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8.83 KB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高空作业等领域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为有效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下从防护设施、个人防护、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四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设置防护设施在高处作业区域,应合理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和脚手架等防护设施。例如,在建筑物边缘安装不低于1.2米的防护栏杆,并加装踢脚板,防止人员或物品坠落。对于无法安装防护栏杆的场所,可铺设水平或垂直安全网,形成双重保护。此外,脚手架的搭建需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结构稳固,避免因倒塌引发坠落事故。

二、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在高处作业时,安全带应系挂在牢固可靠的锚点上,并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0255 济南房产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最大限度减少坠落冲击力。同时,应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高处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审批流程。在作业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杜绝违章行为。此外,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因素。

四、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高处作业安全性,例如采用无人机巡查复杂地形,减少人工攀爬的风险;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作业环境,及时预警异常情况;推广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危险性较高的任务。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设置防护设施、加强个人防护、完善安全管理以及引入先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超过3.2m的楼层周边,以及首层墙高度超过3.2m时的二层楼面周边,当无外墙脚手架时,必须在外围边沿架设一道安全平网。

3)、装设安全门各种垂直运输用的平台,楼层边沿接料口等处,都应装设安全门或活动栏杆。

防护栏杆的构造及其材质

设置防护栏杆为临边防护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构成。横杆离地高度,规定为上杆1.0~1.2m,下杆0.5~0.6m。即位于中间,必要时沿地面亦需设置横杆。对于坡度大于25°,即1:2.2的斜屋面,栏杆高度应为1.5m,此时,下杆高应为0.75m。当立杆间距大于2m时,应做专门计算,否则须将栏杆柱加密,达到小于2m。

防护栏杆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材质的杆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毛竹横杆下头有效直径应不小于70㎜,栏杆柱小头直径应不小于80㎜。须用不小于16号镀锌钢丝绑扎,至少三圈,须应稳固无滑泻现象。

原木横杆,上杆梢径应不小于70㎜,下杆梢径应不小于60㎜,栏杆柱梢径应不小于75㎜。须用相应长度的圆钉钉紧,或用12号以上镀锌钢丝绑扎,须稳固不动摇。

钢筋横杆,上杆直径应不小于16㎜,下杆直径应不小于14㎜,栏杆柱直径应不小于18㎜。须用电焊焊牢或用镀锌钢丝绑扎牢固。

钢管横杆及栏杆均可用φ48×(2.73~3.5)㎜的管材,以扣件固定。采用其他电焊钢管或低压流体钢管时,可视具体情况,以电焊、弯头加束节或扣件等方式固定。

以角钢等其他钢材作栏杆杆件时,应选用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

采用定型的工具化的防护栏杆,即节约材料、又装拆方便。

基坑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可采用钢管作栏杆柱,并打入地面50~70㎝深加以固定。离坑边的距离应不小于50㎝。基坑周边若有板桩,则栏杆柱可打入板桩外侧。

混凝土楼面、屋面、平台面与墙面等处固定防护栏杆,应埋设预埋件,使其与钢管式钢筋焊接。钢管柱亦可用法兰盘联接以螺栓固定于地面。若为竹、木栏杆,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长的L50㎜×6㎜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螺栓与竹、木杆件拴牢。

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防护栏杆,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有—80㎜×6㎜弯状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按上项方法固定。

栏杆的横杆不应有伸出的悬臂。以免坠落时受端头撞击致伤。

栏杆四周与其他物件之间应有不小于40㎜的净空。

栏杆下部应配置18㎝高的挡脚板或40㎝挡脚笆。板与笆上如有孔眼,应不大于25㎜。下边沿离底面的空隙应不大于10㎝;若无板与笆,则必须用安全立网封闭。

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除防护栏杆外,必须采用其它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

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三、洞口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在其附近工作,称为洞口作业。

通常较小的称为孔,较大的称为洞。并规定为:楼板、屋面、平台面等横向平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的,以及墙上等竖向平面上,高度小于75㎝的称为孔;横向平面上,短边尺寸等于或大于25㎝时,竖向平面上高度等于或大于75㎝,宽度大于45㎝的称为洞。

凡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上的施工作业,亦归入洞口作业的范围。

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根据不同类型,可按下列六类方式进行:

各种板与墙的孔口和洞口,必须视、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具体情况分别设置牢固的盖板

各种预留洞口、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上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等处,均应设置稳固的盖板,防止人、物坠落的小孔眼的钢丝网等覆盖。

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没安装踏步的楼梯口应象预留洞口一样覆盖;安装踏步后,楼梯边应设防护栏杆,或者用正式工程的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栏杆。

各类通道口、上料口的上方,必须设置防护棚,其尺寸大小及强度要求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达到使在下面通行或工作的人员不受任何落物的伤害。

施工现场大的坑槽陡坡等处,除需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小于25㎝但大于2.5㎝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予以覆盖。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25~50㎝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等处,可用竹、木等作盖板覆盖洞口。盖板必须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50~150㎝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络,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筋网构成防护网,钢筋网络的间距不得大于20㎝。

楼板、屋面、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在150㎝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

位于车辆行驶的通道旁的洞口、深沟以及管道的沟、槽等,所加盖板,除需固定外,还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

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应不大于15㎝;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笆)。

下边沿至地面或楼面低于80㎝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外侧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高至1.2m的两道护栏。

邻近人与物有坠落危险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设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四、悬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在周边临空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时,高度在2m及2m以上,属于悬空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的法定定义是:“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因此,悬空作业尚无立足点,必须适当地建立牢靠的立足点,如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或吊篮等,方可进行施工。

对悬空作业的另一要求为,凡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架、吊篮、吊笼、平台、搭架等设备,均必须经过技术鉴定的合格产品或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采用。

1、吊装构件和安装管道时的悬空作业

钢结构构件,应尽可能的安排在地面组装,当构件起吊安装就位后,其临时固定、电焊、高强螺栓连接等工序仍然要在高处作业,这就需要搭设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操作平台,或佩戴安全带和张挂安全网。

高空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桁架等大型构件前,也应搭设悬空作业中所需的安全设施。

分层分片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以及悬空安装大模板等,必须站在平台上操作。吊装中的预制构件、大模板以及石棉水泥板等屋面板上,严禁站人和行走。

安装管道,必须有已完结构或操作平台作为立足点,严禁在安装中的管道上站立和行走。

2、支撑和拆卸模板时的悬空作业

支撑和拆卸模板,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前一道工序所支的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卸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其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主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支设处于悬挑状态的模板,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的模板,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面上有预留洞,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没;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采取措施予以防护。

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等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必须搭设必要的脚手架和马凳.

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湖北省某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搭设操作台、架和张挂安全网。绑扎悬空大梁钢筋,必须在支架、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

绑扎支柱和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绑扎柱钢筋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高空、深坑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设置马凳。

4、浇筑混凝土时的悬空作业

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蓬和小平台等,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浇筑储仓,下口应先行封闭,并搭设脚手架以防人员坠落。

特殊情况下进行浇注,如无安全设施,必须挂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加设安全网。

5、进行预应力张拉的悬空作业

进行预应力张拉时,应搭设站立操作人员和设置张拉设置用的牢固可靠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雨天张拉职业健康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应加设防雨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