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1 KB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

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考试题通常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公司级安全教育:重点介绍企业的安全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使新员工了解公司整体的安全文化。考试内容可能包括公司的安全目标、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员工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部门级安全教育:针对具体部门的工作环境和特点进行培训佛山市轨道交通工程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方案,让员工熟悉所在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潜在风险。考试可能会涉及部门特有的危险源识别、防护措施及事故案例分析。

3.岗位级安全教育:深入到具体岗位的操作细节,强调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守的安全规范。考试内容通常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穿戴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12.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

  A.下风位置               B.上风或侧风位置

  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D.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

  13.干粉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

  A. 半年        B.一年       C.三个月       D.两年

  1.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              、              、                、                 、

  2.干粉灭火剂主要适用于                             扑救物质的火灾,有的还适用于扑救木材、轻金属和碱金属火灾。

  3.火灾中,烟气对人的危害特性有                                     

  三.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

  2.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

  3.发生了燃烧就发生了火灾。(   )

  4.凡是设有仓库或生产车间的建筑内,不得设职工集体宿舍。(   )

  5.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

  6.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

  7.消防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   )

  8.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

  9.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   )

  10.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可燃包装,应放在安全地点,且定期处理。(   ) 

  12.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

  13.焊接管道和设备时,必须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

  14.泡沫灭火器应放置在高温地方。 (   )

  四.问答题(共4题,每题13分,共52分)

  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发现着火时,应怎样处理?

  3.配电间中的火灾原因主要有哪些?

  4.电焊引起的火灾有几种情况? 

  ADACC    CBCBB    BBA

  1、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

  2、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

  3、缺氧、毒害、尘害、高温。

  × ×√ ×√  ×√√√√   √×√ ×

  1、答:将干粉灭火器提到可燃物前,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扫整个火区,由近及远,向前推进,将火扑灭掉。同时注意,不能留有遗火,油品着火,不能直接喷射,以防液体飞溅,造成扑救困难。

  3、答:短路、过电荷、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电弧

  4、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和熔渣的颗粒,燃着焊接处附近的易燃物及可燃气体引起火灾;电焊机的软线长期拖拉,使绝缘破坏发生短路而起火,或电焊回线乱搭乱放,造成火灾;电焊机本身或电源线绝缘损坏短路发热造成火灾。

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1、一个集体是由许多个你组成的,(安全目标)的实现是包括你在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2、《安全生产法》共七章97条,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其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4、三违是指(  违章指挥  )、(  违章操作  )、(  违反劳动纪律  )。

二、    判断题——对打“√”;错打“×”

1、班组管理中的“亲”,是指班组中要有亲和力,要班组成员感觉班组是真正的职工之家,在班组中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                                                     (  √  )

2、安全工作的重心在班组,班组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班组长。                          (  √  )

3、任何活动不一定都需要管理。由此看出,好的管理对与目标的实现,没有因果关系。 (  ×  )

4、班组是工业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  √  )

5、班组长要贯彻执行公司、厂、工段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 √  )

6、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  √  )

7、危险辨识工作只局限于对设备和环境开展。                                    (  ×  )

8、从业人员无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但是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  )

9、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订立某种协议,就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  )

10、我国的安全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  )

三、    单项选择题——将表述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  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中明确指出:班组成员的标准化操作应该形成(  B  )  

              A.意识        B.习惯      C.观念        D.标准       

2、 安全(  A  )是构成班组安全文化的核心。

              A.价值观        B.意识观念      C.责任感        D.人生观

3、在确立班组工作目标时,要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并按“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  D  )”的要求,结合班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实现“安全合格班组”标准的具体办法。

4、(  D  )是安全管理预防为主根本体现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A. 绝对性安全      B. 相对性安全事       C.绝对化安全     D. 本质化安全

5、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将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定为(  C   )。

A. 遗传及社会环境    B. 人的缺点    C.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 事故

6、电气设备着火,应使用(  D  )灭火。

A. 湿棉被        B. 泡沫灭火器          C.黄泥            D. 干粉灭火器

7、安全带使用(  A  )年后应检查一次?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8、电焊机一次线的长度不能大于(  B  )米。

         A.  2米           B.  5米          C.  8米             D.  10米

9、下列哪些物品不属于劳动防护用品(D)

A. 安全帽           B. 护目镜        C. 防噪声耳塞        D. 应急灯

10、建筑物起火后的( A )内是来灭火的最好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设法逃离现场。

1、班组安全管理的对象有哪些?

起重设备安装、拆卸施工方案答:班组安全管理的对象有——人:作业者;机(物):机器、工具、物料;环境:空间、时间;管理:作业方法或手段。

2、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方法有哪些?

答: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方法有:答案: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限制能量、降低能量释放速度、防止能量蓄积、开辟能量异常释放渠道、设置屏障、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设置警告信息。

3、用电安全有哪些基本要素?

答:电气绝缘、安全距离、设备及其导体载流量,明显和准确的标志等是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

1、联系实际毛石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谈谈你作为一名班组成员将如何配合班组安全管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