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761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854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是指导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系统设计、配置、调试和运行的重要标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传统继电保护已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规范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设备要求:规范明确了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包括支持IEC61850通信协议、GOOSE(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和SV(采样值)等技术,确保信息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2.网络化保护架构:通过构建高速以太网通信网络家装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实现保护装置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共享,减少电缆使用,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分布式保护功能:支持分布式保护逻辑,允许将保护功能分散到不同节点,提升保护动作的速动性和选择性,同时降低单一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4.在线监测与诊断:规范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具备在线监测功能,能够实时采集设备状态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故障预警和诊断,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维效率。

5.安全性与稳定性:强调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外部攻击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同时确保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6.测试与验收标准:制定了详细的测试流程和验收指标,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为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a) 继电保护与故障录波器应共用站控层网络上送信息。 b)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组网方式应采用三层结构两层网络。 c)电子式互感器、MU、保护装置、智能终端、过程层网络交换机等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纤连接,正 常运行时,应有实时监测光纤连接状态的措施。 d)站控层网络: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应采用双网星型结构,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 站宜采用单网星型结构。 e)过程层GOOSE网络: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应采用双网星型结构;110kV电压等级宜采用双 网星型结构。 f)过程层SV数据应以点对点方式接入继电保护设备。 g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GOOSE点对点通信方式。 h)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 i)交换机的VLAN划分应采用最优路径方法

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10us

Q/GDWxXX—2010

善的异常告警功能,包括失电告警、端口另

6.2.5交换机的配置使用原则

a) 根据间隔数量合理分配交换机数量,每台交换机保留适量的备用端口; b) 任两台智能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当采用级联方式时,不应丢失数据

6.3.1电子式互感器内应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每路采样系统应采用双A/D系统,接入MU, 每个MU输出两路数字采样值由同一路通道进入一套保护装置。 6.3.2电子式互感器(含MU)应能真实地反映一次电流或电压,额定延时时间不大于2ms、唤醒时间 为0;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延时不大于2TS(2个采样周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复合误差应满足5P 级或5TPE级要求,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不大于3P级要求。 6.33采样及数据输出,应满足下列要求

1)每套ECT内应具备两个保护用传感元件;每个传感元件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 (双A/D系统);两路采样系统数据通过同一通道输出MU; 2)每套EVT内应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每路采样系统应采用双A/D系统,双A/D 通过同一通道输出数据至MU; 3)每套EVT内应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每路采样系统应采用双A/D系统,双A/D 通过同一通道输出数据至MU。 b)纯光学电子式互感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每套OCT/OVT、FOCT内应配置1个传感元件: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双A/D系统); 两路采样系统数据通过同一通道输出MU。 c)每个MU对应一个传感元件,每个MU输出两路数字采样值由同一路通道进入对应的保护装置 每套ECVT内应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d)如下图所示:

罗氏线圈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

Q/GDWxXX—2010

纯光学电子互感器 OCT/OVT

6.3.4用于双重化保护的电子式互感器,其两个采样系统应由不同的电源供电并与相应保护装置使用 同一组直流电源。 6.3.5电子式互感器采样数据的品质标志应实时反映自检状态,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6.4合并单元(MU)

6.5.1智能终端应具备以下功能:

h)智能终端的告警信息通过GOOSE上送。 6.5.2智能终端配置单工作电源。 6.5.3智能终端不配置液晶显示屏,但应具备(断路器位置)指示灯位置显示和告警。;GOOSE口数 量满足点对点跳闸方式和网络跳闸方式的要求。 6.5.4智能终端不设置防跳功能,防跳功能由断路器本体实现。

6.6.1SCD文件应能完整描述全站IED之间逻辑关系。 6.6.2SCD文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 6.6.3SCD文件应包含版本信息

6.6.1SCD文件应能完整描述全站IED之间逻辑关系

6.7智能控制柜的技术要求

6.8智能变电站光纤敷设

8.1 智能变电站内,除纵联保护通道外,应采用多模光纤,采用无金属、阻燃、防鼠 8.2 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应采用不同光缆。 8.3 光缆不宜与动力电缆同沟(槽)敷设。 8.4 光缆应留有足够的备用芯

6.9故障录波器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

6.9.1网络报文分析装置对全站各种网络报文进行实时监视、捕捉、存储、分析和统计。网络报文分 析装置宜具备变电站网络通信状态的在线监视和状态评估功能。 6.9.2故障录波器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对报文的捕捉应安全、透明,不得对原有的网络通信产生任何 影响。应能监视、捕捉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站控层网络报文的传输。 6.9.3故障录波器和网络报文分析装置支持双A/D系统,记录两路A/D数字采样数据和报文。 6.9.4故障录波器和网络报文分析装置应具有MMS接口,装置相关信息经MMS接口直接上送站控层

7.1继电保护设备信息交互要求

规范》的要求。 7.1.4继电保护设备应该支持在线和离线获取模型,离线获取和在线召唤的模型应保持一致。定值模 型应包含描述、定值单位、定值上限、定值下限等信息。 7.1.5继电保护设备应将检修压板状态上送站控层设备;当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压板投入时,上送报文 中信号的品质q的Test位应置位。

7.3站控层相关设备的要求

变电站监控系统应能分辨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和检修信息,并在不同的窗口显示。 站控层设备应具备保护及录波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并按要求向调度端发送的能 站控层设备应支持对装置信息的优先级划分,信息分级原则可配置,

8.1就地化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应靠近被保护设备,减少与互感器(合并单元)及操作箱(智能终端) 的连接电缆(光缆)长度。当采用开关柜方式时,保护设备安装于开关柜内;对于户内GIS厂站,保护 设备宜就地安装于GIS汇控柜内;对于户外安装的厂站,宜就地安装于智能控制柜内。 8.2就地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汇控柜和智能控制柜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具有规定的防护性能和环境 调节性能,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必需的运行环境。就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适应汇控柜和智能控制 柜规定的柜内部环境条件。 8.3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就地安装方式时,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宜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母线保护、 变压器保护宜采用分布式保护设备,子单元就地安装,主单元可安装于室内,主、子单元间应采用光纤 连接。 8.4就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运行、位置指示灯和告警指示信息,可不配备液晶显示器,但应 具有用于调试、巡检的接口和外设。 8.5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就地安装时宜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智能控制柜中。 a)双跳闸线圈的每台断路器配置两台智能控制柜,每台智能控制柜各安装一套智能终端。 b)双重化的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采用分布式方案时,每套主单元各组一面保护柜。 8.6就地安装的继电保护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宜统一。 a)当为常规互感器时,宜直接用电缆接入交流电流电压回路。 b)保护装置(子单元)的跳闸出口接点应采用电缆直接接至智能终端(操作箱)。 c)保护装置需要的本间隔的开关和刀闸位置信号宜用电缆直接接入,保护联闭锁信号等宜采用光 纤GOOSE网交换

Q/GDWxXX—2010

FT3帧格式中包括3个数据块,考虑到为了扩展采样通道数,将链路层帧格式扩展为4个数据

循环冗余码”,msb为“最高位”,Isb为“

Q/GDWxXX—2010

Q/GDWxXX2010

a) 数据集长度 Length :=UI 16[1..16], <0..65535>

Q/GDWxXX—2010

某高层住宅卸料平台施工方案_secret数字量输出额定值和比例因子如下:

k 状态字(StatusWord#1和StatusWord

StatusWord #n= BS 16

Status Word #n = BS 16

状态字StatusWord#1和StatusWord#2的说明见图1和图2。 如果一个或多个数据通道不使用,相应的状态标志应设置为无效,相应的数据通道应填入0000

如果互感器有故障,相应的状态标志应设置为无效,并应设置要求维修标志(LPHD.PHHealth) 如为预防性维修,所有配置信号皆有效,可设置要求维修标志(LPHD.PHHealth)。 运行状态标志(LLN0.Mode)为0时表示正常运行,为1时表示检修试验状态。 当因在唤醒时间期间而数据无效时,应设置无效标志和唤醒时间指示的标志。 在下列逻辑条件满足时:[[同步脉冲消逝或无效]和[合并单元内部时钟漂移超过其相位误差额 限值的一半11,应设置同步脉冲消逝或无效比特(比特4)。

状态字#1(StatusWord #1)

圣泉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Q/GDWxXX—2010

Q/GDWxXX201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