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台座施工

先张法台座施工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57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931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先张法台座施工

先张法台座施工简介

1.台座设计与布置台座是先张法施工的核心设施,通常由坚实的地基和坚固的混凝土结构组成。台座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承受预应力筋张拉时产生的巨大张力。根据工程规模和需求,台座可以设计为直线型或曲线型,并配备相应的锚具和夹具。

2.预应力筋的张拉在台座上铺设预应力筋后,使用张拉设备对其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db23/t 1574-2020 森林火灾林木损失调查评估技术规程,确保预应力筋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张拉完成后,将预应力筋临时固定在台座上,等待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浇筑是先张法施工的关键步骤。在浇筑过程中,需确保混凝土密实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空洞或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4.预应力筋的放松与构件成型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逐步放松预应力筋。由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粘结作用,混凝土会因预应力筋的回缩而产生压缩应力,从而形成预应力构件。放松过程需缓慢进行,以防止构件开裂或破坏。

优点与应用先张法施工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等优点,特别适合批量生产和中小型构件的制造。然而,该方法对台座的要求较高,且适用于较短的预应力筋长度。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总之,先张法台座施工是一项成熟且高效的预应力技术,为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每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由总经理部的总工和总质检工程师组织各工区的主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现场技术员、作业组负责人,就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特点,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安全与文明、环境保护、工程资料的整理等各方面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技术交底材料。

由各工区的主任工程师和质检工程师组织现场技术员、作业组负责人、工序负责人、测量组、实验组进行施工现场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有:施工现场的布设、水准点位置、高程、编号,放样方法及检测方法、工程技术检测标准、工序检测项目、质量奖励与处罚措施、工序检测程序,原始记录的填写方法、参与工序施工人员的职责、任务及配合办法等等。

通过技术交底的方法,使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统一思想,目的明确,全面掌握施工要点及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掌握施工技术方案和检查程序,确保工序施工质量。只有工序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保证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才能实现以局部保整体的目标。

为了提高整个现场管理水平,监督内部质检员的工作情况,总经理部每月对全线进行两次质量大检查,大干期间每十天组织一次,由总经理部总工负责牵头,每月底进行总评,实行奖罚和通报制度,在此项检查中,结构物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该检查的重点项目,对质量不合格的或外观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的项目,坚决要求重来,并处罚直接责任人,以严要求控制质量。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开现场会的方式分析原因,整顿队伍,杜绝质量出现问题。另一措施是在所有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无论监理是否检查,都必须通知总质检工程师对结构物的模板平整度、支撑等进行最终检查,在总质检工程师确认合格的基础上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对前几盘料进行目测,保证拌和质量;对未经检查而擅自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队,要严肃处理。经过此项工序后,可有效的消除由模板变形、支撑不牢等引起的问题。

现场监督制度主要是为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执行和混凝土的正确养生而建立的,各结构物都配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此事。为严格执行配合比,开工前拌和场树立醒目的标牌注明配合比的负责人,对计量工具过磅校核,在浇注砼过程中技术人员不断监督和校核配合比执行情况,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工区工程技术人员在每次检查工地时,遇到正在施工的混凝土工程都要认真检查,遇到问题及时处理。模板拆卸后,表面养生也很重要。有些施工队伍不重视这一点,使本来很光洁的混凝土表面因养生不好而显得粗糙难看,特别在冬夏两季,养生不正确都会出现表面受冻或是起皮裂纹等。因而我们固定有专人负责此事,加强工作责任心,保证正确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养生。

作业组完成工序作业并经检测后,由工区主任工程师和质检工程师牵头,组织该工序施工的全体人员在作业现场召开施工质量总结会,总结施工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改进的方法,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项目总工,由项目总工进行全面总结,用以后续工程的施工。形成一个呈螺旋上升的施工总结保证体系。

通过以上从技术上到管理上的一整套严格认真的管理制度,使整个工区密集的结构物施工得以在统一标准的要求下顺利进行,尽量满足业主高标准的外观质量要求,同时也使从事施工的队伍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施工水平。

六、安全保障措施和文明施工

1.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设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对现场安全生产负责日常安全检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2与作业队签订安全协议,明确承担的安全职责和费用,制定安全工作细则,报项目方监督。

1.3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必须有安全措施,且必须直接对施工班组交底工,并依据这些措施落实材料、器具和检查人员、检查方法。

1.4现场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统一的工作服和安全帽。

1.5现场各种机电设备,脚手架等均实施挂牌验收制。未经专职 人员验收合格不得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保养,保洁工作。

1.6临时用电要求一律用“三查五线”制配线,每个临时配电板(箱)必须全部安装灵敏漏电保护器。

1.7各种电动机机械必须有接地装置。定期检查,确保无故障后方能开动使用。遇停电或下班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电机机械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

1.8机械传动部位必须设有护罩,所有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吊车的安全钩可靠有效。

1.9砼灌注完毕后,设专人负责泥浆和砼残浆的清理,及时拔出护筒进行回填,施工一个,回填一个。

1.10现场施工期间,必须将施工设备电源、照明电源、办公用电源以及电灯电源分别设置电盘作出标识。拆接电源时,由专职 电工负责,其他人员不准任意拆接。

1.11施工现场和生活区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安全器材,整个施工过程中须有专人监护、保养。

1.12吊装作业时,严禁在起重臂下站人,禁止将重物吊起后架放在施工便道的上空。

1.13遇暴风雨、雷袭、浓雾和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室外和高空作业。

1.14现场安全人员必须每天编写安全日报,每周周报,详细报告现场每周的安全情况。

2.1遵守江苏省省高指颁发的有关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场容管理的规定,现场文明施工由项目生产副经理负责管理。

2.2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在工地大门和适当部位,设置指示牌,宣传文明施工鄂州市纺织车间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的标语。标明建设单位、设计、工程监理和施工承包的名称。

2.3施工场地道路保持畅通、平坦、整洁,不准乱堆乱放,每天派人维护。

2.4场内排水系统畅通,将雨水、污水、泥浆等及时排入水沟,保证场内无积水。

2.6建筑材料分类堆放(按平现布署图规定地点),挂牌作出标识,钻头、钻具、钻杆分类集中,堆放整齐。

2.7工地厕所设专人定时清扫铁路桥面附属及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保持清洁卫生。

2.8班线作业时,做好“落平清”,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实行定期检查评分考核,上榜公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