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国家大剧院测量方案mH为水平角测量中误差;
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接收井二衬技术交底 mβ为定向时确定β角的中误差
安装测量前,在肋梁的节点位置粘贴Leica TCA2003仪器专用反射标志,并根据设计的形状及其方程计算该标志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然后根据三维测量系统测量原理利用Leica TPCA2003工业测量全站仪(内置测量程序),测量所安装肋梁测量标志中心的实际三维坐标(x y z),利用实时处理软件计算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差值,实时指挥肋梁的安装测量。在内业利用外业所采集到的数据在所编程序环境下进行数据后处理并成图,打印有关资料上报有关部门。
方案二 电子经纬仪三维测量
在国家大剧院工程中,肋梁的安装校正测量亦可采用电子经纬仪三维工业测量系统。针对该工程,我们采用Leica TM5100A自动准直精密电动经纬仪和TCA2003自动跟踪精密全站仪为传感器,利用数据通讯设备将两台仪器的观测数据传送给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并根据相应的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实时获得肋梁标志点位的空间位置和肋梁的几何形状。
电子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及设备配置情况可分为联机系统(实时系统)和脱机系统(非实时系统)。在国家大剧院工程中,由于安装测量的实时性,应采用联机系统进行测量,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该系统是由两台电子经纬仪(其中一台全站仪可用作电子经纬仪)、通讯设备、计算机、数据终端、基准尺、输出设备等组成,以三维空间交会原理为基本理论依据,间接测定目标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并通过应用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
如图所示,两台电子经纬仪A和B,为计算物方空间三维坐标,建立如下坐标系,以A点全站仪三轴交点为坐标原点(0,0,0),以过原点的铅直方向为Z轴,以两仪器三轴交点A、B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X轴,垂直于XZ平面并过原点的直线为Y轴,XYZ构成右手测量坐标系。
在测量坐标系中,设AB的水平投影b为基线长,AB的高差为ΔhAB。假定在交会之前b和ΔhAB均已精确测定,且A、B站上的电子经纬仪互瞄十字丝,以获得基线作水平角观测的零方向,根据两台电子经纬仪同时测得物点P的水平角α、β及天顶距γA、γB,即可求得该点在测量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x,y,z)为:
2、实时测量过程
电子经纬仪三维工业测量系统是以空间前方交会为基础,通过观测水平角和天顶角来确定物点在给定坐标系下的坐标(x,y,z)。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有关的数学模型计算给定点位在给定坐标系下的理论坐标,利用所编的实时测量程序,计算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值,从而实时指导现场测量工作。
在进行观测之前应先进行两个仪器站间的“定向”工作,即确定下列三种定向元素:两经纬仪水平角在两测站连线上的零方向;两仪器间的平距,即基线长b;两仪器横轴的高差ΔhAB;
系统定向完成后,利用TCA2003全站仪对所要校测的目标进行初校,当达到一定的位置后,再利用两台仪器进行同步观测,从而精确地进行目标的校测。
1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项目与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与实际要求由设计单位确定,原则上工程等级与下表的观测等级相对应。
变形观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2、由于施工的影响与施工安全的需要所进行的变形观测项目,一般包括:邻近建(构)筑物安全监测、邻近地面下沉监测、对护坡桩位移监测、地基回弹监测、重要施工设施(如钻井、塔吊等)的安全监测等。这些项目中前两项观测的要求应由设计单位确定,其他项目由施工单位确定。
国家大剧院是一个标志性重要建筑,在采用科学合理的降水方式及边坡支护的前提下,也必须对其及周边建筑及其本身进行沉降变形监测,从而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为以后的形变测量提供参考依据。对周边重要建筑如人民大会堂、两侧地铁及钢结构壳体等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应按一等观测要求施测。对其它,如护坡桩位移、大会堂西路及地基回弹等可按照二等测量要求进行观测。
(一) 沉降基准点埋设
1、沉降基准点布设原则:
(1)布设的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2)为了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相互检查,沉降基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3)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精度。(4)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同时为了防止沉降基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米,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
沉降观测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以外,拟在人大会堂的东南侧、兵部洼南口和新华门附近设三个点。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闭合差±0.6mm×n0.5,。
2、沉降基准点埋设方法
基点埋设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及有关变形观测基点埋设标准进行(见附图1)。
(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四)沉降观测
(五)沉降观测周期及期限
1. 沉降观测周期按荷载完成后观测一次,直至封顶,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竣工。2. 出现不均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3. 施工期间因故停工超过三个月,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4. 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二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封顶后应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
(六)沉降变形资料的提交
1. 垂直位移量成果表;2. 观测点位置图;3. 荷载、时间、位移量、曲线图; 4. 变形分析报告。
五、钢结构壳体变形观测
钢结构壳体的整体沉降观测方案已在本节二小节中作了论述。由于壳体跨度较大,因此必须进行整个壳体的形变测量。
对于整个壳体的形变测量可采用电子经纬仪三维工业测量的方法(第二节已介绍),也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测量精度较高,但数据处理实时性不及全站仪三维工业测量系统。
水准基点埋设方法示意图
地下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沉降观测点埋设、装配示意图
地面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人民大会堂沉降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测量工作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及能否顺利交验,同时也是项目创优工作的必要保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认真落实贯彻项目测量管理运行程序、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及质量过程控制。
1. 人员组织
国家大剧院测放部下设技术部、控制测量组、主轴投测组、标高传递组、沉降变形观测测组及钢结构安装测量组,各组组长由一名现场测工程师担任。
一. 工程质量目标
国家大剧院工程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南北进深156米,东西宽225至245米,建筑限高30米,局部45米。建筑内部将由2500座的歌剧院、2000座的音乐厅、1200座的戏剧场、300至500座的小剧场和相应的艺术展廊、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艺术商店、快餐厅、咖啡厅和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组成,设施配置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国家剧院标准相当。国家大剧院作为我国最高表演艺术中心的国家标志性工程,体现着当代国际最高水平并成为向世界展示我国建筑水平的一个难得机遇。投标人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去实现我们予以业主的承诺,全力实现既定质量目标:
结构工程——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工程
单位工程——北京市“长城杯”工程,国家“鲁班奖”工程。
1.质量目标实施的阶段目标计划
2.确保单位工程优良的目标
为了确保本工程在竣工时能一次通过北京市质量监督总站“优良”等级的核验,投标人对构成一个单位工程的十个分部工程进行目标分解,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合格率的目标。
职责:组织工程创优策划,指导创优工作的实施,对工程创优工作进行安排、检查和总结。
职责:参与工程整体创优策划,根据创优总体策划大纲,制定阶段创优实施目标,并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进行创优工作的实施,并对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和总结。
职责:相关创优工作的具体实施、总结与汇报,。项目各主要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
4.1土建工程部、装饰工程部、机电工程部、钢结构幕墙部:
1.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安排部署,保证按工程总控计划实现工期目标。
2.实施工程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执行项目《质量手册》,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实体质量的优良。
3.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4.工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职责到人,保护措施到位。
5.组织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1.对图纸、施工方案、工艺标准的确定并及时下发,以指导工程的施工生产。
2.编制专项计划,包括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控制计划、质量预控措施等,对工程质量控制进行指导与控制。
3.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管理,确保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
1.严格按物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dbj/t13-261-2017 福建省二次供水不锈钢水池(箱)应用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确保物资采购质量。
2.组织对工程物资的验证,确保使用合格产品。
3.采购资料及验证记录的收集、整理。
1.监督检查创优计划的落实。
2.组织抽查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参加或组织重要部位的预检和隐蔽工程检查。
3.组织分部工程的质量核定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
4.针对不合格品发出“不合格品报告”或“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落实。
5.组织工程摄象。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梅山3#烧结技改工程通风除尘管道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对本工程重点工序的施工过程及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质量效果组织摄像。
1.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