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行车与堆载方案(较好).doc

地下室顶板行车与堆载方案(较好).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940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地下室顶板行车与堆载方案(较好).doc

加气砼堆场最大堆载23.01KN/㎡≤28.8KN/㎡,满足顶板承载要求。

砂石堆场,最大堆置高度小于1米。砂石卸车时采用人工进行卸车,避免直接车卸冲击车库顶板,卸车后平时以帆布覆盖。

砂石堆场住宅楼砼施工方案,最大堆载≤18KN/㎡。

砂石堆场最大堆载18KN/㎡≤28.8KN/㎡,满足顶板承载要求。

钢管堆场,最大堆场高度为1.2m。

算钢管理论重量得Ф48×3.6钢管每米自重:0.0384KN/m

堆载面分布中得出1m宽、1.2m高空间内可堆放约500根钢管,1m宽、1m长、1m高的地方堆载钢管,其重量为(0.0384KN/m)×(500根)*1.2m长=23.04KN。每平米重量=23.04/1㎡=23.04KN/㎡

钢管堆场最大堆载23.04KN/㎡≤28.8KN/㎡,满足顶板承载要求。

加工场地主要为材料堆载,按材料堆放荷载进行验算,不再单独计算。

本工程后期15#、17#楼涉及PC构件料场布置,15、17#每栋楼规划1个PC堆场。PC堆场按照200平米布置,下部采用100厚C15混凝土硬化处理。为保护构件,预制叠合板、楼梯下均匀铺设80×80木方,预制剪力墙采用构件生产厂提供的型钢钢架竖放。按照计划,PC堆场内计划堆放一层构件,每层预制构件约为246÷12=21m³;

按照最大构件重量(楼梯2.1t进行计算),楼梯下方进行钢板铺设,总重量=楼梯重量+楼梯下方钢板重量(长×宽×厚:4×2×0.020)=2.1+4×2×0.020×7.85=3.356t,总压力为33.56kn,总受力面积为4×2=8㎡,对下部荷载为33.56KN/8㎡=4.195KN/㎡<28.8KN/㎡;

门窗堆场:本工程涉及门窗主要有以下几种:木制门、钢制门、铝合金门、隔热铝合金窗,门窗下方设置3m长,100×100mm通长木方垫块,间距≤1m设置,按照间距1m计算,受力面积为0.9㎡,具体堆放情况如下表:

机电材料:考虑现场结构施工安全及整体布置,所有机电材料均通过地下车库出入口运入地下车库进行布置。

搅拌罐尺寸为基础传到板的受力面积为4×4m,自重1.65吨,蓄满砂浆共重40t,40*9.8/16=24.5kN/㎡小于28.8KN/㎡,考虑安全因素,车库顶板上方不设置砂浆搅拌罐。

室外升降机基础安装于车库结构顶板上,基础承载和顶板承载力验算如下:

升降机自重G=吊笼重量(2000kg×2)+导轨架重量(145kg×40)+额定载荷(2000kg×2)+底架护栏自重(1300kg)+电缆、紧固件等附件重量(2000kg)+附墙架重量(146kg×8)=18268kg

基础承载P=2G=36536kg(考虑动载系数、自重计算的误差以及风荷载作用于结构传递给基础的影响)。按照最大能承受的压力大于36536kg制作的基础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基础平面尺寸:6.2m×3.8m×0.3m

基础自重:6.2m×3.8m×0.3×2500kg/m3=17670kg

电梯传递给地库顶板的压力N=1.4×(P/S+基础自重)=1.4×((36536×9.8/(6.2×3.8)+17670×9.8/(6.2×3.8))=1.4×22.55KN/㎡=31.57KN/㎡

在不考虑地下车库顶板支撑前提下,室外升降机基础结构产生的压力为31.57KN/㎡<非消防通道处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8.8KN/㎡(28.8 KN/m2+活动荷载10 KN/m2),考虑结构安全,下方进行回顶,与行车路线下方回顶设计一致。

采用机械回填、机械平整、机械夯实的施工方法。

地库顶板范围内严禁过分堆载,堆载高度不得超过地库覆土高度及景观地形高度;

场内土方倒运过程中使用小型履带式机械,采用运土车(4.2×1.8m)以及60挖机(6.035×2.2m)以减小荷载;覆土压实过程中严禁采用震动碾压机及冲击碾压机。

2、回填具体思路及机械选择

(1)整体分为两步进行土方回填,每步回填土厚度为0.8m,本工程车库顶板回填土厚度为1.6m。

(2)首先将外运土方堆载到C2地块指定堆土区,从入口区域用小金刚自卸车配合60挖机在楼座之间从东向西依次铺出一条宽8m、厚0.8m的道路,(尽量沿消防车道修路,严禁挖机直接上未覆土的顶板进行运土)。必须保证先达到铺土厚度,再利用该道路向四周回填,严禁直接在防水保护层上行车。

(3)然后采用小金刚自卸车从C2堆土区沿已铺好的道路,将土方运输至填土区域,利用60挖掘机将第一步回填土(0.8m)铺平并夯实。

(4)第二步回填土(0.8m)按照第一步回填土顺序依次回填,采用60挖机铺平,并夯实。

3、各阶段回填土荷载计算

地下室顶板设计覆土1.6m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1.6m =28.8KN/m2

本工程车库非消防顶板回填土高度为1600mm,恒载=覆土厚度×覆土容重+活载(5 KN/m2)=1.6×18KN/m2+5 KN/m2=33.8KN/㎡;消防车库顶板回填土高度为1600mm,恒载=覆土厚度×覆土容重+活载(20 KN/m2)=1.6×18KN/m2+20 KN/m2=48.8KN/㎡。

回填第一步0.8m高时,从入口区域用运土车(小金刚自卸车)配合60挖机在楼座之间从东向西依次铺出一条宽8m、厚0.8m的道路(尽量沿消防车道修路,严禁挖机直接上未覆土的顶板进行运土)。

①60挖机自重8t,受荷面积:4πR²=4×π×0.8²=8.0384㎡,考虑最大装载重量0.3m³(0.6t),计算挖机自重、装载重量及轮下0.8m高回填土重量:

8.6×9.8/8.0384+18kN/m2×0.8m=24.88KN/㎡<车库消防车道顶板荷载标准值为:43.8KN/㎡(消防车道活荷载20kN/m2,车库顶板恒荷载28.8kN/m2,施工活荷载5kN/m2)满足要求。

②运土车自重2.5t,受荷面积:8.0384㎡;考虑最大装载重量1.865t,计算挖机自重、装载重量及轮下0.8m高回填土重量:

(2)回填第二步1.6m高时,使用60挖机回填第二步:

60挖机自重8t,受荷面积:8.0384㎡,考虑最大装载重量0.3m³(0.6t),计算挖机自重、装载重量及轮下1.6m高回填土重量:

②运土车自重2.5t,受荷面积:32.1536㎡;考虑最大装载重量1.865t,计算挖机自重、装载重量及轮下1.6m高回填土重量:

故按照此方案的要求进行回填,可以满足要求,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回填土施工完毕后,材料堆场不应设置于消防通道位置,方便车辆运输,且通道两侧应划线并设置拦截措施以保证车辆不进入非消防通道区域。

4、回填土后园林施工阶段荷载计算

回填土后园林施工阶段,车库顶板荷载要求值为消防车道20KN/㎡,非消防车道10KN/㎡,园林种植阶段是对消防道路进行铺设,然后在消防道路上行驶吊车,小型运输车等机械,小型运输车以及吊车载重不得超过20T,由市政园林单位现场负责人负责过泵控制载重,涉及到非消防车道种植时,必须在临时道路铺双层(2.0m*6.0m*0.02m)钢板,将汽车传力宽度变成4米因此200÷24=8.33KN/㎡。注意双层钢板需一横一竖交叉铺垫。

吊车支设时应提前将支设范围内地库结构柱中心位置放线确定,并用白灰描点,吊车支设时,支腿应落在柱心上方,支腿下垫枕木,支座下方柱子最大承载能力按照现场承受顶板面积最小的柱子考虑,及6×6=36㎡,此处顶板可承受至少10×36=360KN的荷载,按型号20T汽车吊(自重30T),吊重不超过5T考虑,一根柱子可满足顶板支设吊车的要求,因此顶板支设吊车是安全的。

车库顶板回顶部位回顶采用48×3.0碗扣钢管脚手架体系,立杆间距600×600mm,双向布置横杆,步距900mm,主龙骨采用方钢管40×70×3mm,次龙骨采用30×40×3mm方钢管,间距为300mm;在支撑体系外周、顶部、底部搭设连续剪刀撑所有的与结构柱相邻位置,与结构柱抱柱。为保证结构安全,在地库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堆载部位楼板支撑架体保留。待车库整体施工完毕,不进行额外堆载时再进行拆除。车库顶板回顶部位支撑架体计算书详见附件一。架体回顶覆盖范围为顶板行车道路及室外升降机位置。详见附图一。

架体搭设完成后,分段组织进行验收,由片区工长组织,质检、技术、安全三方参与验收,检验架体合格性,经验收后方可实施执行。

架体经过柱子的位置要做水平抱柱至少需在扫地杆与最顶部水平杆处抱柱,至少与两道横杆或立杆拉结,具体做法见下图。

架体靠近后浇带的位置要回顶到后浇带边缘,架体需向非支撑区域延伸至少一跨。

局部不合模数应用扣件钢管体系进行加固。

1、顶板行车、堆载管理

1.1所有车辆均从场地西侧雪山路主入口2进入施工现场,其余口只可驶出不准驶入,对主入口2进行重点把控,在地磅另一侧设置道闸,门口设有保安,所有进出车辆均需工长确认,需过磅车辆必须过磅,不需过磅车辆经确认后通过道闸驶入现场。

1.2在地库上的出入口与转弯处,悬挂限重、行驶路线标识,严禁车辆在设计路线外行驶。

1.3大型运输车辆如砌体材料、安装管材车辆、地材车辆等需地磅过磅。确认驶入地库上临时道路的每辆总重量在设计限载内。

1.4加强对观测地库顶板的变形观测,如沉降、裂缝等。具体内容详见第十章。

1.5以下几种情况,车辆严禁行驶。

(1)地库顶板砼强度未达到100%。

(2)临时道路两侧未设置人员行走路线。

(3)超过规定重量的大型运输车辆。

(4)严禁车辆在后浇带上停滞作业。

1.6所有进出车库顶板车辆均需现场工长确认,混凝土罐车再随车小票经工长签字确认后方可行驶进入车库顶板。

1.7施工现场所有材料堆场均设置限高线,用于控制堆载高度,防止堆载过高。

1.8每个施工队附属区域材料堆场均各指定分包队一名负责人,其余公共区域堆场由项目安全部指定专人负责。

2、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1)支撑架搭设完,应经业主、监理、施工方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支撑架使用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扣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动,脚手架是否变形,并做详细书面记录。

(3)严禁随意拆除支撑架杆件和进行危及架子的作业。

(1)检查扣件是否有松动的同时,应对扣件的旋转面及螺丝丝口上油一次。

(2)每天检查一次架体的变形情况,架体是否固定牢靠,发现问题及时加固修复。

支撑架拆除前,工长联系相关质检现场确认该区域顶板上荷载已清除完毕;、

质检对该区域监测点进行复查,确保监测点位置稳定;

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架体拆除时应分划作业区,必要时可分片拆除,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软底鞋。

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剪刀撑、斜撑、后拆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需分段拆除。

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及时运至地面,严禁乱堆乱放,必须做到工完场清。

3、地下室顶板使用监督和巡检要求

3.1在加固范围地下室顶板的临时道路两侧设置定型红白围挡和引导标识,在入口与转弯处,悬挂限重、行驶路线标识。

3.2为了保证架体的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扣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是否松动,脚手架是否变形。

3.3现场派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指挥,控制车总重量不超过限制才能上车库顶板,严禁超载。

3.4在混凝土浇捣时,运输车辆较多,现场配设调度一人,确保地库顶板上的道路,车辆限速5KM/H以内,同时禁止两辆及以上重车同时驶入车库顶板同一分支道路。

3.5对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未进行加固的各施工区域、各材料堆放区挂明显的限载标示牌,内容包括数据、高度等。

3.6每周对车库顶板面、板底、支撑系统进行监测。发现结构异常就立刻对顶板进行卸荷,并请有资质单位对其进行检测,严重专项方案必须进行补强。并不再使用该地方作为施工场地。

3.7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栋号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该方案进行指导施工及检查验收,完成后通知质量部门负责人与技术部门与建设、监理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8投入使用后安全员及栋号负责人每天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支撑架体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负责人通报,并采取可靠的加固应对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3.9加固的范围:平面图中所规划的施工电梯及施工通道均加固的范围。

贵宾会馆重建项目临时用电施工方案3.10施工通道、长时间的材料堆场、砼泵车行驶路线等部位的地下室顶板均严格按此方案进行顶撑加固。

3.11大型运输车辆如砌体材料、安装管材车辆、地材车辆等需地磅过磅。确认驶入地库上临时道路的每辆总重量在设计限载内。

3.12以下几种情况,车辆严禁行驶。

(1)地库顶板砼强度未达到100%。

(2)临时道路两侧未设置行走路线。

(3)超过规定重量的大型运输车辆。

CECS 28:2012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4)严禁车辆在后浇带上停滞作业。

9.1支撑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和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