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核心内容包括配比设计、浇筑技术、养护方法和质量控制。在配比设计阶段,根据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比例,以满足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需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是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确保混凝土性能,需进行科学的养护,防止裂缝和强度损失。此外,现代混凝土工程还引入了高性能混凝土(HPC)、纤维增强混凝土等新型材料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工程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桥梁、道路、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随着科技发展,绿色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等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工程建设中的实践。通过优化工艺和管理,混凝土工程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还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基础设施。
(1)工程结构复杂,造型奇特、新颖,核心钢骨混凝土筒体为弧 形。属于重大、特殊的结构工程。核心钢骨混凝土筒体平面图见附图
(2)工程层高较高,为12.050m和6.700m。 (3)核心筒体墙板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一定的温差控制措 施
(一)施工顺序 首层核心筒体钢芯柱与钢牛腿安装与焊接一核心筒体钢筋连接、 绑扎→降温管布置及安装→测温孔布置及安装→核心筒体支模板→核 心筒体混凝土浇捣→混凝土测温及养护→二层核心筒体钢芯柱与钢牛 腿安装与焊接→· (二)钢筋工程 核心筒体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制作。搭设钢筋加工棚,配备全套钢 筋加工机械,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钢筋加工验收、取样试验、制作加 工、焊接取样试验、成品挂牌、分类堆放、核查发货等整个钢筋制作 加工过程的管理,以确保钢筋制作加工的质量。 核心筒体墙暗柱主筋对接采用机械直螺纹连接。在工程中钢筋进 场和焊接后必须由有资质的中心试验室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投 入施工。 钢筋加工时,根据施工安排,加工与绑扎密切配合,先绑扎的先 加工,加工好的钢筋分类,按编号堆放,先用的钢筋堆在上面,减少 不必要的二次搬运。 钢筋进场,制作加工前,先检查钢筋表面清洁度,粘着的油污、 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 科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节约钢材。 钢筋绑扎必须严格按施工图要求组织施工,钢筋绑扎尺寸、间距、 位置准确,所有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m。一一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根据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 20kg; Q一一每千克水泥水化热,取375kJ/kg(42.5水泥28d水化 C一一混凝土的比热,取0.97kJ/kg·K; p一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²。 Tmax=320X375/0.97X2400=51.5°℃ 则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为入模温度+Tmax=71.5°C 各龄期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计算: 当t=3dT(3)=T。+T(t)=20+51.5×0.74=58.1°O 当t=6dT(6)=T。+T(t)=20+51.5×0.73=57.6°C 当t=9dT(9)=To+T(t)=20+51.5×0.72=57.1°℃ 当t=12dT(12)=T。+T(t)=20+51.5×0.65=53.5℃ 当t=15dT(15)=T。+T(t)=20+51.5×0.55=48.3°℃ 当t=18dT(18)=T+T(t)=20+51.5×0.46=43.7°℃ 当t=21dT(21)=T。+T(t)=20+51.5×0.37=39.1°C 当t=24dT(24)=T。+T(t)=20+51.5×0.30=35.5°℃ 当t=27dT(27)=T+T(t)=20+51.5×0.25=32.8°C 当t=30dT(30)=T。+T(t)=20+51.5×0.24=32.4°℃
m。一一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根据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级配 仅320kg; Q一一每十克水泥水化热,取375kJ/kg(42.5水泥28d水化热); C一一混凝土的比热,取0.97kJ/kg·K; p一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²。 Tmax=320X375/0.97×2400=51.5°C 则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为入模温度+Tmax=71.5°℃ 各龄期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计算: 当t=3dT(3)=T+T(t)=20+51.5×0.74=58.1°C 当t=6dT(6)=T。+T(t)=20+51.5×0.73=57.6°℃ 当t=9dT(9)=To+T(t)=20+51.5×0.72=57.1°C 当t=12dT(12)=T。+T(t)=20+51.5×0.65=53.5°℃ 当t=15dT(15)=T。+T(t)=20+51.5×0.55=48.3°℃ 当t=18dT(18)=T+T(t)=20+51.5×0.46=43.7°℃ 当t=21dT(21)=T。+T(t)=20+51.5×0.37=39.1°℃ 当t=24dT(24)=T。+T(t)=20+51.5×0.30=35.5°C 当t=27dT(27)=T+T(t)=20+51.5×0.25=32.8°℃ 当t=30dT(30)=T。+T(t)=20+51.5×0.24=32.4°℃
心点各龄期水化热升降温度计算曲线
图1中心点各龄期水化热升降温度计算曲线
(2)混凝土表层温度计算: 混凝土表面模板的传热系数计算: β =1/[8;/ 入;+1/ β。] 式中β——混凝土表面模板的传热系数,W/m²·K; 8;一一保温材料厚度;(取0.02m); 入i一一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0.23W/m·K); β。一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²·K。 β =7.67W/m²·K 混凝土虚厚度计算: h'=k·入/β 式中h'——混凝土虚厚度,m; k一一折减系数,取2/3;
签订多项责任状,进行责任目标逐级分解。从项目经理、生产指挥系 统到生产班组均有创优目标和实际计划,做到责任到人,措施落实。 (二)IS09002标准的应用 我公司于1997年通过的认证。并按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要 求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 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工程质量也用合同形式严格明确奖罚措施。 (三)技术交底制度 1.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 2.分项工程开始前,必须由施工员或专业技术负责人对班组进行 技术交底。 3.分部和分项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等。对关键部位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做仔细交待 4.各项技术交底均要做好书面记录。 (四)隐蔽工程验收与技术复核 1.对具备覆盖、掩盖的部位的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在自行检查合 路的前提下,提前通知有关方面进行验收,未经监理复核审定不得进 人下道工序。并应及时办理检查记录,签字齐全。 2.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按部位、按工序进行技术复核,未经检查 验收的分项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五)三级检查和工序交接检查 1.三级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量员专检。 2.工序交接检查,即由下道工序操作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 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下道工序不得插入。 3.对不合格工序、部位坚决予以返工,并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 定预控和防范措施,杜绝发生同样质量问题。 (六)原材料质量管理 1.在材料、构件的外采购前,应向采购部门提出质量要求。 2.对供应厂商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生产稳定性和管理水平需 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3.做好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取样试验工作。 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 质化验单。钢材必须有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并做机械性能复验;直螺 纹套筒钢筋做抽样试验。水泥、电焊条等同样必须具备质保书和试验 报告。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4.钢材、水泥取样,及混凝土试块制作时应实行旁站制度,即在 工程监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一)保证体系 为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达到浙江省 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现场的目的,现场建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 体系,高起点、严格要求地做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各项工作,建
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措施、安全监督、安全检查、 不安全隐患整改和安全组织的管理。 (二)建立“双标化”各项制度 1.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在整个工地形成职责 分明的安全工作网络。 2.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分为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两部分。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 育制度,凡进场人员,必须进行40h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合格后方 能上岗作业。对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一次下达 任务的同时,对操作班组进行安全交底, 班组进行班前上岗安全父底。做到无施工方案不施工,有方案无 安全交底不施工,班组上岗前没安全交底不施工。施工班组要认真做 好安全上岗交底活动记录。 3.安全设施验收制度 履带吊在安装搭设完成后,必须经公司安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 投入使用。 4.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要抓往重点部位。对查出的事 故隐患,要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并履行复查手续。通 过安全检查,不断提高和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
安全措施。 (三)安全生产措施 1.设置充足的各类安全宣传警告牌。作业岗位要有安全操作规程 牌。 2.正确使用“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3.塔吊等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业指挥人员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无指挥人员不得作 业。塔吊作业时,严禁将起吊的物体凌空于人行道上空。严格执行起 重机械三限位、两保险、十不吊规定。 4.外脚手架搭拆前要编制专题施工方案,并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 底。脚手架严格按方案搭设,其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防护栏杆、 剪刀撑、拉墙杆、扫地杆、脚手架基础的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脚手架规 程。外脚手架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5.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执行工程多机多监护制度(操作证 动火证、灭火证、监护人)和1~3级动火界限审批手续。 6.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光。 六、附图
附图1核心钢骨混凝土筒体平面图
附图2异型超厚墙循环水降温平面图
附图3循环降温水管剖面图
附图4异型超厚墙施工面测温平面布置图 注:电子测温点每隔1000mm设置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