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超高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8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超高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1.3主要法规、文件及其他 3

路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超高模板支撑概况 4

3. 施工准备工作 5

4.1模板及支撑体系总体设计 6

4.2管理机构及劳动组织 9

5.1支撑体系安装 10

5.3模板的拆除 11

6. 检查与验收 13

6.1材料进场检验及验收 13

6.2支撑体系搭设过程检查 13

6.3支撑体系验收内容 13

6.4模板安装验收 14

7. 成品保护及安全措施 15

8. 支撑体系坍塌应急预案 16

9. 附图(支撑平面图附后)

  400×1000梁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               15

  板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                     27

设计说明、结施30~32

设计说明、建施1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

1.3主要法规、文件及其他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300×600 200×600 

400×1000梁为预应力梁

2.2超高模板支撑概况

1、本工程5层多功能厅高度达9.3m,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建质[2009]87号文件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此部分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后方可进行施工。

3.1.1组织全部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研究制定超高模板搭设方法、编写专题施工方案。

3.1.2确定各超高部位模板施工方法,拟采用多层板模板、碗扣支撑等资料收集工作,熟悉、掌握使用要点。

3.1.3根据施组及专题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节点大样及特殊作法,绘制详细的大样图。

3.1.4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及生产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专业工长、质检员、测量放线员、安全员及劳务队班组长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底,明确模板支设、支撑体系的搭设及拆除等标准及要求,使每位管理人员都能掌握施工的重点、难点,在施工中能正确操作。

3.1.5做好楼层测量放线、标高引测工作,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度,为模板安装位置提供准确定位线。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等。

3.3.1模板用相关材料运输采用现场配置施工电梯,水平及垂直运输采用人工配合进行。

3.3.2模板加工机械:模板施工机械按现场原有配置,具体模板加工机械品种及数量详见附表。模板加工机械进场后由设备管理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与保养,确保机械满足施工需要。

3.3.3主要机具及数量

材料数量按现场实际用量调配

4.1模板及支撑体系总体设计

4.1.1梁截面400×1000

1.模板:18mm厚多层板

2.梁侧:次龙骨为50×100木方,设置4道,间距按330mm设置;

主龙骨为φ48×3.5双钢管,间距600设置。

3.梁底:次龙骨为100×100木方,共设置3道,间距200mm。

主龙骨为φ48×3.5钢管,间距900设置。

4.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梁底中间加一根立杆,分别距两侧立杆600,纵向按间距900设置使用短管与两侧立杆拉结,沿梁长方向设通长水平杆,水平杆竖向间距1800一道。

5.对拉螺栓:2根M14间距900设置,距梁底分别为250、750mm。

6.斜撑:采用φ48×3.5与梁底横杆连接,间距按900设置。

4.1.2梁截面300×600(200×600)

1.模板:18mm厚多层板

2.梁侧:次龙骨为50×100木方,设置4道,间距173mm;主龙骨为φ48×3.5双钢管,间距1500设置。

3.梁底:次龙骨为100×100木方,设置2道,间距150;主龙骨为φ48×3.5钢管,间距1200设置。垂直于梁截面垂,每隔1800设一根支撑。

4.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900,梁底中间@1800加一根立杆,纵向按间距1500设置使用短管与两侧立杆拉结,沿梁长方向设通长水平杆,水平杆竖向间距1800一道。

5.斜撑:采用φ48×3.5与梁底横杆连接,间距按900设置。

4.1.2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

模板:18mm厚多层板

次龙骨:50×100木方,间距300

主龙骨:100×100木方,间距1500

立杆:横向间距1500、纵向间距1500,底部铺50厚木垫板

水平杆:步距按1800,双方向设置水平杆

4.2管理机构及劳动组织

4.2.1项目部成立技术小组,负责超高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方案设计,实施、验收、改进工作,确保超高部分模板施工的安全、质量及施工进度满足要求。

组员:吴苏平魏传淋吴宝仁 叶兴云 陈美嵩

(1)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配备木工10人,进行超高部位模板的加工及支撑体系的支设。

(1)碗扣架安装前进行测量放线,根据立杆布置图弹出双向立杆控制线,沿线确定立杆位置,同一开间上、下层房间立杆应在设置在同一竖向位置上。使用碗扣架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普通钢管扫地杆距地面不得大于200mm。

(2)立杆下设置50厚木垫板,高度不符模数处在垫板上放置可调底座,以调整立杆高度。顶部映射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碗扣立杆安装时上部立杆端头套入下部立杆120mm,按步距1.2m安装水平横杆,横杆如下碗扣内,四面横杆就位后放下上碗扣扣紧。双方向水平拉杆按步距1.2m设置,不得遗漏。

(5)应在本层模板支撑架顶端、中部及底端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6)梁底支撑及其他使用钢管立柱时,立柱的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7)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1)支模前自50水平线向上量出顶板标高并弹出标高控制线,控制顶板标高准确。

(2)碗口架立杆顶部油托应控制油托及底托丝杠伸出长度,丝杠伸出长度应控制在250mm以下,碗扣架顶部横杆距龙骨距离在600以内。

(3)立杆支设后铺设主次龙骨,木方提前过压刨,保证尺寸一致,主龙骨间距0.9米沿房间短向布置,且主龙骨木方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铺设后检查平整度,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然后铺设50×100木方次龙骨,次龙骨间距300mm(净距250mm),木方搭接处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次龙骨安装就位后,即可铺设面板。

(4)梁板跨度超过4米时按1‰~2‰起拱,其中14.60米跨度按2.5mm调整油托丝杠高度,起拱时应在跨度方向均匀对称起拱,梁底起拱不得成折线。

(5)顶板模板整张使用,尺寸不符处切割成合适尺寸,锯口刨平直,且裁切口侧面应及时做封闭处理,模板与墙体接触位置粘贴海绵条,确保接缝严密、不留缝隙,模板面板间采用硬拼,缝隙不得大于1.5mm,模板拼缝部位应设次龙骨并用铁钉固定牢固,钉间距300mm。

(6)为确保梁截面尺寸,沿梁高范围内应加设对拉螺栓及顶模棍。顶模棍应在对拉螺栓附近设置,间距为对拉螺栓间距的两倍,即对拉螺栓隔一设一顶模棍,顶模棍与框架梁筋绑扎牢固,顶模棍采用无齿锯下料,长度较梁宽小2mm,断面刷防锈漆。

(7)梁模侧模夹底模,顶板模压梁模,梁模压柱模,侧模与底模、侧模与柱模、侧模与顶板模接缝应严密。

5.3.1模板拆除顺序

(1)楼板模板先拆小间后拆大开间,先拆外侧房间模板后拆内侧房间模板,先拆入口模板后拆内侧模板。拆除时必须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2)模板拆除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模板拆除前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交底,拆除区域必须设警戒线且设专人看护。

(3)模板拆除履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得拆除,拆模申请由木工工长提出申请,由技术负责人根据同条件试块试验结果情况酌情对拆模申请进行审批。

(4)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梁底模,并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5.3.2模板拆除要求

模板拆除应依据设计和规范强度要求,现场按施工段留设拆模同条件试块,作为拆模强度依据,顶板、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且拆除模板时要保证结构构件表面及棱角不被磕碰、受到损坏。

屋面400×1000框架梁为预应力梁,预应力框架梁的侧模板和楼板模板,在预应力筋张拉前全部拆除,以免施加预应力时模板束缚梁的混凝土自由变型,影响混凝土预压应力的建立。框架梁底模板及支撑应在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并经设计人员同意后方可拆除。

拆模前由工长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单》,质量员根据拆模试块强度值签字后报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楼板模板拆模。

拆模(承重底模)强度要求一览表

达到混凝土抗压设计值的百分率(%)

5.3.3模板拆除后的要求

顶板模板拆除必须隔层,即拆除本层模板前,上部框架梁已完成模板及混凝土施工,且模板拆除后仍需在梁板跨中加设立杆支撑,以保证顶板能够承受上部两层荷载。

6.1材料进场检验及验收

6.1.1施工所用的钢管(包括碗扣式钢管)、扣件、拉杆等全部用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6.1.2所有进场材料供应商必须提供配套的管材,零件、铸铁、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6.1.3重点检查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丝托的丝杆长度、直径、扣件的外观质量、螺丝与螺母的间隙和配套。

6.2支撑体系搭设过程检查

6.2.1搭设时每6m进行一次检查与验收。

6.2.2架体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到达方案搭设要求的高度后进行全面检查与验收。

6.2.3过程检查内容应包括立杆底部基层清理、木垫板、底座位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钢管规格尺寸、立杆垂直度、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及安全网等各种安全措施等的设置情况是否满足方案及相关规范规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2.3模板支撑架浇注混凝土时,设专人全过程监督及检查。

6.3支撑体系验收内容

6.3.1保证架子的几何尺寸不变形,立杆的间距、水平杆的步距,连墙件、剪刀撑等设置是否完整。

6.3.2立杆上的碗扣是否上紧牢固。

6.3.3立杆拉杆是否安装牢固,钢管连接、扣件拧紧程度是否符合要求。

6.3.4本工程支撑体系搭设,模板支撑体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生产及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表。

6.4.1支顶板前放线工人提供模板标高控制线及轴线,支顶板后质检员应检查标高,确保准确无误。

6.4.2支模立杆根部要铺垫50厚木垫板,垫板放置方向要一致,长度不得小于500mm。

6.4.3杜绝模板接缝漏浆提高接缝质量,模板与模板间拼缝、模板与阴角拼缝方法为硬拼并做成企口形式,注意切割质量,毛边要用手刨刨平。

6.4.4为保证梁柱接头模板接缝严密,梁模必须由两头向中部配模,保证梁端与柱贴实严密。

6.4.5模板支搭完毕后,要进行预检并办理项目部内工长的交接检手续经监理公司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浇筑混凝土时,设木工专门负责看管模板。

6.4.6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6.4.7柱混凝土分次浇注,每次浇注钢筋、模板、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施工都单独报验、独立验收。

7.1.1模板搬运及堆放时,应轻拿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7.1.2顶板模板拆除时,要从门口向里逐步拆除,龙骨和模板拆除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的地方,防止事故发生。拆除的竹胶板和木枋要及时起掉钉子,防止扎脚。

7.1.3梁拼装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在模板区码放要注明使用的轴线、部位,并编号。

7.1.4注意在进行各层的顶板立杆布置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放线定位、布杆,保证上下层立杆在同一点位受力传力,为防止出现位置误差导致受力不均匀,立杆底部要垫5cm厚脚手板。

7.1.5作业面已安装完毕的底板、反梁模板,不准在其它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

7.1.6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达到初凝后立即进行浇水,并连续养护不少于14昼夜,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7.2.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开始安装作业前,必须先进行相关技术与安全交底,明确相关技术、质量与安全要求。

7.2.2安装盒拆除模板是,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7.2.3模板支架及模板表面不得集中堆载,梁部位堆载不得超过12.5kN/m,板部位堆载不得超过4kN/m。

7.2.4楼层框架梁(板)支撑体系支搭完成后应履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7.2.5由于本项目楼层层高较高,为确保楼层梁板模板支设人员施工安全,防止高空坠落,作业面部位支撑体系距模板安装作业面下方设计水平方向安全网,安全网距作业面不大于2m,操作人员禁止在梁模上行走。

7.2.6拆模时间应按规定执行并经技术人员同意。拆模应按工艺执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7.2.7雨天施工时,注意防滑措施,脚手板绑铁丝或钉木条做防滑条,当风力5级时,应停止吊装。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作业。

7.2.8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揽风绳等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

7.2.9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机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经修改施工方案并报请原方案审批人批准,确定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

7.2.11脚手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防雷措施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

8.1施工现场外防护及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应急处置指挥小组立即按照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展开抢险自救和事故报告及待援工作。采取控制措施:

8.1.1立即措施危险区域内施工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8.1.2封闭危险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造成二次伤害和影响救援工作。

8.1.3立即清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掌握坍塌事故现场内是否有施工作业人员被埋压。

8.1.4立即组织用于抢险的大型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备用。

8.2工程承包总部应急事故处置与善后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到场展开救援指挥工作,针对造成防护体系事故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8.2.1立即组织专家对现场险情做出评估与处置方案。

8.2.2依据专家组制定的险情处置方案组织人员进行下一步抢险与加固工作。

8.2.3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专家制定的险情处置方案,负责对抢险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8.2.4项目安全负责人监督抢险现场的安全工作。

项目临电负责人   紧急切断现场电源。

项目安全负责人陈美嵩组织有关人员设置危险警戒区,立即清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掌握坍塌事故现场内是否有施工作业人员被埋压。

由项目经理牵头,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安全员等共同制定临时险情处置措施并实施。由事先成立的抢险队负责实施抢险。

项目经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事故现场保护:安排医院专人陪护,接待家属。

行政负责人负责抢险队伍的生活后勤保障。

行政负责人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

400×1000梁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内龙骨)的根数为4根。面板按

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0.6×24×0.9=15.55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0.6×4×0.9=3.02kN/m;

q=q1+q2=15.552+3.024=18.576kN/m;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293.33mm;

面板的最大弯距M=0.1×18.576×293.3332=1.60×105N.m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60×105/1.44×104=11.1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1.1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677×14.4×293.334/(100×9500×8.64×104)=0.879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l/250=293.333/250=1.17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879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1.173mm,满足要求!

设计使用50×100木方,考虑材料市场情况,按45×85折减进行计算

模型: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l=600

4)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①内楞计算: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SN/T 3480.4-2016 进口电子电工行业成套设备检验技术要求 第4部分: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pdf,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龙骨采用1根木楞,截面宽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1002×1/6=83.33cm3;

I=50×1003×1/12=416.67cm4;

②内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

其中,作用在内楞的荷载,q=(1.2×24×0.9+1.4×4×0.9)×0.293=9.08kN/m;

RFJ 04-2009标准下载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600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