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紧急救护预案

触电紧急救护预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02 KB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触电紧急救护预案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触电紧急救护预案

触电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安全事故,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触电事故带来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触电紧急救护预案至关重要。

一、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通过明确的流程和措施,确保在发生触电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行动,保护伤者生命安全,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二、应急处置步骤

1.切断电源发生触电事故后,首要任务是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电流继续作用于人体。如果无法直接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塑料制品等绝缘工具将电线移开,切勿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或带电体。

2.检查伤情在确认电源已切断且环境安全后,迅速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态。若发现触电者无反应、无呼吸或无脉搏安ii~24#坝段锚索施工组织设计,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呼叫急救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事故发生地点、触电人数及伤情状况,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时间。

4.现场救护如果触电者仍有意识,让其平躺并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烧伤或其他外伤,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防止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因低温导致身体进一步受损。

5.转运与后续治疗待救护车到达后,配合医务人员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治。途中需密切观察伤者状态,并持续提供必要的急救支持。

三、预防措施1.定期维护电气设备,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2.加强用电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或居民的安全意识;3.配备必要的急救器材,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4.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并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响应,最大程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主要检查心跳、呼吸和瞳孔等三大体征,并观察其神志。

正常人心跳60—80次/分钟;呼吸16—18次/分钟;两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迅速收缩变小。严重受伤、大出血的伤员心跳大多增快;垂危伤员呼吸多变快,变浅或不规则;严重颅脑损伤伤员,两瞳孔不一般大,用光刺激不收缩或反应迟钝;神志模糊或出现昏迷、对外来刺激无反应是伤势沉重的表现;休克和假死是病危的状态。伤情轻重大致可分为三类:

a.危重: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深度昏迷、严重休克等。应边急救边送医院。

b.重伤:骨折、内伤、挤压伤、出血,这类事故需要手术治疗,可先急救,防止休克,也要尽快送医院救治。

c.轻伤:一般挫伤、软组织伤,可就地休息护理。

2.2.1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作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2.2.2.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2.2.2.2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2.2.2.3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

2.2.2.4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2.2.2.5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

2.2.2.6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及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2.2.2.7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则对于低压带电线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挠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不论是在何级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它有电线路的可能。

2.2.2.8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的地方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2.2.2.9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2.2.3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2.2.3.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2.3.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丧失意识。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2.2.3.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2.2.4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2.2.4.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2.2.4.2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2.2.5心肺复苏法:

2.2.5.1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2.2.5.2通畅气道;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2.5.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过

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咀唇紧闭,防止漏气。

2.2.5.4胸外按压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结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c.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2.2.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2.2.6.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a-11道路拓宽改建花桥北侧匝道收费站网架工程施工方案,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2.6.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2.2.6.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2.2.7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

2.2.7.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钢筋混凝土多层厂房、库房拆除工程施工方案(含进度表),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2.2.7.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在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