时,应采用串通下落,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并且在串筒出料口下面的堆积高度不宜超过50cm。

③砼浇筑前应将基础表面凿毛处用清水干净。砼浇筑应分层进行,其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振捣砼时应快插快拔,砼振捣应达到其不再沉落,表面不出现气泡,呈现出浮浆为度:振捣器与模板应保持5~10厘米,每次移动不超过振动器的1.5倍直径。

④整个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业技术人员检查指导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6.2.5、混凝土养护

①砼浇筑完成在收浆后尽快的覆盖养生,覆盖时不得污染及损坏砼表面。

②砼的养生期不少于7天,墩柱施工拆模后,均必须24小时不间断养生。

③混凝土浇筑完毕24小时后进行拆模,拆模时必须注意混凝土的软硬程度,(必须达到拆模要求的强度,应试压试块,达到10Mpa方可拆模)以不损伤混凝土的棱角为拆模前提。拆模后立即用土工布进行包裹,外围用塑料薄膜围住,墩柱顶挂水桶或者安排专人定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天。具备拆模条件时必须尽快拆模养护,以免混凝土烧包。

6.2.6、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和方法

a)墩柱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和方法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查

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个点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个点

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³测1处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10

①钢筋在加工成型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绣、泥土等清除干净。

②钢筋在加工成型前,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钢筋和弯曲钢筋应作调直处理。

③所有进场钢材必须有出场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单,钢材进场后按照规定进行抽检试验;试验合格后,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记牌。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mm

箍筋各部分尺寸:±5mm

⑥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间距:±20mm

钢筋骨架长:±10mm,宽:±5mm

保护层厚度:±10cm

⑦钢筋连接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主筋绑扎接头: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主筋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受压区无限制;

电弧焊:单面焊≧10d,双面焊≧5d(d为钢筋直径)

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砼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砼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砼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施工期间的砼质量,制订保证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

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b.拌制和浇筑砼时的检验

①砼的组成材料的外观及配料、拌制、每一工作班均要进行检验,必要时抽取试验。

②砼的和易性(塌落度等)每工作班至少2次。

③碎石材料的含水率,每日开工前1次,气候有较大变化时随时检测。

④钢筋骨架的稳固性和安装位置。

⑤砼运输、浇筑方法和质量。

7.1、测量放样及柱身竖直度控制

7.1.1、测量放样控制

为确保立柱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墩身的测量和监控。利用平面坐标法在施工之前对立柱中心进行放样测量,模板安装完毕后对立柱中心点坐标进行测量复核,以控制墩柱的平面位置。

8.1.2、竖直度控制

利用三角高程法测定墩柱模板顶标高,同时用悬挂钢尺法精确测定墩柱模板顶的标高,以此来检核及修正三角高程。

首先用全站仪测量放样出立柱中心点,从立柱模板上口中心挂垂线与之对照,以此来校对模板拼装位置及检查模板的竖直度。

7.2、钢筋加工及安装控制

7.2.1、钢筋进场后,进行各种标准试验,同时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焊工证上岗。

7.2.2、钢筋采用焊接时,单面焊缝长度不少于10d,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少于5d,主筋接头位置不应位于同一平面上,应交错分开,上下错开的距离满足大于35d,且不小于0.50m。

7.2.3、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着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的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须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7.2.4、钢筋骨架制作的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

a)主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

b)箍筋、横向水平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

c)钢筋骨架长允许偏差:±10mm;

d)钢筋骨架宽、高允许偏差:±5mm。

7.2.5、为方便立柱钢筋和模板位置的调整,在墩身内侧钢筋骨架上,预先焊接几处不同位置的拉环钢筋供拉缆绳之用。拉环用直径Φ20mm的圆钢弯制。

7.3.1、在墩身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钢模板的施工与操作技术。  

7.3.2、钢模板的布置与施工操作程序均应按照模板的施工设计及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

a)拆模后应及时对模板进行检修。

b)模板安装前应涂脱模剂,并涂刷均匀,稠度适中。

c)模板安装好后,对其轴线位置、水平标高,各部分尺寸、垂直度进行检校,直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3.3、模板安装实测项目及要求如下:

a)模板标高(mm):±10;

b)模板内部尺寸(mm):±20;

c)轴线偏位(mm):8;

d)模板相临两板表面高差(mm):2;

e)模板表面平整(mm):5;

7.3.4、模板安装控制

a)模板进场后,首先进行模板预拼装,检查模板各部分尺寸、模板接缝及平整度。

b)钢筋绑扎完毕经检验合格后进行模板的安装,模板拼装之前先将模板磨光清除干净,涂抹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清洁机油,涂刷时要轻、薄、均匀,以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

c)模板采用汽车吊吊装,人工辅助安装。安装完毕后,进行校模,用吊锤对准圆端的圆心确保模板不会偏位,调整风缆绳,将位置固定。

7.3.5、模板的检查

模板安装完后对模板进行检查,首先检查模板的接缝及错台,模板的接缝控制在1mm以内,模板的错台控制在2mm以内;用钢尺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拉线检查模板的顺直度,用铅锤仪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施工中严格控制轴线偏位在1厘米以内。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用千斤顶进行调整。

7.4、混凝土浇注控制

7.4.1、墩柱砼为C30混凝土,混凝土施工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用串桶灌入的方式浇筑,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在模板拆除后采用“一布一塑不间断滴灌”养生。

7.4.2、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浇筑。

7.4.3、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控制水灰比、减少模板与砼间的摩阻力、加强养护、控制拆模时间等,以减少砼收缩及水化热对结构的影响,避免收缩和水化热裂缝的产生。

7.4.4、拌制混凝土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项目部试验室检验。

7.4.5、混凝土采用配料机配料,各种计量仪器应保持准确。

7.4.6、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然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7.4.7、立柱混凝土浇筑时高度较高,所以在立柱模板内安装串筒,混凝土通过串筒进入模板,禁止将混凝土直接从模板顶倒入模板内,避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与墩身密集的钢筋相撞造成严重离析。

7.4.8、浇注混凝土前,先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的移动距离控制在30~35cm范围内,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

7.4.9、混凝土分层浇注,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每放一层料时先将料扒平再开始振捣,防止振捣时出现崩模现象。

7.4.10、振捣顺序为:先振捣倒角处,再从两边向中间振捣,振捣时间控制在20S左右,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准,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有技术人员严格控制。

7.4.11、振捣器要垂直插入先浇混凝土内一定深度(一般控制在5~10cm),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能良好的结合。

7.4.12、当混凝土浇注到顶时,使混凝土面稍高于模板顶,以便凿毛时方便清洗处理。

为了提高外观质量,墩柱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7.5.1、提高立模精度,采用玻璃胶或橡胶皮处理接缝,保证接缝严密。

7.5.2、当气温较高时尽可能安排在下午或夜晚温度较低时浇注混凝土,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7.5.3、混凝土浇完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拆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进行湿润养护。

7.5.4、拆模后及时修复表面缺陷,保证墩身颜色一致,棱角分明。

八、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

在企业职工中树立:“质量关系千万家,搞好质量人人抓"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质量工作的好坏与企业、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质量工作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中去,深入到企业的每个人,形成道道工序齐抓共管理,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8.1.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确立以质量为主的管理方针。建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技术人员、测量、试验人员、施工人员组成的施工质量管理小组,使每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8.1.2、开工前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批后,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施工分项技术交底制度,将施工内容逐级落实到全体施工人员。

8.1.3、工地试验室要严格检测手段,做好材料进场、标准试验、工序检测等工作,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填方试验段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8.1.4、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有关要求,按批准使用的配合比施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1.5、对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要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严格做到:“四验”、“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试验人员把关、施工操作者把关”。

8.1.6、严格掌握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和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标准控制,技术人员随时掌握质量动态,及时指导施工,消除质量隐患。

8.1.7、工序报验不合格,不得实施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8.1.8、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整修,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棱角线平直,外露面色泽一致。

8.1.9、加强振捣,减少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表面不得有空洞和露筋现象,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2%。

8.1.10、在养生期间,墩柱表面必须覆盖保湿覆盖层,定时洒水,保证表面湿润。

8.1.11、保证施工中的资料完整齐全并整理及时。

8.1.12、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消除隐患,严格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九、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和事故分析方法,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严格按照ISO18000标准进行施工安全控制。

9.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1.2、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

开工前进行系统安全教育,开工后抓好“三工”教育和定期培训。通过安全竞赛、现场安全标语、图片等宣传形式,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9.1.3、严格安全监督,完善安全检查制度

9.1.4、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科学组织施工。严格工序衔接、操作规程,严禁各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

9.1.5、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持证上岗制度

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前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状况良好。机械手、驾驶员等主要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9.1.6、加强夜间、雨季的安全防护

夜间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雨季或者暴雨发生前,将机械撤离基坑边缘。

9.1.7、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a)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佩戴安全帽,电工、电焊工必须穿绝缘鞋。电源接线连接必须规范。

b)现场施工配置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c)对各种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所有施工机械由专人负责,其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d)在设备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

9.2、墩柱安全防护措施

墩柱施工隐患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1、脚手架提前做设计计算书。

2、脚手架使用前经过计算和静载试验。

3、编制安装、拆除方案,制定验收、自检、互检、使用、维护、保养等措施。

某酒店部分建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制定高空坠落的专项安全措施。

2、“三安”(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设施、用品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

3、临边、临口防护设施符合规定并性能可靠。

4、设置警示标志并现场监护。

1、交叉作业人员时佩带好个人防护备品。

DB14/T 1951-2019标准下载2、采取隔离措施并牢固可靠。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