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岩溶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91.5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岩溶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岩溶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国家有关*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和验收标准。

1.2.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设计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

1.3.宜万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印发的《宜万铁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及《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南水北调总干渠某北段与铁路交叉工程某铁路箱桥施工组织设计1.4.现场实际施工情况。

我部管段处于利川市境内,其里程为DK345+500~DK355+750,线路全长10.250Km,分布24段岩溶路基。

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我部管段岩溶路基工程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凉雾镇和汪营镇,依次分布DK345+500~+720(1#)、DK345+930~DK346+500(2#)、DK346+590~DK347+030(3#)、DK347+270~+660(4#)、DK347+980~DK348+300(5#)、DK348+520~+830(6#)、DK348+870~DK349+045(7#)、DK349+269.23~+450(8#)、DK349+570~+680(9#)、DK349+776~DK350+020(10#)、DK350+200~+320(11#)、DK350+320~+680(12#)、DK350+680~+900(13#)、DK350+900~DK351+120(14#)、DK351+120~+400(15#)、DK351+400~DK351+510(16#)、DK351+510~DK351+690(17#)、DK352+410~DK352+630(18#)、DK352+800~+990(19#)、DK353+180~DK354+020(20#)、DK354+130~DK354+590(21#)、DK354+870~DK355+060(22#)、DK355+170~DK355+280(23#)、DK355+470~DK355+750(24#)共计二十四段岩溶路基。

管段内岩溶路基位于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基底岩溶发育。残丘排泄基准面为清江深切河谷,由于地下水位频繁,较大幅度变动,带走溶洞充填物,对上覆土层形成潜蚀和真空吸蚀,极易诱发地表塌陷。

3.2主要工程措施是:

3.2.1、由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充分利用注浆钻孔作为勘探孔继续探查,查明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注浆范围、钻孔布置、注浆量、注浆工艺等加固措施进行相应调整。实行边探边灌、探灌结合的*法,按设计注浆孔数的20%作为施工先导勘探孔,详细查明岩溶分布范围,岩溶通道等岩溶发育特征;

3.2.2、注浆孔采用“梅花型”布置,孔间距5m,加固厚度为基岩深6m,若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应注浆至溶洞底板下1.0m;

3.2.3、注浆水泥采用PO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38~43Be’,模数2.4~3.0。水泥浆水灰比0.8:1~1:1。若遇溶洞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情况填充碎石、砂、水泥砂浆等骨料或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处理;

3.2.4、注浆压力参数:在灰岩中为0.1~0.3MPa,至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大至0.5~0.5MPa,最大1.5MPa。

3.3、管段内工程分布情况详见施工平面示意图。

3.4、管段内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岩溶路堤勘探主要工程数量表

DK345+500~DK345+720

DK345+930~DK346+500

DK346+590~DK347+030

DK347+270~DK347+660

DK347+980~DK348+300

DK348+520~DK348+830

DK348+870~DK349+045

DK349+269~DK349+450

DK349+570~DK349+680

DK349+776~DK350+020

DK350+200~DK350+320

DK350+320~DK350+680

DK350+680~DK350+900

DK350+900~DK351+120

DK351+120~DK351+400

DK351+400~DK351+510

DK351+510~DK351+690

DK352+410~DK352+630

DK352+800~DK352+990

DK353+180~DK354+020

DK354+130~DK354+590

DK354+870~DK355+060

DK355+170~DK355+280

DK355+470~DK355+750

3.5、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本段线路穿越中山区与山间谷地。谷地略有起伏,局部平坦、开阔,多辟为农田;山丘相对高差约15~48m,自然坡率约为5°~30°,植被发育,多辟为农田。线路在DK343+900附近跨越清江。

表层为粉质黏土,棕黄~褐黄色,硬塑,厚约3.0m,下为淤泥质黏土,流塑,厚约3.0m左右;下伏T1j浅灰色灰岩,厚层~块状,弱风化,岩溶发育。

谷地中地下孔隙水发育。

3.6.1、钢材、水泥、土工材料、防水材料等外来料供应

钢材、水泥、土工材料、防水材料等外来料由甲*组织招标采*,由设在万州的物资仓储基地统发或组织直达。水玻璃等其他外来料就近采*。

3.6.2、工程用砂、碎石、片石等地材

根据实地调查沿线无河砂,当地用砂均为机制砂,规模不大。虽然在线路附近有小型石料加工场,但均不能满足正常施工需求。因此,考虑采用较好洞碴自行加工砂、石料和向外**相结合的**,以满足施工需要。

岩溶路基施工专业性强、工点分散。为此,我部将组织精兵强将,成立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经过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我部组建第三分部(岩溶路基分部),与第一分部、第二分部同属项目部下的作业层,进行岩溶路基加固。

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4.1.1、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公司行使管理职能及履行合同的权力和义务,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安全完成。项目经理部设工程部、安全质量部、物资机电部、财务会计部、办公室、中心试验室、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下设三个作业分部,其中第三分部为岩溶路基分部,第三分部下设三个注浆队负责管段内岩溶路基加固施工。

其具体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图:

4.1.2施工队伍分布

项目经理部设在利川市建设银行办公楼后楼,共五层,约1200平*米;第三分部(岩溶路基分部)设在利川市汪营镇,租用地*民房,面积约500平*米。

4.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我部管段现在准备开工岩溶注浆工点交通较为便利,开工的岩溶路基工点施工便道已具备,DK354+130~DK354+590主要借用汪营镇~白土坝的机耕路引入新修便道,既有机耕道局部已扩建,DK349+776~DK350+020,在326省道与白果坝铁跨公中桥处交通便利。DK345+930~DK346+500借用机耕路连接新建便道,既有机耕道局部已扩建。

中铁工程总公司宜万铁路项目经理部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施工便道的修建按照既满足施工,又节省投资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现有机耕道,施工便道按照路基宽4.5m,路面宽3.5m、每隔200~400m设一处会车道的泥结碎石路面标准修建,并设专人对施工范围内的道路进行养护和维修,保证晴雨畅通,而且无条件地允许相邻的施工单位和当地居民使用。

管段内岩溶注浆施工用电因为铁路电力线未贯通主要采用自发电。

根据施工调查,我部管段内施工生产、生活用水比较困难,岩溶路基计划就近取水主要从清江和工点附近的小溪及水塘取水,并在工点附近修建蓄水池蓄水以满足施工。

4.3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

内业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分为四个步骤,即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

工地施工检查验收资料按日及时收集,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整理进入资料盒,要求资料干净整洁,无涂改、漏项等。

单位工程完工后,进行内业资料的归档处理,资料齐全,经过仔细检查无误后,办理移交手续,移交资料。

工程开工的前提条件就是征地拆迁工作必须完成。组织测量人员放出红线桩位,开挖地界沟,及时与县镇拆迁办取得联系,根据红线位置办理拆迁工作。

征地拆迁完毕,组织人员、设备进场进行场地清理工作。清理出树根、杂草、表土、淤泥等,使其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项目经理部组织精测队与设计院进行交接桩复测,建立自己的测量控制网,制定整个标段的测量计划和测量管理制度。安排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组成测量组,进行施工现场的施工放样。

根据测量放样及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报监理工程师,与设计院取得联系,以便及时修改设计。

及时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场,由项目总工牵头,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为开工报告提供前提条件。

一切开工条件具备,对各个分项工程进行工程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文件及规范施工。

项目部设具有资质的质检工程师一名,负责工程自检工作,要求严格按施工图及施工规范自检,做到不符合要求,决不报检。

经过自检合格,由质检工程师填写工程表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签证工程资料。

项目经理部在项目部驻地建立中心试验室,配齐各种试验检验设备并对其进行标定,及时进行原材料的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制定试验检验工作计划,并在各工区设工地试验室。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工后,按验标要求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逐个评定,要求工程合格率达100%。

按验标要求,进行工程验收,我部要求各个单位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

竣工验收后,清理临时用地,进行土地复耕,要求符合环保条件。

我部指导思想是决不出现质量事故,但如果出现质量事故,我部无条件按施工合同进行处理。

五、施工*法、工艺要点及要求

我单位针对本工程岩溶极发育,工点散,施工条件差的特点和确保“优质、安全、高效”的创优目标,精心组织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各级管理部门;以注浆技术熟练、技艺精湛、综合素质好的职工为主体的施工队伍,承担本次岩溶路基处理工程。

施工时安排第一工程队先施工DK345+930~DK346+500段岩溶注浆,该段完工后接着施工DK345+500~白果坝清江大桥宜昌台段,共计7个单项岩溶注浆工程;安排第二工程队先施工DK349+776~DK350+020,该段完工后接着施工白果坝清江大桥万州台~DK351+690段共计10个单项岩溶注浆工程;安排第三工程队先施工DK354+130~DK354+590该段完工后接着施工DK352+410~DK355+750段,共计7个单项岩溶注浆工程。

开工前,展开地质调查工作,了解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和地下水的连通关系。有针对性地布置地质钻孔,确定地层与岩溶特点,进一步落实施工地段的注浆*案。

施工准备工作与调查工作同步进行,线路中线恢复后,一次性测出注浆孔位;钻探先行,注浆随后。边钻边探、边注边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工艺。同时做好周边环境的监测,避免污染和控制浆液超出加固范围。土石界面附近岩溶发育,采用分段注浆法,调整压力,加大注浆量。遇较大空洞和水流,灌注砂浆或添加粗骨料、加注浓浆等**封堵。在每个工点施工前、后均采用综合物探与注水相结合的*法进行岩溶地基处理工程的效果检测。

5.2.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路基压浆工程施工程序主要为先导孔了解地层、压浆孔钻探、压浆、物探验证四个程序,按此分述如下。

5.2.1.地质钻孔钻探工艺和技术措施

本次先导孔与地质钻孔相结合,其目的了解地层、岩溶特征,确定实施性的注浆工艺。

5.2.1.1.钻探工艺

布孔:根据现场调查和设计要求,现场定出线路中线后,采用仪测准确设置孔位,测出孔口标高。

岩溶路基压浆工艺流程图

路基压浆工程施工程序主要为先导孔了解地层、压浆孔钻探、压浆、物探验证四个程序,按此分述如下。

5.2.1.地质钻孔钻探工艺和技术措施

本次先导孔与地质钻孔相结合,其目的了解地层、岩溶特征,确定实施性的注浆工艺。

5.2.1.1.钻探工艺

布孔:根据现场调查和设计要求,现场定出线路中线后,采用仪测准确设置孔位,测出孔口标高。

准备钻具:备好(108套管、钻头以及钻杆、岩心管等设备。

开孔:钻孔孔径(110,采用(108钻头、岩芯管开孔。第四系土层采用干钻。

下套管:第四系松散地层,边钻进边下套管;如成孔较好则钻入基岩0.5米后一次性下入套管。

封套管:钻至基岩0.5米嵌入套管,用75号水泥砂浆封闭;孔口套管露出地面0.2~0.5米,孔口捣实密封。

钻基岩:待水泥砂浆初凝后,继续基岩钻过,孔内一般采用清水循环钻进,非特殊情况不采用泥浆循环,如遇硅质灰岩或燧石团块即改用金刚石等钻进工艺。钻至溶洞充填物改用干钻并取样鉴定。

终孔:钻至设计孔深度,经专业工程师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可提钻。用清水洗孔直至返清水。如不返水,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拧孔口盖准备压浆。

5.2.1.2.技术要求措施

确保钻孔取芯质量:粘性土大于90%;碎石类土大于50%,岩溶、构造破碎带大于50%,完整基岩大于80%,孔底残留岩芯不超过20厘米。

认真作好钻探原始记录,资料完整、准确、干净。

准确分层。岩芯排放整齐,贴上分层标签,妥善保管。回次进尺符合规程要求;分层界线偏差(5厘米;

准确描述岩溶发育情况,统计岩溶率,确定溶洞位置、发育程度及孔内充填物等特征。

量测孔内初见及稳定水位,根据设计意图做注水试验。

满足设计、监理提出的各项要求。

5.2.2.压浆孔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压浆孔为路基压浆通道,其工艺控制与地质钻孔类似。

5.2.2.1.施工工艺

布孔:按设计排距、孔距,梅花形布孔。仪设孔位,标高,进行统一编号钉桩。先钻边排孔,后钻内排孔。

开孔:开孔前先了解有无地下埋藏物,确认无误后采用(108岩芯管开孔钻进。如无取芯、取样要求可直接钻入基岩0.5米。

下套管:钻至基岩0.5米后,下入(108mm套管,并嵌入基岩;套管出露地表0.2~0.5米。用75号水泥砂浆固结套管,并将孔口套管四周捣实封闭,防止浆液从套管周围串出,影响注浆效果。

基岩钻进:待固结套管水泥初凝后,继续钻进。循环水应用清水,如遇岩层破碎或构造带使钻进困难时,可采用泥浆循环,但终孔前用清水冲洗,直至返清。钻进时注意岩溶空洞会出现掉钻具的危险,应量测空洞的深度、大小、充填物的情况。

终孔:钻至基岩5米终孔,根据取出的岩芯确定岩溶发育特征,如未见岩溶发育则加深3米孔深;洗孔;按要求做注水试验;自检;请监理工程师验孔后,拧上孔口盖。

5.2.2.2.技术要求

压浆孔施工执行《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做好钻孔原始记录,根据工程技术部的要求进行钻孔岩芯取样和岩溶发育记录、统计,以便制定注浆措施;

成孔压浆时留备用钻机,进行清孔、处理压浆发生的孔内异常问题。

5.2.3.压浆工艺和技术措施

设搅拌站:在施工段就近选取少占地、地势高、平坦、环境影响小、运输方便的位置设置搅拌站。尽量减少耗费、压力损失。

备料:按设计要求,备足PO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38~43Be’、模数2.4~3.0的水玻璃和磷酸氢二钠以及注浆管材等。并做好小样配比试验。

压浆前准备:根据设计图及注浆孔岩溶发育程度,做好浆液配比用料。检查搅拌机、注浆泵等设备运转情况;压浆孔孔口盖换上混合器(法兰盘),对管路进行试压、检查管路、接头的连接、密封质量,搅拌浆液不少于5分钟。

注水试验:选取代表性孔进行注水试验,确定单位长度吸水量。

压浆:遵循先边排,后内排跳孔注浆顺序;先稀后浓,依吸浆情况逐步加浓浆液,配比控制在1:1~0.8:1;压浆压力应在0.1~0.3Mpa,岩土界附近逐步加大至0.3~0.5Mpa,最大应不超过1.5Mpa。

当连续注浆单孔超过15吨水泥不见升压或吸浆量下降时,采用提高浆液浓度或双液压浆措施。双液压浆时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之体积比1:0.08。

如遇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情况充填碎石、砂、水泥砂浆浆液或钢筋混凝土盖板。

如有岩溶发育但吸浆量少或不进浆时,先采用高压清水洗孔或钻机清孔后疏通岩溶裂隙通道,再注浆。

清孔:按设计要求,采用钻机在注浆完成1~2小时后进行清孔再压浆。确保浆液已至溶洞下限或满足设计注浆量和注浆结束条件。

压浆结束:路基岩溶压浆的作用不同于堵水、防渗工程,单孔压浆结束除遵循规范、符合设计意图外,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客观条件,综合以下条件可结束压浆。

压力控制标准:当注浆孔口压力达到0.5~1MPa,浆液难以注入时。

压浆量控制标准:单孔进浆量达到平均设计压浆量的1.5~2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

压浆范围控制标准:冒浆点超过注浆范围3~5m时。

特殊条件控制标准:当注浆压力不大或降低注浆量,基地出现异常上鼓,应终止注浆,同时采用附近注浆孔“补偿”等措施。

压浆结束后,经质量检查工程师检查,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终孔条件。将注浆孔填实封闭截割孔口套管,留下标记备查。最后清理场地,去除污染。

效果检查:需进行工程效果检测。

为了对岩溶路基压浆施工的质量进行宏观控制,避免施工造成环境的影响。施工时安排专人进行质量、环境的监测。

施工前,调查每段工地的周边环境特征,依据设计注浆孔的布置,影响半径及范围设立监测点、控制点,注浆过程加强地面观测记录(水平位移、冒浆点位置、地面沉陷等)。每个压浆工班的孔口压浆工负责当班的地表观察,一旦有异常即停止注浆,分析原因并调整压浆工艺。

调查施工区的井、泉、坍坑以及民居的生活水源分布,定期或日常进行水量、水质的观测、访问,确保生活用水的质量,农田用水无污染。

施工进场落实浆材料源后,即进行不同水灰比的小样配比试验,确定0.8:1~1:1的材料用量,以及双液压浆时,水玻璃与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配比,和缓凝剂的掺量,便于施工工艺控制。

对压浆中出现异常的压浆孔,采用注水试验,或水位传递、指示剂、气体传递等方法确定岩溶通道连通性和压浆质量。

5.3.2.2.工程效果测试

以往对岩溶地基加固效果的检测与评价,多偏重钻探取芯方法。但是,鉴于岩溶的复杂性,钻孔取芯仅能以点带面的推断。根据设计要求,为客观、快速、整体地检测与评价岩溶地基加固效果,采用经多年来工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综合物探与注水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5.3.2.2.1.注水试验

在注水试验前,量测孔内稳定水位后,进行孔内定量注水,观测单位长度吸水量变化幅度,压浆后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应小于压浆前吸水量的35%,即可判定达到压浆效果。

5.3.2.2.2.综合物探测试

瞬态面波VR特征的变化。

四极电测深频散曲线特征的变化。

电阻率ρs值特征的变化。

(S压浆前>(S压浆后效果好

(S压浆前=(S压浆后效果差

VR压浆前>VR压浆后效果好

VR压浆前=VR压浆后效果差

形态较好,频散较少或无频散

六、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6.1.1.总工期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标段工程工期的要求,岩溶路基施工队将于2004年12月12日前全部进场,根据设计资料提拱的标段内工程数量,结合我单位所配备的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情况,工期安排如下:

工程开工时间:2004年12月12日;

工程竣工日期:2005年7月11日;

6.1.2.分项工期安排

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2004年12月03日~2005年7月11日;

竣工验收:2004年12月1日~2004年12月15日。

因本工程的完工影响到线下工程及线路其它工程的施工,我单位施工时根据实际任务,将标段内的任务分段分期施工,每完成一段即可马上交付其它工程施工。

6.1.3.施工进度横道图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后的“DK245+500~DK355+750岩溶路基施工进度横道图”。

6.2.保证工期的措施

6.2.1.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合同签订后,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设备上场,并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保证做到“四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形成规模生产快。

施工中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全方位有序协调,强化计划管理、网络管理、目标管理和成本管理。

施工进度分阶段控制,计划部门根据全标段工程量和总工期要求,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年度和季度计划;生产调度和各施工队根据季度计划制定每月施工计划,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年度计划保总工期。

施工过程中,加强指挥与协调,定期召开工程分析会,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人员、设备和物资,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适时地组织劳动竞赛活动,不断掀起施工高潮。

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一是主动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通力合作;二是与当地政府及沿线群众建立融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减少干扰,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6.2.2.人员、设备、物资、资金保证措施

中标后,选派有丰富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指挥机构,全面负责本工程实施。

选派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业绩突出的专业施工队伍上场,根据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动态调配好劳力。

配备性能优良、数量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并在施工中科学地组织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和流水作业。

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组织好设备配件的采购、供应,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进度的落实。

编制好施工用料计划,疏通材料供应渠道,确保各种用料及时供应,并对常用材料进行必要的储备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根据工程需要,加强资金调度,工地设专用帐号,专款专用,施工中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重点工程资金使用。

6.2.3.技术保证措施

在接到设计资料后,立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认真领会设计意图,抓紧时间进行技术交底,力争早日开工。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各项工程施工一次合格,避免返工。

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测试工作,杜绝发生技术性失误。

设立技术攻关组,对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

6.2.4.奖励约束机制

我单位将设立1.5‰的专项工期奖罚基金,用于全标段工期保证的奖罚,对于工期进展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施工队伍进行奖励并通报表扬,对于延误工期造成恶劣影响的个人和施工队伍进行罚款处理并通报批评。

6.2.5.工期保证体系

工期保证体系见“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路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并满足按设计速度开通的质量要求。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对完工的岩溶路基工程的质量自检检测率达到100%。

(1)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质量职责:

②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③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组织对本项目参战员工经常性的质量意识教育。

④主持本项目的质量管理策划,组织并参与质量审核,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

⑥主持制订本项目创优规划,全过程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

(2)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②组织编制和实施本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③监督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不断强化和更新质量监测及控制方法,主持对有疑问产品的评审和处置。

④加强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建立质量记录。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严把“图纸、测量、试验”关。

⑤主持编制项目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确保本项目质量创优

(3)质检工程师质量职责:

③收集、保管质量档案,参与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④经常深入现场,掌握质量生产动态,对不合格产品即时加以制止,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实施,并做好质量记录。

⑤组织开展质量培训工作,指导参加QC小组活动。

9.3.创优保证体系:

为保证本项目顺利实施和兑现本投标文件确定的工程质量目标,根据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结合以往从事类似工程的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制度管理、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以及工程质量处罚机制等方面建立符合本项目实际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并实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工区技术负责制,同时建立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施工程序和方法符合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要求,以此确保工程质量创优。

狠抓各项基础工作和标准化管理,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熟练掌握各种设计、验收标准,推行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一整套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实施细则的企业内部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强化施工现场和档案管理工作。严把施工原材料、测量、试验、检测关口。内业资料准确、规范、及时。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先进的施工工艺流程,强化检验程序。

坚持“三检”制度,加强质量检测,严格过程控制。

实行指定标准实验室制度。全标段有试验要求的各种施工用料,必须在有资质或经监理站验收合格的试验室进行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规范、准确与合法性。

加强材料管理,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除建指组织招标的设备、材料外,其余材料在采购订货前向监理站报送厂家有关资质资料,所有地材应会同监理站对厂家进行考察确认;到场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

证书,以及与材料相关的物理、化学分析报告;进场材料必须在监理站见证取样下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者立即清退出场,严禁不检使用和先用后检。

对工程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均必须获得鉴定资料后方可用于工程。

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认真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根据现场调查,提出两个以上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比选、优化,最后确定方案,报或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图纸审核,切实领会设计意图,查找是否有差、错、漏现象,及时会同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解决所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加强变更设计管理,及时积累、完善内业资料。严格变更设计纪律,严格建指关于变更设计规定及要求进行,严格遵守“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纪律,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或施工。

由总工程师按属地建委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单位、分部和分项工程划分编号,编制《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文件,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所有现场质量检查、质量验收资料均按该《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文件进行归纳收集。

针对本标段施工特点,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会同工程技术部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则,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由相关工区组织实施。

从项目经理部到作业班组,根据本投标文件制定的质量目标和各项保证措施,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分层次制订质量计划和更为详细的创优保证措施,为工程创优明确方法、途径和标准。同时在每个单位工程开工前,由工区安设现场标示牌,标示牌上注明单位工程名称、所在里程、主要工艺、质量要求、创优目标、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工区技术主管口头或书面向监理工程师介绍施工工艺和施工准备情况,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实施该分项工程的施工。

控制源头,把住材料采购关。按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物资采购、供应商提供产品、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不合格产品控制、纠正和预防以及质量记录等六个环节由各部门负责人分头组织进行控制。各种材料到达工地必须由质量工程师进行验收,投入使用前必须按规范进行试验并将材料的质量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在审查认可后方准投入使用。

搞好技术交底,坚持按章操作。每道工序开始前都进行由专业工程师或质检工程师会同工班长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清设计要求、规范要求、质量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和标准施作,质检工程师和工班长随时进行自检,并纠正违规行为。

建立健全经理部监督检查和工区、班组自检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强化以项目质量检查工程师为核心的工程质量监察系统,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实行工序质量考核负责制。上道工序完成后,须由下一工序工班长会同上一工序工班长、质量工程师对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达到质量标准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三人均对已签认工序的质量负责。

对混凝土工程等关键工序项目,实行旁站监督,施工整过程都将置于质量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的现场监督之下。

经理部所有现场施工人员都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配合并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征求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决定,共同把好质量关。

在本项目施工全过程,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九项制度。即:工程测量双检复检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认制度、质量责任挂牌制度、质量评比奖罚制度、定期质量检查制度、质量情况报告制度、质量签证制度、关键部位、重点工序的旁站监督制度、样板工程引路制度。

7.4.4.工程质量处罚机制

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检查。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评定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施工全面展开形成高潮时,可缩短评定时间。评定分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两部分,集中检查由经理部组织各部门共同对标段内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含内业资料);日常检查由项目经理部各专业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随机抽查,最后将两部分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各工区。

对工程质量实行质量否决制度。发现管理不严,控制不力,玩忽职守,并造成质量通病或事故的,发现一次,彻底返工,而且要通报有关单位;同一工区发现两次,通报有关单位人员,同时工区技术主管调离本项目;同一工区发现三次,将工区队长调离本项目。

7.5.主要工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⑴岩溶路基注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对工程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采取质量检查员、工区长负责制。重点施工工序采用跟班作业的方法,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对业主、监理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质量问题、管理问题,由项目经理负责,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施工进场落实浆材料源后,即进行不同水灰比的小样配比试验,确定0.8:1~1:1的材料用量,以及双液压浆时,水玻璃与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配比,和缓凝剂的掺量,便于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时因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应及时调整混合比例。

注浆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配比控制水泥浆及水玻璃浆液比例,以免发生堵孔现象,影响注浆质量。

注浆前后,及时进行物探资料对比,检查注浆效果,对于未达到要求的,进行补充注浆。

(2)检测试验手段和措施

③检验和试验手段及措施

建立科学的、先进的试验手段,落实职责,确保工程质量。

健全检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

执行检测设备周期检定制度,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到期未检定的不准投入使用。

建立检测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对设备损坏或认为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要及时进行维修。

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

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工作。

严格执行试验工作的公证性。

严格检验程序和试验程序。

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

(3)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以班组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施工班组在上、下班交接前应对当天完成的工程的质量进行自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

各工序工作完成后,由分管工序的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组织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

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交接意见,每个班组的交接工序都应当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本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每道隐蔽工程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水闸兼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邀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质量记录和检查签证资料整理工作。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不合格的隐蔽工程项目,经返工自检和复验合格后,重新填写验收记录,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发出复检申请,经检查认可后,及时办理签认手续。

各隐蔽工程项目工序技术负责人,要熟悉设计图纸,吃透设计文件精神,搞好班组的技术交底工作,并作好质量记录。

②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DLT 1932-2018标准下载③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程序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四杜绝、一控制、一达标”(即: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杜绝锅炉容器爆炸事故;职工年重伤频率控制在0.5‰以下;安全生产达国标。)的安全目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