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村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

顾村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475.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顾村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

基 坑 围 护 工 程

编制单位: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GBT 35292-2017标准下载编制日期:二○○九年六月十五日

拟建的馨佳园项目是由上海明馨置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民生工程经济适用房。本工程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代设计院)设计,上海惠浦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我公司拟承担基坑围护工程施工任务。为确保工程质量,保障安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搞好文明施工,满足工程设计和使用要求,实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施工目标,特编写本施工组织设计。

1.1 工程位置及范围

该工程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东临沪太路,南对沪联路,西至菊泉街,北靠潘广路,拟建场地长方形。

该地块工程为6幢点状式住宅及公建配套,7、12号楼为24层,8、9、11号楼为18层,10号楼为16层,六幢住宅楼均设有地下室一层和地下水泵房。

1.4 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基坑围护及降排水设计所需岩土参数表

结合基地两侧老获径河道水位标高,每幢楼基坑开挖周长均在左右。

依据地质报告土层情况和各幢楼基底埋置深度(近3.6~)采用基坑围护措施,轻型井点降水,土钉墙护坡,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基坑局部落深压密注浆加固。

由于本工程为为六个主要单体,故设计采用单元设计,逐幢施工的方案。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

现行的国家、行业和上海市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 )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本工程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

本工程地理、地质条件;

我公司制定的相关规程、文件。

本施工组织设计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期、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安全和文明施工”为原则编制,是施工现场的指导性文件之一。

第三章 承建方针与目标

信守合同,严格管理,精心施工,质量创优,确保安全。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

服从和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具体开工时间以业主、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为准。

  第四章 工程质量、技术要求

4.1 深层搅拌桩施工要求

搅拌桩采用φ双头搅拌桩,桩体搭接长度;

水泥掺入量为12%,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5;水泥土搅拌桩7天、14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分别应达到0.5Mpa、0.8Mpa、1.0Mpa以上。

水泥强度等级为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新鲜、干燥,严禁采用受潮结块水泥和快硬性水泥;

搭接施工的相邻桩施工间隙时间不应超过15h;

搅拌桩施工定位误差不大于,垂直度误差小于1%,桩径误差小于4%,施工时要求连续、封闭、搅拌均匀;

成桩采用二喷三搅工艺,喷浆搅拌时钻头提升(下沉)速度不宜大于/min,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大于;

每机每台班制作试块一组;

根据水泥土墙计算结果分析,靠近水泵房处深层搅拌桩采用双头¢700密打四排(即墙体宽度为),桩长按计算结果取定为,打桩范围沿水泵房外围并各扩沿的范围布置;其它部位深层搅拌桩打两排(即墙体宽度),桩长取为。且按土墙计算分析,为满足墙体正截面承载力验算,须在每根桩内打毛竹,毛竹长度参见附图四与附图五。搅拌桩具体平面布置参见后面附图一、二、三。

土钉采用打入式,施工中孔位与孔距允许误差如下:

孔位允许误差±,孔深允许误差±,孔斜误差小于±10;

土钉采用MG48×3.5钢管,钢管上钻设梅花型注浆孔,土钉端部范围内焊接Ø18短钢筋倒剌以增加锚固力;

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注浆压力0.4~0.6Mpa,并不大于上覆压力的两倍。

土钉注浆材料为水泥浆,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注浆体强度等级大于M10,注浆浆液水灰比为0.45~0.5;

加强钢筋与钉头间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大于,水平联系筋与钉头间采用焊接连接;

坡面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大于,挂网后一次完成。

基坑内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坡顶设明沟排水;坑外地下水位取自然地坪向下,坑内侧由于采用井点降水措施,降水水位取基坑底向下;

降水应提前开挖时间二周开始,降水后基坑内水位应保持在基坑开挖面下,降水的同时应进行基坑内、外水位观测,如果坑内水位未达到设计要求,不得进行土方开挖;

降水同时应密切注意坑外水位变化及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回灌等措施。

第五章 施工总体部署及安排

由于本工程为六幢住宅以南北一顺向布置,并且南北端为地上24层住宅用房,故根据幢号层数多者先开工原则,及施工临时供电供水量的局限,基坑围护施工顺序由南与北向中间收尾(分为两个作业队)(北7#房→8#房→9#房,南12#房→11#房→10#房),各号房基坑围护施工顺序为先施工地下水泵房部位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坝体,布置号房部位轻型井点降水,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后,号房分层开挖随即土钉墙护坡施工,逐层向下直至基础垫层浇筑完成。

5.2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管理组织结构设置如下图所示:

施工分二块进行:北块进行7、8、9号楼地下室水泵房施工,南块进行12、11、10号楼地下室水泵房施工,每块又可分为设备、人员进场准备开工,正式施工、人员退场等阶段。排除进出场、预降水时间、挖土进度及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影响,南块施工预计约需64天,北块施工约需64天,总施工约需64天。

5.3.1设备、人员进场准备开工

工作内容包括施工设备进场安装、临设搭建、布控等,予计3天完成。

5.3.2正式施工阶段

5.3.2.1 深层搅拌桩施工:

5.3.2.2 砼压顶、护坡施工:

扩坡、砼压顶施工跟踪挖土和搅拌桩施工进行,出现足够的工作面即可进行,不占用总工期。

5.3.2.3 井点降水施工:

每班每天可完成一套轻型井点的安装,在深层搅拌桩施工完成3天后跟踪进行安装施工,在搅拌桩养护期间完成并进行预降水,故不占用总工期;

5.3.2.4土钉墙施工:

每班每天可完成约80m2,其施工进度主要受挖土进度影响,土钉墙跟踪挖土施工,在挖土完成形成土钉墙工作面后1天内可完成该工作面的土钉墙施工。

5.3.3退场:1天可完成

详细施工进度计划见下表:

施工进度计划表(仅为单体工程)

注:本地块为主要六幢单体,从总体施工安排基坑围护措施分南北两块进行,结合实际供电量和供水量测算,上述计划为南北块7号、12号楼单体基坑围护天数,至于8、9号楼北块每单体相应推迟12天完成,即北块7、8、9号楼基坑围护与土方工程总计划为64个日历天,南块12、11、10号楼总计划相同。

5.4.1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配置

公司将选派业务素质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熟练的施工管理人员,保证主要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均持证上岗。(项目主要管理岗位及分工见下表)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分工表

5.4.2项目劳动力配置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需求,我公司将选派施工熟练的劳动力进场施工,保证所有特殊工种均持证上岗,配备劳动力43人,确保整个工程按预定的工期目标的实现。(由于是多工种交叉施工,故人员可在班组间相互调配)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地质条件、采用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综合工期、供给、外运等因素,设备的投入量和相应配套机具详见下表。

注:施工峰值用电量约为400KV·A。

应本着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区域,依照点、线、面、体综合考虑的原则统筹安排,使施工区域分布、道路管线铺设、材料堆放等各项安排切合实际,方便可靠,减少劳动强度,确保安全和现场文明,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具体布置在施工正式开始前上报《现场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主要材料为搅拌桩用水泥,压顶砼、土钉墙用水泥、砂、石子、钢筋,井点降水用滤料、井点管等。各种材料保证现场存放3天需用量,然后每天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调运进场,以便合理利用资金。上述材料均应提供产品质量保证书和出厂合格证,施工前需提交甲方或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施工准备工作必须快速完成,在签定合同后,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开始现场办公、组织施工队伍立即开始施工准备、临时工程及施工协调工作。

施工准备分为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原材料、机械设备准备。

(1)组织参加工程的有关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核对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并逐级落实到生产第一线;并积极协助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各项设计交底工作。

(2)编制完善补充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及时报送监理审批。

(3)按照监理工作程序的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文件、资料,为开工做好准备。

(4)分级、分层、分阶段向管理人员,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与技术交底。

(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总交底,并针对各专业人员进行各专业安全技术交底。

(6)做好用于施工的各种原材料的采样测试工作。

6.1.2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该工程施工现场为拆迁后的熟地,基于此:

(1)平整场地,清理地下障碍物;

(2)铺设场地内道路;

(3)敷设好场内施工电力线路、走水管道。

(4)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红线和控制点,将坐标和高程控制点引测至现场不易破坏的地方,设置控制桩,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加以保护。为测量放样打好基础,并定出桩位以备开工。

(5)依照优化后的总平面布置图布置临时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和施工设施完善可靠。

6.1.3人员、设备物资供应和进场

签定合同后,项目经理及项目部主要成员到位到岗,并按工程需要组建施工组织机构,及时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尽快展开工作面,同时做好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和执行有关制度,对参加工程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按照工程进度安排,各专业工种人员应提前落实,保证按时到位。

(2) 设备及物资准备

A 市场调查:进场前,根据设计图纸详细统计所需物资的种类和各种物资的数量,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各种材料的货源、供应量、价格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等信息,其次对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的各个供应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试验,根据以上结构择优确定各种物资的进货来源。

B 编制物资进场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的安排,合理确定各种物资的进场时间和工地存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进场计划,并报监理和业主批准。

C 物资进场:根据确定的进货渠道和物资进场计划,合理组织资料和运输机械,保证各种物资按计划进入施工现场。

按照施组设计中机械配备和施工进度情况安排组织机械调配,制定出机械运输方案,保证各种施工机械有序按时进场,确保各项工程按时开工。

6.2 与相关单位的协调

6.2.1 与总包单位的协调

为保证施工尽早展开,进场后积极与总包单位相关部门联系,主要就场地占用、用电、用水等问题逐一落实。施工全过程应与总包保持经常性联系,积极征询采纳总包有关质量、进度、变更、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意见,确保施工文明有序,令业主达到最大程度的满意。

6.2.2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1)进场后,协助驻现场监理、甲方代表,及时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开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

(2)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驻场监理汇报,并向设计人员征求意见,经设计人员同意,办理设计变更后方可进行施工。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未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3)积极邀请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关键部位的技术方案讨论审定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把设计思想贯穿进实际施工工程中,经理部及时与设计院驻场代表联系,解决施工中产生的变更设计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6.2.3 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1)充分配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信息管理职能,做好基础工作。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经甲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质量管理。在班组自检和安质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3)贯彻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所有进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等均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进场报验单,请监理工程师共同把关,审核生产单位的资质、信益等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

(4)部位或分项检查工序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展开工作。

(5)积极配合试验监理工程师完成对各项试验项目的有见证送检。

第七章 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7.1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和贵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本工程拟采用二次喷浆三次搅拌的施工工艺,其成桩工序包括测量定位、预搅下沉、提升注浆搅拌等多个循环环节,搅拌桩平面布置图参见附图一、二、三、四、五,其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7.1.2.1 测量定位

7.1.2.1.1 首先依照测绘单位提供的红线定位图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用经纬仪、钢尺进行轴线定位,经业主、监理等各方复核无误后设定明显标志,并做好保护工作;

7.1.2.1.2 根据轴线放出搅拌桩的桩位,做好标志,以便以后复核;

7.1.2.1.3 引启程系统,并在场地内不易破坏处设置标志,用以确保搅拌桩的入土深度和桩顶标高;

7.1.2.1.4 按图纸放出每一个桩位,并用小竹签作好标记;

7.1.2.1.5 机具、人员移动时要保护好末施工的桩位标记;

7.1.2.2 桩机就位

7.1.2.2.1 由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判断平面和空间的阻碍情况;

7.1.2.2.2 采用水平尺校正基座,保持基座水平,保证桩机“平稳、周正”;

7.1.2.2.3 动力头、搅拌头、桩位三点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7.1.2.2.4 桩位定位偏差≤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1.0%。

7.1.2.3 预搅下沉

7.1.2.3.1 严格控制下沉速度,密切观察动力头电机工作负荷,其电流指数不大于70A,以防烧毁电机;

7.1.2.3.2 如遇较硬地层下沉速度过慢时,可通过中心管压入少量稀浆,以润湿土体,加快下沉;

7.1.2.3.3 严格控制桩底标高,搅拌头必须沉至设计桩底标高。

7.1.2.4 灰浆制备

7.1.2.4.1 在搅拌头预搅下沉的同时,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拌制水泥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55,水泥浆液搅拌时间≥3min,以使水泥充分水化,均匀拌合;

7.1.2.4.2 需加入外加剂时,应按比例溶于水中,然后定量加入拌制浆液中一起搅拌;

7.1.2.4.3 搅拌好的水泥浆停置时间不得过长,超过2h后应降低强度使用;

7.1.2.4.4 水泥浆液在灰浆搅拌机中要不停搅拌,直到送浆前。

7.1.2.5.1 第一次注浆提升搅拌

A、预搅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即刻上提20cm并开启压浆泵送浆,并用反转在桩底原位搅拌20~30s后,以0.5m/min左右的提升速度开反转边搅拌边提升,直至设计桩顶标高;

B、送浆时压力控制在1.0~1.4Mpa,搅拌头转速控制在60r/min左右,注浆量约30L/min。

7.1.2.5.2 第二次搅拌下沉

注浆搅拌提升至桩顶标高后,停止送浆,开正转搅拌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下沉速度控制在0.5m/min左右。

7.1.2.5.3 第二次注浆提升搅拌

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开始送浆,开正转搅拌20~30s后,以0.5m/min左右的提升速度开反转边搅拌边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

7.1.2.5.4 注浆管道及机具清洁、移位

成桩结束后,清洗钻杆、送浆管道及机具,进行桩架移位。

7.1.3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7.1.3.1、施工中应对每根桩进行质量检查和做好施工记录。

7.1.3.2、施工中应对浆液的配合比和水灰比以及各种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0~0.55。

7.1.3.3、开钻后每天应对钻头叶片长度和磨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长度不够、磨损严重时应进行修整,确保有效桩径,搅拌头直径为双头Ø700mm,误差不大于15mm。

7.1.3.4、搅拌下钻时除非遇硬土层确实下钻速度明显降低和工作电流过大而允许适当加大助沉外,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加水加快搅拌下钻速度。

7.1.3.5、必须控制好喷浆提升速度进行提升喷浆,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大于0.5m/min。

7.1.3.6、对每根桩的桩位、钻进深度、桩的垂直度,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

7.1.3.7、桩与桩搭接停工时间不应大于15小时,如间歇时间过长,应采取在接缝外侧补桩或注浆的封闭措施。

7.1.3.8、喷浆时的提升速度必须根据桩径、水泥掺入比、压浆泵流量、喷浆次数和被加固土体的重度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提升速度和压浆流量相匹配。

7.1.3.9、在喷浆提升的过程中若中途因故停浆时,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50cm,待恢复供浆后再提升喷浆。若停浆超过3h,应考虑拆管清洗为妥。

7.1.3.10、按照两次喷浆要求分配两次的喷浆量和合理的提升速度,使第二次喷浆到桩顶后,浆液正好用完。

7.1.3.11、在喷浆提升至桩顶标高时,应停止提升,继续搅拌数秒钟,以保证桩头密实。

7.2.1土钉墙施工工艺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土钉墙详图参见附图九)

7.2.2.1 测量放线

根据基坑围护平剖面图,用测量仪器准确定出基坑围护内边线位置,用木桩或白灰作出开挖线标记。

7.2.2.2 基坑开挖、修坡

土方开挖必须和土钉墙施工密切配合,开挖进程和土钉墙施工形成循环作业。故土方开挖必须分层分段进行,分层按基坑土钉竖向间距以下0.2m左右为一层,工作面宽度约4~5m,以确保土钉成孔施工作业面,分段长度按挖土分块长度,下部基坑土方开挖亦按上述参数及土钉墙施工操作顺序进行。开挖时预留20~30cm人工修整,修坡时注意坡面整平,必要时用铁锨局部夯实,然后才能进行喷射砼。前层土钉完成注浆24小时且面层砼喷射完毕24小时以上后,方可进行下一层边坡面的开挖。开挖时铲头不得撞击网壁和锚杆头。

7.2.2.3 定位放线

按设计图纸由测量人员定出每个土钉的位置后,打入Ø8㎜×300㎜钢筋或竹符签做标记,以便在成孔时准确定位,定位允许误差为±100㎜。

7.2.2.4 锚杆制作

7.2.2.5 土钉成孔安装

先用锚杆钻机将深层搅拌桩体钻穿后用空压机带动锚杆冲击器将加工好的锚杆按照设计标高和间距打入设计孔深。土钉成孔安装倾角误差允许范围为±10。

7.2.2.6 配制灌注浆液

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标号为P.O 32.5,用搅拌机按水灰比0.45左右搅拌。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应在初凝前用完。

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待第一次注浆初凝后进行第二次注浆,注浆前应先将注浆管插入锚管底部,用高压水冲洗锚杆孔,然后从锚杆孔底部注浆,边注浆边拨注浆管直至注满,孔口用止浆塞封堵,防止浆液外流,注浆压力0.4~0.6Mpa,并不大于上覆压力的两倍。平均每延管长米注浆耗用水泥浆40L。

7.2.2.8 扎钢筋网及焊拉结筋

7.2.2.9 配制砼

石子粒径为5~10mm,最大粒径10mm,水灰比为0.45,在土质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外加速凝剂控制砼初凝时间在10min以内,终凝时间小于30min。

7.2.2.10 喷射砼

喷射顺序由上而下进行,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控制在0.6~1.0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钢筋部位除外),喷射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0.2~0.5MPa,喷头水压不宜小于0.15 Mpa,厚度为100㎜,并控制其误差在±10㎜范围内。

7.2.2.11 养护

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

第一层土钉施工完成养护24小时后,开挖第二层土方,按此循环直至基坑标高。

7.3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7.3.1 轻型井点施工工艺

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流程为:(井点降水布置图参见附图六、七、八)

定位放线→铺设总管→成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密封→管路连接→安装抽水设备和集水、排水管→真空泵排气→离心泵抽水→观测

井点降水成孔施工采用水冲法,该方法是用高压水冲刷土体,用冲管扰动土体助冲,将土层冲成圆孔后埋设井点管,成孔孔井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埋设大于0.5m;冲孔前应在井点位置预挖深度约为1.5m深的沟槽,以防止泥浆四溢,降低井点管的埋设深度。

7.3.2.2 安装井点管

7.3.2.3 填滤料、封口

井点管放置后,在管壁周围灌滤料,地面下1m用粘土填实,并压实封闭口,实现真空降水。

7.3.2.4 管路连接

7.3.2.5 井点施工的要点

2)井点施工结束,立即组织洗井,做到出水正常。

3)降水系统各部件应连接严密,不得漏水、漏电、检查泵组工作状态。

4)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组织抽水,全面检查机组的工作水压力、真空数、电流、电压,井点的出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5)在试抽水过程中,应定时观察抽水流量,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等,并做好记录,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效果,如出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7.4 压密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

7.4.1 施工工艺流程

压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7.4.2 主要技术参数

1、注浆压力:0.4~0.6MPa 2、注 浆 量:掺入量20%

3、注浆材料: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水 灰 比:0.5

5、注浆孔距:1.0m 6、注浆深度:3.5m/3.0m

7.4.3.1、施工准备

7.4.3.1.1、开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把各项技术参数分解到每个岗位,严格按设计的参数进行工作。

7.4.3.1.2、详细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注浆作业可能会产生影响环节做好防范措施。

7.4.3.1.3、对准备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核实验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7.4.3.1.4、对使用的各种材料,每个班组必须有详细的记录,使用量应和设计用量基本一致。

7.4.3.1.5、投入使用的设备应完好无损,并应提供相关的年检合格证明。

7.4.3.1.6、严格按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作业,上道工序完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开工。

7.4.3.1.7、注浆范围:基础范围内局部开挖深度超过4米的部位(集水坑、水泵房等),注浆范围控制在开挖位置四侧外扩1~2米,具体按现场条件取定。

7.4.3.2、施工工艺

7.4.3.2.1、选用Ø45地质钻杆,用震动的方法将钻杆打入至设计标高,采用自下而上,从边缘至中间,每跳1孔,分别注浆的施工顺序。

7.4.3.2.2、浆体必须经过搅拌机充分搅均匀后,才能开始压出。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并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浆体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7.4.3.2.4、每一注浆孔结束注浆拔出注浆管,清洁后进行下一孔的注浆循环。

7.4.3.2.5、孔内注浆一经开始,应连续进行,注浆速度控制在7~10L/min。

7.4.4.1、注浆压力:压力的大小和复盖层厚度、浆液粘度、注浆量、注浆方法等密切相关,压力过大,浆液就有可能上抬,甚至溢出地表,压力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按设计要求选定注浆压力后,要进行监测,要求监测资料,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

7.4.4.2、冒浆:在未达到设计注浆量的情况下,发生冒浆,必须采用控制冒浆的措施,以确保各孔段的扩散半径和注浆量。

(1)采用间歇注浆法,先注上部孔隙相对大的土层,停一段时间后,再注下部土层,即自上而下间歇注浆。

(2)用专用的堵冒器具,套入注浆管,压入土中,预防冒浆。

7.4.4.3、覆土控制:注浆区域内上覆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2m,当不具备足够的上覆土层时,可采用间歇注浆,首先对浅层土层进行低压注浆,形成封顶压力,然后再从下往上注浆。

7.5.1 根据现场定位测量后,7、8、9号楼离老获泾河道边线较近,尤其是8、9号楼,故应在开挖过程中沿河道侧的坑顶周边,从转角处开始设置沉降及位移观测点,观测点间距为15米(参见附图一、二、三)。

7.5.2.1 围护顶部变形监测:拟在基坑周圈围护顶面上布设墙顶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用长8公分带帽钢钉直接布置在新浇筑的围护顶部上,并测得稳定的初始值。

7.5.2.2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围护结构的变形通过预埋在围护墙体的测斜孔进行监测,主要了解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地下墙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变化情况。

7.5.3.1 监测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7.5.3.2 监测频率: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理又安全合理,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见下表(最终监测频率须与设计、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

说明:1、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适当进行调整;

3、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

4、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扩展,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

7.5.3 报警指标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本工程报警指标初步拟定为下表(须得到有关单位的确认):

以上监测报警值应由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协商确定,每天观测数据经检查无误后整理成监测成果,提交给业主、监理及有关单位。

事先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时间进行预测、分析、并储备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具、物资,见下表所述: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为了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将组建以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工程师具体实施,质检员直接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网络,该体系如下图所示。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针对本工程质量特点,对项目部质保组织体系主要成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工作岗位定岗定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8.2.3 管理制度

严明全面的管理制度、严谨科学的管理措施T∕CAGHP 015-2018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预算标准.pdf,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才能更好地确保质量保证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我们的承诺,向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8.2.4 质量保证措施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公司参与市场竟争的一贯宗旨,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施“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质量管理模式,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施 “四检”制度,即“班内自检,

交接班互检,现场质检员专检,公司抽检”制度。未按规定进行自、互检、交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同业主、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

(2)由公司总工审批发放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提交业主和监理认可后方可执行。

(3)项目部负责人依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实施,若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所致,应对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事宜,并报公司总工审批后实施。

(4)实行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负责制,坚决依照质量管理体系,逐级负责,层层把关,使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各级管理人员能力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认真做好每道工序的自检、互检、专检,把质量目标落在实处。

2017甬SS-01 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pdfA 重点监督: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测量定位、材料进场、隐蔽工程验收等工序重点检查、监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