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路基施组编制模块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施组”)是公路、铁路等土木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技术文件,主要用于指导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编制路基施组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施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工期,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与环保要求得到全面满足。
在编制路基施组时,首先需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情况及周边环境等要素。其次,结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清表处理、填挖方施工、地基加固、边坡防护等内容。同时,需考虑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材料供应计划、人员安排以及临时设施的建设。
此外,路基施组还应突出重点难点分析,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软土地基、高填深挖、不良地质等)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充分考虑扬尘控制、噪声管理及水土保持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绿色施工理念。
总之,路基施组是连接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桥梁,其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最终效果。因此,必须做到内容全面、数据准确、措施可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b、按规定级配和粒径抛填石料某框架结构住宅悬挑式脚手架施工方案,厚2.0m~0.5m,顶面基本平整。
d、所有药包均采有同段雷管瞬间齐爆。
⑴、适用条件:淤泥厚度3.0m~0.5m,填石体底宽或初次填石底宽(采用堤侧爆炸排淤填石的第一次抛石体)小于10.0m的软基处理工程。
⑶、原理:药包在堆石体下部中线上爆炸时,爆能及爆轰气体向淤泥内作用,挤走淤泥,堆石体下沉至持力层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a、预埋塑料管必须位置准确,管径满足装药量要求。
c、要获得好的挤淤效果,堆石体厚度(含淤泥顶面上砂层厚)必须大于1.67倍淤泥厚度。
d、堆石体的粒径和级配应符合规定要求。
a、堤侧爆炸排淤填石法:适用于淤泥厚度大于5.0m,淤泥下持力层横向倾角明显的软基处理工程。
b、堤头爆炸排淤填石法:适用于淤泥厚度大于5.0m,淤泥下持力层纵向倾角明显的软基处理工程。
⑵、实施方法:在处理范围内淤泥浅的一侧(堤侧爆炸排淤填石法)先填筑一定宽、高、长度的堆石堤,或在处理范围内淤泥浅的一闻端(堤头爆炸排淤填石法)先填筑设计宽度、适当长度和高度的堆石体,然后在堤侧或堤端坡脚软土内装入一定长度和密度的药包同时爆炸,并从一侧向另一侧或从一端向另一端不断循环进行,直至软土地基处理完成。
包括制作装药器套管、C20级混凝土砣、防水药包等工作。
根据爆破设计方案,定出一次循环抛填石方的范围,插细竹杆作为标志。
抛填从淤泥较浅侧向较深侧进行,石方由自卸汽车运输,装载机铲推,抛石高度超出原始淤泥面3.0~5.0m。
抛石高度、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在抛石体上铺筑碎石、土等,用装载机配合人工平整场地,以吊车能正常作业为宜。
吊车支脚用短枕木支垫平稳。
根据爆破设计,在抛石体坡脚淤泥面布设炮孔,作好标志,用φ16钢筋插探淤泥深度,并看淤泥内是否有障碍物,以便调整布孔位置。为便于施工操作,可在炮孔位置淤泥上搭设木板作为操作平台。
用16吨吊车起吊带有震动锤、缓冲装置、套管的装药器,将其吊移至孔位上部,在导管下部孔口安装混凝土砣。
起动震动锤,吊车调整缆绳。装药器在振动及重力作用下向淤泥体内下沉至设计深度。
为防止提升装药器时带上药包及药包上漂,可用抽水泵向管内注水,至投料口溢水时停止。
吊车收起缆绳,吊起装药器移至下一孔位,进行下一个孔位作业。
网路连接完毕,设立岗哨,拉响警报,警戒距离为300m。
o、断面测量及资料分析
测量爆破断面,进行技术资料整理分析。
⑴、排水坡及砂垫层的设置
①、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并大致平整。
②、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路拱或横坡,坡度不小于3%(注:在秦沈线横坡定为4%,施工时根据设计确定),并碾压密实(形成排水坡),一般密实度要求不小于90%(或按设计地基密度要求)。
③、在路拱或横坡上均匀等厚地铺设透水性好的粗砂层,砂层厚度按设计标准确定,砂垫层表面应平顺,并形成同土路拱或横坡相同的坡度,以利袋装砂井中排出的水能迅速从该砂层中流出。
①、选择导管式震动打设机械。
②、根据袋装砂井布置范围及间距,在现场采用小木桩定出每个砂井位置,在套管入土时将其拔掉。
③、机具定位时要保证锤中心与地面定位在同一点上,并用锤球或经纬仪观测控制导向架的垂直度。
①、根据砂井直径选择套管直径,并在套管上划出控制标高的刻度线。
②、采用活瓣式桩尖固定在套管上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桩机上的起吊设备将套管吊起,上端送入桩帽中,下端用人扶住准确安装在定位点上。
当套管吊起定位后即可开锤施打,开始时落锤要轻、缓,防止套管突然偏斜。套管入土深度距设计深度约2m时,要控制锤击频率,防止超深。
①、采用门架式机械振动灌制砂袋,提高砂袋密实度。
②、砂袋运输要用专门的运料工具,严禁在地上拖拉。
③、下砂袋时,在套管口设置滚轮或滑槽,将砂袋缓慢顺直地放入套管中。
砂袋到位后即可拔起套管,拔起时要连续缓慢进行,中途不得放松吊绳,防止因套管下坠而损坏砂袋。如拔套管时带起砂袋,则应重新施工。
套管拔出后,砂袋应露出井口30cm 以上,并将其竖直埋入砂垫层中。
砂井施工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施做预压荷载。
3、袋装砂井质量控制及检验
2、基底处理,做土路拱。
3、砂砾垫层的铺筑施工采用分层压实法,分层厚度、压实遍数通过试压确定。施工时,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再填筑上层。
4、砂砾垫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为防止施工中砂砾流失,在垫层的两端用砂袋码砌护脚。
⑴、插板作业前,应先了解地下有无障碍物,然后平整场地,铲除杂草,修筑预拱。
⑵、在修筑好的路基预拱坡面上铺设砂垫层。
⑶、插板机上设有明显的进尺标志,以控制排水板的打设深度。
⑷、塑料排水板需要接长时,应剥离滤膜,使芯板顺槽搭好,搭接长度为20cm,然后包好滤膜,用钉板机钉牢。
⑸、塑料排水板与桩靴的连接要可靠,桩靴对导管下端密封要严,以免进泥,使排水板带出。
⑺、上拔导管时,带出的淤泥,不得弃于砂垫层上,以免堵塞排水通道。
⑻、垫层上部填土高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
⑼、路基填土速度一般不受限制,但当天的沉降量大于10mm或边桩位移大于5mm时,应暂停填土。
⑽、软基段的涵洞工程,一般应在路基预压期满,沉降基本完成之后再开槽施工。
⑴、平整场地,松软地段,可用钢钣或垫木作为垫板。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查明地下管线等原有设施。
⑵、试桩,确定施工参数。试桩时下管深度比设计加固深度深20~30cm。一次成桩的长度和振动锤功率、设计压实系数有关,在满足设计压实系数的情况下,振动的功率大,一次成桩的长度可以长些。一般情况下,一次成桩的长度为0.5m~1.0m。
⑶、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程序及标准。
⑷、根据施工图纸做好现场定位、放样工作。
⑸、桩机就位。在地面上确定好桩孔位置,垫好垫块,支好起吊架,使起吊架平稳坚固。
⑹、启动振动锤。将套管一并打入土中至桩底标高。
⑺、拔出套管,露出桩孔。
⑻、将配制好的石灰料投入桩孔(每次投料深度在0.5~1.0m)。
⑼、开动振动锤,将刚下的石灰料压实,完成一次投料。
⑽、按上述步骤进行以下各次投料,直至达到设计桩顶标高。
⑾、用素土压实封顶,一根桩即告完成。
⑴、原材料:生石灰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粒径为5~7cm,含粉量不大于10%,CaO含量不低于80%。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生石灰的含粉量,做好防潮防雨工作。
⑵、灰料必须拌均匀,随拌随用。
⑶、每次投料量必须保证相应的成桩长度,达到成桩长度后,停止锤击,各次成桩长度之和与设计桩长相吻合。
⑷、套管(钻管)拔起前,应左右前后击套管,以防套管与土层粘连,难以拔出或造成塌孔等。
⑸、桩位允许的水平偏差为半个桩位,允许的垂直度偏差为1.5%,施工中应严格控制。
⑹、质量检验。石灰桩加固软土路基,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①、土工试验,检查加固前后土的含水量、容重、孔隙比、压缩模量等,并进行比较。
②、静力触探试验,检测加固前后触探深度与贯入阻力Ps的关系。
③、侧压试验,检测加固前后挤密土体中的侧压力与非挤密土体中侧压力值,并进行对比。
④、复合地基的静力试验,检测不同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沉降情况。
接通水源、电源,检查验收钢筋笼,备好水泥、石子,检修压浆机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护坡桩采用隔2个孔跳打的方案,每30m为一段。
平整场地,局部需夯实的地方要夯实,以保证机身稳固。测量放线后,钻机就位,调直钻杆。
开动长螺旋钻机,并随时注意钻杆的垂直度。钻至设计深度空钻清底。
把高压注浆管一头接在钻杆顶部的导流器预留管口,另一头接在压浆泵上某家园7号商住楼工程,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液由下而上边提钻边注浆。压浆至坍孔地层以上50cm后提出钻杆。
根据钢筋笼的长度设置加强箍筋,以免吊放时变形。将φ20塑料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管底至笼底30cm)。使用钻机的吊装设备吊起钢筋笼对准孔位,垂直缓慢放入孔内到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
将直径0.5~3.2cm卵石(碎石)通过预先安装的铁皮漏斗投放孔内,并用铁棍捣实,碎石投放到桩顶标高以上20cm。
碎石投放完毕,搅拌水泥浆,水泥浆由压浆泵通过预先埋置的注浆管注入。直至水泥浆升至桩顶标高20cm以上。压浆泵压力一般控制在4MPa。
因注入的水泥浆向土体渗透,故需补注浆2~3次,每次注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总时间根据土质情况不超过2h。
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rb/t 121-2016 能源管理体系 建材企业(不含水泥、玻璃、陶瓷)认证要求,凿除超过设计标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