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施工方案

同方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96.9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同方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施工方案

清华同方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施工方案

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各地基土层自上而下的分布情况摘要如下表:

a.杂填土①:厚度1.20~2.70m,层底标高47.47~49.10m。

b.粘质粉土素填土①1:厚度0.40~2.60m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层底标高47.16~48.58m。

a.砂质粉土②:厚度1.80~5.10m,层底标高42.85~45.88m。

b.粉质粘土③:厚度1.00~8.20m,层底标高41.06~43.58m。

c.砂质粉土③1:厚度0.30~0.90m,层底标高43.89~43.58m。

d.重粉质粘土③2:厚度0.60~2.00m,层底标高41.95~43.85m。

e.粉质粘土④:厚度3.80~7.00m,层底标高34.25~37.78m。

f.重粉质粘土~粘土⑤:厚度0.30~3.20m,层底标高33.72~36.18m。

g.粉质粘土⑥:厚度2.60~5.00m,层底标高29.18~31.79m。

h.粘质粉土⑥1:厚度0.40~1.70m,层底标高32.42~34.59m。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如下表所示:

根据历年资料,本工程拟建场区位置处1959年最高水位标高为47.50m,1993年最高水位标高为47.40~47.15m。

第二章基坑降水、支护方案设计

一、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部分设计图纸

第二节、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

一、基坑降水方案总体技术思路

场地内对基坑施工有影响的地下水为潜水,其静止水位标高为45.99~43.66m,埋深4.30~6.10m。

根据该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场地附近地区已有的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及坑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

二、降水设计计算(按完整井计算):

r0=0.29(a+b)

式中:a为基坑长度,约为132m(含每边井点到底板外皮距离,暂定4.0m);

b为基坑宽度,约为97.6m(含每边井点到底板外皮距离)。

即:r0=66.6m,综合考虑r0取70m。

式中:H为含水层厚,取11.88m;

S为降深,取11.88m;

k为渗透系数,取10m/d。

将以上参数代入上式得:Q≈2868.5m3/d

4.管井单井出水量能力q:

式中:'为过滤器淹没段长度,取5m;

d为过滤器外径,取400mm;

综合考虑,q取50m3/d

6.确定管井井间距及调整管井数量

L取460m时,a=7.3m

综合考虑,a取6.0m。n取77口。

(1)基坑外侧:沿基坑护坡桩外侧,距底板外皮4.0m处布置管井,井间距6.0m,共布置管井约77口。管井井深25m,井径600mm,井管内径300mm,井管为钢管滤水管,井管与井壁的环行间隙内填入砾石滤料,滤料直径为2~5mm。

(2)基坑内:为解决降水盲区的土层含水对施工的影响,在基坑内沿F轴方向在7~16轴区间布置管井,管井规格同基坑外侧。井管为水泥条形滤水管。

在基坑内外共布置6口观测井,坑外4口,坑内2口,井深24m,井径600mm,井管内径300mm,井管用料及填入的滤料同降水管井。

四、坑壁残留滞水的处理

基坑侧壁在潜水层分布范围有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残留滞水,可采取相应位置插入引流管,引入坑底积水坑集中排走的措施进行处理。

1.严格控制基坑四周的用水点。

2.基坑四周修筑排水沟或管,防止人工或雨水流入坑内。

3.妥善处理各种管道渗漏水。

六、基坑四周地面沉降观测及其预防措施

因降水有可能造成地面附加沉降,经计算其附加沉降量不大,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地铁)影响较小。

为安全起见,基坑四周地面设置一定数量的观测点,以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若地面沉降量较大,对相关建筑物造成影响时,需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立即减少管井抽水量、必要时设置回灌井或增设帷幕防渗墙等。

第三节、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

一、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

锚拉支护体系的内力计算方法较多,手算时常采用的方法为等值梁和连续梁方法。下面用等值梁法进行详细计算。

第一阶段挖土深0.25m,此阶段结构稳定,不用计算。

求开挖面下土压力为零点

===2.37m

求O点开挖面以上土压力Ea2

Ea2×y2=19.74×1.7(+3.8+2.37)+×1.7()+

34.05×2.4(+1.4+2.37)+×2.4()+

59.78×1.4(+2.37)+×1.4()+

×2.37××2.37

=1239.65kN·m/m

T1==162.7kN/m

=1.7+2.4+0.17=4.27m

计算公式同前,详见计算图,过程略.

求开挖面下土压力为零点

求O点开挖面以上土压力

=3046.5kN*m/m

T2==253.2kN/m

T1+T2=389.1kN/m

计算公式同前,详见计算图,过程略.

②求开挖面下土压力为零点

③求O点开挖面以上土压力

=1109.2kN/m

=9278.32kN*m/m

T3==450kN/m

T1+T2+T3=839.1kN/m

t=2.72+3.38=6.1m因已穿透粘土层到圆砾层,考虑桩土摩擦的有利作用,

桩间距按照1.5m,因此支点内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NU=1.25*1.5*TI

N1=254.8KN;N2=474.75KN;N3=843.75KN;

5、锚杆长度及截面计算

锚杆自由段长度按照下式选定

锚杆锚固段长度按照下式选定

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按下表选用:

qsk(Kpa)(()(

6、钢绞线截面面积计算

7、钢筋笼截面积计算(按照周边均匀配筋计算)

8、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得出如下数据

注:锚杆预加轴力为设计轴力的70%,注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为0.5,第二、三道锚杆的反力梁采用2[25a槽钢梁,第四道采用2I36b工字钢梁。

(2)桩顶连梁:(护坡桩主筋伸进连梁,连梁预埋承压板500×500×10mm)

截面尺寸:B×H=800×500mm

纵向配筋:12Ф20(二级)

用挂网、喷射豆石混凝土处理,以防桩间土流失,钢丝网规格为20mm×20mm,豆石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配比为水泥:砂:8880速凝剂=1:4:0.03(此为重量比),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厚度为60mm。

构造柱截面尺寸:37cm×37cm

构造柱间距:3.0m(主筋伸入连梁90cm)

连梁及圈梁主筋:4Ф20

构造柱、连梁及圈梁砼:C20

1、基坑四周障碍物较多,当护坡桩首影响时,可在不降低支护安全等级的前提下,对护坡桩的位置及间距做适当调整;当锚杆受影响时,如有效长度范围内存在地铁、地下管线等情况,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锚杆间距、标高以及倾角作调整,或局部增加或减少锚杆数量。但同样不得降低支护的安全等级。

根据场地的情况以及总包项目部的要求,该工程将在场地东、西、南三面基坑外适当位置设置3台塔吊,暂定采用FO/36B型塔式起重机,塔吊基础设置4根灌注桩,直径ф800,单桩承载力按75吨考虑,承台采用6000×6000×600mm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顶标高与自然地坪平齐。

N:桩基的竖向力设计值

R: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ηS: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

ηp: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

ηC: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CK:基坑的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

γS:桩侧阻力分项系数

γp:桩端阻力分项系数

γC: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

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

填土:qSiK=20Kpa厚4.0m

粘土:qSiK=60Kpa厚9.0m

细砂:qSiK=80Kpa厚3.6m

圆砾:qSiK=130Kpa厚2.2m

粘土:qSiK=70Kpa厚6.6m

圆砾:qpiK=2400Kpa

1、N1=75×9.8+6×6×0.6×2.4/4+3.14×0.4×0.4×24.8×2.4=777.9KN

式中24.8m为桩长值,为防止塔吊桩将塔吊荷载传递给护坡桩身,给护坡桩增加额外的负担,将塔吊桩桩底设置在护坡桩底以下,计算桩长值为自承台以下24.8m。

2.4KN/m3为混凝土容重。

2、QSK=μΣqSiKli

3、QpK=ψpqpkAp

ψp=(0.8/D)1/3=1.0

Ap:桩端面积:0.5m2

则:QpK=ψpqpkAp=1.0×2400×0.5=1200KN

4、QcK=qckAc/n此处不予考虑,做为设计安全余量。

5、R=ηSQSK/γS+ηpQpK/γpc

桩间距Sa=5.0m,d=800mm,,Sa/d=6.25>6故ηS=ηp=1.0

从表5.2.2得:γS=γp=1.67

故R=1.0×4129.7/1.67+1.0×1200/1.67=3191.4KN

符合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要求的N≤R

以及地震作用效应要求的N≤1.25R1

五、因有可能与桩间锚杆冲突,锚杆施工至塔吊基础桩部位时,可沿水平方向做角度调整,但不得超出10度。

第五节、工程量(估算值)

降水井、砂渗井、观测井

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

一、变形观测的基本工作点和观测点的布置

1、基本工作点置于最深2倍范围距离之外的稳固安全地带,用于水平观测时,每边不少于3点GB3836.5-87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正压型电气设备“p”.pdf,其型式采用300×300×1000mm的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20的钢筋;同时兼做沉降观测工作基点。

2、观测点按以下方式设置:

在挡土墙的构造柱上每隔20m布置1点,共20个点。

阳角和较深基坑边沿应适当加密。观测点形式采用200×200×500mm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20短钢筋。根据基本点位置统一刻痕,作为变形观测标志。

二、观测精度及技术要求:

水平误差控制<6.00mm,垂直误差控制<0.5mm

1、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2、观测时间间隔每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7天后,可由每天一次到3天一次,15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