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脚手架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脚手架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是为确保施工现场脚手架搭建、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而制定的技术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脚手架的设计、材料选择、搭建规范、使用要求及拆除流程,旨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指导书首先明确了脚手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强调脚手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在设计阶段,需根据工程特点、荷载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科学计算,确保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材料选用方面,要求使用质量合格的钢管、扣件等构件,并定期检查维护,杜绝劣质或损坏材料的使用。
搭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执行,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如护栏、踢脚板和安全网,防止高空坠物和人员跌落。同时,安排专业人员监督施工,确保每一步骤符合安全要求。使用期间,禁止超载和擅自改动结构,定期检查脚手架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拆除时,需制定详细计划,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严禁抛掷构件。整个过程应设立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通过严格执行本指导书,可有效降低脚手架施工中的风险,提升工地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3.1.4落地式单排脚手架在外墙承载力符合要求,搭设高度小于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小40m,可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程》的构造要求搭设,单排脚手架超过24m或外墙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供热管线安装施工方案,双排脚手架大于40m时,必须经过计算,采取技术措施,编制架子工程施工方案,经公司技安部审批后,方可搭设。
3.1.5~3.1.6吊蓝架子由于工程的不同,搭设规格变化较大,除应按照《吊蓝架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构造要求搭设外,尚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部、安全部审批后,方可搭设。
3.1.7后有脚手架塔设前,均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接双方要履行签字手续。
3.1.8六级大风以上不准进行高处外脚手架搭、拆作业。
3.1.9吊运脚手架构件等材料,要长、短分开,码放整齐、绑扎成束,并用绳索两点启运,落放应平稳。搭拆脚手架要上下配合,零配件要用绳索提拉,严禁抛掷。
3.1.10脚手架使用中,要按着施工方案及设计计算书的要求严格控制荷载、放置材料要均匀,不得集中堆放。
3.1.11所有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经过公司安全部、技术部检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3.1.12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后,项目部要对架子进行全面检查,公司安全部要进行抽查,保证架子安全使用。
3.1.13在空旷的或周围无高于在施工程建筑物地点施工时,脚手架超过30M顶端要设红色障碍灯,20M以上要设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小于4Ω。
3.2架子安全防护措施
3.2.1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包括扣件式和碗扣式)
3.2.1.1在使用前应对钢管、扣件、连接件、脚手板、安全网进行外观检查。钢管外径为48mm~51mm,壁厚3mm~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扣件无脆裂、变形、划丝;脚手板可用杉、松木质板,长度应为2m~6m,厚5cm,宽23cm~25cm,木脚手板两头应用铅丝打箍、锈蚀、腐朽、劈裂、有活动节子的木版不可用作脚手板钢质脚手板长度为1.5m~3.6m,厚2mm~3mm,肋高5cm,宽23cm~25cm,变形严重的脚手板禁止使用;安全网应无损坏或无腐蚀,立网和平网不能颠倒用。
3.2.1.2架子基础必须分层夯实,高出地面15m,作好排水设施。基础要满铺脚手板,立杆要立在脚手板上。高层建筑施工立杆应加扫地杆。
3.2.1.4脚手架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拉接所用材料的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号铅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接。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
3.2.1.5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距离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档脚板或设一到护身栏合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为1.2m。
3.2.1.6结构用里、外脚手架、使用时载荷不得超过2646N/m2。装修里用、外脚手架,使用时载荷不得超过1960N/m2。
3.2.1.7在结构施工时,脚手架要始终高于建筑物一步架。架子顶端的高度:平屋顶必须超过女儿墙1m。坡屋顶必须超过檐口1。5m,并从最上层脚手板到顶端间,加绑两道护身栏并立挂安全网,安全网下口必须封绑牢固。
3.2.1.8落地式脚手架必须打设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其要求如下:
运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为1:6(高:长),人行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m ,坡度为1:3。
通道的立杆、横杆的间距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
小横杆间距:运料道不得超过1.5m。
“之”字通道拐弯处设平台,平台及通道两侧必须绑两道护身栏杆,并要挂安全网。
3.2.1.9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点。确因操作要求需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离开予以回复。
3.2.1.10脚手架拆除,应先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和杂物,设置警戒范围并设专人监护。脚手架的拆除应按规定的拆除程序进行,接点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码率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拆除作业中有需要加固的部位,应先加固再拆除,防止架体滑塌。拆下的零部件、杆件,应按规格分批运到地面,严禁抛掷,并按规格、品种码放整齐。作业人员应相互呼应,动作协调,中间不换人,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详细交底,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作业。
3.2.2工具式脚手架
3.2.2.1在使用前应对组成架子的钢管、钢梁、扣件、挂钩、脚手板、安全网进行外观检查:
安全网应用立网,无损坏或腐蚀;
挂架子应有设计计算书和图纸,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厂家加工制作。
3.2.2.2脚手板必须坚实并固定铺严。脚手架与建筑物应拉接牢固,并立挂安全网,安全网下口应兜过脚手板下方后封严。
3.2.2.3工具式脚手架升降时,必须用保险绳,吊篮保险绳应兜底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吊钩必须有防脱钩装置。
3.2.2.4挂架子的穿墙挂件镙拴材须采用45号钢,其规格及与墙体固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不得使用其它材质或规格的镙拴代替。
3.2.2.5挂架子安装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底于75MPb,镙拴必须拧紧。
3.2.2.7吊篮钢挑梁的选用、布置间距尺寸必须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不小于14号工字钢或承载能力不小于14号工字钢的其它材料,挑梁的抵抗力矩必须大于倾覆力矩的三倍。
3.2.2.8承受钢梁拉力的预埋吊环,采用直径不小于ø12的1级圆钢,埋入混凝土内长度不小于360mm,吊环与钢筋混凝土主筋焊接牢固,吊环与挑梁端部的固定,采用吊环相同规格的1级圆钢或承载能力相当的钢丝绳。
3.2.2.9安装挑梁时,应使挑梁探出建筑物一端高出另一端,挑梁在建筑内外两端宜用钢管连接牢固,成为整体。
3.2.2.10采用手扳葫芦升降吊篮,不允许两个吊篮一起升降,且每个吊篮所有吊点升降高度尽量保持一致。使用电动葫芦必须设置同步装置,确保吊篮同步升降,升降吊篮,除操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吊篮内停留。吊篮升降前2-2006 电力工程量清单规范 变电工程,必须把保险绳固定好,待提升(或下降)到一定距离(小于1m),再重新固定好保险绳,然后再继续升降,反复进行,一直到需要的高度。
3.2.3.1井字架、龙门架吊盘距顶部4m处必须设超高限位器,每层设吊盘定位装置以防自然下滑。
3.2.3.2井字架搭设高度在15m以下设一组缆风绳,每增加10m加设一组,每组4根,与地面为难45。夹角,缆风绳用不小于12.5mm的钢丝绳,不准用钢筋代替,要埋设牢固地锚(不准用木橛代替地锚),缆风绳不准绑在树上、电线杆等物上。
4.2.4高处作业防护
3.2.4.1无外脚手架或采用单排外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时横一路路基土石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凡高度在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高度建筑支6m,宽双层网),网底距下方物体表面不得小于3m(高层建筑物不得小于5m)。高层建筑每隔四层还应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的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不大于100mm,并且外边沿明显高于内边沿。无法支搭水平安全网的必须逐层设立网全封闭。水平安全网须待高处作业完成后方可拆除。
3.2.4.3临近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确保人、物安全。
3.2.4.4高处作业,严禁投掷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