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总则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总则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7.71 KB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40895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总则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是规范钢塑复合管在建筑给水工程中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标准。该规程旨在确保钢塑复合管在建筑给水系统中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同时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

总则部分主要明确了规程的适用范围、编制目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关术语定义。规程适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中使用钢塑复合管作为给水管道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涵盖冷热水供应系统。对于特殊用途或超出规定压力、温度范围的情况,则需另行评估。

规程强调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在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水质、水压、环境条件等因素;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操作,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腐蚀或损坏;验收时应对管道系统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检测、水压试验等环节,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此外,规程还对钢塑复合管材料性能提出具体要求,如耐压强度、抗冲击能力、卫生指标等,并倡导采用节能环保型产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统一技术要求某国际大厦办公写字楼施工组织设计(含图纸),为提高建筑给水工程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5.1 防 冻

5.1.1 室外埋地钢塑复合管应埋设在冰冻线之下。

5.1.2 在室外明露或有可能冰冻的情况下,钢塑复合管应采取房东措施。

5.2 保温隔热

5.2.1 室内明敷热水管道应保温隔热。在有可能结露的场所宜采取防结露措施。

5.2.2 室内嵌墙管道的保温材料厚度,应根据管道长度、水温、环境温度和供水时间经计算确定。

5.2.3 衬塑复合管的导热系数可按下式确定:

λ= ——————

式中: λ  —— 钢塑复合管的导热系数(W/m*K);

λ1 —— 钢管的导热系数,一般可取50 W/m*K;

λ2 —— 衬塑层塑料的导热系数,可按表5.2.3—1确定;

δ1 —— 钢管计算厚度(mm),镀锌或非镀锌焊接钢管的计算外径、厚度见表5.2.3—2;

注: 涂塑钢管的涂层可忽。略不计

衬塑材料 PVC—C、PVC—U PP PE PEX

W/m*K 0.16 0.24 0.48 0.41

表5.2.3—2 镀锌或非镀锌焊接钢管的计算外径、厚度见表(mm)

公称直径DN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外 径 21.3 26.8 33.5 42.3 48. 60 75.5 88.5 114 114 165

壁 厚 δ1 2.75 2.75 3.25 3.25 3.5 3.5 3.75 4.0 4.0 4.0 4.5

6 管 道 安 装

6.1 一 般 规 定

6.1.1 管道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2 对安装所需管材配件和阀门等附件以及管道支承、紧固件密封圈等核对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并进行外观检查; 3施工地及施工用水,供电满足要求。 4 施工机具已到场。

5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就位固定或已定位。

6.1.2 钢塑复合管应选用下列施工机具。

1 切割应采用金属锯;

2 套丝应采用自动套丝机;

3 压槽应采用专用滚槽机;

4 弯管应采用弯管机冷弯。

6.1.4 钢塑复合管施工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室内埋地管应在底层土建地坪施工前安装;

2 室内埋地管道安装至外墙外不宜小于500mm,管口应及时封堵;

3 钢塑复合管不得埋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中;

4 管道安装宜从大口径逐渐接到小口径

6.1.5 管道穿越楼板、屋面、水箱(池)壁底,应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预留孔洞尺寸应为管道外径加40mm;

2 管道在墙板内暗敷需开管槽时,管槽宽度应为管道外径加30mm;且管槽的破度应为管坡;

3 钢筋混凝土水箱(池),在进水管、出水管、泻水管、溢水管等穿越处应防水预埋套管,并应用防水胶泥嵌填密实。

6.1.5 管径不大于50mm时可用弯管机冷弯,但其弯曲半径不得小8倍管径,弯曲角度不大于10°。

6.1.7 埋地、嵌墙敷设的管道,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后应及时填补。

6.2 螺 纹 连 接

6.2.1 截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截管宜采用锯床、不得采用砂轮切割。当采用盘锯切割时,其转速不得大于800r/min;

2 当采用手工锯截管时,其锯面应垂直于管轴心。

6.2.2 套丝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套丝应采用自动套丝机;

2 套丝机应采用润滑油润滑;

3 圆锥型管螺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T7306的要求;

6.2.3 管端清理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用细锉将金属管的毛边修光;

2 应采用棉回丝和毛刷清除管端和螺纹内的油、水和金属切屑;

3 衬塑管应采用专用应绞刀,将衬塑层厚度1/2倒角,倒角坡角度宜为10°~15°;

4 涂塑管应采用削刀削成轻内倒角。

6.2.4 管端、管螺纹清理加工后,应进行防腐、采用处理,宜采用防锈密封胶和聚四佛乙烯生料带缠绕螺纹,同时用笔在管上标记拧入深度。

6.2.5 不得采用非衬塑可锻铸铁管件。 6.2.6 管子与管件连接前,应检查衬塑可锻铸铁管件内橡胶密封圈或厌氧密封胶。然后将配件用手捻上管端撕扣,在确认管件接已插入衬(涂)塑钢管后,用管子,用管子钳按表钳按表6.2.6进行管子与配件连接。

表6.2.6标准选入牙数及标准接纳固扭矩

公称直径 旋入 扭矩 管子钳规格mm ×施加的力

长度 mm 牙数 N*m (KN)

15 11 6.0~6.5 40 350×0.15

20 13 6.5~7.0 60 350×0.25

25 15 6.0~6.5 100 450×0.30

32 17 7.0~7.5 120 450×0.35

40 18 7.0~7.5 150 600×0.30

50 20 9.0~9.5 200 600×0.40

中建八局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65 23 10.0~10.5 250 900×0.35

80 27 11.5~12.0 300 900×0.40

100 33 13.5~14.0 400 1000×0.50

125 35 15.0~16.0 500 1000×0.60

150 35 15.0~16.0 600 1000×0.70

6.2.7 管子与配件连接后外漏的螺纹部分及所有钳痕和表面伤的部位应涂防锈密封胶。

6.2.8 用厌氧密封胶密封的管接头某钢炼钢连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养护期不得少于24h,其不得进行式压。

6.2.9 钢塑复合管不得与阀门直接连接,应采用黄铜质内衬塑内外螺纹专用过度接头。

6.2.10 钢塑复合管不得与给水栓直接连接,应采用黄铜质专用内螺纹接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