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有关要求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有关要求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37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有关要求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是推动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建设与交叉融合,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提供支撑。在计划论证过程中,需明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及预期成果,确保其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趋势。

首先,实验室应聚焦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选择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重大科学价值的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体系。其次,要注重团队建设,吸引并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同时,实验室应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此外,建设计划还需充分考虑硬件设施、运行机制及经费保障等方面。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在经费方面,既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也要积极拓展社会资金渠道南站通风施工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计划论证应强调开放共享理念,通过服务社会需求、开展科普活动等方式,发挥实验室的社会效益。总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

同一单位的专家不能超过2人。

5. 实验室应将论证意见提纲提供给论证专家组,形成论证意见时,请给专家组提供工作用计算机及投影,以便讨论成稿。

6. 实验室依托单位应在论证结束后30日内,将根据论证专家意见修订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包括专家论证意见、专家组成员表)纸质版一式三份及电子版报教育部批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领域和学科,研究类别(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建设目的与意义

实验室建设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针对国家和区域的重点发展需求,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充分分析本领域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四、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五、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研)置计划(附清单)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六、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开放合作设想。

七、实验室负责人及骨干情况介绍,学术委员会建议名单与主要人员介绍。

八、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落实情况)

九、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落实情况)

十、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组论证意见(专家组长签字,并附专家名单)

十一、依托单位意见(需依托单位盖章,并附建设计划任务汇总表)

十二、主管部门意见(教育部直属高校省略此项,其他中央直属高校需上级主管部门盖章,地方高校需地方教育厅盖章)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证专家组建议名单

人才类型包括:院士、长江、杰青、新世纪、百人计划等,建议专家组名单至少包括12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证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论证意见

XXX年XXX月XXX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组在XX对XXX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负责人的建设计划报告,现场考察了实验室,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专家论证意见中需强调的论证内容)

1.实验室定位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科建设发展方向,是否符合科学发展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研究方向设置是否合理,特色是否突出;

商业楼高层模板施工方案2.现有科研基础、硬件条件和人才队伍等是否满足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

3.主要建设任务(应包括科研任务、人才队伍、实验条件与环境等),建设计划内容是否明确,是否切实可行、可考核;

4.建设经费及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相关运行管理保障机制是否建立、可行。

综上所述,论证专家组认为

db13(j)/t 293-2019标准下载X X X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会议程

会议日期:20 年 月 日

以上日程安排为样例,请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