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公路工程与隧道工程项目创优规划word版220页.doc硬路肩路拱横坡采用2%,主线土路肩路拱横坡4%,连接线土路肩路拱横坡4%。
主线圆曲线半径小于2500m时,在曲线上设置超高,整体式路基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5.3.3路肩、路基边坡、护坡道
(1)土路肩:全线土路肩采用预制块加固。当路面水为集中排水时,由路面边缘向内设置拦水带。
路基边坡坡率:路基边坡坡率根据挖填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土质路堤边坡坡率:当H≤8m时【冀】12D16:空调自控,坡率为1:1.5,采用一坡到底;当H〉10时,每8m路堤边坡设置一级2m宽、外倾2%的边坡平台,边坡坡率采用1:1.75。
在保证路基半坡长期稳定的同时,应考虑边坡型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边坡横断面型式应根据边坡岩土的自然属性、边坡高度、岩层产状、岩石破碎及松散程度及加固防护措施等综合考虑,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的边坡,使边坡外型与周围地形地貌融为一体。
一般路堑(边坡高度小于20m)边坡坡率:土质挖方路段,当边坡高度H≤6m时,采用一坡到顶,边坡坡率采用1:1,当边坡6m〈H〈20m时,由上至下每隔6m设一级边坡平台,平台宽2.0m、内倾2%,二级以上边坡坡率采用1:1.25;石质路段,当边坡H≤6m时,采用一坡到顶,当6〈H〈30m时,由下至上每隔6m设一级平台,平台宽2m,内倾2%,岩质挖方段根据岩石风化、破碎程度,边坡坡率采用1:0.75~1:1.0。当岩石风化程度为强风化或中风化时,边坡坡率采用1:1,当岩石为未风化时,边坡坡率采用1:0.75,在坡脚设置防碎落矮墙,并结合防雪网防护。
(3)护坡道:在填方边坡坡脚外设置护坡道,宽度2.0m,护坡道顶面做成向外倾斜2%的横坡。
碎落台: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设置碎落台,宽度2.0m,碎落台顶面做成向内倾斜2%的横坡。
5.4.1 主线路面结构Ⅰ型(左半幅重载路面,大水菠萝至林西方向)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天然砂砾垫层;
5.4.2 主线路面结构Ⅱ型(右半幅轻载路面,林西至大水菠萝方向)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天然砂砾垫层;
5.4.3 主线收费站路面结构
28cm:水泥混凝土面板;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天然砂砾垫层;
5.4.4 连接线路面结构
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8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天然砂砾垫层;
(2)老路补强路面结构
主线大中桥梁8座,分别为K541+860南帝中桥、K548+020谷家大院中桥、K565+867盖家营子中桥、K567+680下账房中桥、K576+750刘家店大桥、(右幅K585+870,左幅K585+900)坝筒子1号大桥、K587+440坝筒子中桥、(右幅K588+090,左幅K588+180)坝筒子2号大桥,小桥共计9座;连接线桥梁4座,分别为LK0+520下账房中桥、LK5+285鹿山大桥、LK9+685新林中桥、LK5+624小桥。
桥梁主要工程为桩基、扩大基础、柱式墩、盖梁以及预制小箱梁、空心板梁、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等。
主线涵洞98道:其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59道,圆管涵39道。连接线圆管涵3道。
本标段设计隧道一座,为分离式隧道,左线里程ZK558+405~ZK560+885,长度2480m,右线里程YK558+425~YK560+920,长度2495m。
隧道结构类型分为Ⅴa、Ⅴb、Ⅴc、Ⅳa、Ⅳb、Ⅲ、Ⅳ级围岩、Ⅲ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复合式衬砌。隧道采用进出口同时施工,两端相向掘进的方式。
围岩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碎石、全~微风化花岗岩、强~中风化凝灰质板岩,按新奥法组织施工。隧道开挖采用“机械挖掘”、“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控制超欠挖。在开挖过程中结合地层情况采取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等超前预加固措施加固地层,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结合反馈信息及时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防止岩体坍塌,以确保结构稳定与施工安全。左右洞施工掌子面错开一定距离,先行、后行相邻洞室掌子面距离保持2倍洞径以上。
明洞段,根据地形、地质情况采用明开挖方式。
隧道洞身段的Ⅴa、Ⅴb型衬砌段按CD法开挖,Ⅴc、Ⅳa型衬砌段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Ⅳb型衬砌段按上下台阶法开挖,Ⅲ型衬砌段按全断面法开挖。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防水板接缝按双缝热熔焊接,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浇筑,隧道采用无轨运输方式。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收费站、标志、标线、护栏、轮廓标、隔离栅、防眩设施,里程碑、百米桩和公路界碑。
按设计厚度铺设种植土,种植前应将表土层进行深翻耙细,清除草根及杂物。根据地区的气候及经验,选择气候凉爽、多雨水、少病虫害的季节。人工均匀撒播,播种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等幼苗张至3~6cm时可停止喷水,但应经常保持土壤丝润,并及时清除杂草。
内蒙古国道306线林西至大水菠萝段公路工程项目,共有(收费站、养护分部等设施)5个集中房建设施区,总建筑面积10210m2,基础形式以柱下独立基础为主,结构形式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收费大棚地上为钢结构柱和钢桁架屋盖,建筑最大高度为15m。
工程特点、难点及可预见技术风险
项目所在地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无霜期仅125天,每年施工时间不足6个月;项目穿越村镇路段较多且频繁,路线两侧有工厂、单位及村道出入口,且有多条主要通道交汇;统部镇至终点大水菠萝段约24公里S204旧路改建,S204是西乌旗通往林西的唯一大通道,交通导行压力大,需修筑施工便道或绕行便道;本项目沿线经过村庄和旧路改造,存在较多的高压线杆及通信杆线,拆迁量大、地方矛盾多,障碍物的拆迁进度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加之图纸取土场土方量小于填方量是路基的关键性问题;结构物工程沿线桥梁、涵洞较多,涉及的作业点多,使之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的调配、周转及管理、施工难度加大;隧道工程围岩类型多、洞口覆盖层薄,稳定性差;沿线降水很小,季节性河流勃拉沟和碧流汰坝筒子河无常年流水,工程用水全部采用地下机井水源。
(1) 路基工程:施工线路长,借土填筑数量多,土地资源管控严,土源存在问题;
(2)路面工程:地材需求量近140万立方米,月需求量近24万立方米,目前调查地材生产量远远小于需求数量;
(3)桥涵工程:本工程大小桥梁21座、涵洞103道,涉及的结构工程量大、分布的点多,给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4)隧道围岩状况较差、安全隐患较大,必须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测量工作、随时掌握现场情况;
(5)本工程为多专业综合性工程,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各专业接口衔接十分重要,必须密切配合、科学组织、加强协调,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6) 施工线路长,施工范围障碍物多
本工程道路主线全长59.85km。工程属于新建道路和旧路改造相结合,沿线经过村庄,存在较多的高压线杆及通信杆线,拆迁量大、地方矛盾多,障碍物的拆迁进度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
(7) 不良地质影响大
沿线不良地质主要表现有软土地基、风吹雪地段、泥石流地段、涎流冰段等不良地质影响,对于便道修筑及路基处理、填筑要求高。
赤峰市的冰冻期为每年的11~4月份,大部分施工处于不利的施工季节,对工程进度有一定影响。
6.3针对重点难点采取的应对措施
(1)确保施工资源满足施工要求
按照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资源配备计划,充分考虑机械维修、工序停滞时间、搅拌站、预制场、水稳站、沥青站备料能力及生产能力、桥梁施工的钢筋、砼等材料的供应,组织安排足够的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资源按进度计划要求进场施工。
(2)加强管理,做好各专业施工队间的协调
本工程涉及到众多专业工程,施工中势必存在多种交叉作业,给施工组织协调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提前安排好工序的施工及搭接。
施工过程按专业进行细化,每个专业设1负责人。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各专业负责人一起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进度安排,进度计划细化分解。
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每天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开专业协调会,找出有可能导致发生专业施工冲突的地方,制定对应措施,对施工薄弱点增加机械、设备、人员及物资投入,做好施工组织协调工作,确保施工有序、可控的进行。
(3)加强交通组织协调的措施
施分部域与地方道路交叉路段提前做好道路改移手续,为地方车辆、人员通行做好相应措施。
A.施工便道、主路贯通与乡村道路相交的路段做好标识、标牌设置,并做好乡村道路改路工作。
B.保持道路清洁,施工车辆进入交通干道前,应进行清洁,并安排适当人员清扫路面。
(4)加强地方协调的措施
针对拆迁量大、地方矛盾多的特点,有的放矢、采取措施、主攻地方协调工作。
(5)做好接口管理规划
由于本工程是赤峰市重点工程,该道路工程战线长、牵涉到多个专业,多个系统,道路工程、隧道、桥梁、挡墙、交通工程等不是同时施工。因此,如何确保各个专业、各系统的各种预留孔洞、预留管和预埋件的预留、预埋不遗漏、不错留、不错埋,各工序的有序衔接,减少以后返工处理对质量和工期的影响就显的尤为重要。
A.接口施工质量组织保证措施
②编制接口施工技术手册,制定施工阶段的管理文件和工作制度。编制接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建立技术接口复核制度以及接口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制度。尤应注意接口隐蔽工程的施工。
③建立接口工程的签署制度。接口管理部门对此建立相应的接口管理文件库。
④接受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B.接口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坚持施工中技术交底和多级复查制度是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6)制定冬季施工措施
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特别是针对隧道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6.4针对本工程战线长、施工范围障碍物多等采取的措施
G306全长59.85km,战线长,线形、高程控制、平交道口多,加之沿线隧道、桥梁、涵洞结构施工都是本工程的重难点。其具体重难点及解决对策如下表:
6.5本工程可预见风险:
沿线穿过村镇,平交道口及住户较多。施工中住户出行可能会给施工增加难度及带来交通安全隐患。隧道地质条件较复杂,浅埋段较长,围岩较差,风险较高。
(二)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认真研究、勘查现场情况和相关资料,针对现场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交通管制方案;并恳请交警等政府相关部门协助和配合。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隧道的安全,达到隧道施工安全、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
(三)施工进度风险分析与对策
1)施工进度风险分析:一是桥涵结构物众多,桥梁施工工程量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
a)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的组织体系,由项目经理挂帅,统一指挥施工、协调、调度工作,确保指令畅通。
b)做好施工配合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拟定施工准备计划,专人逐项落实,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高质、高效。
c)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抓住关键线路的矛盾,实现一级保一级的循环机制,强化计划进度管理,最终实现总体目标。
d)定期召开生产碰头会、生产例会、质量分析会,及时预控或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进度、质量等问题,为下步生产工作提前作好准备。使各专业队伍有条不紊地按总体计划进行。
e)采用先进的、配套的施工设备,确保在用施工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择优选择供货商,提前编制工程材料采购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做好材料安全储备工作,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g)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选施工方案,缩短施工工期,克服工期紧的困难,最终实现按期建成的目标。
h)强化现场管理,合理、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科学组织,使现场施工进度、施工程序合理HG/T 3647-2014 耐寒输送带.pdf,保证关键节点按期实现。
全面贯彻响应公司及业主要求,采取先进、科学、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为原则,按期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创建优质工程。
本规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原则,以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自控,确保工程质量为目标,强化质量控制手段和过程控制措施,突出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不留死角。要求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指南、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进行作业,按《验标》要求进行检验,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资料内容齐全、真实有效、具有可追溯性,且编目规范。认真加强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工作,切实通过“三级检查”发现和消除作业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一步预防和减少质量通病,从而保证工程优质。通过管理措施和采取技术等方面的保证措施来提高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达到经得起实测检查,耐得住美观推敲的精品质量。
创优思想总结如下64字:
2.1设计先进、施工样板
工程设计先进合理,功能齐全,满足使用要求SY/T 10023.2-2012 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第2部分:合作油(气)田.pdf,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工程的水平,是工程创优的前提和保证。从建筑设计看,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艺术性和超前性,在结构设计方面,体现当代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