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建筑施工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附突发事件处理表.doc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39、建筑施工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附突发事件处理表.doc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a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b包扎处理: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c骨折固定处理: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a 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0179 重汽花园施工组织设计,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伤员转运到医院。伤员转运由救护组负责,安全保卫组协助。
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及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处理程序:
a.仔细观察伤者的位置及可能受伤的部位,并配合医务人员进一步观察。
b.对明显出血处用无菌的医用包扎材料进行包扎,并尽可能不影响其血液循环。
——考虑伤者的受伤部位,如流血处、突出的骨骼、变形部位等;
——对可能已发生骨折和严重受伤的部位避免进一步的挤压;
——抬动时应尽可能利用伤者的衣服,并用手腕支撑伤者的头部;
——担架抬动时应尽可能避免挤压伤者;
——送往医院时,对伤者的严重受伤部位,应尽可能减少震动或颠簸。
——帮助护送到医院救治,由医务人员向医生陈述初步抢救时的情况。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应急处理程序:
a.现场人员发现发生触电事故后,应迅速切断电源;就近拉闸,拔下漏电设备的插头或取下熔断器,并将触电人员脱离带电设备;帮助触电者脱离带电设备时应注意:
b.在将触电人员脱离带电设备前,应确认设备已断电,避免造成救援人员触电;
c.应尽可能使用绝缘的工具帮助触电者脱离带电设备,如干燥绝缘的木棒、绳索、绝缘手套等;
d.可抓住触电者干燥的衣物,将触电者脱离带电设备;
e.脱离电源后,应观察触电者的情况,并视实际情况,实施抢救:
f.如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
g.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
h.如触电者呼吸缓慢、困难,或发生痉挛,甚至心脏跳动停止,呼吸也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救援车辆到达;
i.将触电者送就近(协作)医院;
一般突发事故的响应(Ⅳ级)
项目部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进行指挥,项目部立即启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具体组织协调、指挥有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组建现场指挥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抢险救援人员伤亡事故。
项目部相关部门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现场保护和先期处置工作。必要时,公司有关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处置。
及时将掌握的事故信息报上级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应急处置过程中,协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做好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应急相关工作。
较大突发事故的响应(Ⅲ级)
项目部应急总指挥赶赴现场指挥部指挥、协调和处置工作,并组织指挥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协调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现场指挥部,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或减少次生灾害对人员造成伤害和财产损失。
必要时,请示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开通异地会商系统,协助相关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指挥抢险。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相关上级应急指挥中心。
项目部配置相应的应急资源,包括:通信装备、交通车辆、维修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救护装备、急救药品等。应急救援车辆车牌号为XX。
项目部办公室不定期对事故应急资源进行摸底,确保设施正常。
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响应工作即告结束。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在抢险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拍照、记录工作。确因抢救伤害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的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要妥善保存事故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未征得上级调查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事故现场,确保事故现场勘察和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编制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触电、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恢复现场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的程序,防止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并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填写《应急情况(事故)处理记录》。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审批后,按计划组织公司项目部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项目部每年应选择合适时机进行一次培训。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应急预案审批下发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项目部应每年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测试应急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测试现有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协作单位或部门的协调能力;
花苑三期人货电梯安装、升、降施工方案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附件1: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
附件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附件3:应急情况(事故)处理记录
附件4:应急演习记录
附件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附件3:
GB/T38584-2020 公园服务基本要求应急情况(事故)处理记录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