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重庆鸡冠石隧道施组.03隧道进口、施工通风斜井和通风斜井处施工用水采用自来水。进口处在高坡上设置水池,水池容积50m3。施工通风斜井处设高山水池,水池容积80m3。通风斜井处设高山水池,水池容积40m3。隧道出口处施工用水采用长江水,在江边设置抽水房,利用高扬程水泵将水抽至高山水池,水池容积100m3。
7.2.4进出口竖井处临时设施的布置
7.2.5隧道供水、供电、供风和排水
隧道进、出口两端各设一高山水池。进口水池底与隧道进口拱顶高差30m,水池容量50m3,出口水池底与隧道出口拱顶高差65m,水池容量100m3。水池下水管为φ100mm钢管瑞安市旧城办异地安置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通过竖井至开挖掌子面,水管在隧道内每隔80m设一个三通管。
隧道进、出口两端及施工通风斜井处分别设一台200kVA、400kVA、400kVA变压器供电,并在进口和施工通风斜井处各配备一台200kW发电机,出口配备一台25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隧道施工动力线采用120mm2电缆线,动力设备采用380V电压供电。已衬砌地段的照明使用220V电压,未衬砌地段及施工地段的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照明线采用35mm2铝芯线。
隧道施工每一作业面采用1台20m3/min空压机和风包供风,使用φ150mm高压风管通过竖井直至掌子面。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在隧道洞口设一台100kW轴流通风机将新鲜空气通过风管送入掌子面,将洞内污浊空气排出。竖井段风管采用φ1000mm钢管,隧道内风管采用φ600mm软式风管。
隧道顺坡施工时,两侧挖排水沟自然排水,至竖井集水坑,抽排至地面沉淀池。隧道反坡施工时,在掌子面附近设临时集水坑,用潜水泵接力抽至竖井集水坑,再抽排至地面沉淀池。洞内通风及风、水、电布置示意图见图7.2.5。
7.2.6 临时存碴和弃碴场
临时存碴场设于竖井和斜井井口。随后采用自卸汽车将临时存碴运往业主指定的弃碴场。弃碴场堆放整齐,必要时在弃碴场周围砌筑挡墙,防止弃碴污染周围环境。
图7.2.5 洞内通风及风、水、电布置示意图
①库房安装木门、外包铁皮并上锁;
③值班室设通风窗,但窗口要加设钢筋网防盗;
⑤库房周围严禁烟火;
⑥库房周围设避雷装置。
7.2.8 混凝土搅拌站
本合同段混凝土采用集中自拌,在隧道出口处设置生产能力为35m3/h的HZS35型搅拌站,其主机采用JS750型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该机计量采用电子秤,可优质快捷地为施工提供各类混凝土。
7.2.9 工地试验室
我公司试验室是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的试验检测机构。本合同段在出口竖井施工场地内设置工地试验室,同时在每个作业面设置试验组。试验组在工地试验室的指导监督下工作,配足试验人员和设备(试验设备见表14.1),制订工地试验检测责任制,负责工程试验和相关的检查监控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所有的材料质量负责试验检测。
7.2.10 办公、生活、生产房屋
办公、生活房屋采用活动式板房建筑,地面防潮,保证采光、通风条件。材料、机械设备维修等生产房屋采用棚架式结构。
7.2.11 材料堆场及场地硬化
材料堆放按照施工需要及物资管理标准要求设置,分类入场入库。钢材架空并覆盖。周转料堆放整齐,水泥及掺加剂及二、三项料建立库房。砂石料场场地硬化,堆放整齐。各种材料标识齐全。所有施工场地全部硬化,做到文明施工。
7.2.12 主要临时设施数量
主要临时设施数量见表7.2.12。
由于本隧道不仅穿越重庆市南岸区的街道居民区、深山、溪谷,而且竖井直径较小(进口7.2×7.2m,出口D=6.0m),使得施工测量的环境和条件较复杂、困难,为满足隧道平面和高程的贯通精度(m横≤±50mm,m纵<L/10000,m竖≤±25mm),隧道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测量精度。
(2)施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三维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网的布测,定出竖井的准确位置并放出护桩。开挖进洞,用光学垂准仪从井口投点到井底设置控制点,用全站仪采用联系三角形的方法引测进洞。洞内导线在每个斜井处组成闭合导线环。
(3)竖井转入马头门施工时,作第一次竖井定向,开挖到1/3处时作第二次竖井定向,达到2/3处时作第三次陀螺定向。各次定向误差≤±10〃,取平均值指导开挖。
(4)施工现场的所有测量控制点均由测量队负责,各施工队测量班只负责日常施工测量。
(5)测量人员要严格执行换手测量的规定,每一测点必须经过换手测量后方可定点,并认真做好测量记录。
8.1.2竖井联系测量
8.1.2.1联系三角形定向
(1)联系三角形的布置
联系三角形最有利形状为α角和β角接近于零的延伸形三角形,具体要求如下:
①两垂线间距离a(a1)应尽可能性的大;
②三角形的锐角α角和β角尽量小,α最大不超过3°;
③b/a(或b1/a1)的值一般以1.5左右为宜;
④传递方位角时,应选择经过小角β的路线。
此外连接角ω(或ω1)的边长AD(或A1D1)一般宜大于20m。
与传统方法相比,光学垂准投点采用三投点、四测回传递坐标、方位可将投点中误差限制在0.5mm以内,井上两点与井下对应两投点长度之差<2mm,能够满足长隧深井测量的精度要求。
(3)联系三角形的测量方法
①测角:以测角精度不低于DJ2级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方向观测法分别在井上、井下连接点A、A1测ω、ω1,α、α1角。一般测4~6个测回。
为了减少测ω、α角时对中误差的影响,仪器应对中三次,每次对中将照准部(或基座)位置变换120°,也可用两台仪器分别置于A、D两点进行观测或采用三联观测法及强制对中措施,以减少对中误差的影响。
②量边:丈量连接三角形的各边长时,应对钢卷尺施以比长时的拉力,记录测量时的温度。每条边各丈量6次,读数至0.5mm,同一边长各次观测值误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为丈量结果。两垂线井上、井下量的距离误差,一般应不超过2mm。井上、井下连接导线的边长可用全站仪测量。
8.1.2.2竖井高程联系测量
将全站仪安置在地面井口跳板上的特制支架上,并使仪器平卧竖轴水平,直接瞄准井底预埋的反射棱镜测出井深h。然后在井上、下用两台水准仪测出井下水准点高程。
8.1.3隧道洞内日常施工测量
8.2 场地平整和临时工程的修建
隧道进口处施工场地设在距进口左侧约100米的拐弯处,面积约800m2;出口处施工场地设在出口竖井处。首先采用挖掘机、推土机配以自卸汽车将出口处覆盖土方挖至井口标高,面积约2600m2。施工通风斜井施工场地设在斜井出口下方,跨黄角湾溪沟两岸。
施工前将场地平整、硬化,并作好排水工作,使施工场内不积水,同时设置安全围栏。
工程开工前修通临时便道,修建办公、生活、生产房屋,接通水电,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组织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进场,确保工程正常开工。
9. 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9.1 进、出口竖井施工
本合同段设进、出口两座竖井。进口竖井深13m,净空7.2m×7.2m;出口竖井深34m,净空直径6.0m,井口段衬砌加厚至80cm。竖井施工采用浅眼松动爆破、人工风镐开挖、自制龙门吊出碴,开挖每循环为1.0m。开挖后随即向四周喷射C20混凝土临时支护。竖井开挖至井底后,先施作锚杆及井底混凝土,然后自下而上模筑混凝土分段衬砌。
9.1.1 井口段的开挖和衬砌
出口竖井位于鸡冠石镇和平村处铁厂一斜坡上,井口段为粉质粘土。施工准备阶段,将竖井口平整、清理,并在四周挖设排水沟,防止井口上方堆土的塌方。出口竖井井口段2.0m采用分部位分层机械开挖,人工整修外轮廓边缘,及时施作喷射混凝土护壁为初期支护,一次立模整体灌注完成井口段混凝土的方法。
(2)初期支护:采用素喷C20混凝土厚5cm作为初期支护;
9.1.2井身段的开挖和初期支护
进口竖井处岩石完整,地质条件较好,井身段采用浅眼松动爆破、人工辅以小型机具(风镐)垂直开挖;每循环开挖1.0m,随即喷射C20混凝土初期支护。弃碴采用自制龙门吊提升,先堆放于临时弃碴场,再用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至弃碴场。
出口竖井井身段为泥岩夹砂岩,位于微风化与中风化带岩层,井身段采用浅眼松动爆破、人工辅以小型机具(风镐)垂直开挖;每循环进尺1.0m,随即喷射C20混凝土初期支护。弃碴采用自制龙门吊提升,先堆放于临时弃碴场,再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井身开挖示意图见图9.1.2。
图9.1.2 井身开挖示意图
9.1.3马头门开挖、初期衬砌及竖井的开挖与封底
竖井开挖至设计井底高程后,仔细核对井底基岩是否与设计相符,经确认基岩与设计相符后,随即施工井底锚杆。灌浆前将锚杆孔清理干净。竖井井底为1m厚整板基础,内配双向φ22钢筋网。井底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
竖井开挖及初期支护完成后,经确认基岩与设计相符后,首先完成井底钢筋混凝土的浇注,(出口竖井待马头门掘进且支护完成后)随后由下往上逐节施工井身段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运输,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钢筋集中在工地钢筋棚下料、制作dbj51/t 026-2014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及施工升降机报废标准(附条文说明),井内绑扎成型。二次衬砌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每节浇注2.0m。
施工注意事项:
(1)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牢固,联结紧密,防止漏浆、跑模。
(2)井身预埋件位置正确,不遗漏,并在混凝土入模、捣固时仔细检查。
(3)在过马头门时,注意预留隧道、箱涵位置。
(4)加强混凝土捣固质量,拆模后加强养护,防止产生裂纹。
框剪结构组合别墅砌体施工方案9.1.5防止地面坍塌的技术措施
进口竖井深13.0m,出口竖井深34.0m,竖井穿过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