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12.2 KB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是为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的检查和评估,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保护财产和环境免受损害。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责任分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等;二是脚手架工程,要求脚手架的设计、搭设和拆除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三是模板工程,明确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与刚度要求,防止坍塌事故;四是“三宝”“四口”防护,“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四口”包括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和通道口,要求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五是施工用电,规定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配电箱的设置及接地保护等,避免触电风险;六是塔吊及其他起重设备,要求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均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七是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强调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监测与防护措施。

此外,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还涉及文明施工、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倡导绿色施工理念,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显著提升建筑工地的整体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为社会提供更加可靠的建筑产品。

吊篮脚手架检查评分表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表3.0.5序应得扣减实得检查项目扣分标准号分数分数分数基础施工无支护方案的扣20分施工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的扣12一15分1施工方案20基坑深度超过5m无专项支护设计的扣20分支护设计及方案未经上级审批的扣15分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的扣10保临边防护分10证临边及其它防护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扣10项分3坑壁支护特殊支护的作法不符合设计方案的扣5一8分10目支护设施已产生局部变形又未采取措施调整的扣6分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措施的扣10分4排水措施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无防止临近建筑危10险沉降措施的扣10分续表

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表3.0.6

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检查评分表表3.0.10

db14t 2448-2022 河流生态景观规划编制指南塔吊检查评分表表3.0.11

1.0.3说明本标准编制时采用的方法和依据。 1.0.4说明本标准与相关标准的关系。 2检查分类及评分方法 2.0.1本标准采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将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利用数理统计的方 法,对五年来发生的职工因工死亡的810起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 到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占44.8%)、触电(占16.6%)、物体打击(占12%)、机械伤害(占7.2%)、 坍塌事故(占6%)这五类事故占总数的86.6%。为此,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将消除以上事故确定 为整体系统的安全目标。这些事故集中在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 宝”利用及”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等十个 方面。列为十七张检查表(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 表、悬挑式脚手架检查评分表、门型脚手架检查评分、挂脚手架检查评分表、吊篮脚手架检查评分 表、附着式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基坑支护检查评分表、模板工程检查评分表、”三 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检查评分 表、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检查评分表、塔吊检查评分表、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施工机具检 查评分表)。因此,把这十个部分列为本标准的检查评分内容,以检查表的形式用定量的方法,为 安全评价提供了直观数字和综合评价标准。 2.0.2分项检查评分表的结构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成整体的系统,如脚手架、施工用电 等,列出的各检查项目间有内在的联系。按其结构重要程度的大小,对其系统的安全检查情况起到 制约的作用,在这类检查评分表中,影响安全的关键项目列为保证项目,其他的项目列为一般检查 项目。另一类是各检查项目之间无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因此,没有列出保证项目,如”三宝”、 四口”防护和施工机具。 2.0.3、2.0.4、2.0.5是说明分项检查评分表中的评分 2.0.6在分项检查评分表中,列在保证项目中的项目对系统的安全情况,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突出这些项目的地位,而制定了保证项目的评分原则。 2.0.7汇总表也采用百分制。各分项内容在汇总表中所占分值,依据对因工伤亡事故类型的 统计分析结果而确定。且考虑了计算简便,将除文明施工分表(20分)起重吊装分表(5分)施工 机具分表(5分)外,其它各分表分值都确定为10分。由于起重吊装只是施工中的一个工序过程 在组织检查中遇到机会较少;施工机具近些年有较大改观,防护装置日趋完善,所以各确定为5分 而文明施工是独立的一个方面,也是施工现场整体面貌的体现和树立建筑业现象综合反映,所以确 定为20分。 2.0.8分项检查表共有十六张,归纳为十项内容,每次在工地检查使用时,不一定都能遇到 如有的工地无塔吊等,在汇总表中就要进行换算,计算出这个工地的总得分。在无保证项目的分项 检查表中,遇有缺项时如表3.0.13中,无平刨等机具时,也要利用这个公式算出分项表的得分。 2.0.9在组织检查时,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为了突出安全专职人员的作用,采用加权评 分的方法。 2.0.10根据检查评分汇总表实得分数,确定了整体系统(即一个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的 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三个等级。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优良的标准为在施工现场内无重 大事故的隐患,各项工作达到行业平均先进水平。合格的标准为达到施工现场保证安全的基本要求。 对于有一分项检查表不得分的,汇总表总得分为75分以上的,也定为合格,是考虑有一项工作存 在隐患,其他工作都比较好。本着帮助和督促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精神,也定为合格。不合格的标 准为施工现场隐患多,出现重大伤亡事故的几率比较大。如汇总表得分不足70分,就说明施工现

由于竹材满足不了四年生长期的材质要求,因此竹脚手架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逐步淘汰,如若 使用竹脚手架应进行特殊计算。 2.悬挑式脚手架检查评分表包括从地面、楼板或墙体上用立杆斜挑的脚手架,提供一个层高 的使用高度的外挑式脚手架和高层建筑施工分段塔设的悬挑脚手架。外挑式脚手架应有搭设方案, 标明立杆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方法,不能将外挑立杆与建筑结构以外的不稳定的物体连接。外挑立杆 除必须满足间距要求外,还应按规定设置大横杆以增加立杆的刚度。高层建筑施工分段搭设的悬挑 脚手架必须有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要经上级审批。悬挑梁或悬挑架应为型钢或定型桁架,安装 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脚手架必须按设计规定与建筑结构进行拉结。 3.门型脚手架检查评分表主要指定型的门型框架为基本构件的脚手架,由门型柜架、水平梁 (脚手板)及剪刀撑组合成基本单元。脚手架之间除按规定设置连接件外,还应用大横杆和剪刀撑 加强整片脚手架的稳定性。脚手架应有搭设方案,一般搭设高度为45m以下,搭设时要及时装设连 墙杆与建筑结构拉牢防止架体变形。严格控制首层门型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使门架立杆在两个方 面的垂直偏差均在2mm以内,顶部水平偏差在5mm以内,上下门架立杆对中偏差不大于3mm 4.挂脚手架检查评分表主要指悬挂在建筑结构预埋件上的钢架,并在两片钢架之间铺设脚手 板的脚手架。此种脚手架的跨度不能大于2m,使用中除去对埋件的设计制作与埋设应确保牢固外 还应对钢架进行认真检查和荷载试验。由于脚手板的跨度较大,所以特别注意脚手板的选材、固定 和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5.吊篮脚手架检查表。吊篮脚手架是将预制组装的脚手架悬挂在挑梁上,挑梁与建筑结构固 定,脚手架的升降用手(电)动葫芦和钢丝绳来带动。施工方案中必须有吊篮和挑梁的设计及挑梁 的固定方法。吊篮在使用前应做荷载试验,使用中必须有2根直径为12.5mm的钢丝绳做保险绳, 葫芦必须有保险卡,在吊篮提升(或下降前)必须先把保险绳固定好,待提升(或下降)到一定距 离(小于1m),再重新固定好保险绳,然后再继续提升(或下降),反复进行,一直到需要的高度。 严禁在保险绳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就提升(或下降)。 6.附着式脚手架,是将脚手架架体附着于建筑结构上,并能自行升降,可单跨升降,多跨升 降,也可整体升降,因此,也称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因其使用方便、经济,自1993年以来, 在全国各地普遍使用。但由于在架体构造、附着支撑、升降方式和使用管理中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和 隐患,因此,使用中坠落伤人事故不断发生。为推进脚手架技术进步,完善这类脚手架的使用和管 理。自1993年以来,建设部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在全国进行了调研,召开各方面的专家研讨会, 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确定了这类脚手架的构造、设计和管理等规定。为了强化对这项工作 的管理,表里提出了由建设部组织鉴定等要求,这主要是指由厂家生产并在各地使用的产品,要由 建设部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并发放使用证,其他的可由建设部认可的单位鉴定或派人参加 鉴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由落地式的双排立杆外脚手架发展而来的,它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架 体应是钢性较强的整体,因此,要求有定期的主框架和相邻两主框架中间的架体的定型的支撑框架 支撑框架还必须以主框架做为支座;二是架体上的荷载应通过主框架均匀、合理地传递到建筑结构 上去,也就是说架体要在结构上生根;三是升降时不坠落、不倾斜。因此,本着这个要求,列出了 保证项目。主框架可固定在导轨上,导轨再与每一楼层固定。 3.0.5基坑支护及模板工程。近年来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坍塌事故比例增大,主要原因是: 开挖基坑、基槽时未按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和做好固壁支撑;楼板拆模后,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 度,在楼板上堆物过多,使楼板超过允许荷载;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支撑系 统强度不足,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造成整体失稳塌等。塌事故已列入建设部多发性事故专项 治理的主要内容.要求各施工现场必须认真做好。基坑支护及模板工程在总表中作为一个项目考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