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44.69 K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775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需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综合考虑建筑声学特性、使用功能及技术要求。首先,设计应基于厅堂的实际用途,明确扩声系统的类型(如语言扩声或音乐扩声),并根据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匀度等关键指标进行规划。其次,需充分考虑厅堂的建筑声学环境,包括混响时间、背景噪声水平和反射声分布,以避免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问题。

在设备选型方面,应选择适合场地规模和用途的扬声器、功率放大器及其他音频处理设备,并合理布置扬声器位置,确保覆盖范围均匀且无明显盲区。同时,还需注意信号处理链路的设计,包括均衡、压缩、延时等功能模块的配置,以优化音质表现。

此外,设计规范强调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要求预留足够的接口和升级空间。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电气安全和环保标准,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最后,通过现场调试和测试验证设计目标是否达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声音体验。

表4.2.3 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4.2.4多声道扩声系统中施工组织设计_040孔道灌浆,中央声道、左十右声道的扩声均

应分别满足其相应的规定

应分别满足其相应的规定

5.0.1完整的扩声系统设计应包括系统调试。本扩声系统声学 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所使用的测量仪器,选用《厅堂扩声特性测 量方法》GB4959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5.0.2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测量均应在空场条件下进行。 5.0.3电气指标测量应包括系统设备的总谐波失真、频率响应、 信噪比。调音台的测量按《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中 的有关条款执行。 5.0.4声学特性指标测量应包括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传 声增益和稳态声场不均匀度,并宜进行早后期声能比的测量。 5.0.5系统调试过程中,应使系统处于最佳设定状态,对系统设 备参数的调整和设定宜与音质的主观听音效果相结合。 5.0.6同一工作状态下,应同时满足各项声学特性指标。 5.0.7测量声级计宜选用《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3785中的一级,不得低于二级。 5.0.8多声道的扩声系统,应对中央声道(含辅助)、左十右声道 的扩声分别进行调试。

5.0.10最大声压级的测量应按图5.0.10进行,

5.0.10最大声压级的测量应按图5.0.10进行。

图5.0.10最大声压级测量原理方框图

图中滤波器通带范围为系统额定频率范围,通带外衰减应大 于12dB/oct(oct一倍频程);限幅器应能使噪声信号的峰值因数 保持在1.8~2.2之间。 5.0.11传声增益的测量在系统不使用反馈抑制器的条件下进 行。 5.0.12早后期声能比的测量应按图5.0.12进行

行。 5.0.12 早后期声能比的测量应按图5.0.12进行

早后期声能比测量原理方框图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总 则 (21) 术 语 **(23) 3扩声系统设计 ...(2 4) 3.1一般规定 (24) 3.2传声器 (25) 3.3扬声器系统 **(25) 3.4调音及信号处理设备 3.5舞台监督及辅助系统 (27) 3.6调音控制工位 (28) 4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29) 4.!电气系统特性指标. 4.2声学特性指标·. (29) 系统调试 32

1.0.1本规范根据厅堂建设时所针对的主要用途规范扩声工程

1.0.2新建、扩建和改建均在适用范围之列。扩建和改建虽受

电影的还音系统(即B环),已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规定。 1.0.3本规范从设计扩声系统功能及制定分类特性指标两方面 来保证其使用方便和听音效果良好,并在特性指标的制定中尽可 能体现相对统一的标准,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调 音者可以根据节目性质及要求保障听音效果良好。 1.0.4本条规范的目的在于杜绝新建厅堂扩声系统设计与土建 等专业脱节,避免工程建设的随意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0.5完成系统的调试应是设计者的职责。为了达到电气、声学 各项特性指标及各种使用上的功能要求,做到系统可靠且投资比 较合理,投资者宜优先选择有国家设计资质的单位按使用功能和 投资额提出系统方案设计。

本规范中有关声学方面的术语,只是为了说明本规范中有关 项目的物理意义,而不追求该术语的全部完整定义。其中,部分按 《声学名词术语》GB/T3947一1996给出。有关建筑与设备方面 的名词术语,参考《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12060一89及相关的设计规范和习惯上常用的词汇编写。

3.1.3扩声系统的组成并不只有观众厅和舞台(主席台)的扩声,

模拟系统设备之间均宜采用平衡传输方式,不管其距离的远 近,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数字信号的传输接口有相 应的国家标准,其传输线路也从五类线向光缆发展。 3.1.5既然是工程设计,就应提供可施工的完整图纸及文件。对 于扩声系统工程,应包括各层平面的管道路由图、设备布置图和系 统原理方框图等(含设备间的接线图)

3.1.5既然是工程设计,就应提供可施工的完整图纸及文件。)

普遍,对扬声器系统的选型和布置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但 其计算机软件分析仍然存在局限性,不能作为唯一的设计手段 此外,相当多的国产产品还不能提供计算机模拟所需之扬声器系 统重要参数,而其相应的产品用于完成会议厅室以至多功能厅堂 的工程不成为问题

3.2.2不同类型声源信号的拾音主要用于演出或会议的不同需

3.2.2不同类型声源信号的拾音主要用于演出或会议的不同需 要。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除了有线传声器以外,目前主要的无线 传声器形式包括:手持式、领夹式和头戴式。 3.2.3选用有利于抑制声反馈且具有一定指向特性的传声器,相 应地提高了系统的传声增益。为保证厅堂之间在技术指标上具有 可比性,传声增益的测量仍然以使用心型传声器为基准。

3.2.5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各工作点之间的相互于扰和一个传声

3.3.1扬声器系统布置应满足扩声功能

3.3.1扬声器系统布置应满足扩声功能要求: 1厅堂的扬声器系统布置条件常受扩声系统设计者介人整 体工程设计的早晚的影响。因其他专业,特别是建筑结构往往不 会为扩声系统预留合适的扬声器系统安装位置,所以应及早介入 整体工程的设计资料员工作总结报告,选用较佳的扬声器系统布置方案。集中式的主 扬声器系统宜设在舞台(主席台)与观众席之间的上部位置。 2单声道:适用于语言为主的扩声;双声道(左/右):适用于 文艺演出为主且体型较或小型场所的扩声;二声道(左/中/右):

适用于文艺演出为主的大、中型场所扩声。 4主扬声器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直达声的观众席主要出现 在后排或挑台下方。剧场一类对扩声系统要求较高的厅堂,宜根 据实际清况,在台口两侧较低位置或观众厅首排前方位置安装补 充扬声器系统,以拉低声像的高度,改善听感。 5配合舞台演出获得更好的效果,有仅设于观众厅的,也有 包含舞台区的。效果声扬声器系统的设置以及通道数目前国内外 未有一致的结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只是设计者根据使用 要求和实际情况设置的一个系统平台,有待于音响艺术创作者在 这些系统平台上进行更多的实践。 6舞台(主席台)的扩声扬声器系统是为舞台上的演职员监 听一些重放的节目或会议时主席台就坐者的听音而设置。扬声器 系统大多布置在上部,信号相对单一。系统的指标在设计时应选 定适当的指标等级。 7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演职员还需监听同台演出者彼此之 间的声音,因此,设置于舞台的监听扬声器信号应具有选择性。满 足演职人员对演出监听的要求。 本规范中的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是以服务于听众的主扩声 系统特性指标规定的。对于厅堂中其他子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可 参考“表4.2.1~表4.2.3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中的相应规 定,如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等,指标等级对应于主扩声系统 可适当降低。 3.3.2基于安全的要求,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在设计时必须考虑, 所以列为强制性条文。 3.3.3扬声器系统的安装方式不同,其影响会不同: 1扬声器系统明装,声辐射性能受影响较小,在国际上应用 较多。 2采用暗装,所用透声材料的控制往往也是工程配合的难 点。所用饰面格栅的尺寸(宽度和深度)小于等于20mm并不是 ·26?

自标,有条件的应更小。 3指控制扬声器系统与传声器距离及其相对应的指向性。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同一声道扬声器系统的数量及位置应考虑 对听众区造成的声波干涉问题:到达听众区的声能一频率、幅 度、时间、空间构成,应尽可能使声音自然,声像一致。必要时·应 用信号处理设备调整声音的时间关系,改善声波干涉问题。 3.3.4一方面功率放大器与主扩声扬声器之间的连线太细,会造 成功率损耗太大,直接影响到音质效果等;另一方面连线太粗,对 于施工安装等也会带来不便。因此设定一个适当的百分比。

0184.公路预应力空心板梁(钢筋绑扎)l≤20m3.4调音及信号处理设备

调音台及信号处理设备已逐步向数字式设备过渡。目前的代 表产品是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者应从设备和系统两方面考虑安 全可靠、使用方便为主。 扩声系统的组成设备还包括信号交换塞孔板、监听监测等 般信号通道的类型和数量由系统的信号分线器分配确定

3.5舞台监督及辅助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