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酒店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终版)

鹿城酒店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终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鹿城酒店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终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1.11《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河北图集】12J1:工程做法1.1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1.13建质2018【31】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16品茗建筑安全计算软件2017版V10.6;

1.20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

本工程场地为III类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12#楼甲级、其他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总建筑面积约104429.27m2,地下建筑面积为27874.78㎡,地上建筑面积为76554.49㎡,由13#、15#楼2幢高层住宅楼和20#、21#楼2幢办公楼和12#楼酒店及地下车库组成。其中13#、15#楼地上24层,每层层高均为2.9m,地下1层,层高为5.9米,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70.5米;20#、21#楼地上33层,每层层高均为2.9m地下1层,层高为5.9米,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99.9米;12#楼地上20层,每层层高为3.6米,地下1层,层高为5.5米,框剪结构,建筑高度85.8米;;地下车库地下1层,层高为4.4米,人防工程位于地下车库内。

2.2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特点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1号文件(37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附件2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其中混凝土模板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确定本项目12#楼酒店中高大模板工程范围有地库顶板及大截面梁、人防区域大截面梁、裙房大截面梁及部分楼板中空处需跨层搭设支模架的高支模区域。具体详见下表:

高大模板工程特点一览表

第3 章 劳动力、进度、材料设备计划

劳务队伍选用专业的模板工程劳务作业施工队伍,具体负责全部模板分项工程的制作安装,并配备相应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该部位模板施工需用配置的劳动力资源见下表。

劳动力需用计划表

3.3.1模板支撑系统主要材料

1、模板均采用1830×915×15mm 木胶合板;

2、楞木:均采用50×80mm 杉木方;

3、支撑系统:选用A 48.3x3.5mm 钢管,A35U 型可调顶托;

4、立杆基础为地下室底板,地下室混凝土梁板上,立杆底部均设置垫板,底垫厚50mm×长200mm×宽200mm的垫板。

3.3.2模板、钢管材料计划

模板工程需用模板、钢管材料计划表

3.3.3主要施工设备计划

施工设备计划表

第4章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4.1模板支撑系统材料

1、钢管、扣件的质量要求

(1)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2)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3)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 规定。

(4)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规定。

(5)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采用A48.3×3.6(现场实际采用A48.3×3.5)钢管。

(6)新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允许表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7)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管的弯曲值允许值表

(8)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4)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9)可调顶托质量要求

1)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 5796.2、GB/T 5796.3 的规定。

2)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 5 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 30 ㎜ 。

3)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 40 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 5 ㎜。

2、钢管、扣件的送检要求

(1)钢管:每750根取一组

取样要求:一组:1.20m一根,0.60m两根(钢管壁厚必须达到3.6mm)。

(2)扣件:每500个取一组

取样要求:一组:直角16个,旋转和对接各取8个。

(3)安全网:每5000张取一组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根据梁尺寸大小及高度的情况,梁支撑方式有以下5种:

裙房坡屋面梁尺寸大小(600X1400)且支模高度超过8m,采用以下支撑形式:梁底支撑立杆采用1根Φ48.3×3.5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500mm,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7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立杆与承重水平杆采用双扣件连接,梁底小梁间距150mm,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裙房三层梁尺寸大小(400X700,300X600)且支模高度超过8m,采用以下支撑形式:梁底支撑立杆采用1根Φ48.3×3.5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800mm,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1200mm,水平杆步距1500mm,立杆与承重水平杆采用双扣件连接,梁底小梁间距100mm,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人防区域梁尺寸大小(400X1800),采用以下支撑形式:梁底支撑立杆采用1根Φ48.3×3.5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500mm,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600mm,水平杆步距1500mm,立杆与承重水平杆采用双扣件连接,梁底小梁间距100mm,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地库顶板梁尺寸大小(600X1200),采用以下支撑形式:梁底支撑立杆采用1根Φ48.3×3.5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700mm(梁板立柱不共用),水平杆步距1500mm,立杆与承重水平杆采用双扣件连接,梁底小梁间距150mm,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其他大截面梁,采用以下支撑形式:梁底支撑立杆采用1根Φ48.3×3.5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800mm,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700mm(梁板立柱不共用),水平杆步距1500mm,立杆与承重水平杆采用双扣件连接,梁底小梁间距150mm,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4.4.3楼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根据板厚及搭设高度板板支撑方式有以下4种:

地库顶板(450mm厚)采用以下支撑方式:立杆横向及排距700X700mm,步距1500mm,梁底小梁间距200mm,管顶采用可调托座,采用的钢管(mm):A48.3X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地库顶板(400mm及350mm厚)采用以下支撑方式:立杆横向及排距800X800mm,步距1500mm,梁底小梁间距200mm,管顶采用可调托座,采用的钢管(mm):A48.3X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裙房三层板(120mm厚,支模高度超过8m)采用以下支撑方式:立杆横向及排距900X900mm,步距1500mm,梁底小梁间距300mm,管顶采用可调托座,采用的钢管(mm):A48.3X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裙房坡屋面板(150mm厚,支模高度超过8m)采用以下支撑方式:立杆横向及排距750X750mm,步距1200mm,梁底小梁间距300mm,管顶采用可调托座,采用的钢管(mm):A48.3X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底部设置扫地杆(距楼面20mm)。

纵横水平杆在板封顶位置设一道,紧贴梁底设一道,底部设一道扫地杆(距地(楼面)20cm),其余的按步距设置。

4.4.5竖直剪刀撑设计

1、支架在外侧周圈设置由下至上的竖直剪刀撑,全高全长全立面设置。

2、支架内部设置纵横两向竖直剪刀撑,间距为:沿支架纵向每4m设置1 道,沿支架横向每≤4m 设置1 道,每道竖直剪刀撑全高全长全立面设置。

4.4.6高大模板地基

立杆基础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楼板(直接利用地下室的模板支架做回顶),立杆底部均设置垫板,垫板尺寸200mm×200mm×50mm。

第5章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5.1.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组进行书面论证审查,符合要求后,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5.1.2对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构配件。

5.1.3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说明,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的书面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5.1.4周边或高大模板施工区域,柱子施工完成,且柱砼浇筑完成至少7 天以上。

5.2.1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

5.2.2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5.2.3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5.2.4用墨线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5.3.1模板按配模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

5.3.2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合格刷隔离剂(脱模剂)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

5.4模板支撑体系施工

放线→垫脚板→立杆→水平拉杆→接驳立杆→水平拉杆至顶托→剪刀斜撑→抱柱装置→纵向底枋→横向面枋→梁、楼板底模板→梁钢筋安装→梁侧板安装。

5.4.2施工注意问题

1、安装前,先在楼板(地面)上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垫板、底座;垫板尺寸:长200mm、宽200mm,厚50mm。

2、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6、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7、立杆接长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脚手架立杆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2)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5.1先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然后才钉柱头模板。

5.5.2按设计标高调整支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4m时,在梁底模板的跨中处要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3‰。施工时,起拱高度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5.5.3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确定。

5.7.1施工工艺:装支撑立杆→支撑大横杆→通线调节支顶立杆高度,将大横杆找平→安装木搁枋→铺板模→填充缝隙→检查支顶立杆是否稳定→清扫板面。

5.7.2梁模板安装完后便可开始支架楼板模板,先支设楞木,楞木搁置在模板外侧的托木上,然后底模垂直于楞木方向铺钉,楼板模板支设板缝应严密,标高正确,表面平整。

5.7.3楼面模板,必须严格按规范标准控制平整度,板逢密实,以确保砼楼面拆模后光滑平整。基本达到清水砼质量标准,不需抹灰。楼面后浇带模板,应严格按设计后浇带布置图预先进行分隔。

5.7.4楼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上垫20cm×20cm×5cm的模板;

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3、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否则用腻子封条;

4、根据房间大小,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4m 开间不考虑起拱,4m≤L<6m起拱10mm,≥6m的起拱15mm;

5、从墙根起步300mm 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规定跨距及横距搭设立杆,水平杆按要求设置。

5.8模板体系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5.8.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5.8.2支拆模板时,2 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5.8.3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5.8.4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5.8.5高大模板梁、板底模拆除,混凝土强度需达到100%方可拆除。

5.8.6高大模板支架拆除必须提供混凝土的强度报告,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在梁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模板支撑体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拆除。

5.8.7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 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 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5.8.8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2 层时,应首先拆除2 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5.8.9当拆除4~8m 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法。

5.8.10拆除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5.8.11遇到6 级或6 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5.9.1高支模支架拆除必须提供混凝土的强度报告,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在梁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模板支撑体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拆除。

5.9.2拆除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5.9.3拆除多层梁楼板支柱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5.9.4拆除模板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5.9.5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 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5.9.6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9.7拆除顺序:先松开顶部支撑横向顶托、然后按照先支的后拆,先拆主承重模板后拆次承重模板顺序拆除模板和支撑体系。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5.9.8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5.9.9当拆除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立柱同时拆除。

5.9.10当拆除4~8米跨度的梁下立杆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5.9.11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立杆时方可拆除。

5.9.12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螺杆的螺母旋转出来,再将螺杆抽出并收集归堆,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5.9.13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各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等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系下。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5.9.14遇到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5.10高大模板模工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检查与验收

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进行如下验收程序:队组自检,互检→主管工长检查→专职安全员、质检员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以上检查合格后再由施工企业(法人单位)的技术部门、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部、监理企业的项目监理机构共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整改后再验收;验收合格的由作业班长、工程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工程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企业的技术部门人员、方案编制人、方案审查人、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作业。

5.10.1模板支架体系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体系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

4、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

5.10.2模板支架体系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外侧立杆立柱是否被重物冲撞过;

3、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4、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

5.10.3模板支架体系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或咨询意见;

2、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3、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5、模板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

高大作业平台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如需要CAD附图请添加扣扣:壹壹叁柒捌柒肆壹柒伍

高大作业平台是指达到或超过以下指标的作业平台:高度8 m,或经荷载组合后的施工面荷载15 kN/m2,或经荷载组合后的施工线荷载20 kN/m,或经荷载组合后单点集中荷载7 kN。

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详见下表。

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高大模板是指达到或超过以下指标的模板:高度8 m,或结构跨度18 m,或经荷载组合后的施工面荷载15 kN/m2,或经荷载组合后的施工线荷载20 kN/m。

高大模板支架、高大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详见下表。

高大模板支架、高大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

类别:高大模板支架□ 高大作业平台支架□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第6章 高支模施工监测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验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检测点是否按要求设置;

2、支撑系统的立杆间距、扫地杆、封顶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等是否按照施工方案和地方标准设置;

3、高支梁两侧是否增加竖向剪刀撑。

本工程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的位移必须随时监测。本工程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班组、安全员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日常检查,巡查的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边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牢固,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水平杆件扣件是否松动。

(4)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是否超过规范标准。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撑体系和各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要浇捣梁混凝土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混凝土。在浇混凝土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实时对高支模体系检查、随时观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5、按正常工程进度需观测50次。

6、每次观测前必须对使用的基准点和工作点进行稳定性检验。

7、前二次观测的数据是以后各周期观测的起始值,应比以后各周期的观测结果更准确可靠,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精度。

8、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该经过法定部门的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9、各次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同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尽量采用相同的水准观测线路。

10、基本固定的作业人员,基本相同的环境下施测。

11、监测工程作为现场施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场测量人员必须遵守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守则。

12、若支护结构因位移、变形过大而出现险情时,现场测量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通知监理和业主,在不影响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监测情况的发展。

6.3.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观测点。

6.3.2监测点布设:高支模体系应布置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和支架沉降观测点。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监测点可设置在受力较大位置的支撑立柱上,监测时人员要在监测点8m之外且不得在已经浇捣了混凝土的梁板底下及其附近5m之内监测、逗留。

1、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

2、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

3、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要求 如需要CAD附图请添加扣扣:壹壹叁柒捌柒肆壹柒伍

混凝土浇筑期间安排2人在高支模区域下部负责监控检查混凝土浇筑时支撑体系的安全状态,监控人员配备对讲机,发现漏浆、模板及满堂架体系发生变形等异常时及时与上部施工人员联系,立刻停止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查明原因并整改完善后方可继续施工。

仪器设备配置表 如需要CAD附图请添加扣扣:壹壹叁柒捌柒肆壹柒伍

1、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2、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连接件是否松动;

(3)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7.1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如果处理得不好,会直接影响主体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所以要保护主体结构质量,必须要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模板安装前要刷隔离剂,拆模后立即派人清理表面浮浆,周转使用前再度涂刷,模板制作拼缝必须严密,有缝时要用腻子填实,防止漏浆;模板尺寸准确,安装牢固,模板安装后派人对其支撑部位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7.2防止模板受撞击、变形的措施

7.2.1吊运模板时要防止碰撞墙体,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撞楼板及其他已施工完毕的部位,不得兜挂钢筋;

7.2.2拆除模板时要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及门窗洞口等出现裂纹;用撬棍拆除模板时要注意保护砼构件的阴阳角,避免出现破损崩角;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7.2.3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预组拼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完成的平面模板不得作为临时堆放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度产生偏差。

7.3施工质量要求交底

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必须地基承载力满足方案设计要求,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规定在模板支撑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垫板。

2、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3、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4、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供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14

高支模搭设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工序交接验收,支撑系统未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完工前,不得进行模板安装;模板按作业流程全部或分部安装完毕后,经相关部门组织验收,确认支模的刚度、整体稳定性和几何尺寸符合技术方案及技术流程的要求并填写验收表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绑扎施工。

8.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8.1.1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指挥、全面负责安全管理。

8.1.2项目经理人是安全管理的第一直接责任人,代表项目经理部行使安全管理的权力,负责本工程安全标准的制定,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模板的安全。

8.1.3技术负责人是安全技术的第一责任者,负责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批准。

8.2.1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新进场的每个施工人员,必须先接受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并在“三级安全教育卡”上签名,并登记其本人的身份证号码。

8.2.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着重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法规、法制教育;项目部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着重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班组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着重进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纪律教育。

8.2.3根据模板支撑系统设计,由技术负责人向操作施工人员交底,并进行双方签字确认。

8.2.4项目部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活动应进行登记汇总,并建立“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汇总表”。

8.3.1工人在作业前要对自己使用的机具、劳动保护用品以及本班组作业区段的安全设施进行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向工地有关人员汇报,待隐患消除后方可开始作业,并逐步完善记录工作。

8.3.2工地专职安全员要每日对作业区段进行检查。如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督促实施并对改进后的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对不改进的,提出处理意见,报项目负责人处理。指导、督促工人认真执行安全制度、安全纪律,执行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8.3.3要认真执行定期检查制度。应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项要制订整改计划,并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三定措施,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有危及人身安全的应暂停作业。

8.3.4电工应对施工现场各种电气设施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正常情况下,对低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器和变压器、配电盘等应每班巡视一次,并填写好“用电设备运行日记”。

8.4 支模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8.4.1搭拆支架必须由专业搭架木工担任,上岗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支架操作。

8.4.2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8.4.3搭拆支顶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

8.4.4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剪刀撑、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加固杆件。

8.4.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8.4.6模板支架应自成体系,严禁与脚手架进行连接。施工人员上下施工面时,必须走施工梯,严禁攀爬模板支架上下。

8.4.7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完成后将洞盖没。

8.4.8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物件,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8.4.9设专人负责对支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工作。对高层支架定期作立杆基础沉降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

8.4.10施工中对支架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8.4.11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雾天应停止支架的搭设与拆除及支架上的施工作业。下雨后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台风暴雨后应对支架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立即修理完善。

8.4.12进行高处拆模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

8.4.13拆除支顶架前,应清除支顶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8.4.14拆除楼板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8.4.15模板及支撑体系搭设、拆除以及砼浇筑期间,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模板下方警戒区域。

8.4.16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模板拆除后,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距离不得小于l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l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8.4.17拆下的支架及配件应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并分类检验和维修,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8.5 预防模板及支架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

8.5.1设计模板及支撑体系案时按规范有关要求进行验算,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允许值。

8.5.2所有钢管、连接件、木枋等支撑材料使用前均进行全面检查,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8.5.3模板支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良好,具有足够承载力。

8.5.4现场搭设模板支架时,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有显著影响的承载构件、连接件的尺寸、间距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8.5.5现场搭设模板支架时,必须按要求在立杆底部设置垫板。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支架立杆的垂直度,确保立杆的垂直度符合要求,防止因支架立杆倾斜过大造成支架系统的不稳。

8.5.6支架系统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设置纵横水平拉杆、扫地杆、剪刀撑,防止由于整体刚度不足和失稳造成坍塌事故。

中国铸造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2016年版)8.5.7可调顶托的伸出长度:支撑梁的不得超过200mm;支撑板的不得超过300mm。

8.5.8安装完毕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8.5.9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剪刀撑、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杆件。

8.5.10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扣件、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8.5.11泵送混凝土时GB/T13749-2022标准下载,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8.5.12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8.5.13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应报技术负责人,取得同意后方可拆除,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