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基础施工方案

高炉基础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8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炉基础施工方案

1.1.1本高炉基础由钢筋混凝土承台和耐热砼基墩组成。工程实物量:钢筋混凝土承台,混凝土量约1850m3,钢筋约270t,预埋件4t;耐热砼基墩,耐热混凝土约160m3,钢筋20t。

1.1.3设置于高炉基础底板上的耐热砼基墩,要求其采用C30耐热砼捣制,钢筋采用HRB335(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区段长度为35d)纵向钢筋接头面积不应大于50%;耐热混凝土基墩应一次浇灌完毕,不留施工缝;承台顶面与耐热混凝土基墩之间10mm厚温度膨胀隔层采用以下材料(体积比):

粒度在2mm以内的纯石英砂80%~85%

安装烟囱钢爬梯施工工艺纯耐水粘土(高岭土)20%~15%

本高炉基础承台体积厚大,属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使本高炉基础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结构实体不产生有害裂缝,在本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从施工准备、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开始,至养护结束)都必须严格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遵循《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的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施工。

1.3高炉基础平面图及立面图

高速、优质、安全、低成本建成本工程项目,并对工程实施最佳的施工后服务。

1.1工期目标采用新技术、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提前做好施工准备,紧凑组织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合理穿插工序,以达到高速施工之目的。

1.2质量目标规范施工、苛求完美、消灭通病,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达到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等级。

1.3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安全生产管理。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做到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机械事故,创建文明标准化工地。

1.4成本管理加强现场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管理。合理配置多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机械和人工消耗。

⑴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骨干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和标准的各项要求,并做好主要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做到参与施工的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⑵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和施工机械使用计划,并及时组织材料和机械进场。

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甲方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时到位,并分别做好自己岗位的准备工作。作业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和专业需求,分批进场。

2..2对施工过程实施严格控制

⑴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⑵严格按工程进度网络及本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施工进度。

1.高炉基础素混凝土垫层

由于高炉基础采用桩基,待桩基施工完后,检验桩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方能进行C15素混凝土垫层施工。

修整桩顶混凝土:桩顶疏松混凝土及浮浆全部剔除,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在达到桩强度的50%以上,再将埋入承台内的桩顶部分剔毛、冲净。如桩顶高于设计标高时,应预先剔凿,使桩顶伸入承台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桩顶伸入承台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以接长。

土方开挖基坑成型后及时请业主方验槽,办理地基验槽记录,经鉴定认可即进行垫层施工。

根据地面控制,将轴线投测至基坑内,打入控制标桩,作为垫层施工的依据。

平整基底,根据测量定位轴线,安装固定好模板,将垫层面标高投测至模板上,进行砼浇筑,再压平收光。高炉垫层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采取一次浇筑成型。

1.基础承台混凝土材料

水泥:采用42.5矿渣硅酸盐水泥,进场的水泥须有质量证明书或质量检验报告,且复检合格,方可使用。

掺合料:质量等级在Ⅱ级以上的磨细粉煤灰

砂:采用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2%。

碎石: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品种,其级配良好,且含泥量不大于1%

外加剂:缓凝高效减水剂,须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

高炉基础本体是高炉建设的核心。高炉基础为整体式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

对于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有害裂缝的产生,关键是对混凝土的温度及时调整。在施工构造上,应采取合理的配筋和改善操作条件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除根据本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体要求外,还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除考虑不均匀的受力钢筋外,大放脚(底阶)上还有与方形各边平行的钢筋及基础外围和斜表面上的配筋,满足温度及收缩要求。

高炉基础承台钢筋绑扎型钢固定架如下图

钢筋同一断面接头截面积占受力筋总面积的百分之几按现行施工验收规范严格执行但又必须合理配料,充分利用原材料以降低损耗率。

高炉基础承台需支设吊模,承台侧模侧压力控制在4t/m2,即要求混凝土浇严格分层下料、振捣,控制高差,以减少对模板的侧压力,避免涨模。具体支设示意图如下:

本高炉基础属块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以及便于施工,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采用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合粉煤灰取代等量水泥,添加高性能缓凝型减水剂,减小水灰比,降低水泥用量,且保证其具备适宜的和易性和可泵性。

本高炉基础混凝土搅合物拟由商品混凝土站提供,该站至少有标称生产能力为90m3/h、60m3/h的混凝土搅拌生产线各一条,正常情况下每天可生产预拌混凝土约2000m3。

对混凝土搅拌工艺的要求:

a.首盘混凝土搅拌前,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润湿。第一盘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应按配合比用量减10%投料。或按配合比多加入10%的水泥、水、细骨料的用量。

b.每盘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基本卸尽。在全部砼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新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投料的方法。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增减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和坍落度的基本稳定。

c.严格按试验室所发配合比投料。将配合比公告牌挂于搅拌机旁,以便于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为:水泥、外加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骨料含水量要经常测定,遇雨天时则增加测定次数。保持各种衡器在检定周期内,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校验。

d.搅拌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称容量的10%。

e.每班次搅拌机开拌时,应注意监视与检测开拌初始的二、三罐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如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直至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

f.本工程为块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并且混凝土中须掺合较多的粉煤灰,因此混凝土搅拌时宜应适当延长拌合时间。

本工程混凝土为现场泵送浇筑,拟配置13台(其中3台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现场运送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注意事项:

a.在运输途中,混凝土搅拌筒应始终不停地慢速转动,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途中不产生离析。若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其二次搅拌。

b.运至工地,给混凝土输送泵喂料前,应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喂料时,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且应使混凝土拌合物保持在集料斗内高度标志线以上。

c.从搅拌运输车运卸的混凝土中,分别取1/4~3/4处试样进行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样坍落度值之差不得超过3cm,否则应采取措施。

对混凝土中的泌水及时抽排,事先在模板适当部位开好排水小孔。

辅以相应的温控措施,随时检测及记录温度及应力变化,当发现某处温差过大时,则采取碘钨灯照射,如降温慢,则可去掉塑料薄膜层,加以调整。

⑸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本工程施工须严格执行《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顺序、下料点的布置、铺摊方式及厚度、温度监控和养护方法等都要严格控制。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用串筒导入。保证混凝土不分层离析。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容许出现施工冷缝。

b.混凝土捣固时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捣固时间长短要适度,振动棒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得超过500mm,插入点应呈“梅花”形交错式排列,插入下层砼不少于50mm,严禁漏捣。

c.当遇到钢筋较密混凝土下料困难时,可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机械捣固有困难时可改为人工配合捣固,不得通过模板捣固。

d.混凝土浇筑到吊模部位时应待吊模下混凝土捣固密实后,停30分钟再下料浇注吊模以上的混凝土,以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

e.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标高和平整度。浇筑成形后,应尽早覆盖。

f.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测量器具:坍落度测量工具一套;试块模具的套数不少于8套。

g.现场混凝土试件留置,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不足200m3的,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①如果一套搅拌系统出现故障而停止运转,除尽力抢修外,现场应适当减慢混凝土浇灌速度,以保持混凝土连续浇灌而不致出现冷缝。

②混凝土浇灌前即与水电管理部门,以及交通管理部门联系,以求在混凝土浇灌期间水电连续供应和运送道路畅通。除此之外,搅拌站备二十立方以上存水池2个,以供突然停水需求。提前全面检修供电线路。并通知各相关部门,作好应急准备工作。

③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看护模板和钢筋,随时检查模板及其支撑架的稳固情况,以及钢筋是否偏移。如发现模板变形或支撑下沉,应立即停止浇灌,并于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加固好,再继续浇灌。发现钢筋偏移,应及时修正。

④为现场储备一定数量同一厂家生产的同品种、同级别水泥,以备急用。

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4.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用

⑴本高炉基础承台所用混凝土配合比由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站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相关指标,经设计计算,并通过试配确定。所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低水化热;坍落度14~16cm,且宜于泵送;初凝时间延迟至约12小时。

⑵拟采用42.5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缓凝高效减水剂;级配良好,且符合设计要求品质的骨料(粗骨料为花岗岩等火成类岩石或除石灰石、白云石等以外的其它岩石碎石),其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

⑴混凝土的搅拌、运送、和现场浇筑等环节的运作能力要相互协调,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顺利进行。以此原则,对主要混凝土机械(设备)配置要求如下:商混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在本承台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经全面保养,使其保持完好;除确保投入10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3台泵车外,尚须有额外设备储备。

⑵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是温度控制,而温控应是从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出罐温度开始,至砼块体的内降、外保温养护的全过程。

⒈骨料使用前浇水冷却,采用冷水配置混凝土,尽可能降低水泥温度。在水泥罐外侧喷水降温;所有骨料均遮盖,避免暴晒;混凝土中掺加缓凝泵送剂,尽可能的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拌制投料顺序是:骨料、冷水,然后再投入水泥、外加剂。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⒉拌制砼前及停止拌制后用冷水洗刷拌合机滚筒。拌制砼时,砂石骨料的温度保持在0℃以上,

⒊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

⒋拌制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当外加剂为粉剂时,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当外加剂为液体,使用前按要求配置成规定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置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分别放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

⑷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不仅仅影响到混凝土自身强度要求,还会影响浇筑时的泵送要求、坍落度、和易性等,以及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化热产生的多少,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将影响到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既而影响整个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1、确定合理的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混凝土温度的升高主要因素是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因而,对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应该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本工程使用的是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减低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

⑴温度监测主要记录或反映在养护过程中砼块体各部位的升降温情况、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本工程拟在高炉基础平面布置七个测温点,(具体布置见下图),每一测温点在砼中预埋长度不等的4个测温导线(热电耦),用一根12钢筋竖直绑扎牢固。

监测的频度:砼浇筑完毕的当天即进行量测,前7天,每天3次,以后每天2次;以量测的数据或监测资料为依据调整温控措施。

2017甬SS-01 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pdf一般情况下温控指标不大于以下数值:砼浇筑块体内的最大温升值为35℃;砼块体中心最高温度不超过90℃;砼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不大于25℃;砼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控制在1.5℃/d以内。

⑵本基础块体混凝土养护阶段采用外覆塑料布(置于草袋之上)和草袋保温,内敷循环水管导热降温手段控制里外温差。

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和循环水导热降温的持续时间,均视温度监测结果而定。

为避免产生不良效应,循环水进水温度不宜低于所测块体最低温度的平均值,且与块体内所测最高温度之差不超过25℃。

SY/T 6849-2012标准下载5.4循环冷却水管的布置

块体内敷设Ф50循环冷却水管(见附图),布完管即注入清水,使管内水温随混凝土温升而升高。承台一端砖砌两水池,开始循环前,加热水池的水,使其与测得的砼内的温度相适应,砼浇筑完即进行通水冷却。以后根据监测的砼中心温度和出水的水温,以及砼中心温度的下降速度(≤1.5℃/d)调整入水的水温。水温的控制指标:进水的水温与出水的水温之差,开始时控制在10℃左右,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出水的水温与砼中心温度之差不超过20℃。温控结束,用1∶2微膨胀水泥砂浆灌实。

对砼内温度的控制通过水量调节来控制,循环管布设间距如下图所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