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湖南]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doc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24、[湖南]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doc⑤ 严禁现场焚烧有害有毒物质。
⑥ 工人生活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不吃腐烂、变质食品。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暑伏天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防止中暑脱水现象发生。
2.3.6 火灾事故
赣04ZJ506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及吊顶(一).pdf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环节
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电弧、电火花等引起火灾;电、气焊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民工生活、住宿临时用电线路敷设不规范,有乱拉乱接现象;民工在宿舍内生火煮吃、取暖等引燃易燃物质等。
(1) 做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 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
(3) 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 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灯泡。
(5) 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用火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品,并配备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6) 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7) 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3.7 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 施工现场由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环节:
施工现场的使用油漆、松节油、汽油等涂料或溶剂;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的涂料时使用明火或吸烟;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过小。
(1) 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2)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2.3.8 职业病危害事故
1 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石棉尘、水泥尘、木屑尘等)、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苯、甲苯、二甲苯、高分子化合物等)、辐射(电、气焊)、噪声、振动、不合理劳动用工等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2 预防措施 (1) 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效防尘、防毒装置、洒水、通风措施;产生的噪声、振动采取减噪、防振、隔音措施。
(2) 根据现场实际工作性质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3) 严格执行用工制度、做好劳逸结合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2.3.9 环境、文物遭破坏事故
1 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噪声、废物、污水和废气;施工过程损坏地下管网;施工过程造成文物损坏。
(1)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效防尘、防毒、防污水排放装置;采取减噪、防振、隔音措施。
(2) 定期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检测、排放污水的检测
(3) 施工前,项目部详细了解施工区域及周边的地下管网布置及地质情况。
(4) 施工中发现造成地下管网、文物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
2.3.10 暴风雨
1 施工现场由暴风雨引起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强风高处作业(阵风六级,风速10.8m/s);基础土方施工由于无排(降)水措施导致土方边坡失稳。
(1) 基础土方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排(降)水措施。
(2) 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塔吊、施工电梯等应按规定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
(3) 清除外架上的杂物,对作业层上的材料和机具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 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地震、火灾灾害,由于地震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2 处置措施: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1 施工现场可能发生水灾灾害,由于水灾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2 处置措施: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3.1 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3.1.1项目部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
由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组成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指挥部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副组长:靳保银、龙相杰、谭叶红
现场抢救组成员:李飞、杨红尘、靳文涛、任胜军、廖建新、廖兴建、李培东
保卫疏导组成员:陈奇、黄建 、缑祥、范丽、廖进军 后勤供给组成员:何超、陈波益、陈学军、周学武、刘建辉、宋杨
现场临时医疗组成员:李刘庄、牛学凯、甄义涛、冯理湘 、曾宇荣、廖根亮、董玲
3.1.2外援:火警:119 急救:120 报警:110
3.1.4 项目部事故应急预案处理程序框图:
3.1.7 职责与分工
3项目部应急求援小组负责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抢险救援工作。
(1) 事故现场组长的职能和职责:
① 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③ 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⑤ 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副组长协调;
⑥ 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
⑦ 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移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⑧ 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及工作,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
(2) 报警、联络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
② 以最快的速度按预先规定的通报程序进行报警,并保持联络状态;
③ 负责将事故伤害情况及时报告公司质安部门。
④ 保持与当地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3) 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② 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③ 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④ 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⑤ 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⑥ 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⑦ 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
(4)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② 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③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5) 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② 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③ 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④ 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⑤ 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6) 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② 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7) 项目经理部三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
①事故现场组长由项目经理部经理;
②报警、联络组由现场安全人员组成;
③现场抢救组由现场管理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④保卫疏导组由保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⑤后勤供给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⑥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或与临近医疗机构协作)
3.2.1 根据本工程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现场成立各应急救援小组;
3.2.2 现场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工具设备,如口罩、灭火器、水桶、砂子等;
3.2.3 现场配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如急救担架、急救医药箱、氧气袋、绷带等;
3.2.5 交通工具:项目常备工具车
3.2.6 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应急资源,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3 教育、训练与演练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安排以下项目的演练学习,并形成记录:
3.3.2高处坠落事故;
3.3.3支撑系统或土方坍塌事故;
3.3.4用电常识教育;
3.3.5心肺复苏术演练
3.3.6隧道发生冒顶、透水、爆炸事故
4.1.2 接车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急救车(消防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
4.1.3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应当立即向所属单位报告,所属单位接到报告后,迅速核实有关情况,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及总公司报告。因情况紧急时,项目部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及总公司报告。
现场接到报告后,各成员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安全消防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线安排疏散,并确保通道的畅通,遇突发紧急事故时,由专人指挥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
4.2.1 触电事故的抢险程序
一旦发生事故,项目经理及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抢救:
1现场人员应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迅速拉闸断电,尽可能的立即切断总电源(关闭电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绳子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切勿用金属材料或潮湿物体作救护工具,更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以防自己触电。 2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3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 4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2.2 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抢险程序
一旦发生事故,项目经理及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堵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 5若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 6若伤员有断肢等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无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7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4.2.3 坍塌事故的抢险程序
一旦发生事故,项目经理及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抢救:
1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观察事故现场情况,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后,方进行相应的抢救,防止抢险过程中再次倒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加固或观察后,确认没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2各组员和现场其他的人员对现场受伤害、受困的人员、财物进行抢救时。应尽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将伤员抬离危险区域,现场处理各种伤情,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
3隧道、土方、基础施工可能发生坍塌、山体滑坡造成施工人员、机械被埋,可能引起被埋人员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应先清除头部的土物,并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畅通。
4.2.4 机械伤害事故的抢险程序
1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SY/T 7632-2021 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工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规范.pdf4.2.5 中毒事故的抢险程序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简要说明中毒后的反应及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1由呼吸道中毒、缺氧窒息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将患者移到有新鲜空气通风的地方、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
2经口服中毒者,①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喉及咽后壁,用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 ②对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③对于催吐无效或神态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来洗胃,结合毒物面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④如果患者昏迷则需侧躺送医院救治,以免自然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里面。⑤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类)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孕妇中毒不可进行催吐。⑥不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将毒物吸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中毒。
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pdf,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4.2.6 火灾事故的抢险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