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sl 327.2-2005 水质 汞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度法SL327.22005《水质汞的测定原子荧光光度法》是一项中国水利行业标准,主要用于水体中汞含量的检测。该方法基于原子荧光光谱技术,能够灵敏、准确地测定水中微量或痕量汞的存在。
方法原理汞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可被还原为原子态汞(Hg⁰),并通过载气将其导入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石英管中。在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下,汞原子发射特征荧光信号,其强度与样品中汞的浓度成正比关系。通过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可以定量测定水样中的汞含量。
样品处理水样需经过预处理以消除干扰物质的影响。通常使用盐酸和硝酸对样品进行消解,并加入掩蔽剂(如硫脲)以防止汞的氧化损失。对于复杂基质的水样(如工业废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 306-2001) ,还需进一步净化以提高测定精度。
方法特点1.高灵敏度:原子荧光光度法对汞的检出限可达纳克级,适用于环境水体中低浓度汞的检测。2.选择性强:汞原子的特征荧光信号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受其他元素干扰较小。3.操作简便: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4.环保要求:汞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避免二次污染。
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及部分工业废水中汞含量的测定。由于其灵敏度较高,不适用于含汞浓度过高的样品(需稀释后测定)。
注意事项1.实验室环境应保持无汞污染,避免交叉干扰。2.样品保存时需加入适量保护剂(如硝酸),并在低温条件下储存。3.定期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SL327.22005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水质汞检测手段,在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