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绝对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绝对全)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14.5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70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绝对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还可能对结构安全造成隐患。为了有效防治质量通病,必须从设计、材料、施工和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一、设计阶段加强设计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合理且符合规范要求。注重细节设计,如防水构造、节点处理等,减少因设计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

二、材料控制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选用合格产品并进行进场检验。对关键材料如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应定期抽检,避免因材料不合格引发质量问题。

三、施工过程1.基础工程: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1250.商漫公路工程量清单路面,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地基承载力达标。2.主体结构:加强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避免蜂窝、麻面、裂缝等问题。3.防水工程:屋面、地下室及卫生间等部位要严格执行防水施工工艺,做好隐蔽验收。4.装饰装修:注重墙面空鼓、开裂等问题的预防,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交叉污染。

四、管理措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现场监理和验收工作。推行标准化施工,提高工人技术水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同时,加强施工环境监测,减少外界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提升整体工程质量水平。

2.9干砖上墙,砌体粘结不良 砖未浇水湿润,采取干砖砌筑,砖与砂浆出现粘结不牢现象,降低砌体强度。 原因分析:

(3)脚手架上的余砖未淋水,接砖时未浇湿砖。 (4)湿砖磨手。

(5)制度不严。 防治措施:

建立专人在砖笼上浇水的制度;避开供水高峰,尽量利用早、中、晚时间在砖笼上浇 水湿砖,或建蓄水池,贮水浇砖;脚手架上备水桶储水,坚持浇湿已风干的砖;接砖时, 瓦工应带水壶,先浇水湿墙,后铺灰浆砌筑;坚持戴指套砌筑;建立“干砖上墙,推倒重 砌”的制度。

2.10灰缝厚薄不匀,砖墙挑手(螺丝墙) 砌筑灰缝厚薄不一,造成在一个层高的砌体,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不能

交圈,成螺丝形。 原因分析:

(1)灰缝无控制,拉线不直,皮数杆与实际砖行不一致。 (2)未坚持皮皮挂线砌筑

按进场砖的实际尺寸画皮数杆,房屋四角、楼梯间或纵横墙交接处立皮数杆;拉线要

直,皮数杆与第一层砖不符时,应用豆石混凝土找平;按皮数杆砌好大角,坚持皮皮拉通 线,线应绷紧、平直,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对平。

2.11砂浆不饱满 砖层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浆,有瞎缝。 原因分析:

(1)采用M2.5或M2.5以下水泥砂浆砌筑,搅和不匀,和易性差,挤浆费劲,用大铲或瓦刀 铺刮砂浆易产生空穴,砂浆层不饱满.

(2)采用大缩口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2~3cm,使砂浆饱满度降低。 防治措施: 砌砖尽可能采用和易性好,掺加塑化剂的混合(微沫)砂浆砌筑,以提高灰缝砂浆饱

2.12砂浆强度不稳定 砂浆强度忽高忽低,或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原因分析: (1)水泥不合格,受潮或过期,活性降低。 (2)砂子内泥土杂物含量超过规定。 (3)计量不准确或材料不计量。

(4)制作、养护砂浆试块不合标准,试块未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强度。 防治措施:

进场水泥必须有合格证明才能使用,立窑水泥抽样检验体积安定性必须合格;砂子应 满足材质要求,如使用含泥量超过规定的砂,必须增加水泥用量或增加搅拌时间,以除去 砂子上的泥土;采用重量配合比,设磅秤,坚持计量;无底试模,必须放在铺上报纸的干 砖上;气硬性混合砂浆试块,应放在不通风的室内(气温20±3℃,自然湿度)养护;水泥 砂浆试块,应放在潮湿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0%)保存6昼夜,其余时间放在水池内养护; 当试块养护的室温达不到规定标准时,应将28天强度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

2.13墙面勾缝粗糙、污染 清水墙面勾缝深浅不一致,竖缝不实,十字缝搭接不平,墙缝内残浆未扫净,墙面被

(1)清水墙面勾缝前未经开缝,刮缝深度不够或采取大缩口缝砌砖,使勾缝砂浆不平,

深浅不一致;竖缝挤浆不严,勾缝砂浆悬空未与缝内底灰接触,与平缝十字搭接不平,造 成开裂、脱落。

(2)勾缝前,墙面可浇水湿润,使勾缝砂浆早期脱水收缩开裂,或墙缝内浮灰未清理干 净,影响勾缝砂浆与缝内底灰的粘结,日久脱落。

(3)脚手眼堵塞不严,补缝砂浆不饱满,堵孔砖与原墙面砖颜色不一致,留下永久痕迹。 (4)加浆勾缝,托板托住墙面,弄脏而留下印痕或墙面浇水过湿,扫缝时,墙面被砂浆

勾缝前,应对墙体缺楞掉角部位,瞎缝、刮缝深度不够的灰缝开凿,开缝深度为1cm左 右,缝子上下切口应开凿整齐;勾缝前,浇水冲刷墙面浮灰和清除灰缝表层不实部分,待 砖墙表皮略见风干时,再开始勾缝;勾缝用1∶1.5水泥砂浆,稠度以勾缝镏子挑起不落为 宜,勾凹缝深度为4~5mm,做到切口整齐;勾完缝应扫缝,应先水平缝,后竖缝顺缝扫, 并经常抖掉扫帚中的砂浆粉粒,减少对墙面污染;堵塞砖墙脚手眼时,应清楚洞内残余砂 浆,浇水湿润,并铺砂浆,用砖挤齐;勾缝时墙面不应过湿,天气干燥,勾缝后应喷水养 护;勾缝托板端刨成尖角,以减少对墙面的接触和污染;干燥天气,勾缝后应喷水养护。

2.14温度裂缝 在房屋顶层两端出现八字形裂缝,在平屋顶外墙顶部两端屋檐下,或顶层、二层圈梁

原因分析: (1)平屋顶房屋,未设保温层或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线膨胀系数不同

(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作用下,屋面伸长受到砖砌体约束,而产生较大剪切 应力将两端拉裂而出现八字形裂缝。

(2)檐口及圈梁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原因分析与上述相同。 (3)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变

形,在该部位受到约束,而出现较大拉应力将砖墙竖向拉裂。 防治措施:

屋面尽可能设保温层,减少温度变化;屋盖施工尽量做好保温层;屋面挑檐可采取分 块预制,或留置伸缩缝或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层,以减少屋面伸缩对墙体的影响;对

较长、平面形状较为复杂、构造和刚度不同的房屋,可设置变形缝,或加设圈梁;提高砂

浆强度和砌筑质量,在易裂缝处设置水平钢筋。

2.15地基沉陷裂缝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陷,造成砖墙出现斜向、水平或垂直的裂缝,裂缝宽度上大下小,

往往是由沉降小的一边向沉降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 原因分析:

(1)在软土地基上或软硬地基上,因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受到较大的剪力,当结构 刚度和施工质量差时,便在纵墙的两端,多数在窗口的两个对角发生斜向裂缝,如在沉降 单元上部受到阻力,沉降单元被顶住,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在窗口上下位置产 生水平裂缝。

(2)低层房屋窗台下,由于窗间墙承受较大集中载荷后,地基下沉较大,窗台起反梁作 用,窗台墙变形小,因反向变形过大,常在窗台下产生垂直裂缝,有时因地基的冻胀作用, 亦在窗台处发生这类裂缝。

(3)当高低建筑物相邻时,高者地基沉陷大,低者受其影响而产生裂缝,新建的高、重 建筑物与早已建成的低、轻、旧建筑相邻时,新建建筑物下沉,也常会使旧建筑物产生斜 向裂缝。

防治措施: 认真处理好地基,对高低差过大,建筑物过长、平面形状复杂、地基处理方法不同、

分期建设的建筑物,应根据情况,适当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应有适当的宽度,施工时应先 建重单元,后建轻单元;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如设置地梁、圈梁),注意保证砌筑质量,提 高砌体抗剪强度,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软体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对载荷大的窗间墙及 宽大窗口下部应适当设置通长配筋或加设混凝土梁,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当两相邻 建筑物相距过近时,如“影响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量小于7cm时,或当“被影响建筑物”具 有较好刚度,其长高比小于或等于1.5时,可不考虑相邻建筑的影响;如平均沉降量大于7cm, 当“被影响建筑物”的长高比大于2时,应考虑其影响,一般应隔开一定距离(3~15m), 或采取减少“影响建筑物”沉降量和增强“被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刚度措施对一般性裂 缝,如不再发展,可用砂浆堵抹即可。

2.16其它裂缝 大梁底部的墙体,如窗间墙产生局部竖直裂缝。 原因分析:

(1)大梁下面未设梁垫,或梁垫面积不足,墙体局部承受载荷过大,应力集中。

(2)砖和砂浆强度等级偏低,施工质量差。

在大梁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窗间墙,应设梁垫分散载荷;载荷很大时,墙体应考虑横向 配筋;对宽度较小的窗间墙,施工中应避免留脚手眼。

地基松软不实,毛石局部嵌入土内。 原因分析:

(1)未认真验槽、检查基底土质,就进行清理找平和夯实,基底有软弱土层、杂物、浮 土积水等。

(2)砌基础时,未铺灰坐浆,即将石头单摆浮搁在基土上。 (3)底皮石头过小,未将大面朝下,致使个别尖棱短边挤入土中。 (4)基础砌完未及时回填土,地基受雨水浸泡,造成基础、墙体下沉。 防治措施:

坚持做好验槽工作,土质不合要求,要认真进行处理;砌基础前清理底面,并夯实整 平;底皮石材应选用块体较大的石头,将大面朝下;顶皮石材应选用块体较直、长的,上 部用水泥砂浆找平;基础砌完后,应及时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逐层逐皮夯实,以防 灌水,引起基础墙体下沉。

2.18下层未压砌 大方脚收台处所砌石材未压搭在下皮材上或搭不够,下皮石缝外露影响传力性能。 原因分析: (1)毛石规格不合要求,尺寸偏小或大小搭配汇通•东江丽景建筑29#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造成大方角上级台阶压砌下级台阶过少。 (2)未按操作规程作业,缺乏严格检查。

防治措施: 乱毛石基础第一批石块,应选用比较方正的,大面朝下,放平放稳,第二批石块与第

一皮错缝砌筑;毛石基础的顶面宽度应比墙厚大200mm;每台阶至少砌二皮毛石,使下台阶 上皮的石块压入上台阶内应不少于1/2石长,台阶的高宽比不应小于1∶1。

2.19顶缝 乱毛石墙体上下各皮石通缝。 原因分析:

(1)墙体采用交错组砌方式,忽视了左右、上下、前后的搭砌通风空调施工工艺,砌缝未错开;在墙角处

(2)施工间歇留槎不正确,未按规定留踏步形斜槎,而留马牙形直槎。

防治措施: 做好石块的挑选工作,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错搭砌,必须将砌缝错开,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