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县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54.4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县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县**镇道路重建及农村综合治理排水设施灾后重建项目

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进度计划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实施指南 (赵锂 姜文源, 2016).pdf第五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准备

第六章 工程质量目标控制

第七章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第八章 工程创优措施

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

表8.1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8.2 劳动力计划表

表8.3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县**镇道路重建及农村综合治理排水设施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资料及相关信息组织编写:

1.**县**镇道路重建及农村综合治理排水设施灾后重建项目工程设计文件;

2.**县**镇提供的工程招标书、工程量清单、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

《给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

我单位根据上述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我单位多年的施工实践,由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而成。

铺设的管道及检查井列表

2.地质条件:

该标段的土质为耕植土和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

  本标段地下水主要为河流的渗透水。因管道离河道较远,地下水的渗透量一般。

4.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本标段管线位于**县**镇场镇新街,人口较为密集,交通车辆较多,因此对管沟的开挖、管道基底的处理、回填,路基的开挖、回填,边坡的施工都在不同程度上会造成影响。

在工程开工前与当地供电、供水部门取得联系,协商解决。在供电确实难以解决的地段,可考虑用发电机施工,但必须将噪音减至最小,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的干扰。

1.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我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过硬的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2. 分项工程质量目标:

经质检部门评定:达到《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规定的优良标准。

本工程工期90天,我项目经理部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周密安排周计划和日计划,与监督方密切配合,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施工现场按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进行布置和管理,确保工地安全文明施工。

工伤事故频率低于2‰,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不死亡、不倒塌、不中毒;确保无重大管线损坏事故。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本工程要求工期为90个日历天完成,开工日期2010年12月15日,竣工日期2005年3月5日。根据设计图纸的实物工作量、各工序的搭接,工序的划分,以及根据我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公司的人力、物力,进行了科学的组合,确定以90个日历天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四)

1、组织措施: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内所有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将总进度计划张贴挂墙,使有关施工人员明确自己分管的分项工程施工的时间要求。

2、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以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各计划的编制必须逐级保证。

3、保证实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措施

3.1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各时期的较为详细的实施作业计划,用以向参加施工班组下达任务。

3.2根据施工总计划和实施作业计划,编制各个时期的各种资源供应量计划。

3.3后勤供应情况是各个时期计划检查的重点。在定期召开的计划会议和调度会议上,后勤供应管理人员详细汇报供应情况。

3.4在向班组布置任务或签订承包合同时,要对完成任务提出时间要求。该时间要求取决于实施作业计划。

3.5各单位在各时期要编制实施作业计划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和协调各单位的配合关系。

3.6要经常和定期地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包括工程形象进度、资源供应管理工作进展。在实施过程中,如偏离计划,应分析原因,果断地进行调度,确保着急工序计划执行。

3.7加大劳力投入,采用多班人员轮流作业的做法,分成多个作业面,同步施工24小时全天候施工,以确保工期,做好农忙季节劳力组织安排,确保不影响施工。

3.8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每个职工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去,上下一条心,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为建设美好盐城贡献力量。

3.9质量第一、严字当头,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在技术上一切按“规范” 办事,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返工,以质量求速度,求效益。

3.10施工过程中尽量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结合工程的实际消化、创新,并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人人动脑筋,在应用和研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要有重大突破。

3.11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技公司大型施工机械多、施工经验丰富的优势,提高工程施工的机械化程序。加强机械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促进工程进度。

3.12抓紧施工中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做好资料的签订工作,以确保工程竣工后及早验收交接。

3.13切实改进施工工艺,努力提高工效,优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施工,以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施工进行流水施工合理安排,统一调度,充分发挥施工人员主观能动性,采用平面、立体交叉施工方法,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五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准备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各项目目标的实现,我项目经理部将对本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做好各种技术保证措施;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机具的安排等问题进行良好的部署和协调。

路面破除

基槽开挖 挡板支撑

排水处理 管基施工

安装管节

接头处理

检查井及支线铺设

闭水实验

土方回填

建、构筑物及公用设施恢复

1.本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在进场前均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我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需用计划,各种材料的进场按照已编定的材料需用计划进场,并按指定的材料堆放点堆放。同时做好材料的保护工作,以防材料在施工现场出现损坏或损耗现象。

1. 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集中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及时汇总会知甲方、监理和设计单位及时解决。

我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有关程序,组织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班组交底,做到项目部全体人员均熟悉本工程的技术要点、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该方案被审批同意后以该方案作为本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联系规划局做好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工作,并按规范进行复测,同时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道路中线和施工红线和施工放样测量。

积极与建设单位、设计院联系,熟悉本工程的各项要求和任务,并及时向有关管理人员传达;

1.1 组织测量技术人员按盐池县规划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核无误后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对工程进行点面相结合的测量控制。

1.2 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置并定出水准点作为整个工程的控制点。每次测量均要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1.3 井面标高应平路面。

2.1 沟槽开挖前应要求各有关管线部门提供地下管线情况,并结合人工开挖勘察,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当发现管线位置后应做好清晰的标志以保护好地下管线。

2.2 施工时在人行道边设置临时排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以保证开挖基坑不被雨水浸泡而造成基坑的质量问题。在基坑开挖时须在沟槽外两侧筑小土堤截水,以防地表水倒灌入施工沟槽内。沟槽内两侧设排

水沟和集水井,用碎石填充,当地下水丰富或遇雨天时用抽水机抽水,以保证基坑不被水浸泡。

2.3根据管径进行放坡开挖。开挖时用挖掘机进行,人工配合。沟槽开挖土方调至填方区填土或用自卸式汽车外运弃土。在开挖前,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和堆土的位置由现场施工员详细交底。在挖土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应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破坏或超挖,用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高20~后改用人工挖土和平整。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分段开挖,每段~,以防止土方塌方出现安全事故。

3.1 在软土地段或沼泽处,应先清除淤泥及杂填土,换填砂砾石至管道基础底标高,然后再进行管道施工。

3.2 测量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基础的标高。

4.1 下管前,要清理管坑内杂物,基础要清洁干净,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4.2 下管时应将管道排好,然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对中方法采用中心线法和边线法,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沥青油膏接口。

4.3管道稳定后应再复核一次流水位高程,符合设计标高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a.管道安装时,表面必须顺直,接口平顺,符合设计流水位高程。

b.管底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管材不得有裂缝、破损。

5.检查井、沉泥井的砌筑

5.1 砌筑各种井前必须将基础面先洗涮干净,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掌握。

5.2 砌筑检查圆井应挂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收口段高度应事先确定,砌一皮砖必须检查一次,看有无偏差。圆井井身及其收口段,必须避免上下层砖对缝。

a.井底、井面的标高要准确,井身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挂中心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砖砌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砌砖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井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井面、井底高程误差超标,测量监控工作不严格;排水井、进水井砌筑尺寸误差超标,井筒收口不均匀,砖层不符、进水口与路面高程不匹配,未严格按标准图集的要求施工;井环开裂,井盖安装不平稳,车辆通车时跳动;砂浆强度不足,未严格按配比调配砂浆。

6.1 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工作。

6.2 管坑两侧回填土至管顶上处,回填时两则同时进行,以防管道位移,压实度不得小于90%,管顶以上回填土压实度不得小于87%。

6.3 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回填土不得夹有大块砖石,大块土必须敲碎至以下方可用于回填。

6.4 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进行,虚铺层厚。

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2.1 清理本工程范围内的杂草、杂物,以达到施工路基所要求的场地标准;

2.2 做好沿线地下管线(道)的探测和保护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

测量放线   道路路基于   石灰土底基层   检查验收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沥青砼路面   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    路侧石   行提供必要的保证。

3.1 复测沿线的控制点、水准点,对被破坏的点位进行修复,以保证施工的精度;

3.2 进行高程复测和中线、边线放样。

4.1路基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4.2碾压前采用推土机进行粗平,然后用平路机精平。加宽段根据实际面宽度控制上土数量及位置。

4.3用12~18t光轮压路机碾压,分层填土虚铺厚度为。

4.4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a.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b. 每层碾压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回填土土质及压路机压实功能等因素,在现场试压取得数据后确定不能少于4~8遍,要求轮迹重叠1/3~1/2轮宽,碾压无明显轮迹,同时土壤密实度要达到质量标准方可进行上一层土的摊铺。如果未达到质量标准,则增加碾压遍数直至合乎标准为止。

c. 路基填土压实采用压路机进行。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而静压,宜先慢后快,由弱至强振动。

d. 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给合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对于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手扶振动压路机或平板振动器进行压实。

e.摊铺时现场测定回填土含水量,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过干的洒水,过湿的晾晒后方可用于摊铺。

f.回填土土质不同时,要分段分层填筑,不得混填,透水性差的土壤如粘土等填在下层时,其表面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以便将来自上层填土的水分排出;同一层次不同土类填筑时,做成斜面或错台相接的形式,以免产生不均匀变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壤填在斜面或错台的下部。

g.地下管线或构筑物顶部范围以内,宜用人工夯实。

h.路床0~以内密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路床以下密实度要求大于90%,人行道路床密实度要求大于85%。

i.在圬工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分层填筑,以确保路基稳定性。

j.路堤边缘往往压不到,故在两侧加度40~,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按设计宽度和坡度予以修齐整平。

k.当路基填方高程已达到设计标高时,对路基进行测试,按规定填写检验与质量评定表,报业主和监理,经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石灰:采用品质为三级以上的消解石灰或磨细生石灰。

水:本工程用水采用饮用水。

a.在底基层开工前,提出稳定土配合比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b.稳定土中的土及石灰均经试验鉴定,且其性质符合规范要求后投入使用。

a.在正式开工之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修筑两段不少于长的试验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运输车辆、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b.试验路段的目的:检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计划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检验稳定土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大面积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确定稳定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设计规定压实度的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工艺。

c.在试验路段施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提交稳定土的拌合质量、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试验数据,施工完成后,提交总结报告。

d.试验路段在监理工程师在场地情况下进行施工,如该试验段的试验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即可成为本工程的组成部分,否则予以拆除。

下承层的上路床压实度≥95%,填料的最小强度(CBR)为8%;下路床压度实≥95%,填料的最小强度(CBR)为5%。当路床填料CBR值达不到要求时,采用掺石灰或其他稳定材料处理。

施工前,对于土和灰较干的要提前加水润湿,对于含水量大的要翻开晾晒。由于采用人工拌合,为保证拌合均匀,最少拌合三遍。拌合生产中,确保含水量达到最佳值,以保证碾压后的密实度,拌好的灰土为防止水分流失用塑料布覆盖。

a、拌好的灰土就近采用人工摊铺,灰土堆间采用铲车摊铺人工整平。

b、必须保证摊铺人员的数量与铲车相配套,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并保证摊铺速度。

c、灰土摊铺后由专人负责清除集料离析部分,特别是局部集料不均匀的要铲除,并用新稳定土填补、拌合均匀。

d、灰土摊铺完毕,立即用旋耕机进行犁耙,遍数不少于二遍,以保证铺土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e、稳定土的摊铺,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整幅宽无纵缝。

a、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

b、当稳定土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面全宽内进行碾压。

c、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时,重叠1/2轮宽。

e、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合,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人工将末端摊铺整齐,紧靠稳定土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稳定土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稳定土。方木的另一侧用土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将稳定土碾压密实。

a、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的底基层立即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

b、用草帘材料覆盖养生,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c、养生期内如出现病害,及时挖补,修整到规定的要求,挖补的压实厚度不小于8cm,杜绝薄层贴补。

d、在养生期间,除允许养生用洒水车通行外,严格控制其他施工车辆的通行,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并不得急刹车,车辆行驶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

e、在养生结束的底基层上,若不能及时铺筑基层,则禁止车辆通行。

水泥进场,必须附有合格证及化验单,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石屑必须干净无杂物,含泥量不大于3%,最大粒径不超过1cm;拌和用水应该清洁。

拌和前调试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如有变化及时调试设备和调整添加水量。在拌和时,应当考虑混合料摊铺碾压时含水量要达到最佳值,配料要精确,拌和要均匀。混合料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养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并不大于4MPa。作三种以上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并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以便选择最合理的施工配合比。

a.在正式开工之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修筑两段不少于50m长的试验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运输车辆、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b.试验路段的目的:检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计划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检验稳定土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大面积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确定稳定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设计规定压实度的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工艺。

c.在试验路段施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提交二灰碎石的拌合质量、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试验数据,施工完成后,提交总结报告。

d.试验路段在监理工程师在场地情况下进行施工,如该试验段的试验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即可成为本工程的组成部分,否则予以拆除。

施工前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a、采用翻斗车运输基层拌和混合料。如运距较远,车上混合料覆盖,以防水分损失过多。

b、拌合设备的生产率、运输车辆及摊铺机的生产率相配套,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c、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控制好摊铺速度,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d、在摊铺机后面由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将局部产生的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e、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整幅全宽不设纵缝。

a、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

b、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双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面全宽内进行碾压。

c、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重叠1/2轮宽。

d、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达到没有明显的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   km/h。以后采用2.0—2.5km/h。

e、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换填混合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人工将末端混合料摊铺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 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风化料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风化料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底基层)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6.8 养生与交通管理

a、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的基层立即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避免时干时湿。

b、采用湿砂或草帘材料覆盖,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c、养生期内如出现质量通病,及时挖补、修整,达到规定的要求,挖补的压实厚度不小于8cm,严禁薄层贴补。

d、在养生期间,除允许养生用洒水车通行外,严格控制其他施工车辆的道行。

e、在养生结束的基层上,若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则禁止施工车辆通行或设沥青封层,限制施工车辆通行。

7.沥青砼路面结构施工

本标段路面面层结构为:

上面层:3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5cm中粒式沥青碎石

为保证施工质量,在基层顶面设一层透层油和沥青砂下封层,在各沥青混合料面层间增设一层粘层油。

沥青下封层采用单层沥青砂封层。

a、沥青采用乳化沥青。

b、每批运到工地的沥青都附有生产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

c、砂要求粒粗角锐,质量坚硬,不易压碎,干净均匀,不含有杂质。其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在正式开工之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上选定长度不小于50m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机械行驶速度、单层沥青的洒布均匀度和洒(撒)布量。当第一次试验后经计算单位沥青用量与规范不符时,进行第二次调整试验,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以指导大面积的施工生产。

a、用于下封层的单层沥青材料和集料的标号、规格、用量满足规范及要求。

b、下封层在透层充分渗透、表面干燥、洁净并刮除多余油膜部分后洒布。沥青洒布车和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沥青洒布速度与集料撒布速度相协调,并洒布(撒布)均匀,局部用人工扫匀集料和嵌缝料。

c、洒布下封层沥青前,选择一段基层作为试验路段,以确定沥青和砂的撒布量。

d、洒布前对基层表面清扫至无尘埃,对构筑物加以保护以防污染。

e、沥青洒布在正常温度下进行,若气温较低或稠度较大时,适当加热沥青。洒布均匀不滑移、流淌,保证洒布连续性。

g、如有泛油现象,由人工补撒集料,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两遍。

h、下封层施工完,若有损坏现象,及时修补。

A、沥青的质量按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B、沥青喷洒后,如发现边缘有空白或花白处,及时采用人工补洒。

C、沥青材料洒布均匀,每车沥青开始洒布时和纵、横搭接处,采取措施,避免沥青洒布不匀或洒布过量的现象。洒布汽车无法作业的路段或部位,以及漏洒的部位,均用手提式喷洒器进行人工喷洒或补洒。

a、本标段透层采用慢裂性乳化石油沥青,沥青用量1.0Kg/m2。粘层采用快裂性乳化沥青,沥青用量0.5Kg/m2。

b、每批运到工地的沥青都附有生产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

准备浇沥青的工作面,保持整洁无尘埃,彻底清除半刚性基层上的浮灰、土、砂等污物,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开始喷洒沥青施工。

喷洒沥青材料的气温不低于10℃,风速适度二期六区B6(2#楼、3#楼、4#楼、地下室总图及零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浓雾或下雨天不施工。

喷洒乳化沥青材料在正常温度下洒布,如气温较底,稠度较大时适当加热。

在喷洒工作开始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乳化沥青采用洒布车均匀洒布,透层沥青洒布前用洒水车将基层表面喷湿,待表面稍干后,喷洒乳化沥青。

粘层沥青在铺筑覆盖层之前山西地标12S8.pdf,24h内洒布。

养护期间,不在已洒好乳化沥青的路面上开放交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