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核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金核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金核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周边情况

拟建金核大厦位于成都市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紧邻园区内华冠路与航天路,交通便利。项目用地总面积约32亩,总规划用地面积为20599.79m2,总建筑面积99107m2。整个地块分为东西两个功能区,西区为办公区,东区为生活服务区。其中西区办公楼(A楼)由一幢28层高的点式高层及三层裙房组成,西区由一幢18层板式的非生产性科研用楼(B楼)及一幢10层的非生产性科研用楼(C楼)组成,设两层地下停车库。

本次基坑支护工程主要针对一期(西区办公楼)进行支护施工,设计基坑支护深度为12m,基坑支护等级为一级。

T/ZZB 1276-2019 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1.2场地周边环境情况

基坑西侧为已建公路,地下室外墙边线距离用地红线最小距离约4.4m,已建公路一侧埋有排水设施及电力管线;基坑南侧,南侧相邻攀钢地下室开挖范围,地下室外墙边线距离其开挖边线直线距离约9m;基坑东侧,与金核大厦二期相邻,区内无建筑物及管线;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边线距离用地红线最小距离3.3m,距离红线外五层建筑最短距离为7m,该建筑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不超过8m。

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3.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拟建金核大厦位于成都市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紧邻园区内华冠路与航天路,交通便利。

根据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具体情况如下:

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11.6~983.9mm,丰水期为6~9月,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枯水期为12~2月;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为82.1%;

风速、风向:多年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8m/s,极大风速27.4m/s;最多风向NNE;

大气影响:成都地区大气影响深度3m,大气影响急剧深度1.35m;

干燥度:成都地区干燥度为0.65~0.94。

1.3.3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所在区域地处龙门山构造带,东部为走向相同的龙泉山构造带,场地处于两构造带之间的成都平原隶属四川沉降带川西褶之成都坳陷带,呈北东35°方向展布,受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的内力地质作用,龙门山和龙泉山构造带相对上升,而坳陷盆地相对下降,受岷江水系长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冲洪积地层,不整合于白垩系地层之上,形成了现代景观的冲积平原。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微弱。

根据地勘资料,拟建场地主要由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粘土、粉质粘土及下伏的白垩系灌口组(K2g)泥岩组成。各层情况如下:

⑴人工填土层(Q4ml)

⑵粘土层(Q2fgl)

⑶粉质粘土层(Q2fgl)

褐红色,可塑,局部呈硬塑状态,局部含有铁锰质,手捏有粘性,切面有稍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该层主要分布在基覆界面附近,呈透镜体状分布,厚度为1.00m~2.20m。

⑷白垩系灌口组(K2g)泥岩:紫红色,强~中风化,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等。

强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岩屑等。岩体风化裂隙发育,裂面见铁锰质浸染,局部结构面不清晰。根据钻探揭露,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局部半岩半土状,在顶部0.2m~0.5m岩石球状风化严重,多呈土状。该层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为1.20m~5.80m,其层底高程为486.81~492.86m。

中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岩屑等。裂隙一般发育,结构面较清晰,裂隙面有黑色铁质浸染,局部岩芯可见石膏团块和溶蚀小孔,偶见少量的竖向构造节理,岩体整体上较完整,但隐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柱状,局部较破碎,呈碎块状或饼状。该层在场区均有分布,475.61~482.11m。

1.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勘资料显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粘土裂隙中的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透补给,水量不大(粘性土及泥岩均为隔水层和非储水层),以蒸发、地下径流方式排泄,水位埋深差异较大,无统一地下水位,大部分位于基础埋置深度(490.6m)以下,仅局部位于基础以上,由于粘土层裂隙发育的差异性,局部裂隙密集发育带,可能存在集中地下水。

《四川金核矿业有限公司研发基地项目基抗施工招标招标文件》(四川金核矿业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岩土锚杆(锚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9]494号);

《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2]712号);

《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明施工(扬尘整治)技术规程》(成建委[2008]87号)。

基坑的西侧、南侧、北侧采用双排预应力锚索的锚拉桩;基坑东侧为靠近金核大厦二期建筑一侧,采用放坡+土钉墙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设计。

(8)桩间土均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厚度10cm。

(9)在基坑顶场地硬化外侧设一道排水沟(防水处理),四个沉淀池;在基坑底紧临地下室外墙设一道排水沟,在基坑底设三个集水井。

本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力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具体有如下内容:

(1)熟悉、审查设计图纸

1)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政策;

2)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3)审查建设总平面图与其它结构图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

4)审查设计地质情况同拟建工程地点的工程水文、地质等条件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或管线之间的关系;

5)明确支护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6)明确建设期限、支护工作物的施工顺序和时间,以及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

7)明确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以及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条件。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财富再创造过程。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地勘单位书面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高程,对本工程进行准确的放样,并对本工程各部分的位置、标高、尺寸及其线形的正确性进行校核。进场后结合施工图纸对周围市政管网(雨水、污水)、道路标高、坐标进行复测,对建筑物±0.000标高、以及坐标进行核对,发现矛盾或者可疑处,应立即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报告。

1)根据施工预算、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材料、构(配)件及成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

2)根据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定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3)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材料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和保管。

4)编制材料需要计划,按月提出计划表,根据计划提前落实材料的订货,按计划组织进场。

5)本工程商品砼采用甲方认可的商品砼站提供,钢材采用甲方认可的大厂钢材,水泥采用甲方认可的大厂水泥。

1)施工机械设备应合理配套,以提高施工机械效率并按要求时间进场。

2)施工机械设备分为长期使用设备和临时使用设备,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和需求陆续进场和退场,并保证不误施工。

3)所有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都必须确保其完好率达100%,待维修设备一律不得进场。

4)所有施工设备进场后都应进行维修保养(新购设备除外),外刷油漆,统一编号。

5)设备使用办理有关手续,坚持谁使用,谁付费,统一核算,设备的进、退场需办理进、退场手续。

(2)根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安排好工人进场后生活,然后组织上岗前培训。

(4)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工的比例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按组织施工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混合施工队组、专业施工队组及其数量。制定出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5)集结施工力量和组织劳动力进场。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6)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三级教育、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清楚。

(7)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着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无章可循是危险的,有章不循同样危险。

4.1.4施工现场准备

(1)尽快落实施工配套条件,对现场原有的情况调查,进场后尽快安排现场控制网测量,搞好平面布置,选定搭设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地点。

(2)为使现场使用合理,施工平面布置应有条理,尽量减少占用施工用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同时做到场容整齐清洁,道路畅通,符合防火安全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避免多个工种在同一场地、同一区域进行施工而相互牵制、相互干扰,施工平面设专人负责管理,使各项材料、机具等按已审定的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堆放。

(4)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安排,搭设临时设施,安装运输机械设备,并调试完毕,经公司质安部检查验收后才投入使用,整理好材料堆放场地。

(5)在二期场地靠北侧围墙处搭设板房作现场临时办公用房,修建临时厕所,租用中机工程宿舍作工人临时生活、住宿用房,做好工人用电、防火、文明教育。

(6)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接通水、电源,储备施工及消防用水,现场水电工根据方案要求,按安全操作规程敷设临时地下、地上水管和电线,将水、电送到各个用水用电施工地点,并做好现场排水工作。

(7)查明地下设施:在施工前,参照甲方提供的基坑周边范围内管网情况,对周围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地下管网的布置进行实地调查(建设单位提供相关详细资料),施工前检查好基坑周边排水管网的有无堵塞和破裂情况(如有堵塞,需进行管道疏通,如有破裂,应马上进行管道维修),施工中要随时检查排水周边排水管网有无破坏。

(8)因原始地表高于±0.000标高,为节约工期,施工准备期间,同时进行±0.000标高以上土方开挖,为下一步人工挖孔桩施工和场地材料堆放开辟施工作业面和堆场位置。

4.2.1施工部置指导方针

本工程位于成都市东郊膨胀土区域,基坑为一级基坑。其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场容场貌,对业主、承建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公司对本工程的施工指导方针如下:

1、我公司将对业主履行以科学管理创时代精品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以优质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庄严的承诺的质量方针。

2、以科学、求实、严格的施工管理,全力保障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为下一步竹梯结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

2、我公司愿用自身特有的各种优势,如用建造过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优秀的管理团队,先进技术储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业主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

(1)施工准备期间,搭设临时活动板房做办公用房,修建临时厕所,租用中机工程宿舍作工人临时生活住宿用房,铺设临时用电用水线路,开挖±0.000标高以上土方,为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提供作业面;

(2)本工程分两大施工阶段,春节前主要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春节后进行土方开挖,同时进行桩间网喷、锚索施工和东侧锚喷支护;人工挖孔桩施工期间,材料主要堆放在场地中间;土方开挖施工期间,材料主要堆放在二期空地位置;本工程桩芯、冠梁砼采用商品砼,喷射砼、护壁砼采用现场拌和,拌和系统设在料场附近。

(3)按主要支护结构控制工期,采用流水交叉作业施工,通过平衡协调和调度,确保按计划工期组织施工。

(3)基坑支护结构总体施工顺序:

4.3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土石方机械施工在挖孔桩施工后进行,在施工过程中灵活调度,充分发挥挖掘车的效率。土方开挖应符合以下规定:

进场机械、车辆须经专业人员检修后方可运行;

临近支护桩的位置,开挖时应先预留桩间网喷支护作业面距离不小于4m;

临近支护桩的段落,待支护桩浇筑桩芯混凝土、各道锚索施工等各工序验收后7天后,土方才能开挖;

挖土过程中必须配合支护施工,分层开挖深度、开挖平整度必须满足支护施工要求;

运输马道的设置充分考虑支护施工的方便,坡道设置在基坑西侧;

(1)土方开挖施工程序

本土方开挖主要内容是:土方挖运、破除障碍、挖马道、挖死角、人工修边检底。

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采用分层分区开挖和接力开挖法。

根据工程区域周边交通道路状况,以及场地情况,为便于施工车辆进出场地,并减少对邻近道路交通压力,以及对周围居民的出行干扰,考虑开挖实施的可能性等因素,将土方运输车辆进出口设在工地西侧大门处,土方挖运时组织好车辆进出路线及车辆数量,避免给外部交通带来大的影响。

(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基坑土方工程施工前,现场三通一平应经过验收达到进场要求。

由测量人员按照基坑开挖平面图放出灰线,再对轴线、水准点及灰线进行复核无误后,顺着灰线出土印,并一次性完。基坑开挖应按照已经好的线分段、分层开挖。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应由发包方提供配合,测量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控制桩、水准点和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b.基坑开挖范围内所有轴线桩、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机械活动区以外,并设置涂刷红白漆的钢筋支架加以保护。

c.根据轴线桩、施工图纸、测放井位、桩位和基坑开挖边线,并加以保护。

根据本工程深坑开挖深度,确定开挖方式采用分层机械开挖,人工修边捡底。

基坑支护采用排桩、锚喷支护形式,分层开挖深度一般为1.8m左右(一次开挖不得超过2.0m),遇较厚砂土、粉土层时,分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

(4)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将土方进出口设在工地西侧。出入口场地均硬化处理,并配备专用冲洗设施,由专人负责对进出车辆及街道进行保洁,设置移动式岗亭。

施工现场照明灯设8盏,分别在基坑四周,每侧2盏。

马道设在南侧中部,马道宽6.0m,坡度1:5,马道横坡1:0.3,路面碾压密实、平整。马道搭设牢固,道面有足够宽度和防滑设施,不出现漏洞和薄弱处,同时马道外侧应设置防护围挡,及警示标志。

根据工程量及工期等要求,拟采用4台挖掘机并行开挖。

为保证挖掘机正常运行,土方开挖时有必要备用1台挖掘机,同时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投入施工,超额完成每日工作任务。为提前竣工及特殊情况留有余地。为配合挖掘机转运土方,要配备相应的渣土专用运输车。

2)待支护桩浇筑桩芯砼后三天,才开始从场地中心向东、北、南三侧开挖,此三侧在分级分段开挖时,保证预留锚索施工施工平台,在锚索施工与网喷施工的同时,开挖其它部位土方。

3)各层土方开挖过程中都要及时穿插进行该层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再接着开挖下一层土方及基坑支护施工,直至全部完工。

4)为配合护壁施工,开挖时应留好操作面,并注意控制好虚土厚度,保持边坡平直,不得超挖、欠挖。

1)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米,每层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施工。最后一层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左右用人工配合机械捡底,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的性能决定,严禁扰动基底土。

2)机械开挖时,应控制好虚土厚度,基坑边坡开挖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开挖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查,若遇到淤泥、流沙等软弱层时,必须及时请设计、监理及有关人员到现场解决,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3)基坑每挖下1.8米左右应修边一次。修边削平坑壁时应顺坑壁拉线边检查宽度并校正偏差。基坑长度、宽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控制在0至+20mm范围内(不得欠挖)。除基底宽度外,即坑底部应根据土质和施工需要适当增加工作面、排水设施和支挡结构的宽度。

4)基坑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遇到障碍物时,应先探明障碍物的类型和范围,采用人工或机械破除。遇到地下文物等应立即停止挖掘,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6)挖好的基坑,基底不得积水、虚土和泥浆,底面地基土必须保持原状结构,严禁被施工扰动。对于个别超挖处,应取得设计同意,采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或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必要时可以采用低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填补。

7)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捡底,直至验收符合浇捣混凝土条件。作业时,加强轴线、标高的传递、控制,不允许超挖。

8)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避免边坡塌方或基底土遭到破坏。

9)场内土方开挖完成,要逐级挖除马道土方,并逐层完成护壁工作。

10)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应会同设计、质检和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轴线及标高,并作出隐蔽记录。

(7)大雨时土方工程施工措施

1)对于由基坑四周流下的地面水必须进行有效阻隔,由临时引水道引排到指定的安全排水处,所有排水设施必须畅通。

2)土方开挖时,应尽量减少开挖断面泥土暴露于空间,如无法避免,临时斜坡必须以板墙保护,并密封所有边线。当斜坡暴露较长时间时,必须加上适当的表面保护层。

3)在斜坡或附近开挖,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且要十分小心。每次开挖尽量采用较短的切面,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水流入及积存在壕内。

4)所有土方必须有斜坡,确保雨水顺利通过避免积水。

4.3.2人工挖孔桩施工

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测量放线→设置垂直运输架→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校核桩孔中心和桩径、浇灌第一节桩孔护壁砼→拆模、挖第二节桩孔土方→支模校核桩孔中心和桩径、浇灌第二节桩孔护壁砼→重复第二节程序,循环作业至设计深度→清理桩底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对桩孔直径、深度、桩中心线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在护壁上施测桩顶标高和钢筋笼放置标记→钢筋制安就位并固定→浇注桩芯砼。在挖孔桩施工过程,注意预留锚索施工孔洞。现将各道工序概述如下:

挖孔桩桩位的测放应准确,要求测放过程中作好记录,检查无误,并经监理、土建方共同核实无误后方可施工。桩位轴线采用红油漆标注并设置在牢固的地方,供测方、恢复、检查桩位用。第一节护壁完成后,将桩位控制轴线及桩顶标高引到护壁上,护壁中心线与设计轴线误差不得超过50mm。每节护壁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桩中心,用标杆找圆周,以基准的标高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孔深和截面尺寸正确。

由测量人员复核桩位准确无误后,按设计各桩孔几何尺寸加护壁厚度由基准点标高向下挖掘成孔。每两个人一组,一组两孔,一人在上面提升,一人在下面挖掘(孔口人员不能随意离开),先挖中间后挖周边,将挖出的弃土堆放至距孔口2m外位置,然后用机械转运到场地中心位置(基坑土方开挖时一并运出),每根桩挖至支模深度后按设计要求设置护壁钢筋、支模。安装护壁模板时,必须由质检员将孔中心投射至孔底,检查桩孔垂直度、桩径尺寸和校正模板位置,用木楔或钢筋支撑模板,固定模具,然后浇筑护壁混凝土。因桩间距较小挖孔作业应采取跳桩作业。挖孔人员上下井时必须在有安全绳保护下才能上下作业。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6m时,由安全员每天在开工前进行孔内是否有毒气体的检测(在鸟笼内放置鸽子,或活兔,吊放至桩孔底,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经检查鸽子和活免生态正常);再检查挖孔所用的绳子和机具是否安全后方可下孔作业。超过10m时每天开工前必须先进行通风(用空压机作为送风设备,用风管将风送入孔底),然后进行下步作业。

因为桩底嵌入中风化岩层,局部桩底有积水,人工挖孔桩遇水采用一孔一泵边开挖边抽水进行施工。如遇淤泥质土和发生涌砂时,每挖深0.3m~0.5m进行一次支模护壁,(同时备用编织袋数条,在涌砂太大时,编织袋里装入泥土后快讯堆砌到涌砂口,然后向孔外竖向20度左右间距20cm打入直径16钢筋,或者用钢护筒),其它地段每挖进1.0m进行一次支模护壁。上下节护壁钢筋用弯钩勾住。为了施工安全和防止雨水流入孔内,第一节护壁应高出地面0.2m。

护壁混凝土拆模应在12小时后进行,拆模前,进行下节孔段挖掘作业时须注意模具下口内缘以外范围内的土体不受破坏,待拆模后,再修削至设计桩径。由项目监理对桩孔成型尺寸、桩底标高等进行检验,合格后,请建设单位、设计、质监站、监理、地勘等单位进行验收,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在孔内制作、绑扎成型后,将其固定,使其中心与桩孔中心相重合。为防止钢筋笼在灌注过程中出现侧向位移,应在钢筋笼上每隔2m设置一组导向支架,该导向支架采用φ14mm钢筋弯成“[”形,然后将其点焊在主筋上,沿钢筋笼截面每1200焊一个,一个截面焊三个,以保证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小于50mm)。在将φ160mm钢管按锚索倾角,垂直去桩轴线,绑在钢筋笼上。

混凝土灌注前,钢筋笼应校中、垂直,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开工前应进行试配确定。

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必须用漏斗及串筒等工具。不准在孔口直接卸料,以免冲毁孔壁、冲散钢筋笼、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应分段连续浇筑。第一次混凝土应浇注到出水层的顶面1m以上,随即振捣密实,其上混凝土每次浇注高度不得超过1.5m,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直至桩顶冠梁下口标高。混凝土灌注桩顶冠梁时,应进行捣实振平,防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或环向干缩裂缝。单桩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在12小时内对桩顶进行浇水养护,浇水量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足够湿润为准,不得随意灌水封泡。

浇筑桩芯混凝土时每桩取一组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桩芯混凝土浇筑完7天后对每根桩进行低应变检测来检测桩身完整性。

桩间网喷施工:先修整壁面再进行钢筋网铺设,钢筋网加强筋与预埋于桩体的联接钢筋单面焊接,最后是喷射C20面层砼,埋设排水孔。

4.3.3锚索施工工艺

桩间锚索材料采用1860级钢绞线。锚索成孔孔径不小于110mm,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本工程支护桩均设二排预应力锚索。

土方开挖→锚孔测量定位→整平场地安装钻机→成孔→清孔→安置锚索→注浆→养护→张拉锁定封锚。

3)按施工流程对施工工艺进行说明:

①土方开挖:开挖原则为分层(<1.8m每层)分段(20m每段),跳槽开挖。

当基坑开挖至锚索设计标高下0.5m时,开始施工锚索钻孔,同时土方开挖在护壁内侧预留≮5m宽的平台,以满足钻机操作所应具备的空间。

②锚索成孔均采用潜孔锤跟管钻进,成孔孔径不小于110mm,锚杆施工前,对钻机倾角进行复核,保证成孔角度。

③锚索成孔采用风动潜孔锤干成孔,成孔完毕后,继续向孔内送风,保证孔内沉渣被全部吹出。

④成孔完毕后,植入锚体材料,锚体材料及长度按设计图纸进行,成孔深度为杆体长度+500mm控制。锚杆植入孔内后,对锚杆与孔壁位置进行调整,保证有足够保护层厚度。

⑤植入杆体材料和注浆管后,拔出护壁导管,至锚索自由端位置设置止浆环,开始第一次注浆。注浆浆体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注浆管管端到孔底距离200mm,浆体灰砂比1.0~1.5,水灰比不宜大于0.8,注浆压力约0.6MPa。第二次注浆压力应提高至2~3MPa。同时首次注浆管和二次注浆管分开,灌浆前两根注浆管上孔眼均用胶布封死,确保二次注浆效果和质量。二次注浆完成后,用砂浆封闭锚孔自由段。

在锚拉桩的锚索施工完成7天后,经监理同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层进行锚索的抗拔力试验,以获取实际的技术数据,为以后锚杆的施工提供调整的依据,同时也确保锚索的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做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适用。第二排锚索抗拔试验同理。

(5)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复验证明

2)钢筋、钢绞线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原材试验。

3)灌注桩、冠梁的施工记录。

4)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5)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钢筋及桩孔隐蔽验收记录单。

8)锚索试验记录及成果表。

基坑的喷锚支护施工,拟采用如下施工工艺:

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放线定位→锚杆施工→网筋制安→绑扎、固定钢筋网→喷射砼面层→埋设排水孔→砼面层养护。

钢筋锚杆施工工艺:修整坡面→放线定位→成孔→钢筋制安→压浆→二次补浆。

钢管锚杆施工工艺:修整坡面→放线定位→钢管制作→打钢管至设计深度→压浆→二次补浆。

按上述工序逐层向下循环,直到基坑底,完成支护。

1)坡面修理平直整齐后,根据水平及竖向间距放线定土钉孔位,上、下排土钉孔应呈梅花型错开,锚杆用风钻成孔(直径75mm);检查孔深、孔径、锚筋长度合格后,插入锚筋,及时注水泥浆,并在一次注浆完成2.0小时内进行二次补浆。

2)钢筋锚杆主筋弯钩处采用冷弯,与锚筋成90°;锚筋从头部0.30m处沿长度方向每隔2m用φ6.5钢筋焊一个三角形托架,使土钉居于锚孔中心,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大于25mm。

3)锚杆应充分保证养护时间,养护期平均24小时,混凝土面层养护24小时后方可进行下步土方开挖。

4)钢管锚杆按设计间距将锚杆位置测放到壁面上后,然后用QC—150型锚杆机,以空压机作动力,将焊管锚杆打入基坑壁地层中。

完成锚杆施工以后,需要将坑壁面人工修平整,然后把按设计方案要求预制好的钢筋网片安放到壁面上,再用Ф14的螺纹钢筋连接锚杆,压住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间距必须严格控制,误差不得大于20mm;钢筋与钢筋的连接,以及钢筋和锚杆之间的连接,都必须焊接牢固。

混凝土的喷射施工,是采用混凝土喷射机,以空压机作动力完成的。混凝土使用的配合比为:水泥:骨料=1:5.0~5.5,其中骨料由细骨料砂和粗骨料豆石组成,骨料的含砂率为45~55%。开工前,将混凝土拌和材料送到有资质的单位作材料检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施工时严格按试验配合比执行。

根据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应加入速凝剂。

施工过程中作好混凝土的厚度检查工作,不得小于50mm。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埋设排水孔。

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24小时后,定期对已成的壁面进行喷水养护。

待壁面混凝土形成一定的强度(75%)后,用0.5~1.0MPa的压力,对锚杆进行灌浆,以增强锚杆的抗拔力。灌浆时根据浆液的灌进情况,将水灰比控制在0.4:1~0.5:1之间。

(6)喷锚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基坑的锚杆支护是和土方开挖工作交叉协调进行的。要求土方开挖每一层深度不大于该层锚杆的竖向间距,否则将增加锚杆施工难度及影响基坑壁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根据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加入速凝剂。

3)施工时可对锚杆的长度间距等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作一定的调整DB37/T 4210-2020标准下载,以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锚杆不触及已施工结构。

(7)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按设计坡度修整到位;避免修成倒坡;壁面上有浸水时,应用排水管疏导;每次作业面高度宜控制在1.5~2.0m,不宜过短、也不得超高。

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作业前必须先对机械设备、风管、料管、水管及电线电路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喷射时,喷头与喷面应垂直,宜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喷射手必须控制好水灰比,宜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钢筋网与坡面的间隙宜大于20mm。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必须搭接25d以上。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必须洒水养护3~7d。

锚杆压浆质量控制措施:压浆是喷锚施工的关键工序,必须严格、认真。压力控制根据土层情况确定,本工程压浆量按100~400kg控制,由于基坑较深,第一、二排锚杆压浆时应提高压浆压力,加大压浆量,采取二次压浆法,确保锚杆浆液饱满,扩散有效范围加大,压浆量按200~800kg控制。压浆纯水泥浆液水灰比按0.4:1~0.5:1控制。锚杆压浆的压力、压浆量及基坑周围环境监控是喷锚护壁施工的关键环节。

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组成项目施工班子,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普工组成施工队伍。项目班子对工地的生产、技术质量、工期进度、施工安全等进行直接管理,并接受业主及施工监理的指导、监督、检查。现场管理配置见下表。

施工管理主要人员配备情况表

GB/T 17742-2020 中国地震烈度表施工管理主要人员职责表

全面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