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停车场管网施工方案

道路停车场管网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41.8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道路停车场管网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停车场、道路管网。

管网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管道防腐→管道运输→铺设管道→管道阀门管件安装→清理管膛管口→安管撞口→胸腔还土→串水试压→管道冲洗消毒→管道补口(防腐)沟槽验收—→质量检查→沟槽回填→竣工验收。

GBT 51313-2018 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pdf道路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清表→土方开挖→管道施工→路床碾压整理→基层施工→路面施工→人行道施工。

停车场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停车场地面施工

第二节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2.1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在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的测量施工小组,人员由2~3名专业测量人员组成,负责整个工程的定位放线、标高传递、沉降观测等施工测量工作。

1、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是搞好施工测量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管理制度包括:

(1)施工测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2)各级岗位责任制度及职责分工。

(3)测量成果及资料的管理制度。

(4)自检复线及验线制度

(5)交接桩及护桩制度。

(6)仪器校验及维护保管制度。

(7)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

2、对施工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

(1)测量记录应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2)记录应使用规定表格,表中项目要记录完整。

(3)记录应在现场随测随记,不准转抄。

(4)记录中数字的取位应一致,并反映观测精度。

(5)应在现场勾绘记录中的草图,并注记清楚、详细。

(6)测量中的各种记录、计算手薄应妥善保管,工程结束后统一归档。

3、对施工测量计算的要求

(1)施工测量的各种计算应依据可靠,方法正确,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2)在计算之前应对各种外业记录、计算进行检核,严防测错、记错或超限出现。

(3)计算中应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可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和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

(4)计算中的数字取位,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并遵守数字的“四舍六入、逢五单进双不进”的取舍原则。

2.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准备阶段,测量人员要严格审查图纸,掌握工程建设的规范要求,以及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关系,施工前认真查看和复核移交的测量控制点点位、数据。一定要联测坐标及控制点高程,弄清各种关系。

组建测量小组,负责该工程的定位放线,楼层轴线传递,现场水准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及施工过程中的抄平弹线工作。

首先全面收集与本工程测量施工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数据(包括施工图、建筑红线图、水准点和坐标点),资料收集齐全后,组织全体测量人员学习图纸,测量内业人员应核对各种数据,外业人员应以水准点和坐标点进行实测验收,如有出入应及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3、测量仪器及测量工具选用:

(1)严格按照“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程序”对测量仪器进行周期鉴定,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2)每次使用前对仪器进行常规检验。

(3)仪器由专人保管,定人使用,定期进行清洁。

(4)为了获得较好的测角精度,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方法,以有效消除仪器误差。

水平量距1/10.000

轴线传递竖向层间允许偏差H/1000,且应≤5mm

轴线传递竖向全高允许偏差3HH/10.000,且应≤30mm

闭合水准测量闭合偏差±1.0√nmm(n位测站数)

施工中超水平线允许偏差±1mm

施工控制网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而建立的。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通常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由施工控制网放样出建筑物的主轴线,再根据建筑物的几何关系,由主轴线放样出辅助轴线,最后放样出建筑物的细部位置。采用这样的放样程序,能保证放样的建筑物各元素间的几何关系,保证整个工程和各建筑物的整体性。

具体施测方法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计算出与建筑物主轴线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出四个轴线交点的极角和极距,用极坐标法分别测定四点,经校核无误后,将经纬仪分别架立在四个轴线交点桩上,用直角坐标法向外引测轴线控制桩,控制桩布置应为矩形方格网,四个转角均为90度,控制桩顶部钉小园钉作为标志,并做好护桩工作。

矩形方格测设完后,经自检合格、绘制测量成果图,报请业主、监理和城市规划部门共同组织验线,经检验合格签证齐全后方可开挖土方施工。

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在现场内埋设四个永久性水准点。

水准点采取深埋法,能互相通视,以组成水准控制网。水准点埋好后,要与国家水准点(业主提供)联测,以确定各点的绝对高程值,测量方法是用自动安平水准仪配2根铝制5米塔尺,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并认真做好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出各点绝对高程值,经检验合格后存档,在施工期间应对水准点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水准测量和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0.00标高点测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标准点引测出本工程室内地坪±0.00标高。为了便于施工,应将±0.00标高点测设在现场内永久性建筑物上,用红色油漆标志清楚,并注明±0.00(为了便于施工,以防使用错误)。

高程传递:当一层主体施工完后,应及时在每根柱上测出+50cm标高线,并标志清楚。随着楼层升高,可依据底层+50cm标高线为基准点,用钢尺垂直取该楼层层高,即为该楼层+50cm标高线,用相同的方法可将高程逐层传递到顶层。高程传递允许偏差,层间允许偏差±3mm,全高小于3H/10000。

沉降观测点设置,当施工到底层框架时,应将观测点预埋在砼柱内,其高度位置在距室外地坪+50cm左右,观测点可利用Φ16钢筋加工制成,钢筋弯成长260mm弯部为50mm并磨成圆头,长的一节焊在柱主筋上与建筑物联成一体,使它能充分代表建筑物的沉降量。

观测点应埋设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要求在观测点上能垂直尺和通视条件良好。

沉降观测方法;本工程沉降观测选用DS3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观测,根据施工图纸所提供的沉降观测点位置,按水准测量的要求组织施测,要求前后视距相等,视距差应≤3m,观测时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做到读数正确,记录真实,所有观测点观测完毕,最后应闭合于水准原点上,以检验本次测量的精度。

第三节管网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管材、管件运输及贮存

先将仓库附近的一块空场地平整出来,管材、和管件到货后,小心搬运至空场地,整齐摆放,堆成三层,不得剧烈碰撞,避免接触尖锐物件。若PE管被刮伤,刮伤深度超过1cm,则将其切除。管材堆放好后,面上盖一层油毛毡,避免日晒雨淋。PE管受温度影响较大,值班人员经常检查,发现未防护好的及时处理。

管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

1.dn(公称外径)≤63mm时,采用热熔承插连接或电熔连接;

2.dn≥75mm时,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

3.与金属管及管路附件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或过渡管件连接等方法。

PE管相互连接本工程选用热熔对接方式。使用该方法连接时,采用热熔对接焊机,具体步骤如下:

⑴把待接管材置于焊机夹具上并夹紧;

⑵将管材待连接端清洁干净,然后铣削连接面,若连接端不干净,则易产生漏水现象。

⑶校直两对接件,使其错位量不大于2mm;

⑸加热完毕,取出加热板;

⑹迅速接合两加热面,升压至熔接压力30Pa并保压冷却;

热熔焊机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焊接参数。

预热时的卷边高度(mm)。(预热温度210±10℃)

加热时间(s)。(温度210±10℃)

允许最大切换时间(s)

焊缝在保压状态下的冷却时间(min)

在与金属管及管路附件(如阀门、水表等)的接口连接处采用丝扣或法兰等过渡管件进行连接。

沟槽开挖后,在沟底铺上20cm沙土或合乎可要求的原土整平夯实,回填就地取材。基础通过隐蔽验收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

若沟槽周边没位置,则在沟槽中进行连接和安装,若沟槽周边有场地,则预先在地面上接成一定长度的管路,等到每个焊口都充分冷却后,再整体安装。整体安装可拖拉的最大安全距离为50m。

管道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管道回填。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应尽快回填。

(a)用沙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两肋,一次回填高度为100~150mm,捣实后再回填第二层直到回填到管顶以上至少100mm处。在回填过程中,管道下部与管底的空隙处易被忽略,要注意夯实。管道接口前后200mm范围内不回填,以便试压时观察各接头质量。

(b)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500mm厚),管顶300mm以上部分回填原土并填实,采用机械回填时,要从管的两侧同时回填,机械不得在管上行驶。

管顶以上300mm回填后,在进行管道试压,以防试压时管道系统产生推移。

管周围200mm以内的回填土不得含粒径大于10mm的坚硬石块。

为检验供水管的驳接止水质量和供水管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供水管安装后,需做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共分两类,其一为施工过程中的分段试验,其二为全线驳接完成后的竣工试验。

5.1.试验压力的确定

本工程选用的PE管材有两个公称压力等级:0.6MPa、0.8MPa。

1.管材适温性能。PE管道的公称压力(PN)是指在20◦C时的内水压力指标。本工程介质温度在20~40◦C之间时,按下表温度对压力折减系数(ft)修正工作压力(Fw)。  

2.确定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8MPa。

Fw=Fwdft/1.5

其中Fwd为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选用的管材最大设计内水压力。

ft由每次压水试验所测水温值确定,若没有对应的水温采用插值法计

算。本工程介质温度在20~40◦C之间,试验压力见下表。

竣工试验的管段为全管道系统;

分段试验的管段根据实际施工的分段情况确定。不同材质管段分别试验,或按较高标准段的参数试验。

在试验前,先进行管路外观质量检查,规划供排水路线,检查电源和供电线路,准备仪表设备及零部件。

供水泵1台,试压泵1台,压力表1个,带堵板法兰2个,以及进出水管路和配套阀门。

(1)将试压管段各配水点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内空气排出;

(2)管道充满水后,进行水密封性检查;

(3)对系统加压,应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

(4)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

MPa;否则卸压后进行检查处理。

(5)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

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否则卸压后进行检查处理,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6)试验合格后,填写试验记录并签字。

若为竣工试验,在压水试验合格后需进行管道清洗消毒。方法如下:

A、将管道系统内存水放空,再灌注氯溶液(浓度≮20mg/L),让其在系统内静置不小于24小时进行消毒;

B、放空消毒液,再用生活饮用水冲洗管道;

由卫生部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则清洗合格,可交付使用。否则应重复消毒和清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1.工程开工前对设计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审批才能使用。

2.根据施工图对沟槽中线进行测设,测量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才能开挖沟槽。并作好高程控制桩,以便对沟槽开挖进度进行检查。

(一)、沟槽土石方开挖

1.根据设计图纸、文件、施工规范,按照施工测量、放线结果视沟槽深度、土质,地下水情况,选定开槽断面和沟槽边坡。在土质良好,沟槽深度小于1.7m,沟槽上无附加荷载时,可以不支撑开直槽;沟槽深度大于1.7m时,沟槽按土质、石质放坡开槽,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石方沟槽按1:1.5进行放坡、沟槽工作面宽度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非金属管道加工作面,即按混凝土垫层的外边每边加0.5米的工作面作为施工操作宽度进行沟槽的开挖。如受现场条件限制,放坡不足时,采用坡脚短桩和横隔支撑,以防止沟槽土石的坍塌。

土(石)方沟槽开挖断面示意图

2.在大开挖段先将场地围场后才能进行沟槽的开挖,挖深超过2米的地段进行“跳槽”开挖(“跳槽”间隔距离为8~10米),并在开挖过程中增设挡板支撑,时刻注意施工安全。

3.沟槽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严禁超挖,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装土,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粒径10—15m天然级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实。

4.雨季施工,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一旦发生泡槽,应将水排除,把基底受泡软化的表层土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础处理。

5.开槽后,对槽宽,基础垫层厚度,基础表面标高,排水沟畅通情况,沟内是否有污泥杂物,基面有无扰动等作业项目分别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下一步工序。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土石方工程施工详见工艺框图)

1.垫层施工前,先将槽内废碴、落土等杂物清除和将被水浸泡过的浮泥清除干净。沟底如有滑除的块石、碎石、砖等坚硬物体时,应铲除到设计标高以下0.2m。然后铺上天然级配砂石料,面层铺上砂土整平夯实。

2.根据设计要求在槽内铺设厚度的10cm的碎石垫层,碎石摊铺完成后用人工夯进行夯打,直至碎石层密实为至。

3.碎石垫层施工完成后,根据《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515要求的宽度和设计高程进行立模,然后进行砂石垫层回填。

垫层: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平基:中线每侧宽度 +10,0

(三)、双壁波纹管施工

由于本工程的双壁波纹管直径较大、重量比较重等原因,双壁波纹管达到现场后用机械进行装卸,装卸时采用柔韧性较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吊装,管道装卸时采用两个支撑吊点,其两支撑吊点位置宜放在管道长的四分之一处(见下图)。

短距离搬运,不应在坚硬不平地面或石子地面上滚动,以防损伤保护层或防腐层。

大直径双壁波纹管,叠放运输不宜大于三层,小管径管道如采用叠放运输时,应将所有管道保持稳定,管道之间留有适当缝隙,以防管道发生碰撞。

上下叠放运输,其高度不应超过4倍管径或2米。车底与管道接触处,要求平坦,并用柔韧的带子或绳子将其固定在运输工具上,防止滚动和碰撞,也不得有尖锐锋利的物体,以防戳破管壁。

管道运到现场,可采用目测法,对管道包装和装卸是否有损伤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和验收。

如发现管道有损伤,应将此管道与其它管道分开,立即通知管道供应厂家,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并作出鉴定,以便进行妥善处理。

当管道直接摆放在地上时,要求地面平整,不能有石块和容易引起管壁损坏的尖利物体,要有预防管道滚动措施。

直径管道叠层堆放时,应把大而重的放下边,小而轻的放上边,管道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管道两侧用木楔或木板挡住,直径超过1m的管道不宜叠层存放。

管道在存放过程中,最大存放挠曲度不应超过公称直径的3%。

管道最高使用温度宜在37℃左右,夏季高温季节,应避免日光暴晒(可加盖草袋或草席防晒),并保持管间的空气流通,以防温度升高。

存放过程中,严格作好防火措施,严禁在管道附近进行电焊和切割等明火施工。

在双壁波纹管安装前,根据设计要求,对管材及胶圈类型、规格、数量进行验证。

管材,一般用人工搬运,必须轻抬、轻放,禁止在地面拖拉、滚动等方法搬运管材。

管道安装作业中,必须保证沟槽排水畅通,严禁泡沟槽。雨季施工时注意管材漂浮失稳,管道安装完毕尚未回填时,一旦雨水泡槽,应进行中心线和管顶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发生位移、漂浮,错口现象,应作返工处理。

管材长短的调整,可用锯切割,但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

接口前应先检查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胶圈的安放位置然后将接口范围内的工作面用棉纱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等杂物。

接口作业时,先将橡胶圈严密地套在一侧管口,调整另一侧管使两侧管在同一轴线上,然后套接两管端口使其结合,调整橡胶圈,使其与管壁接合紧密,完成套管。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采用钢性接口,在施工时要求井与管之间用1:2.5水泥砂浆接合紧密,该部分井壁砌砖要求发砖旋,井底流槽与管内壁接合平顺,管品与井内壁齐平。

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示意图

闭水试验前应在管道灌满水经24小时后再进行,闭水试验的水位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0米位置,如上游管内顶至检查井口高度小于2.0米时,闭水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

闭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闭水试验的允许渗水量见下表:

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应对管线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然后需尽快回填。

回填土前,应将沟槽内软泥,木料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时,不得回填积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头、冻土块及其它杂硬物体。

回填土过程中,槽内应无积水,不允许带水回填。如果雨季施工排水困难时,可采取随下管随回填的措施。为防止漂管,应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以上高度。

沟槽回填,应从管线、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步对称回填,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

沟槽回填,应遵循以下规定:

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从管底与基础结合部位开始,沿管腔两侧同时对称分层回填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宜为0.15—0.20m。管顶以下宜用粗砂填,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宜回填砂土或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素土。

管顶0.7m以上部分回填土,可采用机械回填,但必须从管线两侧同时回填并夯实,也可以使用碾压机械。

回填土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

双壁波纹管道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按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验收,其评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为合格率。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评定为合格、优良的标准要求,应遵守《市政工程给排水管渠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序、部位的工程质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技术规程,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应在工序、部位工程验收基础上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在设计、施工、质量监理和其它有关单位参加的条件下验收。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2)管材、胶圈规格,出厂合格证,及设计变更文件;

3)工程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工序、部位(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或工程质量评定表。

工序的质量如不符合本技术规程,应及时进行处理。返工重做的工程,应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施工中人为造成管线损伤。经补救后不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一律不得评为优良。

严禁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生超挖,应用中、粗砂或碎石回填并夯实,严禁用土回填。

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地下水位高于槽底时,应设置排水沟,必须保证排水畅通,达到施工降水要求。

严格控槽底高程,用水准仪测量,每井段检验不少于6点,允许偏差0—20mm。

沟槽自清底铺设垫层起,直至回填全过程中不得浸泡水。

铺碎石垫层后,其高程每10m一个测点,用水准仪测量,允许偏差0—15mm。基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垫层厚度允许偏差,两井之间,每10m用尺检验一点,允许偏差±20mm,管座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

碎石垫层应做到密实平整。碎石垫层底层的石或碎石及上面的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子不得露出砂层与管皮直接接触。

砂基础及管侧两侧腋角,必须与管底部位紧密接触。

1)安装前应检查项目:

(A)管材类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说明书;

(B)管材不得有破损,裂缝及明显缺陷;

(C)接口用的胶圈,必须与管材规格配套,并有产品合格证;

2)胶圈接口检查,应沿管周检查,橡胶圈应在规定的安装位置与管接合严密。

3)下管安装作业,槽内不得有积水,严禁槽内积水下管安装。

4)管道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测量管顶高程,每10m应测一点,然后换算成管内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

5)管道安装完毕尚未填土,又遇水泡的井段,应进行高程测量和外观检查,如有浮管、错口现象,应做返工处理。

6)施工变形,其短期压扁率大于5%小于8%,可挖除管区填土管道,校正后重新填筑,其短期压扁率大于8%者,应更换管道。

1)密封性能检验,应在管道安装完毕,管底基础腋角部位用砂填实后进行,一般采用闭气检验,有特殊要求时,可进行闭水检验。

2)塑料螺旋缠绕管道采用闭气检验的方法和检验标准,可参照《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闭气检验标准》CECS1990中有关规定执行。

1)回填土时,槽内应无积水、积泥,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地、冻土及有机物质。

2)管道腋角部位回填,应符合基础设计的有效支承角要求,腋角必须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

3)管腔两侧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应回填砂土或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素土,不得回填石块、砖块、硬杂物。

三、排水管道、管井的施工方法

在施工中,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辅以人工配合,施工组织为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每一个施工段,由两边向中间施工,施工中道路必须保持畅通。管道施工程序为:开挖沟槽→处理槽基底→管道基础施工→下管道及接口→砼管座施工→砌井试水→回填沟槽

在管道施工中,先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定出管沟开挖线,程序为:道路中心线-管网中心线-管道开挖线。其技术要求应符合:

直线段上中线桩间距≤50m。

中线量距相对误差≤1/1000。

管线临时水准点间距≤30m。

管线定线完毕后,主要中线桩必须进行加固或设放标石,并用粉状石灰撒布灰线,复测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至管沟基底标高上20cm处,人工清挖剩余土方。基槽内清理出的余土堆方在基槽两侧,以被作为基槽回填用土。开挖时用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控制挖掘深度避免超挖扰动设计标高以下的天然土层。开挖完毕后进行验槽,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沟槽支撑及基础垫层的施工

为确保施工安全,避免塌方事故,在沟槽开挖同时加设达到规范要求数量的支撑,用扒钉锚固。根据设计要求,管基不能落在杂填土、松软土、淤泥土上,遇到此土类时应进行换填处理。管基落在填土地区时应将杂填土、淤泥土等清除后用素土掺6%石灰回填。将槽底平整后即可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120°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按设计配合比采用机械搅拌,并分批按时做好试块,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用流槽将混凝土送入模内,振捣密实。基础施工应确保其几何尺寸,特别是严格控制其顶面标高。为保证早期强度,要作好养生工作。

施工程序:机械就位→吊装管子→校正→管口连接→砌井→闭水试验(污水管道)。

先用机械沿管道沟槽边沿卸下,承插排水管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然后用机械放入沟槽基础上。

铺管采用中心线法施工,严格控制中线位移<15mm。

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D≤1000,±10mm;D>1000,±15mm

相邻管内底错口:D≤1000,≤3mm;D>1000,<5mm

管口连接: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的连接:下管前应将管道两端抹带处,用斩斧凿毛。管道就位时,控制好管道中心位置,调整好管底高程,用砼垫块将管子垫稳卡牢,必要时在管两侧设撑杆,管道就位后及时浇筑砼。抹带前将管口及管带覆盖处的管外侧洗刷干净,并刷水泥砂浆一遍,抹第一层卧底砂浆时,注意找平,使管缝居中,厚度为带厚的1/3,并用抹子压实,使之与管壁连结牢固,待底层砂浆“收汗”以后将两片钢丝网包扰使其挤入砂浆,用绑丝扎牢,同时将网头塞入网内,网表面平整,以免造成小孔引起漏水。初凝后,再抹第二层砂浆用弧形抹子捋压成形,再用抹子,第二层赶光压实。带、基相接处三角灰坐实,大管径用砖模,防止砂浆变形。管带抹好后,立即用湿纸带覆盖上,并铺上草袋或草帘,洒水养护。当强度达70%以上,浇筑接头砼。

污水管以每三个井段为单位做闭水试验,以确保管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具体要求详见《国家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混凝土管采用素土回填,相对密实度: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87%。其他部分回填应按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分层夯实。

回填时,应从两侧同时回填,每层填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按规范要求夯实,在个别或局部死角处则用人工夯实,但必须满足压实要求。回填时槽内不得有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

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井内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当采用砖砌筑时,表面应用砂浆分层抹光压实,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顺接,管内底高程应符合规范要求。砌筑锥形井筒时,应保证每层收进不大于30mm,偏心收口,每层收进不大于50mm。

第四节停车场、道路工程

道路结构施工工序:施工测量→土基压实→20厘米级配碎石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含量6%)辗压→25厘米C30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面层

路基开挖前应根据导线(控制点)恢复道路中心线,对前期施工的水准点进行校核,将受施工影响的水准点移出施工区。在地形复杂地段增设临时水准点,并使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路基施工前,根据路线中桩,设计图路断面,钉出路基用地界桩等具体位置桩。在桩上标明里程桩号及路中心挖填高度。“+”表示填,“-”表示挖。同时在距中桩一定距离处(施工区外)设中桩的标高、距离护桩。路基开挖时,要用水准仪跟踪测量,防止超挖。

土基须达到规定的密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不小于93%。土基顶面回弹模量≥20Mpa,如达不到需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如掺加8%生石灰处理,处理厚度不小于30cm。宕渣固体体积率必须≥83%。

(三)、20厘米级配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序:测量放线→摊铺→检测、找补、整形→轻压→重压→初期养护

(1)20厘米级配碎石运至施工地段按虚铺厚度用推土机摊铺。及时铺筑,利用摊铺机摊铺尽量满足螺旋桨分料器两端达到螺旋高度的2/3,以保持摊铺速度与传感器灵敏度协调。

(2)机械摊铺后的表面,不能用竹、木耙子找平破坏级配,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带齿耙子找补、搂平。

(3)按路幅度调整摊铺宽度,尽量减少纵缝,先后摊铺的两幅纵缝压茬50mm,杜绝纵缝亏料而留接茬裂缝的隐患。摊铺长度一幅不短于50m。

(4)摊铺压时系数为1.25~1.3。

(1)碾压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稳压时12t碾主动轮在后,碾速25~35m/min,重压时用15t重碾,不少于三遍,碾速可用50m/min,压至规定密实度,又不压碎石料为度。

(2)整型后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每次重叠1/2轮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无明显轮迹。一般碾压6~8遍。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3)终压采用12t碾,找平碾压轮迹,直至表面碾压稳定无轮迹。

(4)碾压从路边开始,向路中央移动,碾压应直线行走,不得在碾过的碎石层上调头或紧急刹车。

3、接茬 1)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和每天作业完毕时的摊铺末端进行横向接茬处理。 2)操作人员将混合料末端横向切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压实厚度相同,然后将末端混合料整平且符合设计高程。 3)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整平长约3米,其高度略高出方木。4)将混合料按高程碾压密实,然后将方木和砂砾材料除去,并将底基层清扫干净。 5)摊铺机械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就位后开始摊铺新的混合料。 6)如摊铺中断后因故未能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且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先将摊铺机械驶离,将未压实的混合料边铲除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垂直的向下的断面,然后摊铺机械就位铺筑新的混合料。

(四)、20厘米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含量6%)辗压

1混合料的拌和        根据技术规范要求,混合料采取集中搅拌站拌制。拌和过程中各种材料严格计量,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特别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水泥剂量过少,不能保证基层施工质量;过多则容易引起基层表面裂纹增多且不经济。实际水泥剂量可比室内试验的水泥剂量增加0.5%(考虑现场与室内试验的条件差),混合料采用S500S稳定土搅拌设备拌和拌和过程中还应重视含水量的影响,考虑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拌和含水量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天气、现场施工经验进行稍微调整。   2混合料的运输、摊铺        ①运输。混合料宜采用大吨位车辆运输,并尽量缩短运距,修建好运输通道,减少中途停车及颠簸,避免混合料凝固或离析,并根据天气情况考虑做好防止水分丧失的措施。总之,应作好施工组织安排,做到随拌随铺。        ②摊铺。混合料摊铺前应对土基的高程、宽度、横坡进行全面检查,对于不合格的要坚决处理。摊铺前应对土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土基干净。        摊铺前应准确进行施工放样,按每幅摊铺宽度准确放出轴线及高程,内外侧直线段每20米各放一个桩,曲线段每10m各放一个桩,桩上用红油漆划出压实后的基层高程。        为确保摊铺的质量和减少接缝,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现场试验人员应随时检查运至现场的混合料的配比及含水量,并及时将情况反馈到拌和站。通过试验段确定虚铺系数,摊铺时要严格控制虚铺系数,随时检查松铺厚度,如与试验数据不符,要及时进行调整。同时摊铺机两边各派一人消除粗细集料分离现象,如果发现粗集料成窝应予铲除,并用新拌和的混合料填补。采用人工填补时,不能扬铲。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前完成,严禁薄层找平。        接缝:本工程为双向四车道,在施工过程中为尽量减少纵向接缝,按道路中心线划分幅进行摊铺。在摊铺过程中若因故中断时间较长,应设置横向接缝。对横向接缝,人工将末段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碾压密度。重新摊铺混合料前,将方木取出,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施工纵向接缝必须垂直,严禁斜接,纵向接缝处理方法同横向接缝。养生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        ③压实。本工程共安排18t轮胎压路机二台、。先用轮胎压路机初压一遍,基本整平,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带振),最后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一遍。静压速度为1.5km/h,振压速度2km/h,碾压时轮迹重叠不小于1/2轮宽。遵循先轻后重、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严禁在已完成或还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④养生。每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养生采取覆盖洒水湿养,洒水要均匀、充足,确保养生期间水泥稳定混合料始终保持湿润。养生期不少于7天。

(五)、25厘米C30水泥混凝土

(六)、沥青混凝土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顺序安排:

施工准备→透层→下封层→下面层沥青砼→粘层→中面层沥青砼→粘层→上面层沥青砼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碾压完毕且尚未硬化,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透层油施工。透层油用沥青洒布机进行喷洒,要求喷洒均匀,无空白现象发生。每平米喷洒用量1.0L/m2。

水稳基层喷洒透层油后,经过各项检测达到规范要求,路缘石施工完毕,清扫路面进行下封层施工,下封层用沥青洒布机进行喷洒,要求喷洒均匀,无空白现象发生,沥青用量1kg/㎡,后用双钢轮压路机压实。

普通沥青混合料要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来确定其最佳配合比,即根据设计提供的目标配合比、油石比投料试配,取成品混合料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反复调整,至混合料的各项马歇尔试验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并在试验室中检定出混合料的标准干容重,用以指导后面的施工。

各种规格冷骨料由冷料仓通过调速电机控制的小皮带放料到主皮带上,完成骨料的粗配,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筒,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由热电偶监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设定值。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由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然后放料到搅拌锅进行搅拌,同时添加经计算机控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40秒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

④运输: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应注意以下问题:

A.来料的温度一定满足摊铺温度,即不低于110℃~130℃,不超过160℃为宜,为此在现场应有质量人员对油温进行测定,并做好油温记录。

B.车辆等候时,相互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倒车、停车、卸载应设专人指挥,防止运输车辆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影响摊铺质量。

C.自卸车卸料后应将负载卸净,并听从指挥离开,避免混合料倒在摊铺机料斗外影响摊铺工作正常进行。

沥青混凝土大面积施工前要进行试验段施工,计划选择200m试验段施工,目的是总结出指导大面积施工时所需的松铺厚度、虚铺系数、碾压程序、碾压遍数等控制指标。试验段施工完毕后将试验段施工总结上报监理工程师,待认可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A.高程控制:施工中除底面层挂金属线以外,表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控制平整度和厚度的施工方法。

B.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合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下面层一般为2米/分钟,表面层一般为3米/分钟。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段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C.用机械摊铺混合料时GB 51286-2018--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pdf,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

D.碾压:碾压过程是面层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应合理的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组合。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3个阶段进行。

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控制在110℃~140℃范围;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30cm;初压用钢筒压路机碾静压两遍,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及路拱,必要时作适当修整。

复压:复压先用钢筒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后跟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使用振动压路机时,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终压: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明显轮迹,其压实终了温度不低于70℃。

接缝:应用一台摊铺机一次整幅摊铺,无纵向接缝。

横缝:横缝在预留其位置时应保证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横缝采用平接缝、冷接缝,在当天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预留横缝前约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进行碾压,碾压后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在平整度变为不良的点沿路面横向弹线,并趁路面尚未冷却时用切缝机沿该线垂直切缝,再将切下部分铲除干净,并用清水冲刷,下次施工时应等断面干燥后并事先在切断面上涂刷结合油方可继续施工。

⑦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在温度尚未降至自然温度时禁止一切车辆上路,防止成品被破坏,应在当天施工的段落两端树立标志JGT291-2011 建筑用砌筑和抹灰干混砂浆.pdf,隔断交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