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施工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确保施工现场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工程规模、用电设备需求及现场条件,合理规划和布置临时用电系统,以满足施工期间的动力、照明及其他用电需求,同时保障用电安全。
1.方案设计原则临时用电方案设计需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首先,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确保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符合国家标准。其次,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配电方式和线路敷设路径,避免交叉干扰和安全隐患。
2.负荷计算与配电设计根据施工阶段的机械设备清单和用电需求,进行详细的负荷计算。通常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作为配电方式,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三级配电结构。通过分级保护措施,减少故障影响范围,并配备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事故。
3.电缆敷设与防护电缆敷设应根据现场环境选择架空或埋地方式。架空敷设时,电缆高度需满足规范要求;埋地敷设时,深度一般不小于0.7米,并加装保护套管。此外,应对电缆接头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因潮湿引发短路。
4.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为确保用电安全,需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维护、禁止私拉乱接等。同时0005 某游泳池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可能发生的停电、漏电或火灾等情况,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电源和消防设备。
总之,科学合理的施工临时用电方案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立面装修:正门厅为芝麻灰花岗石持挂贴;其余为乳胶漆罩面。
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Φ48mm壁厚3.5mm的3号合格钢管,各类合格扣件。
立杆:横距1.05米,纵距1.8米。
连墙件:采用二步三跨布置。
剪刀撑:沿立面高度在间距15米内设置,剪刀撑最多连接6根立杆,与地面夹角为45°左右。
小横杆:间距3.6米。
确定立杆的计算长度Lo:
a1=h/2a=1.80/2*1.80=0.50
首步架Lo=0.813*180=146mm
其它步架: Lo=0.855*180=154mm
首步架长细比:Lo=0.634*146=93∠150
其它步架长细比: Lo=0.634*150=98∠150
计算立杆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相对偏心率
偏心率=P偏/(P偏+N)+0.48H/1000
P内=2145N(查表);P外=1207N(查表)
Pn=37.70*[1+(1.8+1.5)/1.8+2.5*9.8/1.8]=120N
N=n1N上+0.5[H1P1n+ab2(0.5n3q1+ n4q2)]
=0.7*2254+0.5[33*1364+1.8*0.4(0.5*2*245+0.64*2*1961)]
偏心率=5.1*2145/(2145+25076)+0.48*33/1000=0.40
P偏+N≦67931фP
2145+25076=27221∠67931*0.482=32743N
故立杆满足稳定性要求。
抗弯强度=0.175P1a∠W1 [ξ1]
P1=2254*1.8=4057N
P1=4057N∠4840N
P1=2254N∠2972N
Mmax=0.222Pb
=0.222*2254/0.67*1.00
=747N·m∠847 N·m
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Φ48mm壁厚3.5mm的3号合格钢管,各类合格扣件。
立杆:横距1.05米,纵距1.8米。
拉结点:选用Φ12钢筋环预埋在楼板上,间距3.6米,每层均设置,
拉结杆为双拉钢管,尾部穿过预埋环后用扣件上保证不外拉。
大横杆:上下纵横的接头分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邻立杆的距离大于纵距的1/3,同一排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10cm。
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搁在大横杆上,每隔3.6米设一道小横杆,拉结在楼板预埋环上,防止架体向外倾斜。
剪刀撑:联接4—5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左右,沿脚手架高度连续布置,在相邻两排剪刀撑间每隔10—15米加设一道长剪刀撑。
脚手板:脚手板层层设置,满铺,铺平稳后铁丝将其固定于小横杆上,不得有探头板。
竹笆:在安全网内每一层均设一道竹笆防止杂物外落。
基础必须在夯实的土层上铺设10cm厚的道渣,夯实后垫上木枋作为脚手架立杆的基础,架子的基础不得积水,严禁在起伏不平及软硬不均的地面上直接搭设脚手架。
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绳,安装起重杆,利用脚手架搭设堆料平台。
在脚手架大角应设接地保护和避雷引下线。
架子搭设时要求控制整个架体的垂直度及横杆方面偏差,垂直度控制在整个架体高度的1/400内,水平方向不得起波浪形,偏差控制在15cm内。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项目部要组织对其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拉杆设计成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的工具附着式拉撑杆。
无论受拉或受压的拉撑连杆,一定要到拆除脚手架时,才能逐步从上而下拆除,施工中如因防碍其他工序操作,需要拆除个别拉杆时,必须经工程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拆除,任何人不得擅制拆除。
搭设外架时严格遵守搭设程序:摆扫地杆→逐根将立杆与扫地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加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在装设完连墙杆后拆除)→安装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扎防护栏杆及挡脚板→挂防护安全网。
搭设时要及时与结构拉接,或采用临时支撑,以便确保搭设过程中的安全,并边搭设边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同时拧紧扣件,螺栓的根部要旋正,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要向下,以防雨水进入。
双排架的小横杆靠墙要离开墙面50—100mm,各杆件和伸出的端头均要大于10cm,经防此杆件滑脱。
剪刀撑的搭设要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加在小横杆的伸出部位上;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0m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不大于500mm。
脚手架外侧,从第二步起,每步均须在外立杆里侧设1米高的防护栏杆和40cm高的挡脚杆,防护栏杆与挡脚杆要用扣件扣牢在架体外侧立杆上。
搭拆脚手架必须由经过安全检查技术教育的架子工承担并经常进行体格检查,凡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应高空作业者不得上架操作。
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安全带,工具及配件要放在工具袋中,操作时要穿防滑鞋,袖口,裤口要扎紧。
脚手架登高扶梯必须在脚手架外侧单独设置,并应与脚手架连接,数量可根据工程大小而定,但不得使用脚手架内的直爬。
在靠近架空电线路处搭设脚手架时,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准通过脚手架。
吊运脚手架的钢管等配件必须专用的吊钩,严禁单点起钢管。
遇恶劣气候(如六级以上大风、雪冻等)影响施工安全时,不得进行高空搭拆作业。
根据脚手架施工方案,结合本工程特点,本工程的脚手架搭设质量检查方案如下:
地基基础:表面坚实平整;排水顺畅、不积水;垫板稳固、不摇晃;底座不滑动、无沉降。
立杆垂直度:最后验收垂直度允许偏差±100mm。
按搭设中检查高度水平允许偏差H=10m时允许偏差±25mm
H=20m时允许偏差±50mm
H=30m时允许偏差±75mm
间距:步距允许偏差±20mm
纵距允许偏差±50mm
横距允许偏差±20mm
D、纵向水平杆高差:一根杆的两端允许偏差±20mm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的高差±10mm
E、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450mm——500mm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m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大于或等于500mm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H/3
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0/3
操作螺栓拧紧力矩40——65N.M
G、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45°——60°
H、脚手板外伸长度a大于或等于100mm,L大于或等于200mm
I、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连接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的扣件拧紧检查数目为100个,允许不合格数为5个。
J、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在主节点拧紧检查数目为100个,允许不合格数为10个。
验收、检查记录: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架子工验收合格后,通知公司相关安全部门再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使用架子前请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特别是雷雨大风之后立即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查连墙杆件是否漏设或被拆除而未补设。
检查脚手架基础是否沉降,立杆是否松动。
检查脚手架是否超荷载使用。
检查脚手架的安全网是否绑扎牢固。
操作层以下每隔二步是否设置平网封闭。
对电线和铁件采取隔离或包扎措施。
采取接地处理。用6分钢管在靠墙的一侧每隔25米设一接地,埋深2—2.5米。
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杆上安装不小于1米高、壁厚不小于3 mm的6分钢管作避雷针,与屋面铁件连接,形成避雷网路。
垂直接地在四角用¢10园钢与接地节连接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楼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
脚手架架体及四周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物品;
搭设架及四周内场地应平整,无材料及杂物堆放;
操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搭设或拆除过程中在地面设警护区,设专人看护砌石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防止非作业人员穿行;
脚手架的外缘与外架空线路之间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
A:1KV以下——不得小于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