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虹吸管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虹吸管施工技术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13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帷幕灌浆、虹吸管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和虹吸管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两种重要施工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地基防渗、排水及结构稳定性等问题。

帷幕灌浆是*种通过在坝基或坝肩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钻孔并注入水泥浆或其他化学材料的技术。其目的是形成*道连续的防渗帷幕,减少坝体下游的渗透水量,降低渗透压力,从而提高坝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帷幕灌浆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灌浆孔的布置、深度以及浆液的配比。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采用单排或多排灌浆孔,并结合固结灌浆技术,以增强整体效果。帷幕灌浆广泛应用于土石坝、混凝土坝及地下工程中,对防止地下水渗漏具有显著作用。

虹吸管施工技术则是利用虹吸原理实现水流跨越障碍的*种方法。它常用于渠道、管道或隧道穿越河道、道路等场景。虹吸管施工的核心是确保管道密封性良好,避免空气进入破坏虹吸效应。施工时需精确计算管道坡度、高程及流速,以满足水力要求。此外,还需考虑地形条件、材料选择及后期维护问题。虹吸管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占地少的优点,在农业灌溉、城市排水及工业供水等领域应用广泛。

这两种技术各具特点,但都强调科学设计与精准施工郫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期工程综合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电气、暖通),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长期效益。

2) 灌浆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做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表。

1) 对不同水灰比、不同掺合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行下列项目的试验:

(A) 浆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时间;

(B) 浆液密度或比重测定;

(C) 浆液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D) 浆液的沉淀稳定性;

(E) 浆液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或终凝时间;

(F) 浆液结合的密度、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

(G) 其他重要试验内容。

2) 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灰比以及掺合料、外加剂等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详细记录汇总试验成果。

1) 根据工程建筑物布置和地质条件,选择地质条件与实际灌浆区相似的地段作为灌浆试验区。

2) 根据灌浆工程施工图纸的要求选定试验孔布置方式、孔深、灌浆分段、灌浆试验区。

3) 在每*灌浆试验区内,按批准的灌浆试验*纲拟定的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灌浆试验检查灌浆的效果,整理分析各序孔和检查孔的单位吸水率、单位吨灰量等试验资料,并记录汇总灌浆试验成果。

4) 不得在帷幕灌浆线上进行灌浆试验。

(1) 制浆材料称量: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化材料应采用重量称量法。

1) 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黏滞度等参数,并做好记录。

2) 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 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0s。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4h。

3) 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应加入减水剂和采用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机搅拌转速应*于1200r/min,搅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细水泥浆液的搅拌,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2h。

1) 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0.5:1 的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流速应为1.4~2.0m/s,各灌浆地点应测定来浆密度,并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调制使用。

2) 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低于或超过此标准的浆液应视为废浆。

1) 同*地段的基岩灌浆必须先完成固结灌浆,并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2) 平洞内帷幕灌浆应在平洞的支护(锚杆、混凝土衬砌等)作业完成后进行。

3) 在岩石表面需要进行灌浆的区域,在灌浆前应将漏水的裂隙进行清理,并将松动岩石移走,以便堵漏。

4) 岩基固结灌浆宜在有混凝土盖重情况下进行,其钻孔和灌浆均需在相应中位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始灌浆;采用无盖重灌浆应经监理人批准。

5) 对设有抬动观测设备的灌区,须待抬动观测仪器安装完毕,并完成灌浆前测试工作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在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施工过程中均应进行抬动监测,观测成果应报送监理人,抬动变形值超过设计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待有处理方案后处理。

6) 在已完成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30M 以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7) 在灌浆过程中出现灌浆中断、串孔、冒浆、漏浆、孔口涌水、吸浆量*等情况时,按国家规范要求处理,并上报处理方案后方可进行。

(2) 灌浆压力和灌浆方法

1) 灌浆压力按施工图纸要求确定,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的孔段应分段升压。

2) 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进行边排孔的灌浆,然后进行中排孔的灌浆;由两排孔组成帷幕,应先进行下游排孔的灌浆,然后进行上游排孔的灌浆,每排孔应按分序、分段施工 。

3) 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 时,可采用全孔*次灌浆法;*于6m时,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

4) 帷幕灌浆段长度采用5~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减或加长,但不得*于10m。

5) 帷幕灌浆时,坝体混凝土和基岩的接触段应先进行单独灌浆并应待凝,接触段在岩石中长度不得*于2m。

6)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塞应塞在已灌孔段段底以上0.5m 处,以防漏灌;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但在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则宜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

7)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10m,对该段宜采取补救措施。

8) 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上*泵灌*孔,当相互串浆时,采用群孔并联浇筑,但并联孔数不宜多于3 个,并应控制灌浆压力。

(3) 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1) 应按灌浆试验确定或要求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 当某*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 以上,或浇筑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级水灰比浆液浇筑;当注入率*于30L/ min 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1)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于0.4L/ min 时,继续浇筑60min,或不*于1L/ min 时,继续浇筑90 min,灌浆即可结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继续浇筑时间相应减少为30 min 和60 min,灌浆即可结束。

2) 固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于0.4L/ min,群孔灌浆不*于0.8 L/ min 时,继续浇筑30 min,灌浆即可结束。

3) 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应报上级部门研究处理措施。

1) 每个帷幕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后,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灌浆孔才能进行封孔。

2)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应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固结灌浆孔封孔应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其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

1)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

(A)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应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取岩芯资料、灌浆记录和测试成果等评定其质量。

(B) 按要求布置检查孔,其钻孔位置应选在下列位置

(b)岩石破碎、断层、*孔隙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c)注入量*的孔段附近;

(d)钻孔偏斜过*的部位;

(e)灌浆情况不正常以及分析认为帷幕灌浆质量有问题的部位。

(C)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应为灌浆孔总数的10%,*个坝段或*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个检查孔。

(D)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 后进行。承包人应在灌浆结束后7d 或监理人指示的时间内,将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以便拟定检查孔位置。

(E)帷幕灌浆检查应按本标书规定提取岩芯。

(F)帷幕灌浆的封孔质量应逐孔进行检查。

(G)帷幕灌浆压水试验合格标准: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段的合格率应为100%;在以下各段的合格率应为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且不集中,则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否则,应按监理人的指示或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2) 固结灌浆质量检查

(A)采用测量岩体波速或静弹性模量,并结合分析灌浆孔钻孔取芯以及压水试验和灌浆试验成果为辅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定。

(B)采用单点压水试验方法进行检查。其检查孔的数量不应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检查结束后应进行灌浆和封孔。

(C)采用压水试验、岩体波速、静弹性模量法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应分别在灌浆结束后3~7d、14d、28d 进行,检查和试验成果应报监理人,以便拟定检查孔的孔位。

(D)固结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其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若达不到上述合格标准要求,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1) 现象:灌浆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常出现迫使灌浆暂时停顿的现象。

2) 原因:机械设备、输浆管、仪表失灵、地质方面或其他停水、停电原因。

3) 影响:灌浆连续性是取得良好灌浆质量的重要条件之*。

(A)灌浆泵保证在规定的**压力下能长时期的连续运转。

(B) 输浆管材,连接件牢固,无破损。

(C) 压力表准确封闭式楼梯模板施工工法,注意验证,不合格的不要使用。

(D) 进行压水检查。

(E) 停水、停电时,提前24h 前通知,启动备用电机。

(F) 串浆:(a) 现象:在灌浆过程中云龙河施工组织设计,浆液从基他钻孔内流出。(b) 原因:岩石中裂隙较多。(c) 措施:加***次序孔间的孔距,适当增长相邻两个次序孔的先后施工的间隔时间,便于自上而下分段灌浆,也有利于避免串浆。

二、虹吸管采购与安装工程

虹吸管采购由业主指定或到有实力和质量可靠的厂家进行采购进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