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JA 5-2020 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施设置规范.pdf

T/SCJA 5-2020 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施设置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016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SCJA 5-2020 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施设置规范.pdf

图2未展宽平面交叉口

图3画线式渠化展宽平面交叉口

图4岛式渠化平面交叉厂

YB/T 4898-2021 高炉法处理含铬废弃物技术规范.pdf图5 5环形平面交叉口

T/SCJA 52020

图6左置待转区平面交叉口

7.2.4公路平面交叉口分类

下穿式(或上跨式)立交桥上(或下)的渠化平面交

O/SCJA52020

O/SCJA52020

7.3平面交叉口的功能

各类平面交叉口的功能和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一主交叉口:应满足主干道主要流向车流畅通、间断通行,以交通功能为主,并应符合主干 道的基本要求; b)主一次交叉口:应满足主干道畅通及次干道主干道间转向交通需求、间断通行,以集散交通功 能为主,兼有次干道局部生活功能,并应符合主、次干道的要求以及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转向交 通需求相匹配的要求; c)主一支I级交叉口:应满足主干道畅通、连续通行,支路应右转进出主干道,有必要时,经论 证可选用其他相交形式;主干道应以交通功能为主,I级支路以集散、分流主干道交通流的功 能为主,并应符合主干道、I级支路的道路要求; d)次一次交叉口:应以满足次干道主要流向车流畅通、间断通行,应兼具交通与生活功能,并应 符合次干道的要求; e)次一支I级交叉口:应满足次干道与I级支路集散交通功能,并应符合次干道、I级支路的道 路要求; f)次一支ⅡI级交叉口:应满足次干道集散交通功能和ⅡI级支路的生活功能,当不采用信号控制时, 应保证次干道车流连续通行,应符合次干道、Ⅱ级支路的道路要求; g)支Ⅱ级一支I级交叉口:应满足I级支路的集散功能,应符合I级支路的要求; h)支I级一支ⅡI级交叉口:应满足I级支路的集散功能与ⅡI级支路的生活功能,当采用让行标志 交叉口时,应保证I级支路车流连续通过,应符合I级支路和ⅡI级支路的要求; i)支Ⅱ级一支Ⅱ级交叉口:应满足Ⅱ级支路生活功能,应符合Ⅱ级支路的要求,

7.3.2公路平面交叉口功能

4.1 应满足安全、通达、节约用地及交通功能的要求。 4.2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以及在城市交通专项规划中,可按照相交道路的类别等级, 2 道路红线宽度和横断面型式依照表2进行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控制方式类别规划。

表2平面交叉口管理控制方式类别规划

在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以及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中,可按相交道路的类别等级,参考 量的大小,依照表3进行平面交叉口的平面型式规划。

T/SCJA 52020

表3平面交叉口平面型式规划

注:平面交叉口平面型式划分见第7.2.3条,

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应根据进口道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增加。新建 无相关资料,可按表4初步确定进口道车道数。

表4新建交叉口进口车道数

a)新建交叉口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条件 受限的改建交叉口,流入最大进口车道数可减少一条;最大进口车道数为2条时,出口道应为2 条;新建及改建交叉口的出口道为干路,相邻进口道有右转专用车道时,出口道应展宽一条右 转专用出口车道; b)新建交叉口每条出口道宽度不应小于下游路段车道宽度;改建和治理交叉口每条出口道车道宽 度不应小于3.25m; c)出口道设有公交停靠站时,按港湾式车站要求设置展宽段;在设置展宽的出口道上设置公交停 靠站时,应利用展宽段的延伸段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d)出口道设计展宽长度应包括出口道展宽段长度和展宽渐变段长度。出口道展宽段长度由缘石转 弯曲线的端点向下游方向计算,不设公交停靠站时,长度为30m~60m;设置停靠站时,再 加上公交停靠站所需长度,并须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出口道展宽渐变段长度不应小于20m。

交义口内部具有可停放直行车而不影响相交道路车辆通行空间时,在直行车道出停车线后的直行车 行驶轨迹空间内,应划设导行轨迹线及直行待行区,见图8。

图8交叉口待行区设置示意

交义口内部具有可停放左转车而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空间时,在左转专用车道出停车线后的左转车 行驶轨迹范围内,应划设导行轨迹线及左弯待转区,见图8。

7.6.3左弯左置待转区

四川省盐亭县城镇基础设施绿化工程施工方案7.6.3.1渠化设计

如图9。首先为左转机动车设置两条左转排队车道,第一左转机动车排队道(1)设置在路段中 叉口进口一定距离处。第二左转机动车排队道(4)设置在对向车流出口车道的最外侧车道上, 曲线道路与第一左转机动车排队车道连接,前端延伸到该交叉口本侧人行横道线,两条左转排队 别配以停车线和信号灯(2、3、5、6)

T/SCJA 5—2020

Q/SCJA5—2020 11.机动车直行信号灯: 12.非机动车过街通道: 13.行人过街横道: 14.非机动车及行人信号灯: 15.机动车辆掉头标志; 16.直行与右转机动车停车线: 17.非机动车交叉口隔离栏: 18.道路中央绿化隔离带: 19.“左转车进入排队道”文字标志: 20.“左转和掉头车注意信号灯”文字标志。 a.信号配时控制点。

7.6.3.2诱导信号设置

图9十字交叉口左弯左置待转区设置示意

诱导信号设置要求如下: a)对于掉头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的冲突,通过在第一左转机动车排队道(图9的1)处设置掉头标 志(图9的15),令掉头车辆在此处按信号灯指示掉头(与左转车流共用同一信号灯)得以消除; b)对于本向右转车辆和对向左转车辆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冲突,通过设置非机动车及行人专 用相位、右转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图9的10)及控制相位,左转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图9的6)及 控制相位得以消除; c)对于左转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之间的冲突,通过如下方法消除。为非机动车设置专用等候区 (图9的9),通过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图9的12),以二次过街的方式在信号灯的控制下与行人 平行通行。例如:从W到N方向的左转非机动车在信号灯的控制下,首先由W到E方向过街,再 由S到N方向过街,以减少机非冲突,见图10。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记录图10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示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