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施工工艺大全(pdf)

装修施工工艺大全(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83.21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947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装修施工工艺大全(pdf)

全书分为多个章节,包括设计规划、水电改造、泥瓦工程、木工制作、油漆涂装、吊顶安装以及竣工验收等核心环节。针对每种工艺,书中不仅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规范,还特别标注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便于施工人员和业主参考学习。此外,书中融入了环保节能理念,推荐使用绿色建材与先进技术,满足现代家庭对健康居住环境的需求。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装修施工工艺大全》都能提供详尽指导,是提升装修质量、规避隐患的重要工具书。通过阅读本书,您可以掌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装修效果既美观又实用,同时为后续维护保养奠定良好基础。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装修宝典。

1、工艺流程:找线定位 →核查预埋件及洞口→铺涂防潮层→龙骨配制与安 装→钉装面板 2、找位与划线:木护墙、木筒子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要求,先找好标高、平面位 置、竖向尺寸,进行弹线。 3、核预理件及洞口:弹线后检查预理件、木砖是否符合设计及安装的要求,主要检查 排列间距、尺寸、位置是否满足钉装龙骨的要求;量测门窗及其他洞口位置、尺寸是否方正 垂直,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 4、铺、涂防潮层:设计有防潮要求的木护墙、木筒子板,在钉装龙骨时应压铺防潮卷 材,或在钉装龙骨前进行涂刷防潮层的施工。 5、龙骨配制与安装: 5.1、木护墙龙骨: 5.1.1、局部木护墙龙骨:根据房间大小和高度,可预制成龙骨架,整体或分块安装。 5.1.2、全高木护墙龙骨:首先量好房间尺寸,根据房间四角和上下龙骨的位置,将四 框龙骨找位,钉装平、直,然后按设计龙骨间距要求钉装横竖龙骨。 木护墙龙骨间距,当设计元要求时,一般横龙骨间距为400mm,竖龙骨间距为500mm。 如面板厚度在15mm以上时,横龙骨间距可扩大到450mm。 木龙骨安装必须找方、找直,骨架与木砖间的空隙应垫以木垫,每块木垫至少用两个钉 子钉牢,在装钉龙骨时预留出版面厚度。 5.2、木筒子板龙骨:根据洞口实际尺寸,按设计规定骨架料断面规格,可将一侧筒子 板骨架分三片预制,洞顶一片、两侧各一片。每片一般为两根立杆,当筒子板宽度大于500mm, 中间应适当增加立杆。横向龙骨间距不大于400mm;面板宽度为500mm时,横向龙骨间距不 大于300mm。龙骨必须与固定件钉装牢固,表面应刨平,安装后必须平、正、直。防腐剂配 制与涂刷方法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6、钉装面板: 6.1、面板选色配纹:全部进场的面板材,使用前按同房间。临近部位的用量进行挑选 使安装后从观感上木纹、颜色近似一致。 6.2、裁板配制:按龙骨排尺,在板上划线裁板,原木材板面应刨净;胶合板、贴面板 的板面严禁刨光,小面皆须刮直。面板长向对接配制时,必须考虑接头位于横龙骨处。 原木材的面板背面应做卸力槽,一般卸力槽间距为100mm,槽宽10mm,槽深4~6mm,以 防板面扭曲变形。 6.3、面板安装: 6.3.1、面板安装前,对龙骨位置、平直度、钉设牢固情况,防潮构造要求等进行检查,

合格后进行安装。 6.3.2、面板配好后进行试装,面板尺寸、接缝、接头处构造完全合适,木纹方向、颜 色的观感尚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式安装。 6.3.3、面板接头处应涂胶与龙骨钉牢,钉固面板的钉子规格应适宜,钉长约为面板厚 度的2~2.5倍,钉距一般为100mm,钉帽应砸扁,并用尖冲子将针帽顺木纹方向冲入面板表 面下1~2mm。 6.3.4、钉贴脸:贴脸料应进行挑选、花纹、颜色应与框料、面板近似。贴脸规格尺寸、 宽窄、厚度应一致,接挂应顺平无错槎。 C、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胶合板、贴脸板等材料的品种、材质等级、含水率和防腐措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细木制品与基层或木砖镶钉必须牢固,无松动。 (二)、一般项目: 1、制作;尺寸正确,表面平直光滑,棱角方正,线条顺直,不露钉帽,无战槎、刨痕、 毛刺和锤印。 2、安装:位置正确,割角整齐、交圈,接缝严密,平直通顺,与墙面紧贴,出墙尺寸 致

本护墙板、筒子板安装允许偏差

本材表面清油油漆涂饰

(一) 1 材料要求: 涂料:光油、清油。脂胶清淡、酚醛清漆、铅油、调合漆、漆片等。 2 填充料:石膏、地板黄、红土子、黑烟子、大白粉等。

3稀释剂;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 4催干剂:“液体钻干剂”等。 (二)主要机具; 油刷、开刀、牛角板、油画笔、掏子、毛笔、砂纸、破布、擦布、腻子板、钢皮刮板、 橡皮刮板、小油桶、半截大桶、水桶、油勺、棉丝、麻丝、竹签、小色碟、铜丝多、高凳、 脚手板、安全带、钢丝钳子、小锤子和小帚等。 (三)作业条件: 1、施工温度直保持均衡,不得突然有较大的变化,且通风良好、湿作业已完并具备 定的强度,环境比较干燥。一般油漆工程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相对湿度不宜大 于60%。 2、在室外或室内高于3.6m处作业时,应事先搭设好脚手架,并以不妨碍操作为准。 3、大面积施工前应事先做样板间,经设计是由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方可组织班组进行 大面积施工。 4、操作前应认真进行交接检查工作,并对遗留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5、木基层表面含水率一般不大于12%。 B、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润色油粉→满刮油腻子→刷油色→刷第一遍清漆(刷清漆→修补腻 子→修色→磨砂纸)→安装玻璃→刷第二遍清漆→刷第三遍清漆3.2基层处理:首先将木 门窗和木料表面基层面上的灰尘、油污、斑点、胶迹等用刮刀或碎玻璃片刮除干净。注意不 要刮出毛刺,也不要刮破抹灰墙面。然后用1号以上砂纸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后磨四口 平面,直到光滑为止。 木门窗基层有小块活翘皮时,可用小刀撕掉。重皮的地方应用小钉子钉牢固,如重皮较 大或有烤糊印疤,应由木工修补。 2、润色油粉:用大白粉24,松香水16,熟桐油2(重量比)等混合搅拌成色油粉(颜 色同样板颜色),盛在小油桶内。用棉丝蘸油粉反复涂于木料表面,擦过木料鬃眼内,而后用 麻布或木丝擦净,线角应用竹片除去余粉。注意墙面及五金上不得沾染油粉。待油粉干后, 用1号砂纸轻轻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直到光滑为止。注意保护棱 角,不要将鬃眼内油粉磨掉。磨光后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灰尘擦净。 3、满刮油腻子:抹腻子的重量配合比为石膏粉20,熟桐油7,水50(重量比),并加颜 料调成油色腻子(颜色浅于样板1~2色)。要注意腻子油性不可过大或过小,如油性大,刷 时不易浸入木质内,如油性小某建设工程承台地梁开挖施工方案,则易钻入木质内,这样刷的油色不易均匀,颜色小能一致。

用开刀或牛角板将腻子刮入钉孔、裂纹、鬃眼内。刮抹时要横抹竖起,如遇接缝或节疤较大 时,应用开刀、牛角板将腻子挤入缝内,然后抹平。腻子一定要刮光,不留野腻子。待腻子 干透后,用1号砂纸轻轻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注意保护棱角,来 回打磨至光滑为止。磨完后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擦净。 4、刷油色:先将铅油(或调合漆)、汽油、光油、清油等混合在一起过箩(颜色同样板 颜色),然后倒在小油桶内,使用时经常搅拌,以免沉淀造成颜色不一致。 刷油色时,应从外至内,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进行,顺着木纹涂刷。刷门窗框时不得污 染墙面,刷到接头处要轻飘,达到颜色一致。因油色干燥较快,所以刷油色时动作应敏捷, 要求无缕无节,横平竖直,刷油时刷子要轻飘,避免出刷络。 刷木窗时,刷好框子上部后再刷亮子;亮子全部刷完后,将挺钩勾住,再刷窗扇;如为 双扇窗,应先刷左扇后刷右扇;三扇窗最后刷中间扇;纱窗扇先刷外面后刷里面。 刷木门时,先刷亮子后刷门框、门扇背面,刷完后用木楔将门扇固定,最后刷门扇正面: 全部刷好后,检查是否有漏刷,小五金上沾染的油色要及时擦净。 油色涂刷后,要求木材色泽一致,而又不盖住木纹,所以每一个刷面一定要一次刷好, 不留接头,两个刷面交接棱口不要互相沾油,沾油后要及时擦掉,达到颜色一致。 5、刷第一遍清漆: 5.1、刷清漆:刷法与刷油色相同,但刷第一遍用的清漆应略加一些稀料便于快干。因 清漆粘性较大,最好使用已用出刷口的旧刷子,刷时要注意不流、不坠,涂刷均匀。待清漆 完全干透后,用1号或旧砂纸彻底打磨一遍,将头遍清漆面上的光亮基本打磨掉,再用潮布 将粉尘擦净。 5.2、修补腻子:一般要求刷油色后不抹腻子,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油性略大的带色 石膏腻子,修补残缺不全之处,操作时必须使用牛角板刮抹,不得损伤漆膜,腻子要收刮干 净,光滑无腻子疤(有腻子疤必须点漆片处理)。 5.3、修色:木料表面上的黑斑、节疤、腻子疤和材色不一致处,应用漆片、酒精加色 调配(颜色同样板颜色),或用由浅到深清漆调合漆和稀释剂调配,进行修色;材色深的应修 浅,浅的提深,将深浅色的木料拼成一色,并绘出木纹。 5.4、磨砂纸:使用细砂纸轻轻往返打磨,然后用潮布擦净粉末。 5.5、安装玻璃:详见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5.6、刷第二遍清漆:应使用原桶清漆不加稀释剂,刷油操作同前,但刷油动作要敏捷: 多刷多理,清漆涂刷得饱满一致,不流不坠,光亮均匀,刷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有毛病要 及时纠正。刷此遍清漆时,周围环境要整洁,宜暂时禁止通行,最后将木门窗用挺钩勾住或 用木楔固定牢固

6、刷第三遍清漆 待第二遍清漆干透后,首先要进行磨光,然后过水布,最后刷第三遍清漆;刷法同前 C、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所选用涂料的品种、型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的颜色、光泽、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3、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应涂饰均匀、粘贴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反锈。 4、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的基层处理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算

10.1.5条的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