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模施工方案

翻模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3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翻模施工方案

起讫桩号:K0+000~K2+190

闽江特大桥主桥墩身施工方案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福州绕城高速公路RA1合同段项目部

SL 385-2007标准下载四、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1

五、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设备 11

六、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2

七、质量保证措施 14

八、安全保证措施 15

九、文明环保施工和职业健康措施 18

闽江特大桥主桥墩身(翻模)施工方案

1.1、国道主干线福州绕城公路西北段RA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1.5、《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1.6、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1.7、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1.8、设备状况、技术力量及长期从事高等级公路建设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国道主干线福州绕城公路西北段RA1合同段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境内,起于闽侯县竹岐乡白龙村,设置白龙互通连接福银高速公路,起点桩号K0+000,路线横跨闽江后到达本合同段的终点闽侯县荆溪镇港头村附近,终点桩号K2+910,全长2.91km。全线由白龙枢纽互通、闽江特大桥和荆溪互通主线1#桥(1~6孔)三部分组成。

闽江特大桥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竹岐乡和荆溪镇之间的闽江上,上跨闽江航道和在建闽侯江滨路,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中心桩号K1+912.5,本桥起点接白龙互通C1、D3匝道桥,桩号为K1+135,终点接荆溪互通主线1号桥,桩号为K2+690,全桥长1555m。由引桥和主桥两部分构成,引桥为13×35mPC连续T梁+13×40mPC连续T梁,主桥为70m+4×110m+70m变截面连续刚构箱梁。下部结构主桥采用箱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主桥27号和31号墩处设GPZ盆式支座,为临时固结墩,28号~30号主墩与主梁固结刚构;引桥采用柱式墩,钻孔群桩或单排桩基础。

2.2、气象与水文条件

该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全年冬短夏长,四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热丰富,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为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多年平均气温19.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3℃,历年最低气温1.7℃,年平均雾日为22.4天,最高达6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7%。

沿线阵雨量较多,年最大降雨量2074.6mm,每年5~6月为雨季,雨日164~177天,3~4月为春雨季,雨量约占全年23~24%,5~6月为梅雨季、月最高雨日18天,月最大降雨量613.1mm,日最大阵雨量170.9mm,多年平均雨量1359.6mm。

桥址区近2年水文情况如下表(由竹岐水文站提供)。

沿线主导风为静风(C),其频率20.2%,次主导风为东南风,频率14.5%,历年地面平均风速2.7m/s,台风的影响发生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盛行期,占全年出现次数的80%,受台风影响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达12级,持续时间分别为5小时23分和15小时30分,风向NE。

桥址区属于福州盆地西缘丘陵坡地冲海积平原地貌,地貌为闽江一级阶地、河谷河漫滩及残丘坡地。桥址区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通长乐组冲海积层,下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层,下伏侏罗系上统南园组凝灰熔岩、燕山早期侵入花岗闪长岩及其风化层。

桥址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Ⅲ类,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断裂构造不发育,区域地质相对稳定。

图一闽江特大桥主桥立图图

闽江特大桥26#~32#墩为主桥,其中左右幅26#、32#共4个墩为交界墩,墩身为实心,截面尺寸为2.0m×9.3m,四角为30cm×30cm倒角;左右幅27#、28#、29#、30#和31#共10个墩为主墩,墩身为空心薄壁墩,壁厚为90cm,截面尺寸为3.6m×8.5m,外部四角为40cm×40cm倒角,内部四角为60cm×60cm倒角。具体墩位的详细结构尺寸和工程数量见下表:

闽江特大桥主桥墩身数据统计表

C40(2.5mC50)

C40(2.5mC50)

C40(2.5mC50)

3.2.1、总体施工思路

根据闽江特大桥主桥墩身结构特点及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拟采用翻模分节段依次进行施工,翻模模板分三节,每节高2.25米,翻模施工以首节2.25m开始,标准节段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5m,顶节浇注高度根据墩身实际高度确定。

根据总体工期要求,按照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先做左幅后右幅的顺序依次展开施工,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2月20日,计划到2010年6月25日全部完成,总工期125天。左、右幅26#和32#共4个实心墩投入翻模模板一套(2.25m外模4节,每个墩位左、右幅两个墩身流水施工作业),先施工26#墩,再施工32#墩;左、右幅27#、28#、29#、30#和31#共10个薄壁空心墩投入翻模模板5套(2.25m内外模各3节,每个墩位先施工左幅,后施工右幅),每个墩位投入1组,27#、31#墩另外投入两节调节模板,高度分别为1.32m和0.37m。因为墩身高度较低,施工时采用吊车进行模板翻转和钢筋吊装;待右幅承台施工完毕后,在27#、28#、29#、30#和31#墩左、右幅承台上每个墩位安装1台塔吊(详见塔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垂直运输和模板提升,同时做为后续零号块和悬浇段施工的垂直运输工具。待墩柱施工第四、五节的时开始在承台上贴墩身设置安全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安全爬梯和墩身须刚性连接。

3.2.2、具体墩位施工方法

28#、29#和30#墩墩身施工思路:由于该3座主墩承台采用钢套箱施工,承台施工完毕后,将套箱下围囹主撑拆除,已浇筑的承台形成围囹支撑钢套箱,施工前两节墩身,前两节墩身施工完毕后拆除钢套箱上层围囹后提升翻模模板进行三、四节墩身施工,同时拆除钢套箱。

上述墩位墩身详细施工思路是结合主桥承台施工方案进行叙述。

26#、31#和32#墩墩身施工思路:31#墩筑岛施工后同26#和32#墩一样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此处不在赘述。

3.2.1、工程施工前,工程部,测量组和现场技术员进行图纸的审核,确认图纸无误后,由测量组依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在承台上面定出墩身角点实际位置,测量标高,标出墩身轮廓线;对图纸审核及现场放样时,如发现问题及时提交监理、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3.2.2、模板进场后,为了保证墩身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首先要进行模板预拼装,检查模板各部分的尺寸、模板接缝及平整度,为墩身施工奠定基础。

3.2.3、高墩在承台顶面用全站仪放出墩身边线,并放出墩身纵横方向的护桩,以便在以后的墩身施工中校模时使用

3.2.4、从闽江两岸所设的变压器中分别接线到每个墩位处,另设有两台200KW的发电机备用。

3.2.5、对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提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

3.2.6、由试验室对墩身施工的C40、C50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审批,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

3.2.7、施工前组织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高墩翻模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施工注意事项,提高人员安全、质量意识。

3.3、施工工艺流程图

3.3.1、交界实心墩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绑扎第一节钢筋→安装第一节模板→浇筑第一节砼→绑扎第二、三节钢筋→安装第二、三节模板→浇筑第二、三节砼→拆除第一、二节模板,提升至第四、五节安装→浇筑第四、五节砼→绑扎第六、七节钢筋→进入下一循环。

3.3.2、薄壁空心墩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绑扎第一节钢筋→安装第一节模板→浇筑墩底实心段砼→绑扎第二节钢筋→安装第二节模板→浇筑墩底渐变段砼→绑扎第三、四节钢筋→安装第三节模板→拆除第一节模板,提升至第四节安装→拆除钢套箱或钢围堰(如有)→浇筑第三、四节砼→绑扎第五、六节钢筋→进入下一翻模循环。

在承台施工时,先加工好墩身预埋钢筋,预埋钢筋按照长度6m下料,预埋深度分别为2.5m和1.5m,钢筋外露端长度分别为3.5m和4.5m米,钢筋外露端需用胶皮套套住防止生锈。墩柱施工前先调整墩身预埋在承台中的预埋钢筋,使其直顺,将预埋筋上的水泥浆敲除掉,采用逐根主筋连接的方式与承台顶预埋钢筋连接,再绑扎箍筋。在预埋墩身钢筋的同时在承台上墩身范围外预埋8根锚固钢筋方便调整墩身模板。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间距和连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焊接单面焊长度不小10d,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d;钢筋焊接要保证在同一轴线上,偏差不得大于0.1d,同时不得大于2mm;受力钢筋加工长度偏差为±10mm;箍筋各部分尺寸偏差为±5mm;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受力主筋同排间距偏差为±20mm;骨架长度为±10mm,宽度偏差为±5mm;保护层偏差为±10mm。

墩身竖向Φ32和Φ25主筋连接采用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主筋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断面的接头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数的50%,接头断面距离不小于1m。为保证镦粗钢筋的质量,每加工一根镦粗直螺纹钢筋,用通规和止规检测。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不合格的镦粗头应切去后重新镦粗,不得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粗。

绑扎第一节钢筋时在墩身四周搭设脚手架做钢筋安装的施工平台,用钢管或角钢斜撑固定住钢筋笼,防止钢筋歪斜、倒塌。绑扎第二节以后钢筋时用钢管支架支撑在模板顶层操作平台上。通过定位钢管架对钢筋骨架进行定位,保证钢筋骨架垂直度及其间距。钢筋骨架连接完成后绑扎、焊接水平箍筋。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定位的准确性,钢筋骨架上事先牢固设置垫块,垫块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垫块,垫块应错开布置,一般按间距1m布设(每平米4个布置)。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绑丝按逐点改变绑扎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钢筋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模板安装。

模板工程分外模和内模两部分组成。

外模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面板采用厚5mm大块钢板,横肋、竖肋加劲骨架采用槽钢焊接而成。施工平台采用槽钢或角钢焊接而成,宽度为80cm,与模板焊接成整体,既能增加模板刚度又能作为护栏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模板单节高度为2.25m,每节由四块大面板和四个特制倒角端模组成,拼装时采用高强螺栓拼接。三节模板循环使用,每次拆除两节模板,留下一节作为连接支撑模板,将拆除的两节模板采用吊车或塔吊提升至连接支撑模板之上拼装。除首节施工高度为2.25m外,每次施工高度为4.5m。

内模在空心段墩身施工时使用,由于本桥空心薄壁墩空心段高度较小,模板周转次数不多,故内膜采用竹胶板制作,内膜安装时在空心墩内搭设钢管支架做操作平台,内模和外侧模板一一对应安装,内模竹胶板横向钉方木背肋,竖向(与外模竖向槽钢背肋对应的位置)设双钢管作背肋安装对拉螺杆定位器。调整模板时,保证模板接缝≤2mm及垂直度在0.3%/H且<20mm,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用水准仪控制、调整模板顶面标高,确保模板顶面在同一水平面内。

模板的固定和调整通过拉杆和两层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实现。模板吊装到位后用采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用PVC管做套管便于重复利用和结构成品保护,在PVC套管两端安装PVC喇叭口,将喇叭口与内外模顶紧,防止漏浆;首节模板调整采用在承台上预埋地锚拉缆风绳的方式校正,从第二节开始,采用手拉葫芦拉住下面用于支承模板的肋进行,首节模板定位准确后,每上一节模板均用垂球控制其垂直度,然后再用全站仪与水准仪复核模板的四角坐标及高程;为便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首节外侧模板,在首节模板安装前,用砂浆在模板四周浇筑一个约10cm宽,3~5cm高的平台,水泥砂浆顶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以保证模板底部不漏浆,在拆模前,凿除水泥砂浆,使模板有足够的空间自由下落、拆除。模板安装好后,对模板的位置、倾斜度、顶部标高、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全面检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浇筑混凝土。

3.4.3、预埋件布设

在钢筋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前,预埋通气孔、0#块支架预埋钢筋或钢板等预埋件。预埋件安装时,均设置安装定位框,与墩身钢筋位置起冲突时,适当调整墩身钢筋,以保证预埋构件的准确位置。

3.5.1、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水平运输采用罐车,垂直运输采用输送泵或吊车吊灰斗入模。在墩身四个角及大面中间安置串筒,共6道,混凝土通过串桶进入模板。因每次浇注4.5m高的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3.5.2、混凝土的浇注

3.5.3、混凝土顶面高度的控制

因墩身混凝土分节浇注,控制好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顶面高度可以保证相邻两段墩身接缝良好,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外观美观。当混凝土浇注到顶层时,使混凝土面稍高于模板顶,以便凿毛时方便清洗处理;浇注完毕后派专人将模板四周附近的混凝土抹平,保证混凝土面与模板顶面平齐,以保证上下两节段为一条平齐的接缝。

3.5.5、模板拆卸和翻模

凿毛完毕后,即可进行下一循环的钢筋绑扎。钢筋绑扎过程中,待浇注完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后,可拆除底下两层模板。底下两层模板采用人工配合手拉葫芦拆除,上层一节模板不动,作为下一节墩柱模板的持力点,手拉葫芦挂在上面。拆除的模板用钢丝绳或手拉葫芦直接吊在上层模板上,清除掉板面上的混凝土、涂刷脱模剂。当钢筋绑扎完毕后,用塔吊将模板安放到位,进入下道工序。至此,翻模施工完成一个循环。

混凝土浇完后,立即对墩身覆盖进行养护;拆模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进行湿润养护,同时可避免上一节段墩身混凝土浇筑时污染已浇筑的下部墩身。 

四、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4.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配合比施工。

4.2、不得出现空洞和露筋现象。

4.3、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无明显施工接缝。

4.4、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蜂窝、麻面,不得出现非受力裂缝。

4.5、墩身混凝土结构检测项目见下表: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D检查

尺或全站仪测量:检查3个断面

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2点

2m直尺:检查两个方向,20m2测1处

五、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设备

闽江特大桥主桥7个墩位,左右幅共14个墩身,施工过程中劳动力及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见下表:

T/CSNAME 017.7-2021标准下载钢筋的下料成型、钢筋绑扎、钢筋焊接

钢筋运输和提升、模板提升和安装

施工质量控制,人员机械调度等全面管理工作

六、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根据本桥承台的施工进度情况结合整体施工进度计划,主墩和过渡墩墩身施工计划2010年2月20号开工——2010年6月25号完成,总工期125天,具体施工计划如下:

26#墩:2010年5月1号~2010年5月30号,共30天。左、右幅墩高均为20.47m,第一次浇筑一节2.25m,剩余每次浇筑两节4.5m,分4次浇筑。共投入模板四节,左、右幅流水作业,搭接1节墩身施工时间。平均每节施工时间为5天,钢筋绑扎2天,模板安装调整2.5天02第二册(耀邦故居一期工程A3合同段)(K12+160~K18+240),混凝土浇筑0.5天。

32#墩:2008年6月1号~2010年6月25号,共25天。左、右幅墩高均为13.584m,第一次浇筑一节2.25m,剩余每次浇筑两节4.5m,分3次浇筑。共投入模板四节,左、右幅流水作业,搭接1节墩身施工时间。平均每节施工时间为5天,钢筋绑扎2天,模板安装调整2.5天,混凝土浇筑0.5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