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秭归大桥桥头危岩体施工设计.doc本着固临结合,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佳利用的原则,计划对劳务人员实行弹性结构,动态管理。在自有职工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施工高峰期雇用熟练技工和力工。外来工人数控制在施工总人数的35%以内,以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基本成分及队伍的稳定。本工程高峰期劳务人员总数为400人,各阶段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3)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
由于聚集坊滑坡的特殊地理位置,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住宿采取在就近租借的办法解决,也便于搞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GB 50191-2012标准下载,现场设有水泥仓库、钢筋制作场、现场办公室、材料仓库、配电室信施工用电、用水线路、临时道路、砂石料场等。
各临时用房占地面积如下表:
2、工程测量和施工监测
(1) 施工测量的要求
①施工测量应符合图纸及《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要求。
②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应复核无误后才可引用。
③场区控制网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精度设平面控制网。
④场区内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二等水准点精度要求。
根据本工程特点,利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在场区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进行平面控制网施测。二级导线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从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经平差后,再在场区内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测设数个水准基点,作为高程控制及变形观测用。水准基点的埋设要求稳固可靠,并在滑坡外,具体位置由测量工程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按现行规范执行。
(4)主要测量仪器设备
(5)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①工测量前应将测量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和配备的专业测量人员等。
②设立专业测量组,专人现场观测和整理资料,实行测量复核制度,每次施测后,须经项目技术负责审核。
③专用仪器和设备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专门检测单位进行标定。
④加强对测量所用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破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及时补救。
⑤所有测量成果应及时提出成果报告,请监理工程师检测和审批。
施工过程中为了了解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掌握施工、地表水对滑体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按照施工法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拟对滑坡作长期系统的观测,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监测结果,为坡上人员和财产提供预警信号。拟组织一个监测专门从事监测工作。
1、施工期观测频率由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
2、施工期除采用以上各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外,还应经常进行巡视检查,及时记录变形体表面的裂缝、渗水、塌滑等。
3、位移观测出现陡增时,应加密监测,并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
5、水平位移测点的位移采用测边交会法观测,边长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0MM+1.0PPM)测距仪测量。
6、土压力用频率仪测定,水压力用应力计测定。
监测基准网从88年以来所使用的基准网上引进工地。工作站和测点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所有的测点均在施工前读取初始读数,施工期间每7D观测一次,将水平位移和沉降分别绘制S—T曲线和H—T曲线,观测方法按《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已有建筑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当发现建筑物有裂缝时,应增加裂缝观测内容,观测频率为每周两次,查看裂缝的情况。
目估巡视是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项目部应每天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巡视观察,特别是对变形敏感部位,应进行重点的巡视。雨天前后加密巡视,并将巡视结果记入施工日志备查。
4、水压力和土压力在埋入土中以后每周观测一次,将观测结果绘制T—P曲线,以此了解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达到掌握滑体稳定性的目的。
1、监测结果每周向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师以书面形式报告。
2、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报各方,并建议业主代表组织会议,尽快采取措施处理。
3、所有的监测均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存盘备查。
4、监测项目应及时整理汇总,并将其图表化、数据化和直观化。
(5)监测预警和警戒值
各监测项目达到下表的预警时,应加密监测,查找原因,研究对策,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当达到警戒值时,应立即组织坡上人员撤离,以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3、聚集坊危岩治理工程爆破方案
3.1工程概况及安全要求
爆区环境和地形复杂。危岩到公路处为陡坡,公路到长江边上亦为陡坡。外露岩石严重风化和裂隙。稍有震动就会掉落,危岩的坡顶很尖窄,在上面施工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爆区南面距大桥100m,西面距村招待所约50m,距抬上坪村民房最近为120m。工地坡下东、南、北为一弧形公路紧绕。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故在施工中,需避免大块岩石落下冲击公路,更要严防飞石伤人和损物。同时不允许有大于建筑物允许的震动。
爆破采用中深孔台阶松动爆破方案。并保证预留边破的轮廓斜度和光整。
b. 孔斜72度(3:1);
c. 台阶高度H,取H =5~10m ;
d.孔深L,L=1.05(H+h1),L=4.5~11.3m ;
e.超钻h1, h1≥10Ф或h1=0.3Wm;
f.允许抵抗线最大值Wm ,Wm =(34~45)Ф;控制Wm =2.7 m;
h.排距b,b=w=2.5 m;
i.孔距a,a=1.25,b=3.125,取a=3.1m;
j.堵塞长度h0,h0=W=2.5m。
a.单位体积耗药量q,q=0.35kg/ m3;
b.单孔装药量Q,Q=QAWl
各参数计算结果列于表1。
注:a经试炮后,选用最佳参数。主要是q值。
b超过20kg的单孔装药量,应作分层间隔装药。层间隔0.3~0.5m,中间用细砂填塞,每层用一发雷管引爆。
c要求预留边坡光整时,可作光面爆破,光面爆破设计另作。各台阶深度情况图2示,图3为装药结构图。
3.4单响允许的最大装药量。
最大装药量按F式计算:
Qm=R2(V/K)2/α (2)
式中:Qm—单响允许的最大装药量,kg;
R—爆破地需安全距离,m,R=50m;
V—地需安全速度,cm/s,v=3cm/s;
K、α—与爆破地质、地形等条件有关系数和衰减指数,取K=180,α=1.7,将各值代入(2)式求得:
Qm=R2(V/K)2/α=502×(3÷180)2÷1.7=20.23kg
因此,为控制爆破地震的危害,每单响的最大 装药量不得大于20 kg。
a.1、3、5、7、9、11、13、15段导爆管毫秒延期雷管 1000~2010发(配送)
b.瞬发或1、3、5、7、9段毫秒延期电雷管 100~201发(配送)
(3)9m3空压机 3~4台
(4)潜孔钻机 4~5台
(5)钻杆、钻头(Ф90、Ф65mm) 6套
(6)专用气管 500~600m
(7)炮棍 6~8根
(8)电雷管测试仪 2个
(10)警报器 1个
(11)哨子 5个
(12)红旗 4面
(13)红旗绳子 2 ~3根
(14)风动凿岩机 3台
(1)钻孔指向东西方向,孔口要严格堵塞,确保堵塞长度≥W,堵塞质量要符合规程要求,以控制飞石的距离。
(2)确实控制单响药量不超过20kg,防止震动过大。
(3)施工前会同村委和派出所一起,走访抬上坪村各家,特别最靠近爆点的居民,查清原来房屋墙体的情况,对已有裂纹的作出记录,必要的摄像和拍摄,以防日后发生纠纷。
(4)放炮前认真观察长江水道上来往船舶,尤其客运船舶,一公里内没有船舶才能下令放炮。
(5)危险区半径201m,放炮时封锁公路,人员撤离,设备转移到100m外。
(6)危险区边界设岗警戒,并插上红旗。
(7)放炮前按规定发出警报信号,警报信号要先告示周围居民。
(8)雷雨天、夜晚、能见度差的雾开等不得放炮。
(9)施工之前先处理危石,使其不能在钻孔时掉落,造成事故。
4、主体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由于工程施工分项较多,施工场地较小,为了保证施工时不使坡上形成较大荷载,施工组织时重点考虑锚索和削坡土石方开挖项目,其它项目穿插在其间相机进行。各分项工程具体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将在本章逐一叙述。特别提醒注意的问题是雨天禁止施工,项目部应严密注意天气预报,雨天组织好地表排水。
削方工程主要将2#裂缝至前缘,标高280m至330m之间的危岩体,将3#裂缝至2#裂缝之间,标高300m至330m之间危岩体均剥离掉,将4#裂缝至3#裂缝,标高315m至330m之间的危岩体,将5#裂缝至4#裂缝之间,标高325m至337m之间危岩体剥离掉,形成一个四级台阶,台阶高度分别为20m、15m、10m、12m,其剥离危岩体方量约为59000m3;对1#裂缝前崩积体进行坡面整形,使其坡角小于35。。
削坡减载土石方开挖采用爆破方式开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出碴。具体的施工方法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聚集坊危岩治理工程爆破方案。
4.3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
锚索工程施工前先进行测量定位,包括锚索方位布置、锚索倾角等。
单根预应力锚索设计锚拉力2010KN,锚索长23~25m, 锚径140mm,内锚固段7m,每根锚索由13束Ф15.2mm的无粘结钢铰线组成。锚索采用水泥浆加波纹管保护的双层防护无粘结结构。
预应力锚索施工前,先对削方后的危岩体的表面进行清理,将危岩体坡面上的活石及强风化层清除干净。
锚索造孔采用潜孔钻钻孔,钻孔倾角20°,钻孔直径140mm,孔深25m,其中锚固段为中风化基岩,长度不小于10m,孔斜误差不得到大于孔深的2%,孔径、孔深、孔位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结束后,复核孔深,采用高压水、风冲洗钻孔,验收合格后做好钻孔保护。钻孔过程中出现塌孔、卡钻现象可采用套管跟进或适当增大孔径。
锚索应在专门的加工平台上或车间进行加工,并建立专用的编索平台,编号索平台应平直,平台平面起伏高差不大于5mm。
钢绞线用砂轮机或气割割断,要求切口整齐无散头,避免烧伤钢丝,锚索线加工长度按砼墩厚度、锚杆垫板厚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厚度要求等参数确定,并适当留有余地。
编索时,钢绞线和各种管路应平顺平摊于工作平台上,并在外锚端对其进行编号,以便后续各道工序的施工。
编号好的索体要求外表光滑,各种管路通畅,管口做好临时封闭。组装好的锚索应妥善存放,并登记、挂牌,标明锚索编号、长度等。组装好的锚索必须登记、挂牌、编号、并妥善保存。要求防水、防潮、防污染。
锚索编束时要对张拉段先进行及腐处理,有损伤的钢丝要剔除。4.3.3穿索
锚索穿索前必须复核锚索编号,并对已钻好的孔进行检查,以便一次穿索成功,如有局部塌孔应采取固灌及扫孔措施处理。入孔时锚索在孔外尽可能平直,其弯曲半径不小于3m,入孔速度均匀,不能过多来回抽动锚索, 防止损坏锚索体或使锚索体整体扭转。穿索后,应立即对进、回浆管进行通气检查,发现不通气的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4.3.4内锚段固结灌浆
锚索灌浆包括孔内灌浆和孔口灌浆:孔内锚段固结灌浆在锚索入孔后24小时内完成,孔口灌浆在锚索张拉完成24小时内完成。灌浆采用水泥浓浆灌注,水泥标号为:孔内C35(7d),孔口C35(28d),灌浆水泥用P.o52.5#普硅水泥。
孔内灌浆:孔内采用底部浆管进浆,上部孔口排水、排气、排浆。要求进浆量大于理论进浆量、排浆比重等于进浆比重、且不将吸浆后,方可结束灌浆。
孔口灌浆:孔口灌浆必须采用底部进浆管进浆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施工组织设计,上部回浆管排水、排气的有压循环方式灌浆。
砂浆未固化前,严禁拉拔及移动锚索。在灌浆7天内不得在现场20m范围内进行振动强度大的作业。
4.3.5外锚墩砼浇筑
外锚墩浇筑前应对相应部位危岩体表面进行清洗和打毛。确保外锚墩与危岩体结合强度;浇筑时应注意砼台座底板与钻孔垂直,并按设计要求预埋灌浆管、排气管、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锚墩砼浇筑时要注意锚墩下部的振捣,防止出现蜂窝麻面黑水县旅游风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表面应平整、光滑。
4.3.6锚索张拉与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