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膛安全系统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炉膛安全系统炉膛安全系统(FurnaceSafetySystem,简称FSS)是现代工业锅炉、加热炉以及其他燃烧设备中用于保障运行安全的关键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监测和控制燃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防止炉膛内发生爆炸、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FSS的核心任务包括:点火前的炉膛吹扫、点火顺序控制、火焰检测以及紧急停炉保护等。在点火前,系统会对炉膛进行充分吹扫,以清除可能积聚的可燃气体;点火过程中,系统会严格遵循预定的点火程序,并实时监测火焰状态,确保火焰稳定燃烧;如果检测到异常情况(如熄火、超温、压力过高或燃料供应中断),系统将立即触发保护动作,停止燃料供应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FSS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火焰探测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检测设备,以及电磁阀、控制器等执行机构;软件则负责逻辑判断和指令发送,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此外普天大厦安全施工方案,FSS还必须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如IEC61508和IEC61511),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要求。
总之,炉膛安全系统是燃烧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还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锅炉点火前必须对炉膛进行吹扫,吹扫开始和吹扫过程中必须满足一定的吹扫条件。 条件应根据锅炉容量和制粉系统的类型按表3.1.1所列确定
吹扫条件应根据锅炉容量和制粉系统的类型按表3.1.1所列确定
表3.1.1锅炉炉膛吹扫条件
3.1.2锅炉炉膛吹扫时间应不少于5min或相当于炉膛(包括烟道)换气5次的时间,取其中较 大值。 在吹扫计时时间内,若吹扫条件中任一条件失去,则认为吹扫失败,再次吹扫时应重新 计时。 3.2主燃料跳闸 3.2.1锅炉主燃料跳闸条件应根据火焰监视和保护方法以及制粉系统类型确定,至少应满足 表3.2.1规定。 锅炉炉膛压力保护逻辑应按”三取二”设计。汽包水位保护逻辑也宜按”三取二”设计。 锅炉炉膛压力,汽包水位和再热气温高、低报警值,主燃料跳闸动作值以及延迟时间 应由锅炉厂提供设计依据,在运行中再作修正。
3.1.2锅炉炉膛吹扫时间应不少于5min或相当于炉膛(包括烟道)换气5次的时间,取其中较 大值。
在吹扫计时时间内,若吹扫条件中任一条件失去,则认为吹扫失败,再次吹扫时应重新 计时
3.2.1锅炉主燃料跳闸条件应根据火焰监视和保护方法以及制粉系统类型确定,至少应满足 表3.2.1规定 锅炉炉膛压力保护逻辑应按”三取二”设计。汽包水位保护逻辑也宜按”三取二”设计。 锅炉炉膛压力,汽包水位和再热气温高、低报警值,主燃料跳闸动作值以及延迟时间 应由锅炉厂提供设计依据,在运行中再作修正。
表3.2.1 主燃料跳闸条件
18 O 30% 19 角火焰丧失2 O O 1)单元机组具有自动”快速切负荷”(FCB)能力时汽轮机自动主汽门关闭,可不动作主 燃料跳闸; 2)角火焰丧失触发主燃料跳闸这一项仅适用于非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且锅炉采 用切向燃烧方式时。 注:进行炉膛吹扫时,可以甚至应该存在的主燃料跳闸条件(如全炉膛火焰丧失、单元 机组汽轮机跳闸等),应是短时作用的信号,以便能正常进行吹扫。
表3.2.2 主燃料跳闸动作对象
3.2.3不是由送风机或引风机解列造成的主燃料跳闸,不能解列送风机和引风机。 3.2.4送风机或引风机解列引起主燃料跳闸动作后,应延时一定时间再缓慢打开跳闸风机的 挡板,并保持打开状态不少于15min。 3.2.5当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中具有”临界火焰”监视逻辑时,在没有取得经验前;临界 火焰”信号宜只作为报警信号。
3.3.1对容量为1000t/h及以上的四角喷燃锅炉,当单个燃烧器火焰丧失时,应发出报警信 号,由运行人员判断是否停止相应燃烧器对;当一个燃烧器对的两个火焰均丧失时,该燃烧
器对应自动跳闸。若同层相邻两个燃烧器火焰均丧失时,该层所有燃烧器对应的给粉机或磨 煤机应自动跳闸。 3.3.2对容量为1000t/h及以上的对冲式燃烧锅炉或W型火焰燃烧锅炉,当单个燃烧器火焰 丧失时,应发出报警信号,相应的燃烧器对自动跳闸;当同一个磨煤机供粉的燃烧器火焰丧 失数量超过规定值时,相应的磨煤机应自动停止。 3.3.3对容量为1000t/h及以上的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当单个燃烧器火焰丧失 时,发出报警信号,由运行人员判断是否停止相应磨煤机;当一个角熄火的燃烧器数量大于 规定值时,相应磨煤机应自动停止。
3.4.2锅炉点火顺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雾化介质压力低,延时×s;
(2)油压过低,延时×s
(1)气压过低,延时×s; (2)气压过高,延时×S。 3.4.5对不具备”快速甩负荷”(FCB)、”快速减负荷”(RB)或燃烧器控制功能的系统,严禁 自动启动投油。
3.5.1锅炉煤粉燃烧器投入至少应满足表3.5.1中的全部条件。
表3.5.1投入煤粉燃烧器的条件
4.0.1在控制盘(台)上应提供下列操作:
(1)炉膛吹扫; (2)点火方式选择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报警
6.0.1炉膛压力保护应分别设三个正压或负压取样点,在炉墙上独立开孔,并通过独立的取 样管接至压力开关。为避免取样管内积灰堵塞,还应采取防堵措施。 炉膛压力取样孔应与吹灰器和看火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吹灰或开启孔洞时影响压力测 量值。 6.0.2到制粉系统的热风管、各一次风管、二次风管等应有符合测量要求的风压、风量的取 样孔,以及必要的测量管吹扫措施。 6.0.3燃烧器上应有火焰检测器的安装位置db35/t 516-2018 益胶泥通用技术条件,保证各燃烧器火焰检测器能正确地检测火焰。 火焰检测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应由锅炉厂和装置制造厂共同确定。
附录A全炉膛火焰丧失、不稳定临界火焰 及角火焰丧失的定义
附录A全炉膛火焰丧失、不稳定临界火焰
原则上应由锅炉厂负责提出该锅炉的引起主燃料跳闸的火焰丧失定义。下面提出的通常 引起主燃料跳闸的各种火焰丧失的定义可供设计选用。 A1"全炉膛火焰丧失”的定义 (1)全炉膛火焰检测时,当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火焰丧失并延时了一定时间,且运行的 油或气燃烧器层又少于规定的层数,可认为全炉膛火焰丧失。 (2)单独燃烧器火焰检测时,每一燃烧器层未检测到的火焰数都不少于该层燃烧器数的 3/4时,可认为全炉膛火焰丧失。 A2"不稳定临界火焰”(简称”临界火焰”)的定义 无论哪种布置型式的燃烧器炉膛,在一定时间内,炉膛内熄火燃烧器的数量与总的运行
燃烧器数量之比达到某百分数,炉膛燃烧不稳,出现灭火前的”临界火焰”。 这种工况的关键是上述的”在一定时间内”和”某百分数”,它们需通过实际试验确定。 A3”角火焰丧失”的定义 切向燃烧式锅炉,当投运煤层不少于总煤层的半数时,若锅炉任一角的火焰丧失,可认 为”角火焰丧失"。
B1”燃烧器对”的定义 四角喷燃炉膛同一层对角两个燃烧器称为”燃烧器对”;对冲式燃烧炉膛,同一层同一 侧壁上且以炉膛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的两个燃烧器为一”燃烧器对”;W型火焰燃烧式炉 膛,位于炉膛前后墙上且以炉膛中心点为基准相互对称的两个燃烧器为一”燃烧器对”。 B2"给粉机对"的定义 对中间贮仓式制粉系统,与”燃烧器对”相对应的给粉机称为”给粉机对"。
在执行本规定时,对一些表示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及表格中的符号说明如下,以便执行 中区别对待。 C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C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及表格中的符号: 正面词采用”应”,表格中的符号用””;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C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及表格中的符号: 正面词采用”宜”,表格中的符号用””;反面词采用”不宜"。 C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和表格中的符号: 正面词采用”可”,表格中的符号用”。”
在执行本规定时,对一些表示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及表格中的符号说明如下,以便执 区别对待。 C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C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及表格中的符号: 正面词采用”应”,表格中的符号用””;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C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及表格中的符号: 正面词采用”宜”,表格中的符号用””;反面词采用”不宜"。 C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和表格中的符号: 正面词采用”可”,表格中的符号用””
大坝填筑施工方案word版(共42页)附加说明: 本标准主编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根发、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