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总体施工方案

路基总体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37.0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基总体施工方案

1、合同文件条款中有关文件;

2、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汝城至郴州公路12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电梯安装施工方案3、合同规定的设计技术规范;

7、本合同段现场勘测资料、地质、水文情况、以及地方材料的分布、施工道路情况;

8、本项目投标承诺和计划投入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劳力和管理人员情况;

9、汝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本项目是厦蓉国家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16横,M70,简称“厦蓉高速”)湖南段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五纵七横”的第七横的组成部分,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区。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湖南省南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对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增强湖南省南部地区经济辐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加强和融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进一步加强内陆地区与海峡两岸经济区的交通联系,对于我国和平统一事业、军事战备和巩固海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项目起点位于郴州市汝城县热水镇百担丘村东,起点桩号K0+010.56,接厦蓉线江西境赣州至崇义段,终点位于郴州市苏仙区水龙村东2km,与厦蓉线湖南境郴州至宁远段起点相接,路线全长112.345km。

第12合同段为K56+361.92(对应右线YK56+369)~K62+200段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合同段路线长度6.21908km。第12合同段路线位于郴州市汝城县境内,起于汝城县岭秀乡大兴村K56+361.92(对应右线YK56+369),终于汝城县岭秀乡古桥村K62+200,接第13合同段设计起点。

第二节、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1.1、本区主要构造体系为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维向及经向构造发育,整体以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构造形迹为主,其次为北西向构造。断层多具压扭性,断层破碎带一般在5~10m,断距较小,主要以北东向构造发育。

根据区域地质图及报告和现场调查表明,路线走廊带内沿线区域稳定性较好,线路多以大角度穿越陡倾角岩层及地质构造线,但岭秀乡K50~K60段南北两侧各一组紧闭型向斜、北斜,其走向与路线大致平行,路线左右两侧多顺向坡,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风化层厚度大。

短层多为压扭性断裂,切割寒武系震旦系地层,走向与褶皱线平行或近于平行,长度一般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破碎带宽一般0.5~15m不等。S324公路岭秀路段两侧发育有岭秀逆断层,破碎带宽度一般1~6m,并受到北北东向次级断层多次切割,断层两侧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断层傍路线饶行,与路线距离较近,受F1断层影响,S324公路两侧出现多次滑塌。

沿线经过区主要为寒武系、震旦系变质砂岩、变质石英砂岩、板岩,岩石成岩年代久远,经历多次构造运动,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山坡植被发育地段,一般崩塌不易产生,在修建房屋、机耕道、S324人工开挖形成坡度陡峭基岩露头处有小规模的崩塌发生。

第三节、水文与气候资料

项目所在区属湘江水系,地表水系发育,河流主要为浙水支流溪沟、秀水支流溪沟,均穿越线路区,汇入东江。两处小溪分别与路线K57+280及K58+415相交,溪宽3~6m,地表水从山坡、冲沟、农田汇聚于溪中,小溪水位随季节变化大,易暴涨暴落;境内地表径流量变化显著,河水位受降水量影响明显,山洪爆发多引起山坡坍塌、滑坡、泥石流,大量碎屑物随冲沟水流搬运、对路基及构筑物有较强的冲刷。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沿线浅表填筑土、种植土及斜坡积土层中;孔隙裂隙水降雨后地下水垂直径流速度较大,对边坡稳定性不利。

我项目以纵横向便道相结合进行材料运输,目前已修建了大兴、长洞、新农村、江家、桥下山五条横向便道及若干便涵,该五条横向便道均与省道相连接,便道均能满足晴雨天气施工车辆正常通行。路基主线纵向便道已打通,路基施工机械、材料均能到位。

便道:本合同段施工便道除利用现有地方道路加宽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建S324省道至施工点便道,宽度为4.5m,便道做成泥结碎石土路面,以满足设备、人员进场及材料运输的需要。便道根据沿线地形沿路基修建,一般路段便道建在征地界内,新建的施工便道和地方道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局部段落需临时征用土地修建。

便涵:便道修建在公路用地界内路线右侧,根据现场情况,在便道经过水渠、小沟渠处设置Φ100cm或Φ50cm圆管涵,保证当地水系畅通。

路基挖方1973950m3,路基填方1383325m3,防护及排水工程22240.4m3。

15cm、18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111m2,18cm、20cm低剂量水泥碎石底基层134349m2。

箱型通道142.49m/4道、盖板通道246.7m/5道、盖板涵173.9m/5道、Φ1.25m圆管涵526.25m/16道。

填方路基主要有一般填方路基、浸水路堤、陡坡路堤、路基填挖结合部处理设计。挖方路基主要分为土质及石质挖方。

其他还包括路基挡土墙、高边坡处治、高填路基、路基基底处理,包括清理场地、土质或强风化层超挖、填挖交界、路基填料处理、及特殊路基。

路基防护主要分为:路堤草皮护坡、路堤拱形骨架内草皮护坡、路堤方格骨架内草皮护坡、路堑草皮护坡、路堑三维植被网护坡、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路堑方格骨架内草皮护坡、钢筋砼方格骨架锚杆、路堑钢筋砼方格形骨架锚杆护坡、挡土墙、护肩及护脚。

3、路基、路面排水类型

路基路面排水主要分为:路堑边沟、路堤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边坡平台截水沟、边坡平台急流槽、渗沟、暗沟、路堑坡体排水等结构类型。

1.1、在K61+350路基左侧原岭秀乡古桥村小学设立施工点驻地,为便于统一指挥、管理和对外联系,在此设立项目经理部,以作为本标段的指挥、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心。

1.2、在K58+500路基右侧500mS324省道边原岭秀道班设试验室,作为本标段检测和质量控制中心。

1.3、在K56+800主线右侧S324省道右边设第一拌和站,负责本标段ZK56+361.92(YK56+369)~K59+500段岭秀高架桥、大兴高架桥等桥梁、涵洞、防护等附属工程等所有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1.4、在58+500路基右侧S324省道左边设第二拌和站,负责本标段K59+800~K62+200段长洞高架桥、江家高架桥、驴鞍铺大桥、驴鞍铺隧道、桥下山1号大桥等桥梁、涵洞、附属工程等所有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1.5、由于路线区域内地形陡峻,施工场地受限,且T梁体积大、重量重,为避免T梁在架设过程中安全隐患,经我部现场考察、研究后,决定将预制场设在K56+740~K57+040和K60+800~K61+000段路基上,分别设预制场,待路基填至96区顶后,在此两段路基分别设置一个预制场,在开工后首先进行该段路基施工,在涵洞位置处待路基填筑到涵洞设计要求标高后立即进行涵洞施工,我部将此段路基作为关键工程,控制好施工进度以不影响预制场的施工。

2、各路基施工队场地布置

2.1、施工队进场后进行驻地建设,考虑到施工的便利及山区因数,以租赁当地村民住房为主,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住房为辅,目前临时住房、饮水、用电等建设均已修筑到位。

2.2、各路基施工队均已购置了油灌,放置位置均保证离居住区50m以上距离,且埋设在地下。

2.3、考虑到路堑开挖放炮用电及防护用电,根据实际情况,在距村民较近处已架设临时杆线,较远位置拟采用发电机进行施工发电,作业队均已按照项目部要求根据自身用电情况配置了适宜功率的发电机。

第二节、人员、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2、项目部具体人员分管内容

专职安全员:李胜杰负责全线安全生产,协助各施工点安全员管理现场安全事宜

路基工程师:刘勇负责分管K56+361.92~K57+360段、K57+360~K58+600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及防护、排水工程,协调配合路基技术员进行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进度及质量的管理工作

路基工程师:杨阳负责分管K58+600~K60+970段、K60+970~K62+200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及防护、排水工程,协调配合路基技术员进行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进度及质量的管理工作

桥梁工程师:段方伟负责分管K56+361.92~K57+360段、K57+360~K58+600段桥涵工程的施工,协调配合各桥涵技术员进行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进度及质量的管理工作

桥梁工程师:李翔负责分管K58+600~K60+970段、K60+970~K62+200段桥涵工程的施工,协调配合各桥涵技术员进行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进度及质量的管理工作

测量工程师:曾潺潺负责分管K56+361.92~K57+360段、K57+360~K58+600段路基、桥涵工程的测量放样工作,协助、校核该段测量技术人员的测量工作

测量工程师:彭长林负责分管K58+600~K60+970段、K60+970~K62+200段路基、桥涵工程的测量放样工作,协助、校核该段测量技术人员的测量工作

试验工程师:毛小强负责分管全线的试验工作,协助、配合各段试验人员做好桥涵及路基、防护等试验工作

质检部部长:田宝林负责全线桥梁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协调、配合各质检员做好现场质检工作

质检工程师:张勇负责全线路基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协作、配合各质检员做好现场质检工作

路面工程师:彭向东负责全线水稳底基层、基层的施工

3、作业队人员到场情况及分段情况

3.1、各作业队分段情况及人员机械进场情况

3.1.1、路基土石方工程第一作业队,主要负责ZK56+361.92(YK56+369)~K57+360、K58+600~K59+010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以及防护排水的施工;现场负责人关成斌;该作业队目前已有挖机4台、装载机3台、压路机2台、推土机1台、自卸车20辆,施工人员60人进场;防护、排水,涵洞工程等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将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进场。

3.2.2、路基土石方工程第二作业队,主要负责K57+360~K58+600段和领秀互通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以及防护排水的施工;现场负责人刘敏;该作业队目前已有挖机4台、装载机4台、压路机3台、推土机1台、自卸车30辆,施工人员60人进场;防护、排水,涵洞工程等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将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进场。

3.2.3、路基土石方工程第三作业队,主要负责K59+010~K59+560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以及防护排水的施工;现场负责人刘永刚;该作业队目前已有挖机3台、装载机2台、压路机1台、推土机1台、自卸车辆10台,施工人员40人进场;防护、排水,涵洞工程等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将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进场。

3.2.4、路基土石方工程第四作业队,主要负责K59+560~K60+987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以及防护排水的施工;现场负责人白云泽;该作业队目前已有挖机4台、装载机2台、要压路机2台、推土机1台,自卸车15辆,施工人员60人进场;防护、排水,涵洞工程等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将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进场。

3.2.5、路基土石方工程第五作业队,主要负责K61+204~K62+200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以及防护排水的施工;现场负责人周礼明;该作业队目前已有挖机2台、装载机2台、要压路机2台、推土机1台,自卸车15辆,施工人员50人进场;防护、排水,涵洞工程等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将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进场。

综合业主年度计划和山区雨季等实际情况,制定了我标段年度计划,路基工程计划2009年2月15日开工,2010年10月30日完工,根据年度计划编制了路基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表1《路基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

路基工程采取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施工方法。该标段路基工程为土石挖方、半填半挖和路堤填筑,路堤要先选择不小于100m长路基做试验段,为大量填筑总结经验、提供数据。

路堤填料采用挖方段开挖的土石或借土场的借土。路堤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作业队各班组在不同地点的不同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后全线路基施工贯通,各作业队接头部位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施工。路基填筑根据填料的不同分为土方填筑、土石混填及石方填筑,施工前,根据应根据填料类别的不同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土方填筑时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前,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好的填料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土石混合料来于不同的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应分层或分段填筑,填料由土石混合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高填路堤的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填料,受水淹、浸的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高填方路堤应优先安排施工。施工时严格控制每层填筑厚度、路基宽度、线型、填料粒径等,控制好压实度。

陡坡路堤填筑时,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对路堤基底开挖≥2m宽台阶,并设>4%内倾横坡;当地表覆盖土层厚度小于2.5m时,清除表层覆盖土后在基岩开挖反向台阶;当地面横坡陡于1:2.5时,除设反向台阶外,对路堤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挖方中碎石质土填筑;并结合地形和填土高度,因地制宜设置护肩、护脚、路肩挡墙或路堤挡墙等支挡工程。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在挖方一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时,将路床深度内的原有土质全部挖除换填,依保证行车道内土基的均匀性。

路基填挖交界(含半填半挖交界)处当地面横坡陡于1:1.25时,在路床范围分层铺设2层土工格栅,如路基易滑动或受力的方向较明确,宜采用单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满铺于开挖台阶上,锚固长度不小于2.0m。当结合部原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根据地形设置了截、排水渗沟。截水渗沟底面和背水面应铺设防渗土工膜,顶面和迎水面铺设渗水土工布。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为减少路基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在挖方路基路槽下超挖80㎝后再以土方或石屑回填。对于填方路基部分,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2.0m,并在台阶底部挖成>4%的反坡。若地下水、裂隙水较发育,为了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应设置横向渗沟,并与挖方路段纵向渗沟连接共同排除地下水。

2.1.1、施工工艺:

2.1.2、施工要点:

①路堤填料粒径不大于50cm,并不超过层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cm。

②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0.5m。

③基底处理:一是基底压实度≥90%;二是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三是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按设计要求设计过渡层。

④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满足孔隙率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⑤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

⑥中硬、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

⑦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填,石屑找平。

⑧压实机械选用自重≥18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先轻后重,有条件时用25t轮式振动碾或或相近的重型压路机碾压。

⑨在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层。

2.2.1、施工工艺:

2.2.2、施工要点:

①天然土石混合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规范要求,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

②基底处理应满足规范要求,在陡、斜坡地段,土石路堤靠山一侧按设计要求作好排水和防渗处理。

③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④土石路堤不得倾填,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铺填厚度一般不超过0.4m;

⑤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⑥压实机械选用自重≥18t的振动压路机。

⑦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

⑧路床顶面以下0.3~0.5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其填料粒径≤10cm。

⑨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他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cm,压实后,该层表面应无孔洞。

2.3.1、施工工艺:

2.3.2、施工要点:

①对于路基填土高度≥20m的高填方路堤,其基底处理一般采用强夯,强夯应采取隔振、防振措施,挖防震沟消除强夯对邻近建筑的有害影响;陡坡高路堤基底采用土工格栅处治。

②高度重视地下水及地表水对高路堤稳定性的影响,采取地基排水措施。

③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应清除覆盖层。

④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⑤高填方路堤填料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受水淹、浸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

⑥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

⑦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

⑧高填方路堤优先安排施工。

2.3.3、高填方路堤施工中沉降与稳定的观测

<1>观测点位的布置原则:长度小于100m的路段设一个观测断面,长度大于100m的路段纵向每50m设一个观测断面,在路堤中心及两侧路肩布设3个观测点。

<2>观测频率:施工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因故停止施工,每3天观测一次;预压期间第1个月每3天观测一次,第2、3个月每7天观测一次,从第4个月起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直到铺筑路面前。

<3>临时水准点的设置:临时水准点应设在不受垂直向和水平向变形影响的坚固的地基上或永久建筑物上,其位置应尽量满足观测时不转点的要求,每3个月用线路测设中设置的水准点作为基准点,对设置的临时水准点校核一次。

②侧向位移(稳定)观测

<1>侧向位移点及其基桩的布设:侧向位移点布设在高路堤一侧或两侧的坡脚处,基桩必须布设在坡脚外路堤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侧向位移点侧向间距每50m路基一侧或两侧各设置一处。

<2>观测及其频率:侧向位移桩和基桩设置好以后,采用钢尺量测位移桩与基桩之间的距离,量测钢尺的拉力为5Kg(或由量测人自定),有条件时也可用红外测距仪量测。观测频率同沉降观测点。

③不稳定状态的判断标准

路堤在填筑过程中,若中心日沉降量达到1.0cm/d,或日侧向位移量达到0.5cm/d以及边部日成降量大于中心沉降量时,标志着不稳定状态的出现,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和现场监理及设计代表联系,根据实际情况作处相应调整。

④卸载及路面铺筑时间的确定

预压期结束后,当观测路基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连续2个月观测沉降量每月均不超过5mm时,可卸载并开始路面铺筑。

3.1.1、施工工艺:

3.1.2、施工要点:

①路基开挖土方可作为填方路堤的填料土,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非适用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或作为弃方处理。

②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③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④路基开挖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等时,应及时按规定报批。边坡上稳定的孤石应保留。

⑤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

⑥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⑦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

⑧边沟与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应将凹处填平夯实。边沟及截水沟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刷边坡及路基。

⑨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一是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随意堵塞泉眼;二是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除应符合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的规定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⑩土质路基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3.2.1、施工工艺:

采用中、小爆破法开挖石方,按以下程序进行施工。

3.2.2、施工要点:

①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岩层产状、岩体断裂构造、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开挖方案。

②深挖路基施工,应逐级开挖,逐级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③爆破作业必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爆破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相关规定报批。

④石方开挖严禁采用峒石爆破,靠近路堑边坡部分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⑤爆破法开挖石方,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外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然后制订详细的爆破技术安全方案。

⑥挖方边坡整修应从开挖面往下分段整修,每下挖2~3m,对新开挖边坡刷坡,同时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石质边坡质量要求:边坡上无松石、危石。

⑧路床清理对于欠挖部分必须凿除;超挖部分应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或级配碎石填平碾压密实,严禁用细粒土找平。

⑨石质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时,设置渗沟进行排导,渗沟宽度不宜小于10cm,横坡不小于0.6%。渗沟应用坚硬碎石回填。

⑩石质路床的边沟应与路床同步施工。

3.3土质深路堑施工要点

3.3.1、土质挖方边坡高度≥20m时,称为土质高边坡深路堑,其施工方法与一般路堑施工方法基本相同。

3.3.2、土质单边坡深路堑采用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方法,施工机械采用推土机作业,填方地段配合整平压实,机械施工效率较高。

3.3.3、土质双边坡深路堑采用分层纵挖法和通道纵挖法;若路堑纵向长度大,一侧边坡的土壁厚度和高度不大时,采用分段纵挖法;若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则采用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式开挖法,即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施工机械可采用推土机或配合铲运机;当运距较远时,采用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车作业,或挖掘机配合自卸车作业。

3.3.4、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3.3.5、深挖路堑的边坡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施工,若实际土质与设计勘探的地质资料不符,特别是土质较设计资料松散时,应提出修改意见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施工。

3.3.6、靠近边坡3m以内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

3.3.7、深挖路堑边坡防护采取开挖一级,整形一级,防护一级。

3.4、石质深路堑施工要点

3.4.1、岩石挖方边坡高度≥30m时,称石质高边坡深路堑,石质路堑用中小爆破法施工。

3.4.2、单边坡石质路堑已有一面临空,为了使爆破后的石块较小,便于推土机清方,采用深粗炮眼、分层、多排、多药量、群炮、光面、微差爆破方法。打炮眼尽量使用机械,爆破后使石块小一些,便于机械清除。

3.4.3、双边石质深挖路堑的施工较单边坡的困难一些。首先需用纵向挖掘法在横断面中部每层开辟一条较宽的纵向通道,以便爆破后的石料运走,同时成为两侧未炸石方的临空面,然后横断面两侧按单边坡石质路堑的施工方法作业。

3.4.4、最后一排炮眼靠近边坡时,应采用光面爆破设计施工。

3.4.5、经公安局审批,高边坡全路堑坚石、次坚石开挖施工,可采用深孔多排微差

爆破的施工方法。采用纵向分层台阶法,中心掘沟为两侧横向梯段提供临空面,台阶的主体开挖采用深孔多排微差爆破;各台阶边坡一排采用深孔预裂爆破,预裂孔与主爆孔之间1~2排采用缓冲控制爆破。

附: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施工作业程序流程图

3.5.1、施工前,应对设计提供的弃土方案进行现场核对,若有疑问,应及时处理。

3.5.2、弃土不得应尽量少占用耕地。

3.5.3、不得向水库、湖泊、岩溶漏斗及暗河口处弃土。禁止在贴近桥墩台、涵洞口处弃土。

3.5.4、弃土应相对集中堆放,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严禁随意处理。

3.5.5、弃土堆的几何尺寸、压实程度、位置,应保证路基边坡和弃土堆自身稳定。为保证弃土堆坡顶排水顺畅,在弃土堆坡顶应平整并保持10%左右排水横坡和10%的纵向排水坡度;在弃土堆周围设置截水沟,以保证山坡上的水不冲刷弃土堆。

3.5.6、在地面横坡陡于1:5的路段,不得在高于路堑边坡顶的山坡上方设弃土堆。

3.5.7、在山坡上侧的弃土堆,应连续而不间断,并在弃土堆上侧设置截水沟。山坡下侧的弃土堆,应每隔50~100m设宽度不小于1m的缺口排水,排水主流方向不得对地面结构物及农田等造成不利影响,必要时可设人工沟渠导引排水。弃土堆坡脚应进行干砌片石挡土墙防护和加固,坡面进行生态工程袋防护。

3.5.8、弃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

3.5.9、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弃土场的防护、排水工程。

3.5.10、根据设计图纸,我标段拟征用以下几个场地作为弃土用:K58+650右、K58+800右、K59+500左、K60+100左、K60+600左弃土场,根据实际情况对弃土场位置的调整。(弃土场平面位置见附图)

我项目将根据设计图纸拟征用以下场地作为取土场用:K57+350左、K58+500右取土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土场的调整。(取土场平面位置见附图)

4.1、软弱地基处治,采用清淤换填,换填料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级配良好的块(片)石、石渣、碎石、砂砾等坚硬的粗颗粒材料,碾压密实。本项目设计有岭秀互通及桥下山1号接线两段需大方量的清淤换填,

4.2.陡坡路堤处治,采用原地表开挖台阶,地面横坡陡于1:2.5时,铺设土工格栅,U型钢筋钉锚固。

4.3.填挖交界处,地面陡于1:5、缓于1:2.5时,仅作挖台阶处理;地面横坡陡于1:2.5时,挖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U型钢筋钉锚固。

4.4.地基强夯处理,高填方路段沟底地基和原一级公路已施工路基采用强夯处理,铺装50cm石屑垫层。设置防震沟,以避免强夯对民房或建筑物造成震动影响。

4.5.台背填土处理,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通道)、桥台等构造物两侧路基采用碎石或碎石土、砂砾土填筑。

5、土质路床施工(俗称路基精加工)

5.2.1、路床顶部预留50cm,采用颗粒级配及稳定性良好的土(CBR大于或等于12)填筑,并压实达到96%以上的压实度。

5.2.2、在施工前,通过试验路段检测填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

5.2.3、该50cm上路床和部分下路床分二层全断面施工。

5.2.4、在下路床下部30cm层即开始精加工模拟施工。

5.2.5、路床施工采用每10m或5m(弯道处为5m)为一断面,每一断面采用10个桩控制标高。

6、桥、涵及结构物的回填

6.2.1、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碎(砾)石、碎(砾)土。

6.2.2、基坑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宜为10~20cm。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时,基坑回填的分层压(夯)实厚度≤15cm,压(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6.2.3、桥台台背及与路堤间的回填施工应按设计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96%,并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6.2.4、台背填土的顺序符合设计要求,梁式桥的轻型桥台台背填土,在梁体安装完成以后,在两侧对称地进行;柱式桥台台背填土,应采用反开挖法进行,其压实度达到96%,施工方法按照台背回填要求进行。

6.2.5、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6.2.6、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6.2.7、涵洞回填施工,洞身两侧应对称分层回填压(夯)实,填料粒径小于5cm。

6.2.8、两侧及顶面填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压实过程对涵洞产生的不利后果。

6.2.9、挡土墙回填施工,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等工作。在距墙背0.5~1.0m以内,不得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7、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处理

7.2.1、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4%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个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7.2.2、石质山坡,应清除原地面松散风化层,按设计开凿台阶。孤石、石笋应清除。

7.2.3、纵向填挖结合段,应合理设置台阶,其挖方过度段长度不小于10m,挖方段路床顶面以下0.8m深度范围的原状土开挖后分层填筑、碾压。

7.2.4、横向半挖半填结合部,挖方段沿行车道及硬路肩宽度范围内将原状土翻挖,与填筑土一同碾压。

7.2.5、有地下水或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应采用合理措施导排水流。

7.2.6、路基应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7.2.7、填筑时,应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截面,确保路基的整体性。

7.2.8、按设计铺设和锚固土工格栅。

7.2.9、高度小于0.8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填,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

第二节、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

1.1、施工前,应校核全线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必要时应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组合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临时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水方案应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1.2、路基施工前,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施工期间,应经常维护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水流通畅。

1.3、路堤施工中,各施工作业层面应设2%~4%的排水横坡,层面上不得有积水,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冲刷边坡。路堑施工中,应及时将地表水排走。

1.4.1、边沟尺寸60×60cm适用于一般挖方路段,60×80cm适用于挖方路段较长或汇水面积较大路段。根据设计图纸,边沟设计有四种形式,其中Ⅰ、Ⅱ、Ⅲ三种挖方边沟均采用矩形沟,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掩盖。

1.4.2、边沟Ⅰ适用于路基干燥路段。

1.4.3、边沟Ⅱ适用于一般挖方路段。

1.4.4、边沟Ⅲ适用于挖方超高路段需连接横向排水管出水口路段。

1.4.5、边沟Ⅳ适用于被交路改造路段。

1.5.1、排水沟Ⅰ,尺寸80×80cm,适用于一般排水路段。

1.5.2、排水沟Ⅱ,尺寸60×80cm,适用于互通式立交范围或汇水量较小的路段。

1.5.3、排水沟Ⅲ,自然流线碟形沟,适用于互通式立交区非外围排水。

1.6.1、截水沟Ⅰ,石砌矩形沟,尺寸50×50cm,截水沟内侧距路堑边坡边缘线≥5m。

1.6.2、截水沟Ⅱ,碟形植草流线沟,沟宽10cm,沟深40cm,沟底30cm耕植土下设置厚度15cm碎石盲沟,盲沟底铺设防水土工布。截水沟内侧盲沟距路堑边坡上边缘线≥5m。

1.7.1、Ⅰ型平台排水沟,适用于采用骨架防护的路段,结合防护骨架基础设置。

1.7.2、Ⅱ型平台排水沟,适用于植草、挂网植草防护及TBS防护路段。

1.8、排水槽、踏步兼急流槽、急流槽

1.8.1、排水槽,尺寸40×30cm,用于引导踏步兼急流槽的汇集水进入排水沟或边沟。

1.8.2、踏步兼急流槽A,适用于骨架防护路段,将平台排水沟引入边沟或排水沟。

1.8.3、踏步兼急流槽B,适用于非骨架防护路段,将平台排水沟引入边沟或排水沟。

1.8.4、路基填挖交界处,边沟水由急流槽引入排水沟或天然沟渠中,这种急流槽随地形而变化,在转折处采用沥青麻絮填塞,槽底应砌成粗糙面,以利于消能和减速。

1.9、超高路段路面排水,在左侧路缘带内设置纵向排水沟、集中井,通过横向排水管,由急流槽流入排水沟。

1.10、土路肩排水,一般路段设置纵向碎石盲沟及纵横向φ5cmPVC管。

2.1、路基防护工程与路基挖填方工程紧密、合理衔接,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并及时养护。各类防护和加固工程应置于稳定的基础或坡体上。

2.2、坡面防护施工前,应对边坡进行修整,清除边坡上的危石及不密实的松土。坡面防护层应与坡面密贴结合,不得留有空隙。

2.3、在多雨地区或地下水发育地段,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截排地表水和导排地下水。

2.4、临时防护措施应与永久防护工程相结合。

2.5、填方路堤边坡防护

2.5.1、草灌防护,适用于高度≤5m的路堤边坡。

2.5.2、菱形骨架防护,适用于高度>5m的路堤边坡。

2.5.3、石砌护坡,适用于水(鱼)塘等受水侵蚀路段填方路基边坡的防护。

2.5.4、锚杆铁丝网植草护坡,适用于一般石质边坡防护。

2.5.5、六边块预制件护坡,适用于桥头边坡以及红砂岩、砂性土、粉性土的路堤边坡和坡率不陡于1:1路堑边坡防护。

2.5.6、SNS挂网护坡,适用于H=4m的石质边坡拦石网。

2.6、挖方路堑边坡防护

2.6.1、草灌防护,适用于挖方路段高度≤6m土质边坡防护。

2.6.2、人字型骨架植草护坡,适用于挖方路段高度>6m的土质及全风化岩质边坡防护。

2.6.3、TBS植被护坡,适用于挖方路段的强~弱风化岩石边坡防护。

2.7、边坡平台植草防护

2.7.1、与边坡人字型骨架防护配合进行平台防护。

SH/T 3563-2017标准下载2.7.2、草灌防护与路基边坡草灌防护同时施工。

2.7.3、当碎落台宽度≤1m时,碎落台作硬化处理。

2.8、护肩,护肩墙下部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基础应设在岩石或坚实的粗粒土上;护肩墙上部采用C20号混凝土现浇施工,施工时需预留护栏基座。

2.9、护脚,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有纵向排水要求的填方路段的护脚外侧设置排水沟,护脚基底要求低于排水沟基底,并要求排水沟与护脚基础同时施工,确保护脚基础稳固。

3.1、施工准备及基坑开挖

3.1.1、挡土墙施工前潍坊某净水厂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做好截、排水及防渗设施。

3.1.2、在岩体破碎、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丰富地段修建挡土墙,避开雨季施工。

3.1.3、明挖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对地质情况进行核对,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