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云安段

编 制

复 核

SY/T 7405-2018 导热油供热站设计规范审 核

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十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江罗高速公路十三合同段招标文件、两阶段设计图纸,合同条款;

8、江罗高速《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

第十三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111+750,终点桩号为K126+200,全长14.45公里。本合同段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和罗定市境内,大部分路段在云安县托洞镇范围,标尾坪塘大桥及小部分路基位于罗定市金鸡镇内。本合同段路基9.41km, 路基总挖方505万方,总填方432.1万方。本合同段共有挖方边坡61处,其中高边坡(边坡高度大于等于30m)有22处,边坡最大高度63m,六级高边坡。

2.2、地质地貌及气候

本标段地形地貌主要为丘陵,间夹山间洼地,属于构造侵蚀较硬~坚硬岩组区(Ⅳ)。坡地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山间洼地可见冲积相黄色粉质粘土。基岩以灰色片麻岩、片岩及变质砂岩为主,岩质较硬~坚硬。该路段需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有风化土遇水易软化导致的边坡及桥台失稳、零星分布的高液限土、软土、孤石及围岩的稳定性问题。施工期间应加强边坡支护、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截排。

当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80~1517mm,多集中于夏秋季。施工期主要是10月至次年3月,主要自然灾害为春旱、秋末寒露和局部的洪涝。路线走廊带内属于西江水系;沿线气候潮湿,降水充沛,地表径流丰富为地下水的补及提供了良好条件,地下水丰富。

三、深挖路段路基施工方案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3.2、土方边坡开挖工艺

3.3、石方边坡开挖工艺

路堑石方开挖采用松动控制爆破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施工:半填半挖路段先挖浅地段,再挖深地段;风化层和松软岩部位,先用大马力推土机松动,对于无法松动的部分,实施松动爆破;风化层和松软岩地段的边坡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清刷,岩石地段用预留光爆层实施光面爆破;石方装车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运输用载重自卸汽车。

3.3.1 松动爆破施工方法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坡,不得使用大爆破施工。爆破施工前,进行爆破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实施。施工方法如下:

3.3.1.1 爆破设计

采取梯段(台阶)爆破,其炮孔布置见下图:

b. 台阶(梯段)高度

H≥(0.060~0.064)·d 或 d≤(15.6~16.7)·H

式中:d为炮孔直径(mm),H单位为m。

c. 爆破断面内的最大抵抗线(以下简称最大抵抗线)

Wmax≤(0.032~0.034)·d,且Wmax≤(0.50~0.58)·H

当H≤5m时,W=Wmax-0.05·H

当H>5m时,W=Wmax-0.1-0.03·H

h1=(0.2~0.3)·Wmax

h0=(0.7~1.0)·W

a=(1.0~1.25)·W

每个炮孔装药量计算公式为:Q=q·a·W·H

式中q为单位耗药量(kg/m3)。

3.3.1.2 施工操作

为使钻机就位,除了修便道外,还需平整钻机的作业场地,作业面的平整度以保障钻机移动和钻孔时安全为准。

首先按设计的孔距、排距布孔。对台阶面边沿的孔,要特别注意最小抵抗线不要过小,以防最小抵抗线方向出现飞石。

钻孔时要根据设计要求,确保孔位、方向、倾斜角和孔深。

装药之前,测量孔深,对过浅或过深的炮孔,要调整装药量。往孔中装药时,要定量定位,要防止卡孔。

回填堵塞的材料选取一定湿度的粘土,为防止卡孔,要分多次回填,边回填边用木炮棍捣实,还要注意保护好孔中的导爆管。

⑸. 爆破安全警戒与检查

放炮之前,人员及机械撤离到安全区,设置安全警戒哨。爆破之后,应先检查处理。

3.3.2光面爆破施工方法

3.3.2.1 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参照国内外岩石光面爆破施工经验,光面炮孔参数确定如下:

W=(7.0~20)D孔=0.63~1.8米

本工程中取W=1.5米,式中:D孔——为炮孔直径。

a=(0.6~0.8)W=(0.6~0.8)*1.5=0.9~1.2m

本工程取a=1.1m。

Q=(0.12~2.1)·L,L为光爆深度,装药量要在现场试验

QX=q*a*w=0.6*1.5*1.1=0.99kg/m

3.3.2.2 光面爆破装药结构 (不耦合系数采用3.0)

② 堵塞:良好的堵塞是保持高压爆炸气体所必须的堵塞长度,取炮孔直径的12~20倍,现场根据孔间距和光面层厚度适时调整。

3.3.2.3 预裂爆破参数

炮孔间距根据国内外经验取a=1.0m,装药密集系数取为3.5,装药量

Q=2.75[σ]r=2.75[1200]*45=500g/m

式中:[σ]——岩石极限挖压强度,取1200kg/cm2;

r——炮眼半径45mm。

3.3.2.4 爆破块度控制

因石方爆破后必须作为填方材料,爆破块度要求控制在30cm以内,为了达到良好的块度要求,可采取如下措施:

a.根据实地岩性情况,不断优化炮孔参数;

b.采取压碴挤压爆破:在施爆岩体前面依次留下2~4m厚前次爆破的岩碴,这样有利于阻止施爆岩体前移和岩体充分破碎。

c.采用孔内微差爆破技术,可加强孔底爆破作用,改善爆破效果,并且减震效果好。

3.3.2.5 爆破安全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于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砌块建筑物,震速V≤2~30m/s,建筑物距爆破不小于50米,以此计算:

式中:Q——最大装药量,kg;

R——距爆源中心距离,m;

K——与介质特性有关系数,取为180;

α——与地形,地质等有关系数,取1.8

b. 爆破飞石

爆破场地位于山坡上,极易产生爆破飞石,对于飞石距离的计算公式,我国常用经验公式:

R=20K·N2w=20*1.5*0.752*2.4=40.5 m

式中:K——安全系数与地形,风向有关,取1.5;

N——爆破作用指数,松动爆破,n=0.75;

W——抵抗线,W=2.4米

可见,爆破飞石在一般地段在控制范围内。但在某些要求高的路段还未到要求,还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①采用“V”型工作面;②预留隔墙和“留靴”等方式。

c. 高压线下石方爆破,采用茅柴覆盖;

d. 山坡下部(河道上方)做好挡墙,阻挡滚石落入河道;

e. 施爆过程,切实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量和布孔参数,保证良好的堵塞质量,结合微差及压碴爆破保证岩石产生松动破碎,而非抛掷爆破。

f. 设置专职安全员,防止闲杂人员进入爆破区。

3.3.3 爆破后的装运

石方爆破后,用挖掘机进行装车,自卸车运输至填筑地点。石方路堑的路床顶面标高要符合设计要求,高出的部分用人工辅以小爆破予以整平,超挖部分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进行回填并碾压密实稳定。

(1) 路堑石方开挖施工措施

(2) 施工前,将爆破器材的存放地点、数量、警卫、收发、安全措施及施工方案编制报告,并在爆破器进入工地28天前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将运入路线和时间报有关部门批准。

(3) 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指定的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 在确定的爆破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警戒信号,在危险区入口或附近道路设置标志并派专人看守,防止人、畜、公路设施等受到危害和损失。

(6) 爆破检查:爆破之后,暂不要解除警戒,要到现场查看,发现哑炮应及时处理。

(7) 对比较松软的岩石采用推土机、挖掘机松动开挖,对比较坚硬的岩石采用钻爆法施工。

(9) 路堑边坡力求平顺光滑,无明显的局部凹凸差,边坡突出的个别欠挖部分,人工浅孔爆破凿除清理。边坡上出现的坑洼凹槽人工清除松动岩石,将基座凿平一定宽度的基座面后砌筑嵌补,要做到嵌体稳定、表面平顺、周边封严。

(10) 路基底面用手持风钻钻眼,浅孔爆破开挖、清理至设计标高,对个别凹凸不平处用级配碎石填平。路堑侧沟用小炮爆破开挖成型。

(11) 在施工中加强对边坡坡度的检测,随着开挖进度及时修整边坡,以免因边坡坡度控制不严而造成路基断面的偏差。

(1).每层挖掘机挖至接近边坡位置时,采用挖掘机粗略修整,然后由人工精修,保证边坡美观。施工时应准确控制边坡坡率。开挖时,在坡口桩外1米插花杆或其它明显标志,保证机手在操作时不侵线,要求机手在修边坡时,留0.3m人工修整,每降低一层用人工及时挂线、修整。每降低两层,测量人员要重新恢复中桩、边桩,发现有误及时调整。

(2).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当挖至某一层标高后,应及时进行锚杆施工,以避免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坡体发生滑移变形,同时也可避免搭架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路基土石方开挖与锚杆施工要相互协调配合,严禁在整段边坡成形后才进行锚杆施工。在开挖至接近设计边坡线2m范围内应采用松动爆破或光面爆破,严禁采用大爆破。

(3). 高边坡施工经过雨季时,若来不及防护则要对已开挖的边坡用塑料膜进行覆盖,防止边坡冲刷。

(4).在开挖高边坡的同时,要做好坡面防护与排水。

(5). 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爆破工程,不得松动设计坡面。

(6).对风化岩层,坡面采用锚杆框架梁植草防护。

(7).对于开挖时出露的岩溶(溶洞或岩穴),若是干溶洞(岩穴)采用浆砌片石封闭,若是有水溶洞(岩穴)则采用干砌片石充填。

(8).采取相应排水措施,设置边坡平台截水沟排除地表水,边坡坡体设置一定数量浅层泄水孔排除基岩裂隙水。 

3.5、边坡加固施工工艺

3.5.1锚杆格子梁施工工艺

1、锚杆钢筋等级及钻孔直径:

锚杆钢筋采用HRB335钢筋,直径为Ф28,锚杆长对应设计图纸上的坡高及坡率查找,钻孔直径为100mm。锚杆钢筋如需连接,采用对接双面帮焊工艺,焊接长度不小于5D。

2、施工方法及工序如下:

锚杆施工顺序:钻孔→清孔→安装锚杆(与注浆管一起)→注浆→补浆(视实际情况而定)→施工锚梁。

首先逐层开挖边坡,每层开挖高度为锚杆上下排距大小,不得超挖,开挖一层后用人工及时修整。

①、测量定位:坡面检查合格后,按照设计要求测量放线测定孔位,孔位误差不得超过±2cm,锚孔偏斜度不应超过5%。

②、钻机就位:用地质罗盘仪或量角器定向,钻杆与水平夹角为20°,并确保钻机安放支架牢固稳定。

③、钻孔机具:采用空压机供风,潜孔钻无水干钻成孔,禁用水冲成孔;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④、钻孔深度:为确保锚孔深度,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m以上。

⑤、锚孔清理: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空中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孔外。

⑥、锚孔检验:锚孔成孔结束后,需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⑦、钻孔记录:钻进过程中应对锚索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其他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成孔后,应对锚杆钢筋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然后及时将钢筋送入孔中。

当锚杆锚固于无腐蚀条件地层内时,对锚杆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后可不再做特殊处理,但锚杆必须居中,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当地层具有腐蚀性时,应在锚杆表面涂刷环氧树脂作特殊处理;

①、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前应按设计强度要求做好配合比试验。

②、钻孔完成后必须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中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孔外。

③、锚杆及锚索的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必要时可适当添加早强剂。

④、锚杆采用一次性注浆,即孔底反浆法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0.6~1.0MPa,注浆过程中,注浆管从孔底慢慢抽出,当孔口冒浆10秒以上时才可停灌。

E、开挖格子梁基础,制作钢筋骨架。

3.5.2 预应力锚索格子梁设计参数与施工

(1)锚索材料选用φ15.24mm、fpk=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普通钢绞线,其力学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锚具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锚索编束要确保每一束钢绞线均匀排列,平直、不扭不叉,并需要除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蚀坑应剔出。锚索扩张环建议采用工厂生产的工程塑料环,购买时注意设计锚索体钢绞线根数与扩张环孔数配套。箍环可因地制宜采用薄铁皮或铁扎丝制作。锚索锚固段钢绞线应进行除锈处理;用塑料软管套钢绞线自由段,塑料软管端头用胶布裹缠。

锚索制作中钢绞丝应预留1.5m的长度,以便张拉锁定,待张拉工资完全结束后,切除多余钢绞线,留长5~10cm外露锚筋。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锚头。

锚索格子梁截面尺寸0.5×0.5m,采用C25砼浇注,每片锚索横梁长为6m,施工时横梁间设置伸缩缝。

(2)施工方法及工序如下:

首先逐层开挖边坡,每层开挖高度为锚索上下排距大小,不得超挖,开挖一层后用人工及时修整。

①、测量定位:坡面检查合格后,按照设计要求测量放线测定孔位,孔位误差不得超过±2cm,锚孔偏斜度不应超过5%。

②、钻机就位:用地质罗盘仪或量角器定向,钻杆与水平夹角为20°,并确保钻机安放支架牢固稳定。

③、钻孔机具:采用空压机供风,潜孔钻无水干钻成孔,禁用水冲成孔;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④、钻孔深度:为确保锚孔深度,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m以上。

⑤、锚孔清理: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空中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孔外。

⑥、锚孔检验:锚孔成孔结束后,需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⑦、钻孔记录:钻进过程中应对锚索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其他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成孔后,应及时将制作完成的锚索送入孔中。

①、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前应按设计强度要求做好配合比试验。

②、钻孔完成后必须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中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孔外。

③、锚杆及锚索的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必要时可适当添加早强剂。

④、锚索注浆工艺,一次注浆方法和压力与锚杆注浆相同。注浆结束后应观察浆液的回落情况,若有回落应及时补浆。注浆作业过程应做好注浆记录。

⑤、锚索:当地层软弱,为提高锚固段的抗拔能力,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二次注浆在一次完成后的4~5小时进行,浆液选用M30纯水泥浆,水灰比0.45~0.5,注浆压力不得低于1.5~2.0MPa。

E、开挖格子梁基础,制作钢筋骨架。

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索的轴线方向垂直。

当锚索体浆液凝期达到15天(加早强剂)~20天和锚梁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张拉。为使框梁受力均匀,锚孔张拉顺序宜在每个框梁单元个对称张拉。

①、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机具和仪器进行标定、调校。

②、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索体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弯压或偏折锚头,确保承载均匀同轴,必要时用钢纸垫片调满足。

③、为了使钢绞线受力均匀,在成束张拉之前,锚索体顺布平直。宜采用小千斤顶对钢绞线进行单根分别张拉,确保钢绞线平顺和均匀受力。随后应取0.1~0.2倍设计张拉力值对锚索进行1~2次预张拉,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最后按设计锁定吨位张拉锁定。

④、锚索张拉为5级进行,即:设计张拉力的25%、50%、75%、100%以及110%,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20~30分钟外,其余的每一级需要稳定2~5分钟,并分别记录各种情况(锚头位移、锚座变形、油表读数变化等)

⑤、未尽事宜,参照相关规程、规范办理。

⑥、锚头封锚:锚索锁定后,做好记号,观察三天,没有异常情况即留长10cm后用手提砂轮机切割多余钢绞线(严禁电弧烧割)。最后用水泥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支模,用C30砼封锚处理。

深路堑病害治理工程较复杂,合理确定项目的施工顺序显的尤为重要,为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稳定,除采用合理的支挡加固措施外,还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工艺及程序,避免施工过程中边坡失稳破坏,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留下后患,影响边坡的长期稳定和运营的安全。

1、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前修筑施工临时便道,保证施工队伍进场后能顺利开工建设。

2、认真做好各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充分考虑当地季节性气候对施工工艺的影响,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前施工。新开挖边坡未防护前,雨天须对坡面进行遮挡、防止水流对边坡浸蚀。

3、开工前必须现场核实横断面,按设计坡率放线,放线以路线中心线及路基标高为准。所有支挡及防护工程,均应按设计型式尺寸挂线放样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4、开挖及支挡工程施工前须做好地表临时排水系统。

5、边坡的开挖方式对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施工时严禁使用大爆破。可依地质条件,边坡形式选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控制性爆破技术,特别是临近设计坡面5m范围岩层的开挖,可采用小孔(Ф4cm,深1.5~2.0m)、小药量(1~2Kg)爆破,以保证边坡岩体的完整。边坡上方的取土爆破必须严格控制,不得松动设计边坡岩层。

6、边坡开挖过程中须严格遵循“分级开挖、分级稳定、坡脚预加固” 原则,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然后再开挖下一级。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差地段采取必要的预加固措施,防止因局部边坡失稳造成边坡整体失稳。同时也要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边坡开挖施工要保证坡面平整顺直,以利支挡及防护工程的施工。边坡开挖中,如有地下水出露,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

7、锚杆大规模施工前,应进行锚杆抗拉拔试验,核实设计参数,获得必要的施工参数。

8、若现场开挖后,设计与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有出入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

3.7、钢筋砼框架施工

3.7.1 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测量放样 →锚梁开挖→ 钢筋绑扎 → 立模板→ 砼浇筑 →砼养护 →修整边坡→ 回填种植土并挂网

3.7.2.1 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要完成,进入工作面等施工辅道已经修建完毕;各钢筋、砂石材料已经试验抽检合格;各施工机具已进场并满足施工生产要求;各作业人员已进场并进行技术交底培训;根据工程需要及工程划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均已到位。

3.7.2.2 测量放样

各开挖后断面的复测工作已经完成,开挖坡体在人工修整其坡比等达到要求,然后测放出框架纵梁、横梁位置及施作起始范围。

3.7.2.3 基础开挖

尽量修整好边坡,凸出地方要削平,按后按框架竖梁、横梁尺寸及模板厚度精确挖出单根梁肋轮廓。其中最下一级边坡平台有网格坡脚基础,测量放线后经监理验收后可开挖。

3.7.2.4 钢筋绑扎

⑴ 先施工竖梁,并于接点处预留横梁钢筋,竖梁形成后,再施工横梁。

⑵ 在施工安置框架钢筋之前,先清除框架基础底浮碴,保证基础密实,并在底部铺一层水泥砂浆垫层。

⑶ 在坡面上打短钢筋锚钉,准备好与砼保护层厚度一致的砂浆垫块。

⑷ 绑扎钢筋,用砂浆垫块垫起,与坡面保持一定中距离,并和短钢筋锚钉连接牢固。

3.7.2.5 立模板

⑴ 模板采用木板或桥梁板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模板线型在曲线段时每5 m放一控制点挂线施工,保证线形顺畅,符合施工要求。

⑵ 立模前首先检查钢筋骨架施工质量,并做好记录,然后立模板。

⑶ 模板表面刷脱模剂,模板接装要平整、严实、净空尺寸准确,设合设计要求并美观。

⑷ 用脚手架钢杆支撑固定模板,模板底部要与基础紧密接触,以防跑浆、胀模。

⑸ 检查立模质量,并做好原始质检记录。

3.7.2.6 砼浇筑

⑴ 浇筑前应检查框架的截面尺寸,要严格检查钢筋数量及布置情况。

⑵ 框架主筋的保护层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最小不能少于50mm,箍筋净保护层不得小于35mm,主筋的净保护层不小于40mm。

⑶ 钢筋宜制成整体长骨架,其制作、搭接、安装要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⑷ 浇筑框架砼必须连续作业,边浇筑边振捣。浇筑过程中如有砼滑动迹象可采取速凝或早强砼或用盖模模压住。各竖梁砼应不间断浇 筑,若因故中断浇筑,其接缝按通常方式处理。

⑸ 锚杆框架的施工是锚杆与砼框架两项工程密切配合的过程。锚杆和框架的相对位置比二者的绝对位置更重要,务必须精确测量,准确定位。

⑹ 浇筑框架砼时,应分别从下而上在三个部位制取砼试件各一组,进行试验。

⑺ 坡脚基础砼浇筑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当防护位于第二级及以上边坡时,护脚由平台封闭及平台截水沟代替。

3.72.7 修整边坡

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边坡修整,测量挂线后用人工进行削坡,保证坡面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用自制坡度尺进行坡度控制,保证成型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3.7.2.8 回填种植土植草

客土喷播或三维网植草适用于填方边坡高度大于4m时边坡防护,其施工顺序为:平整坡面→坡面浇湿→培土→挂网固定→喷播植草→覆膜养护。

先按设计坡率平整坡面,然后洒水浇湿,再在整个坡面上培10cm厚土,然后用预先编织好的8号镀锌铁丝网绑扎于锚筋及锚杆弯起端上。三维网与铁丝网绑扎连接,最后喷压含有草籽的营养土覆盖铁丝网。喷压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养护,并适时补浇充足的水分,直至发芽成活为止。

3.8、护面、护坡、护脚墙施工

在需要防护的区域内,按图纸所示将坡度修整为整齐的新鲜坡面,坡面修整后即进行护坡。墙背与坡面密贴结合,砌体咬口紧密、错缝、砂浆饱满,无通缝、叠砌、贴砌和浮塞现象,砌体勾缝牢固和美观。基础设在可靠的地基上,承载力不小于设计要求,基础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采用图纸规定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加强措施进行处理。根据图纸规定的伸缩缝和沉降缝的长度,分段砌筑。泄水孔、耳墙与墙体同步进行。每隔10~15m设置2cm沉降伸缩缝。护面墙砌体自下而上逐层砌筑,直至墙顶。当为多级墙时,上墙边坡清刷完后,可先砌上墙,以利于施工安全和进度。

(1)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施工

路基排水沟、截水沟在路基施工前先行施工,并和临时排水设施相结合,以确保路基土石方顺利施工;截水沟靠山体沟帮与山体顺接紧密,遇坑洼处时采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夯实至沟顶标高,以确保地表水畅流至截水沟。边沟在路堑开挖完成边坡成型后进行施工。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施工均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片石表面凿平,质量、规格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边沟与路面相接处设透水混凝土预制块,边沟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汽车运输,用人力安装的方法施工。

急流槽基槽开挖同其他排水沟,基底按每隔2.0m设一防滑平台,每隔5~10m设置一道沉降伸缩缝,缝内以沥青麻筋填充。急流槽底与消力池做成粗糙面以利消能,当与其他排水设施连接时应平滑顺畅。

按设计要求在需要设置盲沟在地方设置,施工在路堑开挖并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塑料管渗沟施工时,砂砾盲沟四周包裹一层无纺针刺土工布,碎石渗沟除顶面外包裹一层无纺针刺土工布。反滤层采用筛选过的质地坚硬耐久的中砂、粗砂、砾石、碎石等渗水材料分层铺筑,渗水层及上部填料与路面各结构层相衔接。

路基土石方工程基本完工后,按设计文件要求检查路基中线、高程、宽度、边坡坡度和截排水系统,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整修。

整修边坡时,按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边坡修整,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边坡需要加固地段,通过预留加固位置和厚度,使完工后的坡面与设计边坡一致。石质边坡坡面上的松石、危石及时清除。填方路基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冲沟或坍塌缺口时,自下而上,分层挖台阶加宽填补夯实,然后按设计坡面削坡。

为达到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目的,对高危边坡,在施工期间应建立边坡监测系统。监测信息用于指导施工,同时可将监测成果作为动态设计的依据。公路高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不仅表现在边坡成因、岩性、原生构造与空间组合及其已有变形方面,而且在内外地质应力,特别是公路开挖、堆渣、排水等工程活动作用下,处在不断的风化、卸荷、构造解体与复杂的活动中。所以在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对边坡变形、应力及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对高边坡完善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边坡变形监测主要随坡体变形情况、开挖进程、降雨的变化而变化。

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面位移检测、深层位移(测斜)检测及人工巡视监测。根据本路段路堑边坡的特点,设计对所有高边坡(土质边坡>20m,岩质边坡>30m)采用地表变形监测、对部分高边坡进行深层位移监测及锚索应力监测。

(1)、人工巡视监测:人工巡视监测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做到每天有人巡视检查。

(2)、地表位移监测:①监测内容:边坡地表变形,观测裂缝发展情况;②工作方法:采用全站仪监测各位移监测点的坐标、高程;利用直尺量测裂缝宽度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各次测量数据监测边坡变形情况;③工作程序:在深挖路堑边坡范围内,从挖方边坡最高处开始设监测面,并沿路线方向每隔30m~50m间距向两侧均匀布置监测断面。于断面边坡坡口线外2m处埋设位移监测桩(C15预制砼、0.2x0.2x0.8m,中间埋深钢钉测头)。开挖过程中,在对应边坡平台位置埋设位移监测桩,直至边坡坡脚;④位移监测断面可根据实际地形、施工情况及坡面边坡地质条件作适当调整;⑤位移观测基点宜设置在相对稳定的区域;⑥施工中应注意保护位移监测桩,避免被施工机具破坏,影响观测结果。

(3)、深层位移监测:①在边坡适当位置建立测斜孔断面,并进行定期测取变形位移数据,是反映边坡变形、位移最直观和有效的方法,能掌握边坡施工过程及竣工后所处稳定状态。②先采用地址钻机在边坡钻孔并埋设测斜管(埋深应大于潜在滑动面10m),再采用测斜仪观测坡体位移。由前后次倾斜测量结果分析对比计算出坡体水平位移沿深度的分布。

地表位移和深层位移的检测周期与降雨量相应,施工期间旱季和少雨季节每月观测1~2次,雨季每周观测一次,暴雨期及雨后数天内每天观测一次,直至无明显变化为止。监测工作一般可在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六个月内或当年雨季结束后的三个月如无明显位移可结束,否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对数据做周期分析与相关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预测预报坡体变形发展动态,及时报送业主和设计单位。本次设计中,对于需要进行监测的工点和监测项目在工点设计文件中均有相应的设计,并列出相应监测工程量。

为了保证高填路堤的填筑质量及边坡稳定,特制订如下施工方案:

1、根据设计横断面及规范要求的超填宽度,精确放出路堤坡脚。

2、清除表土后,及时进行压实,使其压实度达到90% 以上,如地基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请示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处理。

3、地面横坡较陡时,按路基纵向、横向衔接部设计图组织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产生纵、横向裂缝。

4、在填土时,严格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为± 2%,严格按照试验路得出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如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分层填筑且不同材料的填筑层厚不小于50cm。

5、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对于透水性不良的材料不用于路基填筑,且严禁用于路基底部填筑。

6、填筑时,全断面分层填筑,连续压实,强振碾压,以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开裂。下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5.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2、质量“自检”体系

1.质量控制人员的配备

CJT487-2015标准下载

5.3、工地试验检测控制体系

1.试验检测、测量人员的配置

项目经理部下设试验室和测量室,负责本工程的试验检测和测量工作。试验室和测量配备齐全的仪器,选派试验工程师、试验员、测量工程师持证上岗,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检验、试验和控制测量。试验室需经业主和总监办及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启用。

对施工所用原材料,由物资供应人员、试验人员和监理共同取样,一式两份,一份送试验室进行试验,一份送监理试验室进行检验。试验室应将试验结果及时书面通知送样单位和质检工程师,作为施工依据。

项目测量室负责导线、水准点复核,同时向监理上报复核成果。对本合同段线路中线控制点进行放样交底GBT50765-2012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pdf,对主要结构物进行控制测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