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堤防隐蔽工程枞阳县大砥含B段护岸工程.doc

长江堤防隐蔽工程枞阳县大砥含B段护岸工程.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9692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长江堤防隐蔽工程枞阳县大砥含B段护岸工程.doc

(1) 建筑材料的产地、产量、质量、规格、运输方式及单价情况;

(2) 当地可租用房屋及租赁办法;

(3) 可供施工用的电源、电压、电量及计费办法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小品景观),是否需架设临时供电线路;

(4) 可以利用的水源并测定水质和水量,以及设置引水、蓄水、输水等临时设施及管道布置等资料;

(5) 了解当地医疗、主副食供应、日用品及燃料等供应情况。

(1)主体工程开工前,会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接桩后,要复核定位线,并在开工前进行施工贯通测量,建立施工测控网。

(2)对设计文件、图纸(包括剖面图)进行现场核对和复测,对存在的问题或与现场情况不符的应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同时,根据需要作出补充施工详图。

(3)根据施工调查资料、设计文件及建设单位要求,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和指导施工。

2.1.3 施工场地准备

(2)安排项目部及各施工队进驻场地,修筑施工道路,平整机械设备停放场地,搭建仓库、预制场、值班房,办理场地和房屋租赁手续及建设用水、用电等各项临时设施工作。

2.1.4 人员物资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和各类设备按时进场,与所需的材料(如块石、碎石、砂、水泥、油料等)供货单位签订供应合同,确保各类材料及时供应,与航运部门签订好用船合同,组织好抛石船队和定位船。

2.1.5 外部环境准备

做好与当地政府、公安、交通、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联系工作,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项目部管理部门职责如下:

2.2.1 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生产调度、技术管理、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统计。

2.2.2 物资供应部:主要负责材料的询价、采购、计划供应、管理、运输、机械设备的租赁、配套、使用等工作。

2.2.3 质量安全部:主要负责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消防保卫、环境保护以及工程计量、测量、试验等工作。

2.2.4 综合部:主要负责预算、合同、索赔、资金收支、成本核算、劳力配置及劳力分配等工作。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总体布置时,充分考虑以下5 个方面的因素:

3.1.1 充分利用招标文件指定的承包商临时用地范围布置所需的施工营地、堆放护岸工程所需砂石等材料的备料场和预制场地,不破坏原有土层性状;如监理另有指示,则按监理指示调整施工场地。

3.1.2 临时设施布置尽量少占地,少砍伐防浪林树木(力争不砍伐), 无拆迁。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基础开挖及场地平整工程量;

3.1.3 场地布置既要便于工程施工,又不影响通过施工区域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

3.1.4 临时施工道路与现有施工区域道路的连接力求最短,以减少临时施工道路费用;

3.1.5 总体布置必须合理、可靠、实用、方便。

根据投标文件指定的承包商临时用地范围,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拟定在长江外滩桩号16+400 处设一处混凝土预制场(75m×40m), 总面积为3000 ㎡;桩号17+201 处设一处施工营地(130m×40m),总面积为5201 ㎡。

本工程场外交通便利,水泥、油料、施工机械等设备等均可通过陆路直接运至工地现场,石料和砂料等可通过水路或陆路运抵工地。

3.3.2 场内道路施工布置及维护

本标段拟定在护坡顶排水沟边线10m 外修筑一条贯通整个施工区、长5348m 临时施工主干道,另修建两条与主干道和堤顶公路的连接道(上堤道路),每条宽7m,两条连接道总长度约为160m。临时施工道路累计总长度为5508m。

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部分临时施工道路顶面铺筑10 ㎝厚的碎石垫层,累计长度为3800m,为保证路面排水畅通。经常派专人维护。

经实地考察,现场堤内侧有民房可租用。普工全部聘用当地民工, 不考虑食宿问题。施工营地按图纸所示位置,搭设简易活动房使用。营地办公、生活用房约1630㎡。

根据投标用地图册所示,拟定在长江外滩,桩号为16+400 处修建一处混凝土预制场地,场地长75m,宽40m,里面布置10 台混凝土强制式拌和机,另备2 台备用共12 台。

3.6.1 临时工程开工条件

(1) 任何临时工程开工之前,应取得当地政府和其他有关个人或团体的一切必要的同意或批准。

(2)任何一项临时工程开工必须通过监理人的同意。

3.6.2 临时工程场地平整清理工作

(1) 场地平整范围应满足临时设施的规模和各种布置的需要。场地平整的高程、范围、排水等应严格满足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 建筑物场地表层腐植土剥离应达到监理人满意的程度,建筑物周围应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并满足国家有关环保法规要求。

(3)除非另有协议或监理人另有指示,工程完工后,承包人应及时移去、拆除、消除和处理临时工程,整理好临时工程占用的区域,不得损坏区内需保留的设施,并使监理人满意。

施工、生活用水、供电及通讯

本工程施工用水拟配备4 台2.2kW 潜水泵抽江水,经储水池净化后作为混凝土和砂浆搅拌机用水及混凝土预制块、浆砌石养护和机械用水等;生活用水则使用1 台4.5kW 离心泵抽取江水净化后运至营地生活用水池。

在合同履行期内,除与当地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请予协助外,还应采取一切有效的防火与消防措施,并在现场的油库、器材库、车间等处及施工机械车辆上配备适当数量的手持灭火器。

3.9.1 施工时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当地防汛器材的安全,保障防汛道路畅通,服从地方防汛指挥的汛前检查及清障要求。

3.9.2 施工营地及临时设施的建设不能影响当地防洪的安全,任何影响行洪的建筑物都须在汛期来临前拆除。

3.10.2 在施工现场配备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与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另外与当地医疗急救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请予协助。

3.11.1 本工程施工排水采取有效措施拦截施工范围以外的水流,如开挖排水沟、安装排水涵管等;在弃渣场、车间、仓库周围做好排水设施,防止暴雨对临时施工场地及施工作业面造成破坏。

按规定弃渣弃于外滩距堤脚15m 内。弃土高度不大于2m,渣场表面平整,边线平顺,占地面积约为110000 ㎡。

临时设施用地不能超过文件图纸提供的数量,位置如有调整,届时应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临时设施用地计划见表(表3—2)。

3.14 竣工后临时工程的保留与拆除

合同工程完工或部分工程完工后,按照监理人的指示保留或拆除临时工程设施。拆除部分必须遵照有关规定执行并通过监理人的验收同意,需保留的临时工程设施移交给发包人,并履行相关的手续。

本标段土方开挖主要为削坡土方,系对现有不规则、欠稳定、偏陡坡面进行整形削坡,开挖量为190232;其他为浆砌石封顶、排水沟、导滤沟、脚槽等土方开挖,开挖量共19555 ,土方开挖总量为209787。除坡面填筑需2452 合格开挖土料外,其余207335 需运至外滩距堤脚15m 以内的弃渣场,运距2km 以内,弃土高度1~2m,渣场表面整平,边线平顺。

4.1.2 削坡土方开挖出渣施工方法

1. 开挖机械设备选型

根据开挖区地形地质及施工强度情况,挖装设备宜选择运转灵活、挖装效率高、斗容量适中即容量为0.8~1.0 的液压挖掘机(反铲), 运输设备选择载重吨位5t 左右的自卸汽车,开挖土层较薄地段选用59kW 推土机辅助集料。

2. 开挖施工顺序削坡土方开挖首先对施工沿线进行测量放样,将各桩号位置和控制点在地面准确定位并做好点位桩,按2 个作业区同时向下游方向开挖。施工顺序为:布设施工控制网→施工前地形测量和放样→分坡段人工配合机械清理表土植被→机械推、挖、装、运挖至设计坡面以上20cm→人工开挖脚槽、排水沟、导滤沟、截水沟,人工开挖设计坡面以上20cm 厚保护层,机械配合出渣→坡面修整→成型后的地形测量。

3. 开挖出渣施工方法

一般情况下,开挖采用自上而下的立面开挖方式,根据对现场原始地形的测量及设计坡度,计算开挖层厚及开挖量,视开挖层厚及开挖量的大小,在适当的岸坡部位或坡脚建立工作台,并修通连接滩地的“Z” 字形出渣道路。粗挖部分采用1 反铲挖土配装5t 自卸汽车运输出渣,渣料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弃渣场采用59kW 的推土机平整,且弃渣料的堆高控制在1.0~2.0m 之间。保护层开挖或机械挖不到的部位以及浆砌石封顶、排水沟、导滤沟、脚槽土方,因开挖断面较小,均采用人工开挖,集料后用挖掘机装料,配5t 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

坡面采用人工自上而下整平的施工方式,平整度拟由两侧架设的槽钢来控制。整坡前,沿堤轴线每10m 设一控制断面,每一控制断面设置5~7 个木桩。测定木桩高程,用细尼龙线检查坡面,发现坡面有盈亏时,仍需继续修整。对于弧线连接段坡面,每隔3m 左右设一控制断面,反复检查,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4.1.3 开挖出渣进度计划、强度及设备配置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水文资料,本标段机械开挖安排在2011 年12 月9 日至2012 年3 月1 日,计83 天,有效工作日62d,日开挖强度为3068 , 运距在2km 以内,日(或台班)工作时间按8 小时计。1反铲台班产量按600m3,机械出勤率按90%,需1 反铲6 台;5t 自卸汽车日产量按100, 机械出勤率按80%,需5t 自卸汽车39 辆;59kW 推土机台班产量按600,出勤率按90%考虑,需59kW 推土机6 台。

经估算人工削坡工程量约3.85 万,有效工作日31 天,每工日人均挖转土方4 ,共需削坡工310 人/日;导滤沟土方工程量3721 ,

2012 年1 月10 日~2012 年2 月10 日,共计32d,有效工作日24d,每工日人工挖转土方3.0,需劳力51 人/日;排水沟土方6736,横向和纵向排水沟开挖计划共安排104d,有效工作日78d,每工作日挖运土方

3.0,需劳力29 人/日;脚槽土方工程量6739 ,2012 年1 月2 日~2012 年1 月31 日,共计30d, 有效工作日22d, 每工作日工人挖运土方

2.5,需劳力123 人/日;浆砌石封顶土方工程量2359 ,2012 年3 月23 日~2012 年4 月16 日,共计25d,有效工作日18d,每工作日工人挖运土4.0,需劳力33 人/日。

以上分析说明,在正常生产情况下,配置1 反铲6 台、5t 自卸汽车39 辆、推土机6 台,能够同时满足开挖出渣施工强度要求。考虑局部岸坡地段削坡不能直接装运,需采用反铲接力挖转,反铲配备另外增加2 台,按8 台配置,确保土方开挖的工期,为后续工序提前施工提供工作面,确保脚槽土方在2012 年1 月31 日以前完成。

(1) 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对作业面进行检测,并设置控制标高,保证开挖最终清基轮廓,严禁欠挖,避免超挖。

(2) 开挖过程中设置好临时纵横向排水沟,做好坡面施工区的排水工作,确保坡面不被雨水冲刷及浸泡。

(3) 对已完工的清基面及时清理并报监理进行查验,若监理确认有不良地质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根据监理要求进行处理。

(4) 施工基面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即粗砂碎石垫层的铺设,以免对基面产生扰动。

(5) 加强施工机械维修保养,认真做好冬期防冻工作,确保设备完好,保证施工进度要求的使用率。

4.1.5 特殊地段的施工措施

(1) 在削坡土方开挖过程中,新挖坡面因经过较长时期江水浸泡,很可能出现局部渗水现象,应分析其形成渗水的原因,采取前堵后排的施工措施,临水截渗,设置反滤沟导滤,排走岸坡表面土体中的渗水,恢复土体的抗剪强度。

(2) 对于削坡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局部地段由于土质的含水量偏大,普通反铲履带板直接接触地面会引起陷车, 则采取选用接地比压相对偏小的湿地反铲代替普通反铲或在普通反铲履带板下铺设钢板作垫板的办法。利用反铲接力挖装转运将渣料转运至岸滩顶部,然后配装汽车出渣。

(3) 在削坡开挖未完地段开挖脚槽时,若有崩岸现象或迹象,可采取卸载减压或卸载减压配合岸坡中部挖深槽砌筑浆砌石挡土阻滑墙(墙底达可能滑动线以下相对稳定区)等措施,防止岸坡崩塌或滑坡。当岸坡崩塌严重或有深层滑坡可能时,则须经过深入调查分析,通过补充勘探监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提出相应处理方案,经监理批准,设计认可,建设单位同意后再组织实施。

利用削坡开挖并符合监理人对材料检验要求的合格土料,对坡面上亏欠的坑、槽、沟进行回填,本标段土方回填工程量2452, 回填工作量较小。

4.2.2 填筑施工顺序

施工测量放样→清除表层腐植土→原坡面压实→填筑土料→分层铺平、洒水、碾压→修坡成型。

4.2.3 坡面填筑、压实施工方法

(1) 对所需填筑坡面进行测量放样仪表施工方案,确定填筑范围及坡脚线。

(3) 坡面填筑前,选取典型坡面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以便取得最终的施工参数,对铺料方式、铺料层厚、碾压机具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行进速度、填料最优含水量、压实后的干容重及渗透系数等提出试验成果,包括检查压实各层之间的结合状况以及本层的结构状况,如发现疏松层,结合不良等情况,则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4) 根据现场生产性试验并报监理批准后的最终施工参数,填筑从坡面低层开始,逐层进料,下一层填料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并报请监理批准后才能继续铺筑新料。在继续铺筑新料之前,对压实层表面进行刨毛、洒水等处理,以免形成各层结合不良的现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