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杭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宣杭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92.3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宣杭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1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工程建设中心发布的施工招标书,补疑书及补疑书附表;

1.1.3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的图纸及资料;

1.1.4国家及有关部委省市颁发的法律、法规现行施工规范、规则及验收标准;

DBJ51/T 082-2017标准下载1.1.5铁道部[2001]014号文《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的通知;

1.1.6对施工现场及既有线路设备踏勘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设计交底计要;

1.1.8我公司有关的程序文件,有关作业辅导书,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文件。

1.2.1编制的原则是科学、高效,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1.2.2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确保安全施工;

1.2.3实施机械化作业,按照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和技术难点,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单项工程和工序的衔接,注意雨季和冬季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统筹兼顾、均衡生产。

1.2.4临时工程本着临永结合、节约用地、满足施工、精打细算的原则。

1.2.5严格执行建设单位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内容及要求。安全文明施工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中。

1.2.6充分考虑并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工作。

现有乔司编组站为一级三场站型,由上行到发场、调车场、下行到发场机务段以及双推单溜半自动驼峰等组成,其中上行到发场正线1股、到发线6股,共7股道(1道,3道~7道,2道预留);下行到发场正线1股,到发线8股,共9股道(1道~9道);调车场编组线15股道,编发线6股道,共21股道(1道~27道,其中2道、3道、7道、12道、19道、27道为预留股道),编尾设有两条牵出线,牵1、牵2,调速系统采用减速Ⅲ(三个部位)+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机务段有机务线8股(机7、机8、机12~机17),其中机8道停用。

线路自乔司编组站上行场咽喉引出,沿乔司机务段外侧穿过大平村、跨过沪杭上行线,在星桥特大桥接上贯通线。本次施工为发宣线特大桥桥尾至编组站范围。

北环线在行宫塘站外与宣杭正线衔接后,沿既有线并行,过京杭大运河沿崇贤镇东行,跨320国道,穿过镜子山隧道,经燕子山,线路从星桥开发区外侧绕行,跨沪杭上行正线,接入乔司编组站。本次施工为环到线部分,即星桥特大桥桥尾至编组站范围。

①新建峰前到达场,设到发线9股(1~3道,5~8道,10~11道)另预留2股(4道,9道),编组站头部既有2条牵出线拆除;在驼峰左侧新设迂回线1条,编组站站型由既有一级三场扩建为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新建的到达场与编组场纵列布置。

②上行到发场规模不变,只对由于发宣线引入咽喉区作局部改动。

③下行到发场股道规模重新调整,到发线由原8条改为7条,原9道改为调车场28道,两端咽喉区作局部改动。

④调车场:将原预留股道(2、3、7、12、19、27道)全部按预留位置铺设就位,编组线由原15条增加到20条,编发线由原6条增加到8条,共28股道(1道~28道)。

⑤编组场尾部既有二条牵出线各延长200m,并在既有二条牵出线旁增设第三条牵出线。

⑥驼峰由既有双推单溜半自动化驼峰改建为自动化驼峰,采用减速器,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三部位增加与既有设备同型号的车辆减速器。

⑦机务段本次增设两条机务线(机10、机11道),增加峰前到达场与机务段的联络线,以及将原机8道接通启用。

新建灯桥2座,缓行器基础7座,灰坑4座及到达场信号楼等建筑。

编组站:GDK0+170~GDK5+405;

发宣线:FDK1+397~FDK2+575;

北环线:DIK1+347~DIK2+302。

开工日期:2003年9月1日;

竣工日期:2005年7月20日。

填方:378495立方米;

挖方:7926立方米;

填渗水性土:35781立方米。

3.1.2路基附属工程

喷播种草:40531平方米;

干砌片石:10578立方米;

两布一膜:8094平方米;

梯形水沟:5050米;

横向排水槽:28横延米;

其中:正线铺轨:2.13km;

站线铺轨:22.9km;

铺碴:75188立方米;

其中:面碴:60533立方米;

底碴:14635立方米。

通站公路:4725平方米。

桥涵洞:16座(计:253横延米)。

线路最小曲线半径采用400米(北环线之环到线采用320米)。

限制坡度:上行方向6‰,下行方向4‰。

①到达场头部设在平坡上,各股道长度为550m~600m不等,靠近驼峰部分设在1.5‰的上坡道上,股道长为300~350m。

②编组线按预留就位,按4线束6+8+8+6形式布置,驼峰纵断面维持既有条件。

驼峰为自动化驼峰,采用减速器,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

②新建线路第三制动位采用6+6节T.JK系列减速器,第三制动位后设100m长度的打靶区。

③连挂区布置减速顶:采用T.JK系列型外侧顶。

区间正线路基宽度:单线路堤路基面宽度:7.7m。

②到达场最外侧股道中心至路基边缘距离为4.0m,梯线及平面调车牵出线有调车作业一侧路基宽度3.5m,其余新建线路最外侧股道至路基边缘的距离3.0m。

路基面排水横坡采用2%,一个坡面的最大线路数量为3条,到达场设纵向及横向排水槽,调车场维持原排水系统。

正线路基边坡为1:1.75,站线路基边坡为1:1.5。

Ⅰ类油枕1600根/km;

Ⅰ类油枕1600根/km;

其他线:P50旧轨:钢筋砼枕1440根/km;

Ⅱ类木枕1440根/km。

沪杭下行正线:P60轨12号钢筋砼枕道岔;

到达场:P50轨9号道岔;

驼峰:P43轨6号对称道岔;

编组场:P50轨9号道岔。

①正线:面碴30cm,底碴20cm,顶宽3.1m,边坡:1:1.75;

②到发线、编发线:面碴20cm,底碴20cm,顶宽:2.9m,边坡:1:1.5;

③编组线:面碴25cm,顶宽2.9m,边坡1:1.5;

④其他线:面碴20cm,顶宽2.9m,边坡1:1.5。

矩形涵:M10浆砌片石基础,C25钢筋砼涵身;

②框架涵:Φ30cm管桩基础或M10浆砌片石基础,C30钢筋砼涵身。

5.1项目经理部人员组织名单

5.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工期要求,路基、轨道、桥涵等主体工程由公司的劳务公司承担施工,拟安排桥涵作业队2个,路基施工队1个,线路作业队1~2个,各专业作业队劳动力安排及技术工人配备计划见下表。

6.2劳动力需要量及调配计划表

七、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片石、黄砂、碎石:就地采购。

水泥、钢筋:商行指定厂家采购。

道碴:以白鹿塘采石场为主。

钢轨、枕木、道岔:铁道部定点厂家。

8.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设在乔编上行通站公路旁,乔编水电段电力工区右侧。

利用地方道路和乔编通站公路,并在以下地段做施工便道:

①GDK4+512处(和睦立交旁)做127m便道,并设临时道口1处。

②GDK4+857处(周扬立交旁)做132m便道,并设临时道口1处。

③GDK4+150既有联络线处设临时道口1处。

④地方沙桥路至环到线头部做230m便道。

机务段至到达场做150m便道。

在机务段内GDK1+280处(既有J18与J23道岔之间)设临时道口1处。

利用既有上K182+832.1处与下K182+382.4处道口以及GDK2+710处既有道口拼宽。

本工程施工用电较分散,经调查和与车站有关部门联系,桥涵施工利用乔编铁路4只变压器接口用电。线路上部施工利用8kv发电机2台。

施工和生活用水与杭州分局水电段协商解决。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协调作业,保证质量,保证工期。

路基土石方施工是本工程控制工期的关键之一,因此进度快慢、质量好坏事关全局。路基范围内桥涵较多,先组织力量抓好桥涵施工,为路基大面积施工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投入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施工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充分考虑雨季对路基施工的不利影响。

10.2各分项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该范围路基共219611m3,其中渗水性土:20190m3,施工日期:2003年9月1日~2004年6月30日。

该范围内路基共52162m3,其中渗水性土:1142m3,施工日期:2004年5月上旬~2004年8月底(到目前为止土地还未交付)。

该范围内路基共74463m3,其中渗水性土:2450m3,由于施工范围内建筑物较多,施工干扰大,故施工日期安排在2004年6月~2004年11月(老百姓房屋未拆)。

该范围内路基共31172m3,其中渗水性土:4078m3,该段路基施工,需做2条施工便道和3处施工专用平过道,在2004年3月底前完成施工便道和专用平过道工作,路基施工安排在2004年5月~2004年7月。影响路基施工的主要原因是:既有牵出线外侧(新牵出线位置)的电缆沟还未迁移。

主要工程数量:干砌片石10678m3,梯形水沟5050m,盖板沟1000m等。施工日期安排:2004年5月1日~2005年3月31日。

10.2.2线路上部建筑

1、到达场:铺轨12Km。铺设日期:2004年7月~2004年10月;

2、编组场预留股道:铺轨7.8Km。铺设日期:2004年4月~2004年7月;

3、峰尾牵出线:铺轨2.2Km。铺设日期:2004年10月~2004年12月;

4、环到线:铺轨1.0Km。铺设日期:2004年9月~2004年12月;

5、宣发线:铺轨1.1Km。铺设日期:2004年12月~2005年3月;

6、机务段:铺轨0.8Km。铺设日期:2004年4月~2004年6月;

从2004年4月份起在编组场内运营线上封锁插入道岔,具体安排如下:

①机务段3组:封锁铺入J31、J32、J17。影响机2道以及既有J17~J18道岔之间线路,需车站、机务配合。

②编组站封锁铺入N384岔,影响既有编组场4、5、6道,需车站、电务配合。

①编组场峰尾:封锁铺入N370、N372、N368、N382、N164分别影响编18道、编11道、编24~26道线路,需电务、车站配合。

②峰尾既有牵出线:封锁铺入N344、N330、N304、N302分别影响既有牵1、牵2线,需电务、车站配合。

①到达场头部:封锁铺入N404、N406、N313、N402、拆除既有N309道岔及N402~N115联络线拨道,启用新3道停用牵5;封锁铺入N414、N412、N410道岔,拆除既有N311道岔,启用新7道停用牵6。影响到达场与下行到发场之间联络线,既有牵5、牵6道及推峰作业,需电务、车站配合。封锁结束后,到达场新4、7道代替既有牵5、6道作为临时牵出线用,此后到达场两端道岔可按设计就位,拆除既有牵5、6道进行路基降低,两处灯桥基础施工及砌筑股道间水沟。

②机务段封锁铺入J33道岔及既有线改造,影响机14~16道,需机务、车站配合。

编组场头端封锁铺入N333、N335、N349、N363、N369、N377、N379共7组对称道岔,对称道岔封入后编组场除7道外(N378需在大封锁时才能铺入),其余预留股道均已贯通。

①10月上旬,下行到达场封锁铺入N103、N117、N115渡线,同时拆除既有N103道岔。封锁时,停用下行到发场与到达场、机务段的进路,需机务、电务、车站配合。

②10月中旬,上行到达场头部封锁铺入N203岔,影响机务入段线,需电务、机务、车站配合。N203岔铺入后,卸料车经上行到达场经N203岔进入发宣线到区间卸料。

③10月中旬,既有下行线下K180+000~下K180+450封锁拨道铺入N1道岔,道岔开通直股、曲股钉闭加锁,需工务、电务配合。

峰尾既有牵2线封锁铺入N312、N306交叉渡线,交叉渡线成型。和睦立交杭端牵出线线上料由编组场经交叉渡线进入牵3线。

上行到达场沪端封锁拆除既有N203道岔,同时铺入N207~213交分道岔,影响上行到发场到沪杭上行线出发。封锁铺入N217、N219道岔,将机务入段线抬至设计标高。影响上行到发场与机务段的入段线。新铺道岔场开通既有股道方向,需电务、车站配合。

1、10月20日:拆除下行到发场沪端N(139)岔及N(139)岔后附带曲线,铺N(137)岔后附带曲线接通下行到发场8道,并同时接通下行到发场9道。到发场9道改为编组场28道。

到2004年10月20日,下行到达场、编组场头部及相关道岔,如N1等已全部开通启用。

①拆除峰尾既有牵2线N(310)道岔,既有联络线拨道接通N322道岔。

②拆除编组场20道杭端附带曲线,N370接通20道,拆除N(344)道岔,铺N362新岔。

③编组场8~10道杭端头部改造

12月20日大封锁前24小时即12月19日封锁编组场10道,拆除10道沪端附带曲线及N(358)道岔,铺轨接通N(360)道岔后,开通10道,电务配合信号沟通。同时停用8道、9道铺N378岔,接通7道、8道、9道线路,待12月20日一并开通。

1、大寨港中桥施工日期:2004年6月1日~2004年11月30日。该桥施工另单独附“施工组织设计”。

2、北环线4座涵洞施工日期:2004年5月1日~2004年7月31日。

3、发宣线4座涵洞施工日期安排:FDK2+194涵和FDK2+452涵施工日期:2003年11月25日~2003年12月25日;FDK1+490涵和FDK1+690涵施工日期:2004年7月1日~2004年8月31日。

4、峰前到达场5座涵洞施工日期安排:2003年9月1日~2004年5月31日;其中GDK0+662涵施工须拆除既有涵洞翼墙,打管桩,将影响沪杭下行线,施工地段需慢行,设计图纸未到。计划在2004年5月份施工,待图纸到后再报计划。

5、峰尾牵出线3座涵洞施工日期:2004年5月1日~2004年9月30日。

1、缓行器施工:编组场内共新建7只缓行器基础及管沟,施工日期安排:2004年4月1日~2004年8月31日。

2、机务段灰坑:机务段10道、11道新建4只灰坑,施工日期安排:2004年4月15日~2004年6月30日。

3、灯桥:峰前到达场新建2座灯桥,施工日期安排:2004年4月1日~2004年9月30日。

4、到达场信号楼:施工日期安排:2004年4月15日~2004年8月31日。缓行器、灯桥和房建施工,另单独出施工计划安排。

10.2.5主要存在的问题:

1、环到线:峰尾牵出线尾部及到达场信号楼土地未交。

2、发宣线老百姓房屋(23户)未拆迁。

3、20Km轨料源要尽快落实。

十一、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工艺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总体思路为: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各项资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桥涵和路基优先安排施工。桥涵工程将尽快铺开,并尽早完成主体,为路基拉通创造条件。路基工程先安排峰前到达场与北环线施工。轨道工程先预铺运营线外的线路和道岔,利用峰前到达场3道、7道临时牵出线作为工程线的接入口,并把峰前到达场及环到线线路铺设到标准,做为架梁基地。从2004年4月份开始在运营线上封锁插入道岔,逐个开通站场。线路开通分三步:第一步2004年10月20日开通启用峰前到达场,下行到发场;第二步2004年12月20日开通启用编组场;第三步上行到发场沪端信号与区间同步开通。

站后工程的施工满足全站开通的工期要求。

以机械施工为主,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推土机平整,压路机碾压,但在有地下管线和铁路限界以内部分,采用人工平整、夯填,与既有线路相邻地段,采用人工挖台阶,随挖随填。路基填料选用符合路基施工要求的优质填料,基床表层采用渗水性土填筑。分层填筑的厚度控制在机械压实0.5m以下,人工打夯控制在0.3m以下。

本段路基施工以填方为主,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路基调配如下:移挖作填7926m3,隧道进口路堑挖土利用24139m3,运距13km到峰尾牵出线;隧道进口弃碴72500m3,运距14km到峰前到发场;其余发宣线、环到线、峰前到达场土石方共258616m3,来自隧道出口取土场,运距8km。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图11-1

压实工艺流程图图11-2

轨道施工采用人工铺轨,预铺底碴,有条件地段铺部分面碴。其余面碴采用老K车自卸铺设。起道采用起拨道机或人工起道机,捣固采用电动插入式捣固机,机车压道。

封锁道岔采用预铺法,利用封锁点时间人工拉岔就位。

线路拨接采用预锯钢轨法,先精确锯好龙门轨,利用封锁点时间拨接就位。

11.4桥涵工程(另做方案)

11.4.1大寨港1#中桥

涵洞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对河道内挖深大于3m的基坑,采用井点结合污水泵排水。涵身钢筋砼采用现浇。部分涵洞采用管桩基础。对既有线接长的涵洞,基坑挖深在2m~3m,采用槽钢桩、钢轨桩防护,在拆除既有端墙前,先设置好支护桩。

乔编站站场建筑主要有机务段灰坑,编组场预留股道,缓行器基础以及到达场信号楼等房建工程。

11.5.1机务段灰坑

本次机务段新增灰坑4只,地基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施工时需挖除既有路基(因原路基为填石路基),回填黄土,再施工粉喷桩。开挖机11道基坑时,要影响12道使用。靠既有线一侧采取支护措施,工程材料进出需做一临时道口做通道。因乔司机务段对灰坑的要求,设计正在研究之中,待设计明确后,再对灰坑施工做方案另报。

11.5.2缓行器基础

乔编预留股道共7只缓行器基础,因乔编组场内施工,无施工通道,需利用既有电务维修道口和拼宽既有道口,作为工程机械和施工材料的进出通道,才能施工。地基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因原路基为填石路基,填筑高度为1.5~2.0m,施工时必须挖除既有路基回填黄土才能粉喷桩施工。挖除时,需对既有缓行器基础进行支护,如何保证既有基础的安全,是本次施工的重点,支护方案设计正在研究之中。基础施工顺序为:做好施工通道——对既有基础支护——挖除既有路基(相邻股道停用)——回填粘性土——粉喷桩施工——挖除桩顶土(试验合格)——上部基础施工。待设计支护方案明确后,再做详细施工方案,报建设单位批准。

因房建部分未设计交底,待交底后另报施工方案。

12.1与既有线临时接通方案

12.1.12004年4月,封锁铺入编尾N384与铺好的编2道、编3道接通,编2道、编3道作为工程列车存车线用。编2道、编3道作好临时车挡。

12.1.2将峰前到达场3道、7道作为临时牵出线用,3道、7道与新建线路接通。进出工程列车,N439、N459做为安全隔离道岔。

12.1.3接通机8道,铺通到达场与机务段的机走线。通过机8道机走线连接到达场线路及区间,进出工程列车。

12.1.4封锁上行到发场沪端铺入N203道岔,连接新铺发宣线,作为工程列车进出区间通道。

预铺运营线以外的线路及道岔。

2004年4月起插入不改变列车运行线路的道岔,道岔插入后钉闭加锁,开通原线路方向使用。

2004年10月20日开通峰前到达场,下行到发场。

2004年12月20日开通编组场。

2005年1月上行到发场沪端线路开通,信号做过渡配合,信号与区间线路一并开通。

12.2.1峰前到达场施工方案

1、预铺到达场运营线外所有的线路道岔并上碴整道。

4、拆除既有2条牵出线(从车挡至N404、N412基接),按设计要求平整路基,铺砌5道、6道间的纵向排水沟及GDK1+015处的横向排水沟。做5、6道间的灯桥基础。

5、铺设到达场5道、6道线路及相关道岔。

6、封锁沪杭下行线下K180+000~下K180+450段线路,将该段线路拨至设计位置,插入N1道岔,开通直股。

7、峰前到达场线路铺通。

12.2.2下行到发场施工方案

1、在下行场杭端封锁插入N164道岔,钉闭加锁开通直股。

3、10月20日大封锁,停用下行线到发场8道、9道,拆除原N139道岔及岔后附带曲线。N137岔后与8道接通,9道接通新铺N383道岔,改为编组场28道。

4、开通峰前到达场、下行到发场及驼峰相关道岔线路。

12.2.3编组场施工方案

1、预铺编组场预留股道,第三牵出线、迂回线等运营线外的线路及道岔,并上碴整道。

2、2004年8月封锁插入驼峰头部对称道岔,钉闭加锁开通原线路方向使用。

3、2004年10月20日驼峰道岔、迂回线等与到达场一并开通。

4、2004年4月起封锁插入编尾道岔N370、372、368、382、384、344、330、302、304及N312、306交叉渡线,均开通原线路方向,钉闭加锁。

5、大封锁前24小时,封锁编组场10道,拆除10道杭端附带曲线及N358道岔。铺轨接通N360岔后线路,开通10道。电务配合,信号沟通。同时停用8道、9道,铺N318道岔,接通7道、8道、9道线路。

6、12月20日大封锁

a拆除编20道杭端附带曲线,接通N370与20道线路。

b拆除N344道岔,抢铺N362道岔。

c拆除峰尾牵出线上N310道岔,既有联络线拨通接通N322道岔。

12.2.4上行到发场施工方案

1、2004年10月起封锁铺入N203、217、219道岔及N207~N213交分道岔,钉闭加锁开通原股道方向,电务配合电路沟通。

2、封锁上行到发场与机务段的入段线,将其抬至设计标高。

3、上行到发场线路开通。

4、信号与区间同步开通。

12.2.5机务段施工方案

1、预铺机10道、机11道、机走线线路及J34、J36道岔。

2、封锁插入运营线上的道岔J17、J31、J32、J33,开通机10道、机11道。

3、封锁机7道,机7道拨接J36道岔附带曲线,开通机7、机8道。

4、封锁拆除既有J(17)道岔,铺线路接通机走线。

13.1水泥原材料试验:每批做一次(≤300t为一批)。

13.2钢筋原材料试验:每批做一次(≤60t为一批)。

13.3钢筋对焊试验:每批抽查三件(2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

13.4钢筋焊接试验:每批抽查三件(以2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

13.5砼试块(按规范要求或至少按以下要求)

1、每桥(涵)基础各2组。

2、每桥(涵)箱身底段或每工作班各2组。

3、每桥(涵)箱身顶段或每工作班各3组。

4、帽石砼,每工作班各1组。

5、预制桩砼每工作班各2组。

6、预制小构件,每工作班各2组。

7、路面砼,每工作班各2组。

13.6砂浆试块,每100立方米砌体做1组试块。

13.7硫磺试块每工作班各2组。

13.8路基土工试验按规范要求实施,采用K30荷载板块实验。

13.9硫磺锚固抗拔试验:每1000根轨枕做2根。

13.10路基填料及附属工程用石料试验:每个取料场做一次。

13.11砂垫层用砂试验:每个取料场做一次。

13.12砂垫层密实度试验:环刀法50~100平方米布置一个。

附: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十四、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目标是:确保全部工程达到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85%以上,满足全线创优的要求。

14.3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把质量目标作为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质量方针是“业主永远满意,自己永不满足”,在施工中我们将认真贯彻ISO9000族标准,在业主和监理的指导下,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文件运行,将质量目标作为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全员、全方位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组员:陈恒刚沈李张朱锦贤徐革新蔡雪安

3、严格执行质量终身责任制

4、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

建立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如下图:

项目经理部配足专业技术、质量、测试人员A8A9地块屋面防水及保温专项施工方案,定员定岗负责,施工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详细审核设计图,了解设计意图,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设计图、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质检工程师和各专业工程师,深入现场,指导监控各作业面的全过程。严把质量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强化工序、工种、工艺的质量控制,对其中的关键工序施工工艺开展QC活动。

5、建立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测量资料的复核和换手测量制度

测量工作实行测量工、技术员、工程师三级管理网络控制,总工程师负责工程的控制测量,技术员负责定位控制测量,测量工负责施工测量放样。严格控制线路的中线、标高。建立复核测量和换手测量制度,同时加强测量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对测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施工中认真做好测量的原始记录工作,并保存好测量资料。

3)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项目部实验室,工程施工中测量试验和检测仪器、仪表均应按计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标定。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监督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使用正常。

施工中严格按照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进行,施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树立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意识,确保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SY/T 0097-2016 油田采出水用于注汽锅炉给水处理设计规范.pdf5)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制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