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研试验基地钢网架工程施工作

电力科研试验基地钢网架工程施工作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0.95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865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力科研试验基地钢网架工程施工作

电力科研试验基地钢网架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建筑工程。该项目旨在为电力科研试验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确保各类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安全性。钢网架结构因其具有轻质高强、施工快捷、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成为该工程的理想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与设计优化,确保钢网架结构符合建筑功能需求和安全标准。随后,通过工厂预制的方式完成钢构件的加工制作,以提高精度并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在现场安装阶段,采用分块吊装或整体提升技术,结合先进的测量仪器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结构的精准定位和稳定性。

总体而言,这一工程不仅体现了现代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水平,还为电力行业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展现了科技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b 按脚手架搭设平面要求,进行脚手架立杆放线。

c 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重庆市某交通标志牌、公交站亭站牌、人行道护栏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然后设第一步纵向横向平杆,随之校正立杆垂直以后固定,按此要求继续往上搭设。

e 脚手架顶面满铺脚手板,脚手板牢固的绑扎在脚手架上。

f 脚手架顶部应沿八层顶结构边缘搭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为1.5m,防护栏杆高度为1.2m,设置两道横杆,横杆间距为600mm。

g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要经技术负责及安监部门对脚手架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3.2高压试验室脚手架

高压试验室A区工程主体为单层钢结构,屋面为钢网架。网架轴线尺寸为47.7M*40M,覆盖面积1908平米。由于网架支座标高为25米,故须搭设脚手架来满足网架安装的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10T行车上搭设总高度为3米的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密目网围护,脚手架下部与行车平齐挂2层防坠安全网和1层密目网。

2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字形包箍(安放底座)→自一端安装竖杆并随即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安放钢梯→安装水平加固件→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 装配顶步栏杆→铺脚手板→挂安全网。

脚手架杆配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杆配件。

a 钢管。钢管采用φ48×3.5的焊接钢管,材质Q235。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压痕、划道和硬弯,涂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允许偏差:

钢管两端切斜偏差 ≤1.7mm

内外表面锈蚀深度 ≤0.5mm

杆件钢管端部弯曲(l≤1.5m) ≤5mm

立杆钢管弯曲(3<l≤4m)≤12 (4≤l≤6.5m)≤20

b 脚手板.脚手板的厚度为50mm,宽度300mm,不得有开裂、腐朽。

(2)搭设作业顺序及规定

a 首先应在10T行车的两架主梁上应弹出立杆以及水平杆的位置线,即用2个3米及2个2米的钢管将行车主梁包装成#字型,并用短杆形成稳定结构将#字型固定在行车上,斜杆在天车下部的短杆上生根,在此基础上搭设。10T行车的标高约为22米,即在此基础向上搭设约2.8米的脚手架。见脚手架搭设示意图。

b 脚手架底步距为2m,其余每步为1.8m。 立杆纵距为1.2m,横距为1.2m。 顶排防护栏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0.6m、1.2m。 剪刀撑设置为间距为6m,四排剪刀撑。

c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接头设置相互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d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的各节点处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e 横向水平杆的各个节点处必须设置并采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f 脚手板必须垂直于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四角用18铁丝双股并联绑扎,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空头板。

g 脚手板底层满铺,脚手板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1.2m高同材质的防护栏和18cm高处的踢脚板。

在脚手架一侧搭设施工人员上下通道口,施工人员利用土建搭设的砌筑脚手架通道进行上下。

h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要经技术负责及安监部门对脚手架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4.1网架构件的垂直运输

根据现场情况,网架构件进场后,采用现场建筑施工塔吊垂直运输到网架安装平台上面。由于网架施工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工人根据网架安装图纸上的杆件编号,在吊装运输过程中,把杆件吊放到杆件安装区域附近,并分散放置,应特别防止零部件沿坡下滚下滑,零部件在工作平台面上不准集中堆放。

在垂直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对构件的保护,防止构件被碰、脱落等。

4.4.2网架杆件和螺栓球分类

网架安装前根据网架安装施工图各个构件的编号,对构件进行分类。同一编号的杆件摆放在一起,统一编号的螺栓球摆放在一起。以待安装。

本工程的网架节点主要以螺栓球节点为主,因此网架的安装工艺主要为螺栓球节点的安装工艺。

(1)、先对柱顶上支座中心点(高差、轴线偏移)进行测量定位,确保满足要求后划出中心轴线位置,然后根据定位轴线用汽吊或塔吊把支座放置在柱顶支座上,然后再一次用全站仪测定支座位置准确后即可对支座用螺栓进行临时定位固定。

(2)、网架安装时,以先安装好的桁架为基准开始安装,先安装下弦网格,然后依次为上弦倒三角网格和下弦正三角网格,边安装边测量定位,如中间有杆件放入困难时,可调节下弦球支托丝杆调节后放入。安装时应垫实下弦球,确保下弦节点不位移,同时边安装边用全站仪对各控制节点进行测量定位。

(3)、安装下弦平面网架:

a 将第一跨间的支座安装就位,对好柱顶轴线、中心线,用水平仪对好标高,有误差应予修正。

b 安装第一跨间下弦球、杆,组成纵向平面网格。

c 排好临时支点,保证下弦球的平行度,如有起拱要求时,应在临时支点上找出坡底。

d 安装第一跨间的腹杆与上弦球,一般是一球二腹杆的小单元就位后,与下弦球拧入,固定。

e 安装第一跨间的上弦杆,控制网架尺寸。注意拧入深度影响到整个网架的下挠度,应控制好尺寸。

f 检查网架、网格尺寸,检查网架纵向尺寸与网架失高尺寸。如有出入,可以调整临时支点的高低位置来控制网架的尺寸。

(4)、安装安装上弦倒三角网格:

a 网架第二单元起采用连续安装法组装。

b 从支座开始先安装一根下弦杆,检查丝扣质量,清理螺孔、螺扣,干净后拧入,同时从下弦第一跨间也装一根下弦杆,组成第一方网格,将第一节点球拧入,下弦第一网格封闭。

c 安装倒三角锥体,将一球三杆小单元(即一上弦球、一上弦杆、二腹斜杆组成的小拼单元)吊入现场。将二斜杆支撑在下弦球上,在上方拉紧上弦杆,使上弦杆逐步靠近已安装好的上弦球,拧入。

d 然后将斜杆拧入下弦球孔内,拧紧,另一斜杆可以暂时空着。

e 继续安装下弦球与杆(第二网格,下弦球是一球一杆)。一杆拧入原来的下弦球螺孔内,一球在安装前沿,与另一斜杆连接拧入,横向下弦杆(第二根)安装入位,两头各与球拧入,组成下弦第二网格封闭。

f 按上述工艺继续安装一球三杆倒三角锥,在二个倒三角锥体之间安装纵向上弦杆,使之连成一体。逐步推进,每安装一组倒三角锥,则安装一根纵向上弦杆,上弦杆两头用螺栓拧入,使网架上弦也组成封闭形的方网格。

g 逐步安装到支座后组成一系列纵向倒三角锥网架。检查纵向尺寸,检查网架挠度,检查各支点受力情况。

(5)、安装下弦正三角网格:

a 网架安装完倒三角锥网格后,即开始安装正三角锥网格。

b 安装下弦球与杆,采用一球一杆形式(即下弦球与下弦杆),将一杆拧入支座螺孔内。

c 安装横向下弦杆,使球与杆组成封闭四方网格,检查尺寸。也可以采用一球二杆形式(下弦球与相互垂直二根下弦杆同时安装组成封闭四方网格)。

d 安装一侧斜腹杆,单杆就位,拧入,便于控制网格的矢高。

e 继续安装另一侧斜腹杆,两边拧入下弦球与上弦球,完成一组正三角锥网格。逐步向一侧安装,直到支座为止。

f 每完成一个正三角锥后,再安装检查上弦四方网格尺寸误差,逐步调整,紧固螺栓。正三角锥网格安装时,应时即注意临时支点受力的情况。

a 高空散装法安装网架,应随时测量检查网架质量。检查下弦网格尺寸及对角线,检查上弦网格尺寸及对角线,检查网架纵向长度、横向长度、网格矢高。在各临时支点未拆除前还能调整。

b 检查网架整体挠度,可以通过上弦与下弦尺寸的调整来控制挠度值。

c 网架在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各临时支点的下沉情况,如有下降情况,应及时加固,防止出现下坠现象。

d 网架检查、调整后,应对网架高强度螺栓进行重新紧固。

e 网架高强螺栓紧固后,应将套筒上的定位小螺栓拧紧锁定。

(7)、安装屋面帽头:

a 将上弦球上的帽头焊件拧入。

b 在帽头杆件上找出坡度,以便安装屋面板材。

c 对螺栓球上的未用孔以及螺栓与套筒、杆件之间的间隙应进行封堵,防止雨水渗漏。

a 检查网架整体尺寸合格后,检查支座位置是否在轴线上,以及偏移尺寸。网架安装时尺寸的累积误差应该两边分散,防止一侧支座就位正确,另一侧支座偏差过大。

b 检查网架标高、矢高,网架标高以四周支点为准,各支点尺寸误差应在标准规范以内。

d 各部尺寸合格后,进行支座焊接。

e 支座焊接应有操作说明。网架支座有弹簧型、滑移型、橡胶垫型。支座焊接应保护支座的使用性能。有的应保护防止焊接飞溅的侵入;橡胶垫型在焊接时,应防止焊接火焰烤伤胶垫、故焊接时应用水随时冷却支座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交底,防止烤伤胶垫。

下弦杆与腹杆连接节点图

4.4.4、网架安装误差与控制

(1)、网架安装误差控制与消除设计、计算等技术措施

a、根据温度变化,计算出热胀冷缩的数值,在深化设计及施工过程中考虑。

b、节点用激光全站仪进行定位,定位一榀后进行测量,安装完一榀后进行测量t/scja 5-2020 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施设置规范,安装完一个节段后再测量,整个区段完成后最终进行测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