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综合体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组织方案

交通综合体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组织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62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交通综合体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组织方案

交通综合体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

施 工 组 织 方 案

本项目为京沪高铁无锡东站站区配套工程之交通综合体。就地下室而言,从基础承台起设置沉降(抗震)变形缝将建筑分为各自独立的单体,地下室为框架结构体系。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PHC桩-钻孔桩高层住宅小区桩基施工组织设计.doc,无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峰值为0.05g,相应的地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本工程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及抗震构造按六度考虑,故交通综合体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初定为四级。

拟建场地土可能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Ⅲ类, 在6度设防条件下,埋深在20M以内地基土无液化土层存在,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基本风压与雪压为0.45KN/MXM。

桩基础承台设计有7个规格,最大的是7桩六角形承台,平面尺寸为6648*5758,承台厚度均为1600,底面配置Ⅲ级钢φ25@150双向;承台之间布置联系拉结地梁,拉梁截面除、轴变形缝双梁(600*1500)外均为1000*1500,梁顶标高与底板、承台面持平,主筋配置HRB400Ⅲ级钢φ32以下,受力筋间距较密。结合上部结构,在基础承台、地梁及底板上预留框架柱、地下室外墙及消防水池壁板墙插筋。

基础承台、地梁及底板下铺设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考虑底板下回填夯实,密实度系数达90%以上。

基础地下室机械作业和人工配合挖土深约5.00M(承台基底6.00M)以上, 破桩铺筑素砼垫层后做承台及有梁式防水砼满堂整板基础;底板下承台高度拟采用砖模。

在坑底边缘设纵横向300*200明排水沟和若干个集水井, 地下室外墙迎水面采用两道防水与底板以下的坑、池等局部降低处防水层保持连续, 外砌1/4砖复壁墙保护层;外墙与基坑壁间的空隙采用粗砂分层夯实,覆土外墙结构采用P6抗渗混凝土。

由于地下室框架柱、顶面梁板结构的图纸还未出来,现假定设计如下要素:框架柱截面1000*1000,顶面框架梁截面450*1200~1500,跨中井字梁截面300*800~1000;地下室顶板厚度200~250。框架柱、梁受力筋为Ⅲ级钢φ25左右,板筋φ12@150双向。

地下室的设备管道及孔洞的位置尺寸,包括避雷接地与梁柱钢筋电焊等,务必配合水、电、暖通等工种作好预留埋设。施工时须与各专业核对无误后方可浇捣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承台、地下室底板为C35抗渗P6;地下室外墙、框架柱、顶面梁板结构为C35;

为了使承建施工符合交通综合体设计风格的建筑特色,对本工程而言,施工管理上组织方案的选择,尤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显得极为重要, 就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施工。

2.1.1 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根据各种具体条件,拟定施工方案,着重总体部署、确定施工程序、进度控制、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措施,合理选用机械,以及质保体系、安全文明等现场管理的保证措施。

2.1.2 交通综合体地下室主体工程《施工方案》是指导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现场组织、工艺流程、技术措施、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技术文件;是项目经理受企业法人代表的委托,针对本工程合约内容而编制的相关性文件。

如布设临时设施、运输道路与材料堆场,对水电能源作出规划,安排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与半成品的供应,以便预计施工中各种需要及其变化作好事前准备,把设计与施工、技术与经济、内业和现场的全局活动,把各部门、各阶段、各工种以及各分部项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优质、低耗、高速地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2.2、编制依据:

2.2.1、根据发包方提供的由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京沪高铁无锡东站交通综合体基础平面图;地下室框架柱、顶面梁板参数的假定设计。

2.2.2、根据交通综合体现场的踏勘情况及开工具备的基本条件;

2.2.3、发包方提供的本工程“建筑与结构工程概况”及质量、工期等要求;

2.2.4、土建工程按照现行的《江苏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和《无锡市单位估价表》;九七费用定额及无锡市现行相关文件规定;

2.2.5、本公司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当前的技术装备及队伍素质情况。

2.2.6、本公司 ISO9002 《质量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企业标准;

2.2.7、国家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3、遵循的施工规范

2.4、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国家建设部2000年81号令《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5、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5)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0)建工劳字第24号

2.6、组织施工的原则及要求

2.6.1、认真按照交通综合体地下室工程《技术规范》明确的特殊技术要求、答疑内容、设计施工图、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行业规程及其相关程序办事;

2.6.2、秉承公司“建品牌项目,创一流信誉;以服务效益,求生存发展”的经营理念,坚决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公司ISO9002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既定工期和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组织施工,确保主体结构一次性验收达到“合格”等级。

2.6.3、贯彻落实江苏省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建设工会委员会《关于全省建筑业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通知》和《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组织好文明施工。

2.6.4、将施工总进度网络控制计划深化到各个工种、各个班组,克服现场管理的盲目性,对本工程实行创优达标管理,按照无锡市确保工程质量的若干规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开竣工期限的要求,

同时注重节约建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多快好省地完成交通综合体地下室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任务。

2.7、编制的指导思想

2.7.1、借鉴国内外建筑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采取行之有效的“项目法”施工管理机制,抓住质量、安全、文明这一建筑业永恒的主题,竭诚做到施工有规范,管理有制度,验收有标准,质量有保证。为无锡市轨道交通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7.2、通过施工交通综合体地下室工程,学习先进的建筑施工经营管理经验,锻炼培养出一支较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熟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现代建筑工程上的运用,为公司在无锡市树立社会信誉打下坚实的基础。

3.1、临时设施布置:

3.1.1、生产用房与加工场地:

工地范围内拟以建筑物外轴线中心外延50.00M(塔机旋转臂半径)内, 地下室施工在建筑物边线外围与中部留存少量场地内搭建钢筋成型的加工棚;到上部结构施工时,现场钢筋加工、临时木模加工、五金机修间等拟布设在塔机旋转半径范围内由塔机垂直运输至楼面作业层。

假设在本工程基地旁边业主指定的地块内规划布局,在搭建办公生活用房外,安排适度的加工用地。具体待进场后拟定详细的有利施工、符合文明之总平面布置方案。

混凝土和砂浆搅拌及水泥库等布置在零星地块处,其他加工作业棚、模板、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的堆场根据建筑物平面的许可合理布局;材料仓库100M2,机修工具间30M2,木材加工100M2,水泥库房50M2,钢筋成型100M2,危险品库20M2,试验养护室20M2、消防器材室20M2。采用砖砌体墙、木门窗、钢管扣件与瓦楞纤维板屋顶。

3.1.2、生活办公用房:

承建方临建用房,考虑布置在业主安排的地块内;搭设临建二、三层活动房约1200M2,解决管理技术人员的办公和全体职工的食宿问题。

临时设施搭建标准:办公用房为二层活动式彩钢板房。职工宿舍为普通活动房, 给排水、照明电气、空调(仅办公室)安装配套,以利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职工生活;

3.2、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由于现场较为宽阔,位居交通干道,必须按照业主对施工现场的要求和公司建设工地文明达标的规定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对机械设备的安装就位、原材料、半成品的堆放事先规划,尽可能避免费工的二次搬运或者影响平面布局的制约,并结合施工各阶段进度,及时调整现场总平面布局,保证施工生产的秩序井然。

3.3、技术准备:

3.3.1、根据规划设计的基地总平面图提供的城市坐标控制点,布设基坑施工测量的主轴线控制网,引出轴线控制点并予以严格的保护。为相邻道路(管线)沉降与位移的观测,设置一定量的观测点进行定期测量,作好记录。

3.3.2、组织各专业(工种)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内部先前自审,将设计中的疑点和不利施工因素的问题待业主组织图纸会审时接受技术交底。

3.3.3、安排模板、钢筋等技术骨干进行图纸的深化翻样,编制工程预算,提出完成各分项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商品砼、混凝土小型砌块、标准砖、砂石以及钢管、扣件、木质胶合板等周转料等要货计划。

3.4、机械装备的配置

附表:选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4.1 实施要点:

4.1.1、在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时,现场总平面布置要做到科学、合理、紧凑,有利现场生产,方便职工生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符合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标准。

4.1.2、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地下室筏板砼浇筑养护、框架柱梁板梯(剪力墙)结构施工、垂直运输以及地下室无渗漏“零缺陷”等内容的施工等工艺过程和质检验收,是本工程的关键。重视施工方案的可靠性,确保万无一失。

4.1.3、严格按混凝土结构验收规范要求部署施工。在地下室、主楼结构施工阶段,采取平行流水、交叉作业、搭接并进。交通综合体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4.1.4、通过工程例会,协调土建结构与机电安装、材料采购和物资供应的关系,以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为依据,单位之间、工种之间相互支持、通力合作。

4.1.5、施工机械的选择、布置应考虑工作环境、结合工程特点的可靠性。使技术装备的利用率达到最佳效果,在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计划的兑现。

4.1.6、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利用长期的合作伙伴解决新材料的供应渠道。采用新工艺,保证主体结构施工达到一流水准的管理目标。

4.1.7、根据合同确认的工期要求以科学的论证安排,加快主体结构形象进度。并充分考虑各专业施工流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4.2.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测量师: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定位、轴线引测、标高控制、沉降观测;

质监科:负责对施工过程操作质量的监督管理,提出整改意见;

计划科:负责施工进度、生产调度,编制各种计划,确保各专业工种平衡作业;

技术部:负责设计图纸的深化变更,施工方案的编制,分项工程交底签证;

核算财务:施工预算、计划统计、成本核算、劳资财务及工程款往来;

材料设备:负责材料供应、价格控制、设备维修、运输调度;

后勤保障:负责食宿、安全文明、环卫管理、消防保卫工作。

4.2.2 项目体主要管理岗位和技术人员配备

4.2.3 交通综合体地下室结构工程 / 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图

4.2.4、劳动组织: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二级经济责任制管理。即以土建结构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捣专业划分项目的实施单位。内部制定独立的人、财、物消耗定额,独立核算。项目经理部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的平衡调度。监督各施工队的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4.2.5、劳动力配备计划

(1)、根据本标段总工期要求及各阶段交叉施工的任务量与技术工种的需求情况配备劳动力计划,施工高峰时劳动力平均值约为420人左右;

(2)、根据工艺要求配备适当比例的专业操作人员,力求选择劳动干劲足、技术素质高并适应多项工程交替作业的工种,胜任现场操作;

(3)、发挥项目管理之决策、控制的核心作用,尤其是现场管理人员组织指挥的应变能力。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劳动力的均衡调度。地下室工期拟定100天,

5.1、主要特点:

5.1.1、 地下室基坑开挖范围较大,总平面之横向宽度 120.00M, 纵向长度186.00M;本工程位于开发区,且建筑物外轴线紧靠交通道路,现场加工占地较为狭窄。

5.1.2、 挖土深度:地下室底板部分5.80M(承台基底6.60M,局部集水井落深6.80M), 稳定水位高程考虑在地表下1.33~2.63M, 而地表下水位主要按照埋藏条件可分为浅层孔隙型潜水及微承压水, 且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和气候变化波动,土层渗透性较弱, 浅层渗透系数水平和垂直量均不大;仅管所在地基础地下室施工对降水和挖土一般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本公司考虑其土质条件,务必采取合理的降水和支护形式,确保基础安全。按照有关规定,待编制专项方案呈报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

5.1.3、基础桩基进入独立柱承台,桩主筋锚入承台内45d焊接的工程量较大;

5.1.4、扩展基础(独立柱承台、地梁)的规格较多,埋深不一;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楼面层分区划沉降缝,工作量很大;框架矩形柱、外墙(水池壁板)、主次梁、底板(顶板)的截面尺寸较多,地下室结构标高有4.85M, 对确定模板配置方案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必须拟定详细的模板翻样及专项方案经审批后贯彻执行。

5.2、施工顺序:

开挖土方 → 扩展基础(承台及地梁)砖模 → 破桩 → 验收 → 垫层 → 扩展基础(筏板)钢筋绑扎 → 底板砼浇灌 → 地下室结构 → 地下室外墙防水 → 回填土。

5.3、基坑降水与围护:

现手头无地质资料:假如现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在3.89~4.25M之间,相对高差为0.36M。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 20米以浅的饱和砂土和粉土为非液化土,地下水(土)对混凝土和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将根据结构设计说明,对土方开挖前的基坑降水和围护要求有专门的设计方案,拟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采取放坡并辅以土钉墙锚喷支护等措施,组织好基坑排水,并在开挖线周边的外围先用压路机压实,做砖砌明排水沟,防止地面雨水的流入。

基坑开挖较深时宜做好护坡措施,若开挖深度小于5M(自然地面下)可放坡施工,拟定在垂直开挖时采取1:0.50放坡大开挖,坑底明排水沟加集水井抽水解决边坡稳定,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部30CM以上。

依据新建工程的地质条件,本公司遵循“既安全又经济”的原则,采用何种降水与基坑支护方案,则根据地质条件、现场环境、施工季节以及承建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灵活应用,其最终目标实现开挖基坑土方时的边坡稳定与土体含水量满足作业要求。

在现场同业主、监理及设计等专家共同协商并确定最为合理、安全、经济的基坑围护及降水方案选择。 现简要地阐述上述方案的施工要点及一些注意事项。

(1) 坑底明排水沟和集水井设置在基础轮廓线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坡脚不小于0.30M,排水沟底宽不小于0.30M, 坡度为0.1~0.5%, 排水沟底比挖土面低0.30M, 使水流畅通。地下室平面范围内设置纵横向有一定泛水坡度约3%的盲沟(断面300*400),与基坑周边的明排水沟环通,组成基坑降水及围护的排水系统。

扩展基础的承台地梁以轴线或各规格的承台为单位,独立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予以降水;集水井底比排水沟低0.50~1.00M或深于抽水泵的进水阀的高度以上。

进壁用木、竹、混凝土管等简易支撑加固。渗入基坑内的地下水经排水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用水泵排出坑外。

抽水要连续进行,直到基础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做回填土后才能停止。

(3)当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并予以修整后沿坑底四周做砖砌明排水沟坡向集水井,沟内粉刷1:2.5水泥砂浆;集水井用16目/CM2钢丝网围成圆桶状,内放潜水泵抽水;并设置纵向盲沟若干条,排水沟集水井内布设潜水泵不间断抽水,降低水位到坑底30CM。

为配合基坑边坡围护,挖掘机沿基坑周边先行开挖。根据土质情况,如边坡松动可能出现局部的坍塌现象,待修整基坑边坡斜面后打入φ48钢管或粗钢筋深2000间距@600梅花形布置组成锚固土钉, 与护坡钢丝网绑扎;浇筑60厚C20细石混凝土护坡层,内配φ4@200双向钢筋网,随捣抹面。

用粗钢筋制作时,为了承受荷载需要采用的拉杆是2根以上组成的钢丝束时,应将所需长度的拉杆点焊成束,间隔2~3M点焊一点。为了使拉杆钢筋能放置在钻孔的中心便插入,可在拉杆下部焊成船型支架,间距1.5~2.0M一个。为了插入钻孔量不至于从孔壁带入大量的土体到孔底,可在拉杆尾端放置圆形锚靴。

4φ20钢筋与拉筋焊接

再与钢筋网绑扎连接

土钉墙正立面图 锚杆与爪连接示意图

(1) 按图示尺寸,沿基坑开挖线周边的外围先用压路机进行素土夯实后,做砖砌明排水沟,沟内粉刷1:2水泥砂浆,明沟外铺150厚C20素砼随捣随抹,与施工场地标高一致;挖土时在四周圈起钢管护身栏一道,高度1.20M做红白相间的色标, 四角进出口处设警告牌。

(2)基坑开挖必须在业主与监理的协同下按设计要求谨慎施工,基坑开挖原则上分段分层开挖,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和无锡地区汛期等情况。

地下室及承台基坑土方开挖的放坡系数为1:0.50~0.75, 选用4台R942液压反铲式挖土机同时作业,即由中间起朝南北方向开挖。

5.4、土方开挖:

5.4.1、挖土流程与工作段:

根据现场总平面与基地外交通布置情况, 在满足土方开挖条件的前提下,准备选用4台2M3挖土机以中部对称轴为界划分二条流水线挖土作业, 开挖流向为先深后浅由中间朝东西两个方向开挖。由自卸车装土全部外运至业主的指定场地。

按设计要求的挖掘深度,基坑开挖分层进行,高差不应过大,每批土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2.00M;当挖掘机挖至坑底标高以上30CM时必须预留原土结构,由人工进行修整铲平。避免机械直接开挖造成碰撞、断桩而使桩顶损坏。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后必须进行桩基验收并及时浇筑垫层。

5.4.2、机型选择:

根据工程实际和进度安排,确定采用长臂R942型2.00M3挖掘机作为主力挖土机一次性挖至基底控制标高;电梯井坑较深处和桩承台间较容部分选用PC400型0.40M3小型挖掘机掏土;当开挖到基底以上30CM时,以人工配合修整铲平。挖土完毕请业主、监理、设计等实施地基验槽,办理签证记录;并防止基坑曝晒和浸水。

5.4.3、挖土的质量要求与安全事项:

(1) 控制基底标高宁正勿负,要求+30CM以上,严禁基坑超挖;

(2) 桩附近挖土,要缓慢轻巧,妥善保护工程桩,以防侧向碰撞而损伤桩质量;

(3) 挖土机反铲履带要与开挖垂直方向的坡度适当,预防塌方发生事故;

(4) 挖土机回转半径内不得站人,以防落土伤人;

(5) 开挖土方时必须做好对临近道路、绿化、广场等周边公共设施的保护。

(6) 挖掘机坡道不陡于1:7,夜作业必须有照明,下班前要撤离坡顶线,机斗要落地。

5.5、破桩与垫层:` 5.5.1、施工顺序:破桩安排在与挖土同步进行,垫层随挖土、破桩按地下室施工段,分片操作。顺序为:分层开挖→ 工程桩验收→ 人工平整夯实 → 浇筑垫层砼。

5.5.2、破桩:

(2) 破桩时主筋按设计长度留出,不得截断,长度达不到时须焊接加长;桩顶钢筋锚入承台底板的做法满足设计要求;

(3) 对于桩顶低于设计标高的必须将桩顶挖出,破碎桩头后按设计要求将主筋接长,用高于桩身强度的砼灌实,以确保桩身砼的有效深度。

(4) 破桩完成后,即由业主组织设计、监理、桩基施工单位、总承包商联合进行桩基工程的竣工验收,重点核查桩位偏差、桩顶标高以及桩身砼质量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如有个别管桩超过质检标准允许偏差的话,则由设计院提出整改方案。

5.5.3、砌筑砖模与浇筑垫层:

承台、地梁、集水井落深部分拟定用240厚标准粘土砖砌筑砖模,内壁做1:2水泥砂浆粉刷。详见附图:承台基坑、地梁基槽挖土及砖模布置示意图。

1)承台基坑、地梁基槽以设计平面尺寸加工作面放坡1:0.5开挖,坑底设明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向外抽水,解决基础施工的降水问题;

2)混凝土小型实心砖胎模厚度视承台平面尺寸,边长>6000的砌370,<6000的砌240,采用M10水泥砂浆;

3)砖模外侧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不宜用土料时使用粗砂夯实,压实系数>0.94.

砖模皮数杆的设置:立皮数杆的基准点是±0.00M标高线。画基础线杆的依据是承台的剖面图,不同规格的剖面分别画线杆,从下往上标出砖的层数序号,防止出现偏行。 叶落立杆方法是先在立杆处钉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测设高于基底标高值的某一数据(如10CM),然后将皮数杆上相同的一条标高线对齐桩上的水平线,用钉把皮数杆钉牢在一起,即可作为砌筑承台砖模的标高依据。承台基坑按平面尺寸加800宽工作面并适度放坡,砖模外回填时用粗砂分层夯实。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100厚C10素砼垫层,基坑不得长时间暴露而造成泡槽浮浆。同时检查基坑明排水沟集水井潜水泵的运转情况,确保基础地下室施工期间不得有积水现象。

在浇筑素砼垫层前0.5h(用Ф25塑料管加装喷洒头),对基底平面要浇水湿润,确保垫层混凝土与基坑原土保持较好的结合。

待垫层砼强度达12kg/cm2时,即可弹出地梁的轴线和梁边线,在地梁截面的侧面上以粉刷压实的办法括平抹光,面层做45度斜搓使侧壁与垫层相接密实。

5.7、底板与扩展基础

5.7.1、钢筋绑扎

钢筋翻样→ 测量定位及放线 → 排放板底保护块 → 板底筋定位 → 焊接支架剪力撑 → 排放板底筋并绑扎 → 板顶钢筋定位 → 板顶筋排放并绑扎→ 墙柱插筋。

(1) 柱插筋根据数量、搓开二、三个断面,主筋与箍筋绑扎一定要切角到边;

(2) 承台、梁、板、墙钢筋交接处按设计结构图节点做法操作;

(3) 管线预埋暗配管与绑扎钢筋同步进行,不占有效工期;

(5) 绑扎的规格、数量、受力筋间距、搭接长度按翻样的施工图作业;

(6) 钢筋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接头,且连接位置须分层错开,同截面接头数量≤50%;

(7) 钢筋的交叉点使用22#镀锌铁丝固定,保证上下对齐,不得错位。

底板钢筋支架设计详图如下:

基础筏板钢筋支架布置示意图

5.7.2 底板及承台梁砼

(1) 浇捣原则:以施工图设计划分的膨胀砼加强带为依据,单块砼连续浇捣,确保地下室基础承台、地梁及底板混凝土密实无冷缝;

(2) 浇捣方式:采用平面分条、斜面分层、薄层浇灌,自然流淌、循序推进、中途不间断一次到顶的连续捣灌方式。满足设计明确的基础筏板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注完成的要求。

防水砼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砂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为了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在水平输送管道上加盖草包并在砼浇捣过程中喷水以降低出料口的温度。按浇捣顺序和部位进度及时拆除管道及支架并运出坑外,在指定洗管处做清洗处理。

(4) 砼的分层浇捣:砼浇捣斜面坡度一般为1:5和1:6之间,砼的自由流淌距离为12M以上,砼浇捣斜面厚度必须满足振捣器作用部分的1.25倍,并控制以覆盖每层砼的时间不大于4h为原则,保证砼的分层之间不出现冷缝;

对浇筑商品混凝土的环境气温和气候问题,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的规定执行。如在施工期间出现持续高温等特殊环境时而需连续施工时,待调整施工方案后报请业主与监理同意后方可浇筑。

本地下室底板及承台梁厚度超过800,属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采用电阻测温技术。用携带式电子测温仪进行混凝土底板测温,并采集数据,以便检查砼内外温差,检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的差值是否超过25℃,并做出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浇筑完后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保温养护。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接近25℃时,在原有薄膜和草帘覆盖的基础上再增加覆盖一层草帘,控制温差。

拟在地下室底板等部位进行设置,考虑设置8~9个代表性测温点进行监测。测温元件为铂电阻,将测温元件铂电阻埋于底板砼中,用导线引出,引出钢筋派专人看护,并在钢筋顶部用小红旗标示,以防振捣棒或人为摇动导致布点的破坏。

将预埋好的铂电阻编号后做为传感器利用电脑进行监测记录,进行从浇筑后到养护期满全过程跟踪和监控,随时了解砼内部温度变化,有效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5) 砼的浇捣工艺:

砼振捣手应加强责任心,控制浇筑层厚度和振捣棒作用的参数,经常察看模板、支架、钢筋、予埋件情况,发现变形移位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浇灌砼过程中防止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必须及时进行二次抹面,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6) 砼的泌水处理:

由于底板砼采用商品砼,同时要求具有较好的泵送性能,经振捣后必将分泌出大量的水份。可利用排水沟将砼泌水集中排向基坑侧的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

为了使砼的泌水能完全、顺利地排入基坑侧的排水沟,在浇灌时,采用先中间、后两边、由后向前、倒退推进的方法,使砼的前端形成圆弧状的梯度,让中间区域的砼泌水能尽快、顺利地排向基坑侧的排水沟。

(7) 砼的表面处理:

商品混凝土浇捣后初步按设计标高用木括尺拉平,在砼初凝前用铁滚洞纵横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砼经收水后再用木蟹搓磨至表面闭合裂缝。紧接着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大体积砼的蓄热养护。

(8) 大体积砼技术措施:

a、底板浇捣时采用平面分条斜面分层,循序前进,一次到顶的工艺。

b、地下室外墙浇捣时注意浇捣分层厚度及浇捣的连续性。

c、因为是大体积砼,底板浇捣时将出现较多泌水,浇捣时中间先浇再两边,呈“品”形后退,砼施工面呈斜面,使泌水向两边敞开后退,最后通过承台两侧模板上出水孔排出剩余泌水,采用真空泵吸水工艺排除。

d、砼测温及养护:本工程基础测温采用电脑测温系统,该系统由测温元件、电信导线、检测仪、电脑、打印机组成。

可以认为底板的温度分布是一个以承台梁、底板中心为最高温度点,从内向外不断递减的等温同心扁球体,基于这一点,测温点的平面布置可以每个施工段底板表面中心为圆心,对角线为半径,根据浇筑方向,沿对角线布置若干个测温点。

在竖向每个测温点外表面、中心、底部设三个测温点,另外在大气中及覆盖层下各设测温点一个。详见附图:基础地下室大体积砼测温点布置示意图。

② 测温频率

第15d可以停止时 1次 / 24h。

③ 测温处理

根据砼配合比,当时环境温度等施工资料,可估算出底板中心的最高温度。

Tmax = To + WQ/CQ×0.83 + F/50

Tmax 底板中心最高温度

To 砼入模温度 ; W 每方水泥用量

Q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 C 砼比热(C = 0.96)

r 砼比重 F 粉煤灰用量

δ 覆盖材料所需厚度

λ 养护材料 导热系数(草包 λ = 0.14)

λ1 砼层热系数(取λ1 = 2.3) Ta 砼表面与保温材料接触面温度

Tb 大气平均温度 H 砼底板厚度

K 使热系数修正值

根据计算得出的覆盖层厚度,确定薄膜草包覆盖层数。拟定用二层草包加一层塑料薄膜。其铺设方式由内向外为一层塑料薄膜、二层草包;必要时搭设保温棚,内部装太阳灯实施温度调整。砼的潮湿、保温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在养护砼期间应进行信息化施工,全面了解砼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温度梯度的变化情况,控制砼的内外温差、降温速率,防止砼贯穿裂缝。

为了防止裂缝,就必须控制筏板砼的内外温差在25°以内和延缓砼的降温速率,确保地下室基础承台、地梁及底板结构较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本工程底板砼拟采用蓄热法进行潮湿养护。由于砼养护期间大气温度较高且干燥, 而为了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温度梯度, 防止表面产生裂缝, 就必须对较大体积的筏板、承台及地梁砼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

5.8.1、施工顺序:

地下室结构根据框架柱、墙、梁、板布局情况,以、横向变形缝分界轴为界划分南北块三个施工段。即:~/~轴为第I段;

又将每个施工段垂直的墙柱、与平面的梁、楼板(楼梯)一次性浇灌混凝土。

每个施工段以测量定位 → 钢筋绑扎 → 管线预埋 → 支模板 → 技术复核 → 隐蔽验收 → 砼浇灌等工艺,形成阶梯形流水施工的作业面。

施工缝的位置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底板与外墙的施工缝留置在底板面向上250处,放置300宽δ4止水钢板。如分二次浇灌的话,墙柱的水平缝留置在梁下100处;上层框架柱、墙钢筋在该层平面施工时预先插筋锚固。

鉴于地下室结构施工面积不大, 层高约5.00M以下, 进出口车道与地面层有联系, 而柱梁截面的轴线跨度较大, 钢筋砼工程量也较多, 且本项目基础地下室计划进度控制在100天完成的情况, 对已确定的施工段划分, 分析本公司人力、物力的可能性,考虑现浇砼工程的模板配备,均为木质胶合板、木方配钢管扣件等制作模板体系。对截面相同的框架柱、 主次梁拟配备定型模板。

预先必须切透设计施工图纸,落实钢筋与模板的深化翻样,按各个结构尺寸计算模板侧压力确定竖向支架和横楞支撑的间距密度。

5.8.3、架子工程

(1) 搭设方法

本工程地下室层高4.85M以下, 顶面梁板的支撑搭设均为满堂脚手架, 全部采用Φ48*δ3.5的钢管及配套锻造铸铁扣件搭设。

架子搭设时立杆按井字布置, 排架间距控制在900以内, 梁下双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00, 紧靠柱、剪力墙的部位立杆与模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0左右。

立杆的高度应低于楼面板下皮100,以利于龙骨及板底模的铺设。立杆高度不够可用扣件接长。高度相差较小时,在立杆下设垫木和楔块。斜坡道、楼梯踏步板底下立杆的支设方法与楼层板相同,立杆高度按其坡度依次递增或递减。

满堂架水平杆按东西和南北双向布置. 立杆间距900mm,水平杆的间距不大于1800. 同一道水平杆高差控制在150以内。上、下加设扫地杆和封顶杆,脚手架纵横向每7000mm左右设斜向剪刀撑,双排脚手架排距1100mm,最上一道水平杆应满足平台楼板模或梁底模的铺设高度,一般为1700 mm,结构主次梁下底模部位的水平杆作适当加密。

本工程地下室的层高是4850,排架支撑的水平杆间距为:第一排离地200,第二排至第一排的间距1600,第三排至第二排的间距1150,第四排至第三排的间距1700。

水平杆的设置考虑柱模、墙模的支撑和固定不少于两点,部分狭小空间的架子可通过门窗洞口与大面积的架子连成一体。电梯井筒内的架杆不能与外架子相连,只能自成体系搭设牢固(如有)。

为增加满堂架的稳定性,除水平杆外还须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每隔3000MM设一道,双向设置。同时设水平斜连杆以减少架子的水平变形,每一开间应至少保证2根交叉水平连杆,上下各一道。断面较大的框架梁下除双排立杆外,可缩小间距、增设斜撑及双扣件紧固,分担施工荷载。

④ 特殊部位

汽车坡道板下的架子按其坡度搭设,坡道板以下不需搭设,坡道两侧墙板模的支设可利用对拉螺栓,将墙两侧的模板支设在另一侧的满堂架上。

电梯井筒内的架子一直从地下室板搭至地面层顶板,中间不需要拆除。

(2) 搭设顺序

① 按沉降变形缝分界轴线既定的三个流水段分段搭设。先施工的区段可跨过一个柱间,上段搭设完后马上转入下一流水段。

② 脚手架:架子的搭设与扎筋、支模结合起来,当墙柱钢筋完成到一定高度后架子及时跟上,直到梁、板下。与扎筋、支模配合的过程中在适当高度的水平杆上铺设50MM厚的木跳板并用#10铁线捆绑在水平钢管上。跳板随施工高度向上翻,铺设梁板底模时,将该层跳板拆下,留作下步使用。

1 简 述

由于柱墙梁板结构件断面多,工期要求紧,且地下室的墙柱、梁、板、楼梯等同时施工,所以模板的一次投入量很大。施工中以施工段、以轴线为界,结构流水段划分与底板施工一致。

模板工程施工的顺序为:墙、柱绑钢筋 → 预留预埋 → 支墙柱模板 → 支框架梁侧模及次梁、楼板模 → 绑扎次梁、楼板钢筋 → 预留预埋 → 浇筑砼。

基础承台不抹灰,因此模板要光滑、平整、圆顺,接缝处贴胶纸;满足设计的截面尺寸,保证不漏浆,只有这样,现浇混凝土的产品才能达到表面光滑平整,内在振捣密实的质量要求。

① 模板采用18厚双面酚醛树脂覆膜胶合板、50*100木枋、φ48钢管及对拉螺栓、斜支撑加固,严格按地下防水工程规范要求施工。内墙模板采用穿墙螺栓拉接,外墙模板采用穿墙螺栓加法兰拉接,地下室墙板止水环满焊在螺栓中心点上,拆模后将螺栓沿孔底割去,再用防水水泥砂浆予以封堵。

地下室外墙模板安装示意图 集水坑(电梯)坑吊模安装示意

② 内墙模板、外墙内模上的横楞均与支设梁、板、柱模板的满堂脚手架相连接,以增强模板的整体稳定与刚度,同时也可利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操作脚手。

③ 内墙对拉螺栓的套管采用内径为14的塑料管,在穿墙螺栓处模板上预先打孔;外墙穿墙对拉螺栓不加套管。穿墙管在浇灌砼前预埋,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大于250,管与管的间距大于300,当穿墙管线较多时,采用穿墙盒方法。

穿墙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预留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细石砼。

④ 楼梯间靠楼梯段的墙内侧模,被楼梯段分为上下两部分。楼梯以上的墙模需支撑在支设于楼梯踏步内的钢支架上,或利用墙内竖向钢筋加固,焊出牛腿形支架以支撑楼梯以上墙的侧模。斜坡道处两边的模板也采用相同的方法支设.

拉接铁片根据墙厚制作,中间焊止水片,管与钢模用蝶形卡@450连接;并按层高布置二道φ48钢管剪力撑或利用柱、梁支架斜撑于墙面加固。

2.2 模板验算:(以墙高4.85m为例)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承受砼的侧压力、模板自重、施工时产生的压力。

a、砼侧压力

砼侧压力标准值

F1 = 0.22 rctoβ1β2V1/2

= 0.22×24×5.71×1.2×1.15×41/2 = 101.9KN/m2

F2 = rcH = 24×6 = 144 KN/m2 两者取小值

Fo = 101.9KN/m2

砼侧压力设计值

F = Fo×分项系数×拆减系数 = 101×1.2×0.9 = 109.2 KN/m2

砼浇筑时水平施工荷载,取4KN/m2

荷载设计值 4.85×1.4×0.9 = 6.12KN/m2

荷载组合: F′= 109 + 6.12 = 115 KN/m2

q1 = F′×0.4/1000 = 45.8 N/mm (用于验收承载力)

q2 = F′×0.4/1000 = 45.8 N/mm (用于验算挠度)

б = M/W = 0.1×45.8×400 2/2×5.08×103 = 72.2 N/mm2 < 210 N/mm2

② 对拉螺杆

A = 3.14×62 = 113 mm2 (取,钢筋直径φ=12)

N = F′×内楞间距×外楞间距 = 115×0.4×0.4 = 18.42 KN/m2

б = N/A = 18.42/113 = 162.98 N/m2 < [б] = 210 N/m2 满足要求。

2.3 墙模施工要点:

① 为加固墙模,在浇筑地下室底板时,离外墙边线300MM预埋Ф22的短钢筋环,埋入100MM,外露120MM。

② 模板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理干净,剔除掉悬浮的石子,防止夹渣、烂根。

③ 施工楼板砼时,要将墙模位置找平,以减少模板的间隙,防止漏浆;

⑤ 支模前须对墙体钢筋检查,严防由于钢筋偏移、倾斜造成墙模找正困难。

⑥ 为了保证穿墙螺栓孔对齐,墙两侧模板拼装时,要从同一方向进行,且规格、数量尽可能一致,以减少缝隙造成的误差。

3 电梯井模板(假如设计)

电梯井内、外模板支设方法同墙模,有几点不同的操作要求:

3.1 井内搭设钢管独立架子,架子每边离开墙200MM,利用此加固内模板。

3.2 为保证接槎处的砼光滑、平整,拆模时保留最上一层模板不拆。

4.1 支模方法:矩形柱模板采用胶合板木枋支设、钢管、扣件加固。

搭设满堂架时,离开柱边线200MM,布置一定数量的钢管立杆,边长700MM以下的柱子布置4根即可。

在模板四周需布置钢管柱箍,边长700MM以下的柱箍为单根短钢管柱箍,间距以600MM为宜。边长大于700MM的采用双钢管柱箍,间距为700MM。边长≥900MM的柱,中间加二根对拉螺栓,螺栓竖向间距同柱箍。

4.2、柱模施工要点:

4.2.1、支设顺序:检查模板平整度 → 侧模板安装就位 → 安装纵横管楞 → 穿对拉螺栓 → 支设支撑 → 调整垂直度 → 紧固支撑。

4.2.2、施工放线时,柱四角的边线应延长300mm,以便检查找正模板。

4.2.3、为可靠地固定模板,在楼面板砼施工时,离开柱边线300MM处预埋Ф25的短钢筋环,埋入100mm,外露120mm。对中空范围的排架立柱之支撑体系加设剪刀撑,以确保稳定性。

4.2.4、模板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理干净,悬浮石剔除干净,以防出现夹渣、烂根。

4.2.5、支模前须对柱钢筋骨架进行检查和验收,防止钢筋骨架偏斜而找正困难。

4.2.6、所有钢管立柱若长度不够时均用扣件对接,所有柱支模用穿墙螺杆埋设在里面作一次性使用,不允许留支模穿墙洞。

4.2.7、柱模板采用18厚木质胶合板,横向用双钢管与对拉螺栓3型卡扣件紧固组成柱箍,间距为400~600,竖背楞采用50*100木枋,间距250,第一道柱箍距地面为250。

5.1 支设方法简述:

① 全部梁模系统包括底模、侧模均采用木质胶合板配模,提前配制现场组拼。梁模系统采用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支撑。

5.2 深梁模板:

5.3 梁模板施工要点:

① 测量放线时,在底板、楼板上弹出梁的中心线或轴线,作为支模的基准线,以此控制主次梁的准确位置。

③ 为防止梁底模移动,梁底模两侧必须加扣件紧固。加固梁模时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2018年版),需用麻线拉设通长线将模板找直、找正。

④ 梁侧模上口须加锁口,锁口可采用钢管和木枋扣牢。

6.1 支撑系统:

6.2、模板的排布:

楼面模板封边处理时,可按以下两种方式配板:

(1) 先用标志尺寸的符合配置方案要求的木质胶合板排列,不足部分留在中央和端部,用胶合板锯成所需尺寸予以镶补;

(2) 先用标志尺寸的18厚胶合板排列,不足的不安排端头;小于150的缝用1.5厚的铁皮铺盖板缝,将钉子将其固定在相邻的胶合板上或采用粘合胶带在板缝处做背带,防止交接处漏浆。

6.3、楞 木:

楼板的楞木以50*100的木枋为主彩色压模地坪人行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间距以300~450为宜;楼板接头处可适当加密;在胶合板接头处用钉子将胶合板固定在楞木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