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建企机电工程施工方案(规范模板).doc

知名建企机电工程施工方案(规范模板).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9.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知名建企机电工程施工方案(规范模板).doc

本项目弱电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无线巡更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无线对讲系统(由专业公司深化)、信息发布系统、速通门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仅预留条件,由其他单位负责)、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VSAT卫星通信系统、能源远传计量系统、机房漏水报警系统、租户通信布管系统、大厦系统集成管理平台

由于本系统包含弱电子系统众多,施工工艺流程不尽相同,我司将分项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线缆布放的施工工艺要求

JCT2322-2015 涡轮式超细粉体分级机(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

(2)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3)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 电源线与信号电缆、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线缆应分开布放;

(6)布放线缆,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7)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1)从线缆箱中拉线:

b.通过出线孔拉出数米的线缆;

c.拉出所要求长度的线缆,割断它,将线缆滑回到槽中去,留数厘米伸出在外面;

d.重新插上塞子以固定线缆。

(2)线缆处理(剥线):

a.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

c.将电缆紧握在一只手中,用尖嘴钳夹紧尼龙扯绳的一端,并把它从线缆的一端拉开,拉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d. 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切环器剥开电缆。)

用一条拉线将线缆牵引穿入墙壁管道、吊顶和地板管道称为线缆牵引。在弱电施工中,应使拉线和线缆的连接点尽量平滑,所以要采用电工胶带在连接点外面紧紧的缠绕,以保证平滑和牢靠。

(2)如果在拉线缆过程中,连接点散开了,则要收回线缆和拉线重新制作更牢靠固定连接:除去一些绝缘层暴露出5cm的裸线;将裸线分成两条;将两束导线互相缠绕起来形成环;将拉绳穿过此环,并打结,然后将电工带缠到连接点周围,要缠得结实和平滑。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首先把配线架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架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紫、紫/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示此区域。

第1个110配线架上要端接的24条线牵拉到位,每个配线槽中放6条双绞线。左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左半部分,右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右半部分。在配线板的内边缘处将松弛的线缆捆起来,保证单条的线缆不会滑出配线板槽,避免线缆束的松弛和不整齐。在配线板边缘处的每条线缆上标记一个新线的位置。这有利于下一步在配线板的边缘处准确地剥去线缆的外衣。拆开线缆束并握紧住,在每条线缆的标记处划痕,然后将刻好痕的线缆束放回去,为盖上110配线板做准备。当4个缆束全都刻好痕并放回原处,用螺钉安装110配线架,并开始进行端接(从第一条线缆开始);在刻痕处外最少15cm处切割线缆,并将刻痕的外套滑掉;沿着110 配线架的边缘将“4”对导线拉进前面的线槽中;拉紧并弯曲每一线对使其进入到索引条的位置中去,用索引条上的高齿将一对导线分开,在索引条最终弯曲处提供适当的压力使线对的变形最小。当上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放好,并使其就位及切割后,再进行下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置。在所有4个索引条都就位后,再安装110连接模块。

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地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本系统采用TIA/EIA 568B标准接线。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灵活性。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快速安装工序如下:

b. 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cm的外护套;

c. 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

d. 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

e. 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上,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

f. 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

g. 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类型和序号。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图纸要求;

空心砌体墙暗装 混凝土墙体暗装

机房内机柜的安放应竖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机柜之间缝隙不大于1mm;

机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mm;

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水、防潮,防震、防静电要求进行施工;

机柜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靠;

机柜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

机柜内配线设备,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连接接入大楼接地端排。

所有设备应由专业工程师按产品安装手册安装。

安装完的设备应及时填写工程设备安装表格,并存档。

本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对建筑内的冷热源系统、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换热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的监视管理和最佳节能控制,弱电中央监控机房的中央管理服务器提供与对应系统的接口设备及软件,弱电专业分包人提供与上述相关专业的配合及所有接口的调试工作,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一个高度集成的工作环境,同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主要由中央管理服务器及操作站、通讯控制器、现场控制器(DDC)、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组成,中央管理服务器及操作站联接于以太网,通信控制器联接于以太网或RS232。系统向上与中央集成管理平台完成功能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与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综合安防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功能,能与其它相关的工作站或控制器通过网关进行集成,建成功能完善的楼宇设备管理中心。

各DDC之间通讯线一般采用双绞屏蔽线以确保DDC之间通讯正常。DDC安装位置应尽量放在弱电间或监控机电设备附近。

首先拿下DDC箱门,再按DDC箱底四个开孔的尺寸在墙上用6mm的电钻钻四个孔,然后放入8mm的金属膨胀螺栓,将DDC箱的四个孔分别挂在四个膨胀螺栓上,并且拧紧螺母固定住DDC箱,最后装上箱门。

现场传感器、变送器安装

楼控系统中采用大量的、多种规格型号的传感元件和变送原件。例如设备监控系统的温度、流量、压力传感器,电流、电压、功率、相序、频率、电量变送器等,必须严格按照传感器、变送器提供的安装手册进行安装接线。

现场执行机构电动调节阀

电动调节阀,其中包括水阀和风阀。通过调节空调系统风管道如水管流量调节控调机组负荷。水阀和风阀的安装由机电承包单位安装,我方详尽的安装图纸及要求,安装完毕后双方配合进行现场测试,其中如设备性能和质量问题由设备厂家负责解决,设备安装问题由机电承包包单位负责解决,设备控制由我单位负责调试。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一切情况;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声音内容同时传送到监控中心,使被监控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

系统主要由视频前端、传输交换、管理控制、视频显示、存储等构成。摄像机在不同区域采用全数字标清/高清摄像机,传输部分采用六类双绞线加光纤方式,存储部分采用磁盘阵列,显示部分采用DLP拼接屏。

图像存储时间按政府相关部门要求不低于31天,系统采用UPS集中供电,备电时间不小于2小时。

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查。

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检查云台转动是否平稳、刹车是否有回程等现象,确认无误后,根据设计要求锁定云台转动的起点和终点。

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云台均应牢固安装。所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响云台的转动为宜。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

编码器应牢固安装在建筑物上,不能倾斜,不能影响云台(摄像机)的转动。

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云台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云台(摄像机)转动为宜,尾线须加保护措施。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准云台转动起点方向。

电梯桥箱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桥箱顶部,电梯操作面板的对角处。摄像机的光轴与电梯的两截面成45°角,且与电梯天花板成45°附角。

摄像机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其安装位置不易影响现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正常通行。通常最低安装高度室内为2.50米,室外3.50米。

摄像机的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镜头应避免受强光直射。

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

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

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本系统以多种探测器对重点区域进行监察,一旦有报警产生,计算机自动综合各探测器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准确入侵判断,减少误报。报警点主要布设于地下车库收费处、主要出入口、大堂、电梯厅、商场等处。

本项目在各个功能区域各设计一套独立的保安报警系统,系统采用485总线方式,前端报警设备分为磁控开关、手动报警器和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三种。

吸顶式安装高度一般为2.5~6M;

壁挂安装时应可使探测器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角度进行小范围调节,以获得最佳探测效果。

探测器的安装应对准入侵者移动的方向,并使前面探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安装探测器时,不要使其对着阳光、热源或其他温度易发生变化的设备,如空调机、加热器等。

磁控开关由干簧管和磁铁组成,将磁铁固定在门上,干簧管安装在门框上,

安装时两者位置应对齐,安装应稳固,避免受猛烈振动。

磁控开关不应安装在金属门窗上。

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距地面0.40~0.50m处安装,应充分考虑最方便的操作位置,在值班中心设置位置显示及复位功能主机装置。设计不间断供电电源。

呼叫按钮要有明显的标志,以便于残疾人看到;

残疾人卫生间的门上方要设置有声光显示标志,发出的声音类似鸟叫,既要起到报警作用又不要给残疾人造成过分紧张的感觉。

巡更系统主要用于安保人员的执勤、巡查,对每个安保人员以每天巡逻的线路,并按每个巡更点用巡更棒打点计时,以监督安保人员的工作。

安装前应按图纸核对巡更点的位置及数量,并读取巡更点的地址码。

巡更按钮安装要求定位准确、平稳、安装牢固,以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安装要保证美观。

安装巡更点的同时,应记录每个巡更点所对应的安装地点。

巡更点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安装高度为1.4m。对于离线式系统,巡更点应安装于巡更棒便于读取的位置。

本工程门禁一卡通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出入口控制,可有效的管理人员进出、防止没有授权的人进入高保安区域及进行人员统计管理等,确保建筑物安全高效的运作。

本项目在各个功能区域各设计一套独立的门禁系统,系统采用485前端+TCP/IP网络传输的方式。

读卡器应安装在靠门处,并有足够空间,且高低位置合适,以方便人员刷卡;

读卡器用螺钉固定在墙上,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

读卡器的安装应使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电缆连接方便,导线应绑扎成束,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余量。

读卡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特殊要求,读卡器和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宜为1.4m,与门框的距离宜为0.1m。

控制器的安装应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及可靠性、工艺性、实用性;

门禁控制器安装在受控门内的上方或放在公众不易接近,而又易于工程技术

人员维修的地方,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读卡机安装在门外方便刷卡的地方。控制器用紧固件或螺钉固定在墙上。控制器旁应有交流电源插座。

控制器与读卡机之间的信号线采用0.5mm2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联接,最长距离不应超过100M;

控制器与键盘间的信号线采用0.5mm2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联接,最长距离不应超过5M;

系统主控制器至各现场控制器之间、现场控制器至各读卡器之间应采用屏蔽双绞线缆;

控制器至电动锁、出门按钮之间采用2芯双绞线缆;

不应出现两条线缆焊接连通的情况,信号线如超过距离时,必须通过转换器进行连接;

所有线缆必须穿管或经桥架敷设,主干线可通过金属桥架敷设,支线采用金属管敷设到位,两接口端用86mm×86mm方盒作出线口。

安装控制器时必须注意控制器对电锁的驱动能力,当驱动能力低时,必须选配辅助电源。

利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吸力的原理制成。断电开启,符合消防对门锁的要求;

安装电磁锁、电控锁之前应核对锁具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其安装的位置、高度、门的种类和开关方向相适应;

将电磁锁的固定平板和衬板分别安装在门框和门扇上,然后将电磁锁推入固定平板的插槽内,即可固定螺丝,按图连接导线;

在金属门框安装电控锁,导线可穿软塑料管沿门框敷设,在门框顶部进入接线盒。木门框可在电控锁外门框的外侧安装接线盒及钢管;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余量

电控锁的安装高度宜为1.1m

锁具的安装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安装。

安装高度宜为1.4m,与门框的距离宜为0.1m。

联接控制器、读卡机、锁及附件。

登陆/删除一张用户卡判别门禁工作是否正常

按系统设计功能对系统功能进行逐项调试。

系统对控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多中设置,如:门状态、开门方式(读卡、或读卡+密码等)等。通过系统操作直接发送指令开门。

联动功能调试(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

门禁系统中每一道受控的门禁控制器均能接受系统软件的指令,无须读卡而可开锁或闭锁。

当火灾发生时,出入口控制系统能够在工作站的屏幕上显示该区的分布图及报警位置,按照预设程序来定义疏散线路,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理位置,将紧急疏散门打开或将防火隔离门关闭。

a) 对系统所管理的设备配置、人员权限、操作方式等进行设定。如门禁设定、自动读取卡信息、自动读入卡号等。

b) 在联网的系统中通过软件对控制器进行设置,如增加卡、删除卡、设定时间表、级别、日期、时间、布/撤防等功能的设置;在控制器独立工作时,可通过控制器面板进行以上编程。

f) 系统维护:密码管理、修复管理、压缩管理、备份、恢复等。

停车场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停车库管理系统将计算机技术、自控技术及智能IC卡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车辆智能卡的管理,实现对车辆出入、停放和收费的自动化管理。

本系统按既有内部车辆又有临时车辆考虑,对内部车辆使用非接触感应卡,对临时车辆使用纸票进行管理。本系统可纳入“一卡通”系统,出入口均可设置图像对比系统整个系统由控制主机统一自动管理,实现了自动无人管理。

对感应式读卡机要防止周围环境对读卡机的影响。

车辆检测器检查感应线圈上是否有车辆的情况。当车辆通过感应线圈时,车辆检测器能发出车辆到信号和车辆离开信号。

感应线圈由单股铜芯绝缘软线组成,铜线的截面积要求大于1.5㎜2;

两条长边的理想间距为1000mm。

感应线圈的周长与圈数的关系:

周长>10m 线圈圈数2圈

周长<6m 线圈圈数4圈

感应线圈的头尾部分绞起来作为馈线,每米至少20绞;

馈线长度自线圈至检测器接线端子,最好不要超过100m,并应尽可能短,馈线过长会使线圈的灵敏度降低。

感应线圈应埋在车道的中间,距车道边300mm,将长边对准车辆运行方向,并尽可能防止周围的电磁场干扰;

线圈槽应足够大于线圈尺寸,以免放入线圈时影响线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线圈的四个角应切成45˙,以减少槽壁对线圈的损坏,线圈在槽内放设应层叠敷设。

槽宽:4mm; 槽深:30~50mm; 槽底部150mm以内无金属物。

线圈槽应使用黑环氧树脂混合物或热沥青树脂或水泥进行封填。封填应在调试完成后进行。

要安装在防风雨的地方。

控制柜安装固定螺栓直径应符合设备要求,不小于M8,固定牢固,垂直误差不大于3mm,箱体小于500mm时不大于1.5mm。

挡车器由金属机箱、马达、变速器、动态平衡器、控制器、档杆等组成。

安装前应在指定位置打好150mm高的水泥地台,并预埋4支M12×140mm的金属膨胀螺栓;

车道宽度大于6m时,可在两侧同时相向安装两台挡车器;

挡车臂应在挡车器功能调试完毕后在安装;

当控制器检测停车数达到预计车位数时发出车位满信号,灯箱红色LED可以显示“剩余车位数”或“已满位”;

满位指示器灯箱应装在停车场(库)入口明显位置;

安装前应在指定位置打好150mm高的水泥地台,并预埋4支M12×140mm的金属膨胀螺栓;

无线对讲系统是采用无线异频中继来扩大对讲机的通信范围,使信号能从地上楼层穿透到地下楼层,采用中继转发基站,起到接力通讯的作用。中继基站是全双工方式,对讲机是半双工方式。

本项目采用独立的数字基站多信道的通讯模式设备,使安保人员、工程人员、服务人员和应急指挥中心控制人员在一个或多个控制台上都能对所有信道进行监听、对讲,加强指挥与执行人员的协同配合,减轻控制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指挥调度的工作效率。

根据设备的大小,正确选用固定螺丝或膨胀钉;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支架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合理设定天线的位置、数量和输出功率;

避免天线辐射源对建筑群内部的其它系统造成干扰,严格执行综合布线区内电磁波干扰场强不大于3V/m的标准。

信息发布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网络,进行信号的传输,建设一套比较完善的信息公告导引、信息公告发布、信息展览。该公告系统通过网络,将相应的信息分配传输到人口流动相对集中的出入处的显示屏及电梯厅所设置的LCD/LED采取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的方式将视音频信号、图片和滚动 字幕等多媒体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输到显示终端,以高清数字信号播出,能够有效覆盖人流密集场所。并根据不同区域和受众群体,做到分级分区和统 一管理,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

保证大屏幕安装位置地面长期承重能力不小于500Kg/m2。

大屏幕壁挂方式需要墙面足够的承重力。

保证地面的平整度,不得有明显的凸凹不平(小于5mm),安装地面要求平整结实,承重力强;支架一般直接装在水泥地面上;如需要装在地板上,地板下需要作加强处理。

视频线、网络线、控制线尽量使用屏蔽线缆。接头使用专用接头。焊接牢靠。

控制器放置位置,一般建议放置在就近的弱电井的机柜中,这样便于管理,部分显示终端分布比较分散,也可以放置在天花板上,根据尺寸定制特定的机架或机柜。

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距离:VGA线传输距离不超过28米,RS232线传输距离最大不超过50米。

电源管理:在设备选型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电源自动管理的功能,控制器电源管理与显示器的电源管理。

线材选型:视频线一般采用3+4芯的VGA线,网络线一般采用5类线。

显示屏支架选型:一般在支架选型方面,一般要求显示屏厂家配套相应安装支架,或者根据现场环境定制。

常见的速通门根据门翼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剪式门(翼闸)和摆动门两种。(1)剪式门常用于轨道交通,常见的剪式门大多出现在地铁等地。门翼从箱体内部伸出,可对通道进行有效封闭,起到出入控制的作用。另外,门体内部装有红外感测装置,可实现人员“一人一卡:单次通行的目的。(2)摆动门较剪式门出现时间更晚,属于第二代速通门。此类速通门的特点是门翼运行方向为前后运行。运行过程处于人体视线范围之内,更加安全。另外,由于门翼不必缩入箱体内部,摆动门的样式则更加多变。由于以上特点,摆动门一般应用于银行、企业大楼、高档写字楼等处。

本工程速通门系统设备安装参照章节门禁系统施工方案中类似设备安装工艺。

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电缆敷设应横平竖直,转弯处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电缆的接头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进行,放大器与分支器、分配器的安装要有统一性、稳固、美观、便于调试。

放大器、分配器和分支器的安装:

在每区段进线处设一个放大器箱,箱内用来安装均衡器、衰减器、分配器、放大器等部件。各分支电缆通过暗装的穿线管通向每个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盒是系统向用户提供信号的装置,通过电缆与有线电视网络终端设备如电视机等的有线电视输入端相连,这样用户就可享受到有线电视系统提供的电视、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用户终端盒面分面板和底座两部分,底座为86×86标准盒,一般预埋在墙内。面板接好分配电缆就可以安装在底盒上。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本工程的背景音乐/消防广播系统采用全数字架构。平时可播放通知及背景音乐。当有紧急事故(如火灾、地震等)发生时可自动或手动分层或分区切换至紧急广播状态,以便及时疏散人群。系统配置多音源播放设备,能根据需求对不同分区播放不同的音源信号,具有分区呼叫控制功能,播放设备应具有连续、循环播放和预置定时播放等功能。

末端设备主要包括吸顶扬声器、壁挂扬声器等。这部分要与装修设计工程协调,按设计的图纸进行。主干设备有分线箱、音量控制器、控制开关等。控制开关可安装在分线箱内。广播机房设备主要由节目源设备、功放设备、监听设备、分路广播控制设备等组成,包括主控机、主控器、功放、cd机、卡座、机柜等设备。

安装前做好支架,组装好扬声器,并做相位检查。支架要能在适当范围进行角度的调整。调试后对可调部位做封闭处理。机房设备的安装要在专业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在机柜设备组合就位后,对单机设备分别加电检查,按机柜设备组合安装图逐台装入各机柜,上好螺丝,固定平整。按设计系统图绘制施工接线图,校对无误后进行系统组装接线。所有接口要注意电平配合及相位问题。接插件上机前,进行质量检查,清理接点污迹后方可使用,以杜绝短路或接触不良损坏设备等事故。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探测器、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它能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相关设备联动,自动或手动发出指令,启动相应的防火灭火装置。

1)感烟探测器的底座安装位置每层楼顶上,底座固定牢靠,导线采用压接方式,连接必须压紧。

底座安装方向保证探测器的确认灯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留有不小于15㎝的余量,端口处做好标志。

2)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面高度1.5米处,底座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

3)联动模块底座的安装。

探测器,模块等编码器件的安装

要求首先熟悉施工图纸,然后在施工图纸上确定标明每一器件的编码号,对器件编码后,安装于相应的底座上并进行单项测试。根据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部位,确定控制模块、监视模块的具体安装部位。

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安装

控制器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引入控制器的导线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控制器的主电源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不得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控制器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工作接地线的安装应满足施工规范规定的要求,施工完毕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

各种电气火灾主要由泄漏电流、相间短路和原件或电缆超负荷这三大原因引起。实验证明,当绝缘受损的线路上面的泄漏电流达到300~500mA时破损处将和邻近的接地导体产生火花放电现象。这时,释放出的电火花可以轻易的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和易燃物,从而造成火灾事故。因此,监控配电系统中的泄漏电流情况和温度非正常升高情况在防范电气火灾的发生上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产品在安装布线时应采取三防措施。

(2)产品应按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各个安装接线端、接线时不得反接,数量不得超过2根。

(3)安装布线时,必须严格区分N线和PE线,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PE线不得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

(5)监控设备与探测器之间的通讯线应采用双绞线,当系统应用在强干扰场所时,通讯线应采用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应良好接地。

智能一卡通系统以计算机网络管理为核心,智能感应信息卡为载体来实现。设计的目标是用户通过使用一张得到授权的感应卡来实现停车、进门、消费、考勤等功能。

整个系统由控制主机统一自动管理,实现自动无人管理。

本工程在设置的一卡通系统,分别对门禁系统和地下车库管理系统进行智能一卡通集成管理。

本系统主要涉及管理服务器、管理软件安装及调试。

系统预留设置屋顶设置系统机房、天线安装位置,预留预埋从天线至机房的线管。待租户有需求时可向无线电管理部门提出相关安装使用申请。

本工程卫星通信系统接收天线及设备安装参照章节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中类似设备安装工艺。

系统通过采集模块将楼层租户的水表、电表通讯等并实时上传至主机,实现能源的远程计量和管理,管理主机可设在工程办公室,系统具有能源管理、计量、报表打印、收费管理等功能,并可以提供与财务室或其它管理部门的通讯接口,使能源部分数据共享,方便其他授权部门的数据需求。

系统由管理主机、通讯转换器和终端远传表等组成。系统主机设置在物业办公室(暂定位置)。

电缆进户管安装前,先用圆锉将管口内壁锉光,将6mm止水板焊接在距管口400mm处,双面焊接。然后将安装在室内的管口加热扩口成喇叭型。预埋进户管时,管路较多,应采用钢管架支撑。

根据施工图纸,利用激光水平仪对套管进行定位,安装套管和支架。安装完成后,再用激光水平仪对套管坐标,标高进行校核,同时保证套管坡度和室外散水坡度相同,然后固定支架。

所有进户管及止水钢板均与40*4镀锌扁钢与附近接地网连接,接地线焊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

埋地电缆进户管内外壁两侧及支吊架均要求刷沥青防腐漆,并进行管口封堵。

智能集成系统包括: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保安报警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地下车库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能量计量系统等。

TB/T 2325.2-2019标准下载本系统主要涉及管理服务器、管理软件安装及调试

第二层网络:规约适配器通讯层

第二层网络主要由各类型规约适配器系统组成。规约适配器系统均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智能化专业以太网架构,每个智能化规约适配器都可独立运行,并与数据库连接,将实时的系统集成数据信息在管理平台上发布。同时每个智能化应用系统采用相应的OPC等通讯技术协议或工业协议接口集成相应弱电子系统。

第三层网络: 现场控制总线网络层

各智能化专业系统专业以太网和其系统现场控制总线网络间设置网络和系统操作安全管理机制。

调试工作是检测、检验机电安装工程各系统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保证建筑物各机电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检查施工缺陷,测定机电设备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测定设备的性能后对其进行调整,以便改善由于设备之间的相互不均衡导致的问题,确保为业主提供良好舒适的使用环境;其次在系统调试的过程中积累总结系统设备材料的相关数据,为今后的系统运行及保修提供可指导性的资料。调试准备工作

测试仪器使用前应送到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校验;

GB3836.19-2010《爆炸性环境 第19部分:现场总线本质安全概念(FISCO)》测试时所使用仪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校验合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