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

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

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精神,发挥公司技术、管理优势,精心组织、科学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2、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版)

09.02.23_万达酒店_机电主要机房_管井条件一览表.pdf《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3、公司同类工程的成功施工经验;

4、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5、公司现有的技术人员储备及施工机械设备;

6、本工程施工合同、预算书及其他工程资料。

7、PKPM施工技术计算软件,品茗安全2011V9.5

工程名称:水土飞马片区二期七标段安置房工程47#、48#、49#楼工程

工程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片区

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方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市中泰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监督部门:两江新区质量监督站

安全监督部门:两江新区安全监督站

施工单位: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车库、设备房、消防水池、住宅等

本工程框支剪力墙结构,第一层为梁式转换层,其梁的截面尺寸均较大。

1、主要构件尺寸:板厚:180mm;

1000*1000600*600

900*1800800*1800

800*1600800*1500

500*1400500*1200

900*2000600*1200

1000*1000600*600

900*1800800*1800

800*1600800*1500

500*1400500*1200

900*2000600*1200

1000*1000600*600

900*1800800*1800

800*1600800*1500

500*1400500*1200

900*2000600*1200

2、转换层层高47#楼为6m、48#楼为6.5m、49#楼为7m,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为C40;梁、板混凝土等级为C40,框支梁(转换梁)需添加聚丙烯纤维,掺量1.0kg/m3,梁板需添加抗裂防水剂,控制膨胀率0.02%。

一、工程特点、施工重难点分析

1、本工程建筑高、体量大,工期紧,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分期分区施工、确保合同工期尤为重要。

2、本工程为综合群体工程、整个工程分期实施时间较长,工程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重难点之一。

3、工程位于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施工场地狭窄、现场垂直交叉作业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难度大。

二、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

项目组织机构的示意图如下图:

三、项目组织机构运作体系

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须一次性验收合格。

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伤以上的工伤事故,年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5‰以内。争创“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施工准备工作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好坏,充分与否是该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引起各级管理人员和各班组的重视,明确任务、统一思想、统一做法、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熟悉图纸清楚各部位构件规格、尺寸、标高,规范和图集,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请设计给予确认和办理设计变更、洽商,尽量将问题消灭在施工前;

施工前由工长针对转换层模板施工的方法及重难点对班组进行交底,班组对作业层工人进行书面和现场交底,让每个工人都清楚模板由加工制作到安装的具体做法;

施工中做到样板开路,按照施工流水段的部署,样板段模板经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此方案经审批后,须严格按此方案执行,如现场有特殊原因致使方案无法实施,应立即上报项目部技术部,相应编制补充方案。

1、熟识图纸: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工艺规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图集等。

2、进行逐级技术交底,专业工长以书面形式向各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再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技术交底要有符合性和实用性,既要符合规范、标准的规定,又要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便于操作贯彻执行。各部位支模前应由技术部门召开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技术交底会,检查班组交底落实情况,各班组人员是否安排落实,任务是否明确;解决支、拆模方法、技术措施等所有存在的问题。

3、备齐施工中所需的方尺、靠尺等计量、测量器具,且保证检测合格的器具有合格证书。

4、支、拆模工具及机械设备要修理、维修到位,完好有效,各种模板、配件要备齐、修正到位,满足正常施工使用。

5、钢筋工程、电气、给排水、暖通、预埋件、预留洞口等要进行隐预检。检查中的问题都要进行整改、验证。工序交接检检查记录应齐全,并由交接双方工长签字认可。

(二)、拟投入机械设备、材料、安全用具计划、劳动力组织计划(略)

1、木模板:采用1830×915×18mm双层涂膜胶合九夹板;

2、木枋:2000×100×50mm直木方;

4、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进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

5、采用预拌混凝土浇筑,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总体施工进度详见施工组织设计,转换层施工时间计划为25天(春节放假除外)。

第四章模板体系的选型和施工

一、墙、柱模板设计及施工要求

由于本工程一层墙、柱截面较大、层高高,拟定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先浇墙柱等竖向构件,然后支模浇筑梁板成型的施工方式。

墙、柱模板按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二、梁板模板及支撑系统

根据梁的宽度,沿梁长方向支撑按下列情况布置:

900*1800800*1800

800*1600800*1500

梁底木方净距100mm

内龙骨布置10道,采用木方。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对拉螺栓布置4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500+500+5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500mm,直径12mm。

500*1400500*1200

600*900600*1200

梁底木方净距100mm

内龙骨布置7道,采用木方。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对拉螺栓布置3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500+5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500mm,直径12mm。

楼板支撑立杆间距不超过1200×1200mm。

模板拟采用18mm厚胶合板和50×100木枋制作,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标准竖楞枋、横向水平Φ48钢管及Φ12穿墙对拉螺杆组成。

因本工程47#、48#、49#楼的转换结构相同,故以49#楼转换层施工作代表作叙述。

(1)、满堂脚手架技术保证条件

、搭设所选材料满足相关规范的技术指标要求;

、严格执行三级交底制度,即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工长针对转换层模板施工的方法及重难点对班主进行交底,班组对作业层工人进行书面和现场交底,让每个工人都清楚模板由加工制作到安装的具体做法;

、搭设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执行,不得私自变更方案中的设计内容。

、架体搭设完成必须由项目部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模板工程技术保证条件

本工程转换层梁截面尺寸较大,对支撑架体搭设要求较高,为此在方案选择上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认真分析与讨论。

、模板结构选型:采用1830×915×18mm双层涂膜胶合九夹板、2000×100×50mm直木方,支撑体系选用Φ48×3.0(考虑现场材料实际情况,主要受力构件计算采用Φ48×2.7,以此增加支撑系统的安全系数)满堂钢管脚手架。

、木模板备料:在进行模板施工前,各区工长应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每个单元每层所需要的模板数量,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模板涂刷脱模剂,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规格堆放整齐;

、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纵横轴线(或中心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模板施工前,工长应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转换层板下部的立杆纵横向间距不超过1000mm,横杆步距最大1.5m,转换梁下部的立杆横向间距不超过本方案确定的间距,转换梁纵向间距不超过本方案确定的间距,横杆步距最大1.5m。所有梁底支撑体系的钢管接头处采用可调顶托,如立杆高度不够,钢管均采用对接接长,严禁采用搭接。架体在梁两侧设置纵向剪刀撑在板底按6m立杆间距设置45°纵横向剪刀撑,并在纵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架体四周搭设由下至上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使满堂架形成整体。

由于转换梁底到一层地面约5.0m,其下架体应设置三道大横杆、一道扫天杆、一道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第一道大横杆距扫地杆1.6m,第二道大横杆与第一道间距1.6m,第三道大横杆与第二道间距1.35m,扫天杆距梁底250mm。梁两侧板底立杆也需要加强,离梁侧400mm各搭设一根立杆。

转换层支撑体系搭设前,应由工长根据本方案和有关要求对立杆位置放线布点,经检查符合方案要求后再行搭设。

转换层梁下的立杆均采用木方(100×100)垫脚。

转换层施工期间,负一层支撑体系需保留和加强,即车库梁板的支撑体系除按模板专项方案施工外,还需按图示加强布置;车库梁板的支撑体系不得拆除;

3、梁模板安装(详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放线→搭满堂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大跨度,按0.2%要求起拱)→绑扎钢筋与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相邻梁模固定

本转换层梁截面较大,梁侧模必须严格执行本方案确定的模板支撑系统。

4、柱墙模板安装(详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根据规范有关要求,跨度大于8米的梁底模及悬挑结构底模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值的100%以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2米、小于等于8米时,板底模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后方可拆除。”

2、梁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后方可拆模。

3、柱模的拆除时间待混凝土终凝24小时后拆除。

4、转换层及以下支撑系统拆除时间:

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0天(转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C25、由同条件试件确定),负一层车库的支撑系统可以拆除。

转换层支撑系统需混凝土强度达到100%(由同条件试件确定)方可拆除。

5、为保证下部周转架料及时转运至上部施工,在不影响施工质量、保证已经施工构件的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部分加固可提前拆除,拆除支撑、模板时,必须严格按照下述拆除顺序进行,严禁擅自随意拆除。

(1)、拆除剪刀撑、剪力墙模支撑和少量满堂脚手架下部横杆,留出施工通道。

(2)、拆除满堂脚手架最上一步横杆。

(3)、拆除楼板底模和梁侧支撑、模板。

(4)、拆除完剩余满堂脚手架横杆。

(5)、拆除满堂脚手架立杆。

6、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

(2)、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剪刀撑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4)、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5)、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6)、施工使用的要求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1、剪力墙模板安装时,注意不要将绑在钢筋上的保护层垫块碰掉。

2、模板拆除时,不得将模板、钢管等直接从空中扔下,注意安全,同时保护好模板,防止碰坏混凝土棱角。

4、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也不得用重锤敲打模板、支撑,以免影响模板质量。

5、模板侧模不得堆靠钢筋等重物,以免倾斜、偏位,影响模板质量。

6、禁止平台模板面上集中堆放重物。

7、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上不能倾倒堆放积过多混凝土,以免模板受压变形。

8、水平运输车道,不得直接搁置在侧模上。

9、模板安装成型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派模板工值班保护,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1、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要求规定;

2、钢筋翻样:钢筋翻样人员要熟识图纸、会审记录及现行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正确合理的填写钢筋下料单

3、转换层施工前钢筋工长根据图纸认真计算出梁在柱头处的锚固长度并提供给现场混凝土工长。

柱钢筋→墙钢筋→梁钢管架定位→短跨主梁(第一排面筋、底筋)→短跨主梁(二、三排底筋、面筋)→长跨主梁钢筋(第一排面筋、底筋)→长跨主梁钢筋(二、三排底筋、面筋)→次梁钢筋→梁柱接头位置箍筋绑扎→腰筋→拉勾、梁底垫块→短跨板筋→长跨板筋→马凳筋、垫块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平直部分及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满扎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3)、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4)、柱钢筋绑扎时,在梁柱接头处用铁钉加铁丝或顶部临时钢管固定,保证柱竖向钢筋垂直度在规范内,如下图所示:

(1)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18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侧。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拉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1)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同直的短钢筋。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筋)要防止被踩下。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

(5)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为保证梁顶和板面标高,短跨主梁截面向下加大一主筋直经(施工梁高H=设计梁高+主筋直经d)。

(6)梁因截面高度大,在钢筋绑扎时可用快拆头和钢管作顶撑,辅以塔吊安装就位,如下图所示:

(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平法p34表格中的规定;

5)、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图集的规定。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相关规范和图集。

由于转换层大梁的钢筋具有直径大、数量多、主筋弯头长等特点,因梁钢筋纵横方向交错多,特别在柱端钢筋最密,梁钢筋最多为3排,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采取如下措施保证钢筋绑扎质量:

1、梁底模铺设完毕,在大梁的两端及中间用短钢管做成钢管架,为保证梁钢筋不偏位。该钢管架的位置要准确。(给梁主筋提供铺设位置),穿梁面筋,套箍筋,因主筋弯头长,所以先浇筑柱的混凝土标高必须严格控制,以免成型超高,影响梁板混凝土浇筑。

2、为确保质量,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梁先穿短跨方向,再穿长跨方向钢筋。梁的底筋在支座处断及跨中1/3外连接,面筋在跨中1/3处连接(梁面筋、底筋一排连接完毕,开始穿二排、三排钢筋);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尤其注意梁、柱加密区的箍筋以及主次梁钢筋交叉的搭设,次梁钢筋必须穿过主梁钢筋之上,且需控制成型高度。有加腋的位置箍筋作成缩尺,保证有效的绑扎。梁的负筋要求位置正确,保证两根钢筋的净距,二排钢筋必须提起,与一排钢筋间距为一根钢筋的位置。(待梁钢筋全部施工完毕,再封梁侧模)

1、墙、柱、梁等模板内的木碎、杂物要清除干净,模板缝隙严密不漏浆。

2、复核模板、支顶、预埋件、管线钢筋等符合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3、脚手架架设要符合安全规定。

4、混凝土已通过试配,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5、振动器经试运转符合使用要求。

6、根据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包括作业内容、特点、数量、工期、施工方法、配合比、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和施工缝设置等。

本工程转换层梁、板,柱、墙均为C40混凝土。由于转换层的特殊性,需先浇筑柱墙,柱墙浇筑高度为框支梁锚入柱内钢筋最底处端部下5cm,再安装梁侧模板和板模板,绑扎好梁板钢筋后再浇筑梁板。浇筑柱墙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木锤配合敲击模板以确保混凝土密实。由于框支梁与柱交汇处钢筋较密,为了保证质量,柱砼采用C40细石砼。

由于转换梁较大,针对这部分混凝土的浇筑将采用特别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用混凝土地泵浇筑,先梁后板,分层浇筑,对于梁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0mm以内,混凝土浇捣主要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对厚度较薄的构件钢筋较密的节点处,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有困难时,可采用木锤配合敲击模板以确保混凝土密实。

当转换梁宽>1000mm时,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考虑。当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保湿保温措施,以保证内外温差不超过25℃。

预留洞口两侧适当加长振捣时间,以使模板底面混凝土浇捣密实,并应配备专门看护人员,必要时用木锤敲击模板防止空洞、漏振。

墙柱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约50公分),确保混凝土不离析。

梁板混凝土浇筑按划分的施工段连续浇筑,由中间向两端推进。每次浇捣宽度不超过1m,确保能够及时进行来回的覆盖搭接。梁板墙柱交接处,进行振捣时必须进行二次振捣,保证交接处振捣密实。

1、混凝土浇捣前的现场准备工作

2)、钢筋检查:主要是对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接头是否正确,是否沾有油污等进行检查,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要安排专人配合浇筑混凝土时的钢筋修整工作。

3)、预留预埋检查:主要检查各埋件、埋管的定位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靠。

4)、材料、机具、道路的检查。对材料主要是检查其品种、规格、数量与质量;对机具主要检查数量,运转是否正常。

5)、与水、电供应部门联系,防止水、电供应中断;了解天气预报,准备好防雨、防风雪措施。

6)、做好安全设施检查,安全与技术交底,劳动力的分工,各工种配合以及其它组织工作。

先用输送泵在柱头上部梁钢筋绑扎前对独立柱浇筑至梁下一定尺寸处,待梁板钢筋绑扎验收后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楼板大面积整体浇筑。

墙柱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约50公分),确保浇捣过程中混凝土不离析。

梁板混凝土浇筑按划分的施工段连续浇筑,由中间向两端推进。每次浇捣宽度不超过1m,确保能够及时进行来回的覆盖搭接。梁板墙柱交接处,进行振捣时必须进行二次振捣,保证交接处振捣密实。

混凝土振捣均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浮落。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且要注意“快插慢拔,不漏点”,上下层振捣搭接不少于50mm。

为保证现场不出现浇筑冷缝和堵管,必须认真检查搅拌站设备,保证在浇筑过程中机械处于最佳状态。

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水准仪、塔尺测量,在每一根柱及墙体的竖向钢筋上测设若干个比结构面高500mm的水平标高,用红油漆作标记,并拉设通线来控制混凝土面的高度和平整度。

6、混凝土浇筑时人员安排

1)、每班混凝土工12人(浇捣、收平、收光和养护)。

2)、每班钢筋工4人,修整钢筋。木工4人看护模板。

3)、浇筑过程中管理人员全过程监控,浇筑前由生产经理杨时全安排管理人员值班表,张贴通知到个人。

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其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由于冬季施工,新浇混凝土结构采用洒水、淋水、草垫薄膜覆盖养护。混凝土养护由混凝土班组派专人负责,养护时间为14天。

板面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时方可上人操作。

由于转换层梁混凝土厚度最大达到2000mm,且与周围梁板形成整体,四周均受到约束,故应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考虑,故须重点处理好该部位的混凝土的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重庆斗大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生产计划的安排和浇筑时的气象资料,通过实验确定并需得到建科院认同,同时得到业主、监理的认可。

1、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

(5)、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6)、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7)、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8)、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9)、外加剂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10)、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水胶比不宜大于0.5。

砂率宜为38一42%。

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2、本工程保湿保温控制措施

根据各栋转换层施工时的气候环境、确定各栋保湿保温控制措施。

主要采取覆盖2层塑料薄膜和2~3层草袋保湿保温养护。

3、本工程裂缝控制措施

根据裂缝控制技术措施,结合配合比、温度控制、养护措施的确定,拟在本工程采取在保护层内增加钢丝网、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等措施,确保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在控制范围。

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根据运输距离和道路条件,本工程确定混凝土出机至入模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合理安排浇筑时间,避免在雨雪、低温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

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间后、结合试配情况、气候情况、原材料情况,应进行浇筑前裂缝控制计算、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确保裂缝在控制范围。

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一般为300~400mm,振动上层时插入下层50mm,使两层之间的混凝土结合良好,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如必须间歇时应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浇筑初凝前。

表面采用三次复振,用铁锹拍板压实,长括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终凝结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

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人看护钢筋模板、预留孔洞、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处理好。5、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温和保湿,为便于施工和提高养护效率,拟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袋来保湿保温养护。

四、特殊部位混凝土施工方法

1、本层大型梁较多,墙柱交叉处钢筋密集且规格型号复杂,混凝土难以灌入柱内。具体应采取如下措施:

1)、将振动棒插在柱子四周及中间部位钢筋较稀处,借助插入式振动棒的振动力慢慢将混凝土振入柱内,并进行振捣;

2)、提前熟悉现场,预插钢管形成空隙,方便施工;

3)、浇灌混凝土时,派工人进行外部振捣或用锤子敲击柱子四边,以免出现混凝土不密实现象;

原则上不准留设施工缝,如实际情况需要必须留置时,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有计划的选择留设位置。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混凝土的强度(抗压)不应小于1.2MPa;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混凝土前,首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10mm~15mm),并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第七章主要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满堂架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检查和验收:

2)梁底架体立杆布置完成前;

3)满堂架搭设完成模板施工前;

4)模板施工完,混凝土浇筑前;

5)施工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时。

(2)、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隐蔽验收。

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员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按架子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管理人员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主管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子与柱连接的拉杆和扣件。

在六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天气,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雨后上架前要有防滑措施。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等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项目安全员负责监督满堂架搭设、验收、使用,各区工长对本区的满堂架负管理责任,并要求班组严格按交底内容进行搭设、验收和使用。

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的要求,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

(2)、对于进场的模板、钢管、扣件等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格品必须退货,严禁投入使用。

(3)、模板应按分类整齐平行堆放。模板堆放不宜过高,以免失稳。最下一块模板应垫起离地200mm高,保持通风防止受潮。

(4)、配制模板时,要根据模板拼装接合的需要进行适当加长或缩短,确保模板板面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由于转换层梁较大,模板加固必需严格按本方案施工,以防任意加固,发生爆模现象。

(5)、认真复核轴线和标高,特别是梁底板和剪力墙位置,发现超标不允许绑扎钢筋。

(6)、现场安装施工必须严格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特别是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有显著影响的钢管杆件、木枋等构件的尺寸、间距等必须严格控制。

(7)、由技术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定期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跟踪性的安全质量检查,对钢管支撑体系各个环节做好检查记录,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8)、严格按事先确定的合理施工工序进行操作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9)、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经有关单位验收通过,并如实做好质量验收记录后,方可组织下道工序的施工。

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检查料单,精心翻样。

(2)、杜绝不合格钢筋材料用于工程施工。

(3)、对钢筋等焊接头认真检查,发现质量不合格立即返工。

(4)、检查梁柱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才允许封模。

(5)、柱纵向钢筋在箍筋绑扎完毕即用铁丝拉结,铁钉固定在梁底模或钢管上。

(6)、梁钢筋拉通线绑扎,发现偏位,及时纠正。

(7)、剪力墙插筋放线时,即安排电焊工配合,将定位钢筋点焊固定,插筋完毕,绑扎两道剪力墙水平钢筋。

(8)、暗柱和约束端柱在梁筋面设置一道定位箍,1m高处设置固定箍,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倾斜和偏位。

(9)、梁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二级25钢筋头。

(10)、注意双向梁交叉位置的成型高度,保证混凝土顺利浇筑。

5、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混凝土浇筑时,应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3)、混凝土输送管不得直接与模板面接触,以防对支撑体系产生不良影响。

(4)、混凝土振动时,不得用振棒撬住模板或钢筋。

(5)、振动器振棒等设备,不得集中堆放。浇筑时无需使用的设备一律在浇筑前清走。

(6)、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复核相关专业的预留预埋是否合符设计要求,校核模板轴线标高、钢筋绑扎是否合符设计及规范要求,办理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的有关资料,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润湿模板,由项目经理签发混凝土浇筑许可证。

(7)、混凝土浇筑时,将一个单元分为1个区段,施工时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梁采用分层进行浇筑,整个浇筑顺序按分层分区域进行。在分区处接合处后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必须盖过前一层混凝土300厚,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时应按1:6比例退后浇筑区段的距离,确保各层混凝土一层复盖一层,最后一层到达区段位置。

(8)、混凝土的振捣,由于转换层大梁钢筋密集,钢筋净距较小,现有的ф50棒难以插入梁内,大梁混凝土浇筑采用ф30振动棒,其余部位混凝土浇筑采用ф50棒振捣。振棒移动间距为400左右,振捣时间为15—13秒,现浇板尚应用整平大木枋进行纵横方向的整平,必要时还应用铁滚筒滚压两遍,以防止收缩裂缝。

(9)、混凝土板面水平控制,除按照标志有剪力墙插筋上的标高点进行控制外,还应当在浇筑层面上架设水平仪,对正在浇筑的板面进行监控抄平。

(10)、混凝土浇筑后振捣是用各种振动器使混凝土受振,把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排挤出去,让砂子充满石子间的空隙,水泥浆充满砂子间的空隙,以达到混凝土的密实。

(11)、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平面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混凝土二次振捣

1)、由于梁及梁柱节点处的配筋非常密集,主梁截面较大,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浇筑一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振捣,振捣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的密实性,但又不能过振。

2)、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浇筑一小时左右进行二次振捣、收光、压实抹面,以增强混凝土表面层的抗裂能力,减少表面裂缝。

(13)、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的应急措施

断料:浇筑转换层混凝土前,必须保持联系确保混凝土的供应

堵管:当发生堵管时,可重复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再泵送。堵管严重时,可根据输送压力值测出堵塞的大概位置,然后进行泵管拆除,清除阻塞物。在此同时,采用塔吊进行混凝土料吊运,确保不出现施工冷缝。

爆模:竖向混凝土浇筑时,原则上要求不能直接将泵管伸入竖向构件内直接往下送料,以避免混凝土入模压力过大,发生爆模;振动时,要求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以50cm为一层作为标准,不能一次性浇筑到位,一泵到底振动;当发生爆模时,立即停止往内送料及振捣,立即组织木工对模板重新进行顶撑加固处理,当无法将模板顶撑回到原位的情况下,需确保新的加固不会引起再次爆模、漏浆,完毕,对未振捣密室的混凝土振捣密实,然后待该处混凝土快到初凝前,再继续浇筑。

下雨:混凝土浇筑前,查看本地近期天气情况,如遇有下雨天,侧先备好防雨塑料薄膜,及时对已成型混凝土楼地面进行覆盖。

停电: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与供电局保持联系,避开线路检修时间浇筑混凝土,提前准备一台120KW的发电机组,防止突然停电。

二、主要安全保证措施:

2、凡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备,存在严重隐患,未按专项方案执行。或管理人员盲目指挥,安全无保证一时,安全员有权令其停工,坚持一票否决制;

3、项目与项目安全组、项目各部门、个人;安全组与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协议。建立安全、文明施工教育、监督、检查、整改、奖惩制度;

4、转换层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1、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各工序施工前各专业工长及时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作业。

3、高空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装拆要有人接应。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连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4、模板上架设电线及使用电动工具要满足施工用电要求,注意安全用电;所有机械设备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电线走设不得缠绕钢管、钢筋等,做好绝缘防护隔离措施。班组工人不得私自搭设电线,现场电工须经常巡视,发现违规操作应立即制止。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工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靴。

5、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

6、本模板支撑体系必须要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经项目、公司安全部、技术部及监理公司、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7、安装柱墙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安装整块模板,不得将柱、墙钢筋代替临时支撑;

8、拆模时要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并应搭设脚手板;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

9、模板拆除时严禁使用大杠或重锤敲击,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混凝土块某机场综合办公楼工程水电施工方案,对模板几何尺寸,偏差过大及时修理;

10、拆下的模板要及时转运,保证工完场清,模板放置时不得有电线、气焊管线及靠近有火源处堆放,模板处应设灭火器材;

11、雨天及五级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禁止施工作业。

12、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13、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树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14、凡在2米以上悬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若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应该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

15、作业完毕,随即将拌筒清洗干净,筒内不得有积水。

16、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17、使用溜槽时电气室施工方案06.2.11,严禁操作人员直接站在溜槽邦上操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