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及处理对策高速公路桥头跳车是指车辆通过桥梁与路基衔接处时,由于高度差或路面不平整导致车辆颠簸的现象。这一问题不仅影响行车舒适性,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缩短道路使用寿命。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地基沉降不均:桥梁和路基的地基性质不同,桥梁基础通常较稳固,而路基填土易受水文、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沉降差异。2.施工质量不佳:回填材料选择不当或压实度不足,使得路基与桥梁过渡段出现不均匀沉降。3.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水渗入路基后,会软化土壤结构,加剧沉降。4.交通荷载过大:重载车辆频繁通过,加速了路基的变形和破坏。
针对桥头跳车问题,可采取以下处理对策:
1.优化设计:在桥梁与路基衔接处采用过渡板或搭板设计,减少高度差对车辆的影响。2.改进施工工艺:选用优质回填材料,提高压实标准,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3.完善排水设施:设置有效的防排水系统,防止雨水渗入路基。4.加强养护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桥头路段,及时修复裂缝或沉降区域。5.采用新型技术:如注浆加固法、轻质填料替代传统填土等,以减少沉降差异。
通过科学设计、严格施工及后期维护,可以有效缓解桥头跳车现象,提升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中图分类号:U445.71文献标识码:B
本路桥头跳车原因及处理
桥发展建设总公司河南商
(1)首先,桥台背回填处位于路堤与桥台衔接的特殊位置,大 型压实机械难以压实到位,成为压实的薄弱环节加之,回填压实 质量控制不严,致使台背填料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沉 降变形.从而和桥台产生了差异沉降。 (2)其次.用混凝土浇注的桥台和用土料填筑的路堤之间存 在着明显的刚度突变,这种突变可造成在相同的外荷载作用,路 堤产生的塑性变形远大于桥台,从而加剧了差异沉降。 (3)最后,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都采用桩基础且桩尖达 到了持力层,它在承受的外荷载作用下沉降很小,而路堤在软土 地基上其沉降很大.这样两者就产生了较大的沉降差异。
根据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要使桥头跳车的问题得到有效 的控制和处理.需要从地基、路堤、结构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19.20元/㎡计,均按25次摊销。 新制定型模板(钢框竹胶板),新价280/㎡²,按翻50次(300d) 摊销租赁价0.93元/㎡·d。
表4不同支模方法费用比较
通过几种早拆模方法的支模费用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的结 论: (1)早拆模施工方法有几种形式,其中采用定型的早拆模体 系及采用定型的钢框竹胶板,平均每层每平方米的支撑费最少 仅为10.61元/㎡².与常用的支模方法相比.节约支模费用50%左
从防止桥头跳车的角度考虑,对路堤进行处理主要是改善 台背回填部分,或对其进行有效压实或对其进行加固,以增加其 稳定性,减小其自身的沉降变形。桥台背填料宜选用摩擦角大、 强度高、透水性好、易压实的填料。台背回填近桥台处的压实宜 选用小型压实机具,且严格控制每层填筑厚度,一般情况下,每层 厚度应≤15cm,并对每层填筑质量进行检测,使其达到规范规定 的压实度。对于机械夯实不到的局部地段应及时采用人工补充 夯实,以防漏压。当台背路堤填料压实不良时,可对桥台背路堤 10~20m范围内进行压浆处理,以达到减少路堤竖向变形和桥路 连接处刚柔突变的成效。当基底不良时,也可采用轻质填料填筑 路堤,以减小路堤自重,降低地基应力,从而减少沉降。
地基的沉降是产生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为了消除或减少 通车后地基的沉降,应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常采用的地基加固 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泥搅拌桩是置换拌入法的典型代表。近几年高速公路建 设的速度比较快,桥头软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增多,甚至有些 省份规定桥头必须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以达到缩短预压期的 目的。水泥搅拌桩属于加固土桩的范畴,它与软基形成复合地 基,地基沉降减小靠的是桩土复合模量增大,如果桩的质量有保 证,这种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一般为3~5cm:同时由于加固土 桩无排水作用软土的透水性又很差,所以对这种地基无须进行 预压,这样不但省去了预压期,也省去了反开挖过程。不过这种 地基的实际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往往因水泥搅拌桩的质量 问题造成复合地基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所以目前人们对高强的 CFG桩、混凝土管桩等复合地基进行研究,将其用于桥头路堤地 基处理中。 置换拌入法还有另一种类型的粒料桩,如挤密碎石桩、挤密 砂桩等。这类桩具有排水和复合地基的双重作用效果比水泥搅 拌桩好得多。但粒料桩造价偏高(一般为1.5倍水泥搅拌桩),造 成其在工程中总的用量没有水泥搅拌桩大:对于砂石料丰富的 地区,应优先考虑粒料桩。粒料桩也可以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 理,但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比较经济的石灰土桩。
地基的沉降是产生桥头跳车的最主要原因。为消除或减小 通车后地基沉降,对于软土地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竖向排 水+超载预压法;该方法是利用打入地基中的塑料排水板或袋 装砂井等排水体形成排水通道樱花酒店排水管道安装技术交底,利用路堤填料作预压荷载将地 基中的孔隙水排出而使地基固结。由于软土含水量高、孔隙比 大,地基在预压排水固结期间可能产生几十到几百厘米的沉降, 这种沉降不但对桩基产生负摩阻力,而且沉降造成的地基土侧 向变形对桥台桩基会产生相当大的横向推力,引起桩基变位、开 裂或桥梁上部结构无法施工。为消除侧位移的影响,采用预压排 水固结法处理应结合反开挖的施工工艺,即预压期间不施工桥
Sep.2004 No. 9
振动挤密法在黄土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是强夯法,它是利用 提升设备将重达数十吨重的锤提升10~15m高,然后使其自由下 落,利用其对地基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使地基土得到密实。如果将 强夯法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由于地基在强大的冲击振动作用 下产生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而软土地基的透水性又很差,所 以通常情况下采用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需要在地基中设竖向排 水体配合,以提高处理的效果。近几年湿陷性黄土地基及路堤采 用冲击式压路机压实取得良好的效果。冲击式压机是路基压实 机械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由牵引车拖动,靠其凸轮瓣对土体 进行冲击压实,它的压实轮表面是由凸轮曲线组成的非圆柱表 面,在压实作业时,压实轮向前滚动,由于其重心高度交替变化 从而对地基产生强大的冲击夯实力,因此它具有强夯和振击的 双重效果。
(1)设置桥台搭板。桥头搭板的设置可以使在柔性路堤产生 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至刚性桥台上,使车辆通过时跳跃现象人 为减少。桥头搭板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 确定,目前多采用6~8m。但由于路堤的沉陷造成搭板脱空而断 裂的问题时有出现,对于桥头搭板的合理形式已引起人们的注 意,目前已经有研究单位提出将桥头路堤20m左右的路面结构 设计成3~4段高程可以调节的搭板形式,当发生沉陷时将搭板 通过一定手段顶起并用速凝水泥砂浆注入板下空隙,这种措施 还可以避免二次跳车。 (2)采用过渡性路面。过渡性路面多用于软土地基的高速公 路,在工期很紧、软土条件特别复杂,预压土源奇缺等情况下。实 际中常会遇到在工后沉降大于容许值的情况下铺筑路面的情 况,这样的路面结构若要一次建成,必然导致路面结构的早期破 坏,所以宜考虑分期修建的方法,一期的路面结构设计成过渡结 构形式,过渡期一般为3~5年。过渡性路面类型有预制水泥混 凝土块、条石铺砌、半刚性过渡层或沥青表处过渡层等。高速公 路中取消上面层采用沥青表处过渡层类型较多,其优点是当出 现较大沉降时,及时补充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以保证 行车畅顺.有效避免跳车现象。
桥头跳车的产生及防治是关系到公路设计、施工及养护的 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设计标准,制定更加严格 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同时还应对桥头错台的修补养护制定出 适当的标准,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防治桥头跳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