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脚手架方案(正式)(18P).doc

中国建筑脚手架方案(正式)(18P).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891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中国建筑脚手架方案(正式)(18P).doc

2、脚手架搭设前,依据建筑物形状放线,并按间距排好立杆。

一层混凝土浇筑完后,悬挑架撑拉杆即可从首层边梁处挑出钢管悬挑双排脚手架。

由于梁柱板整浇,施工层的脚手架无法与柱抱接,所以需在施工层临时加抛撑,抛撑间距为一个柱距,抛撑下端与楼板预埋件连接,抛撑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0~600之间,连接点中心与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待柱模拆除架子与柱抱接后方可拆除。

大横杆必须在角部交圈并与立杆连接固定南方电网公司35kV-500kV变电站典型造价(V2.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3月).pdf,铺板时处理好拐角处操作层脚手板交汇搭接形成的小错台构造。

在顶层连墙杆上的架高不得多于两步(以大横杆计),否则每隔6m跨加设一道连墙杆。

搭设时及时设置连墙杆和剪刀撑,不得滞后超过两步距。

所有扣件拧固时要用力矩扳手,扭力矩控制在40~65KN·m之间,防止用力过大螺栓溢扣。杆件端头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100mm,防止杆件滑脱。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拆除前,工长要向拆除工人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杆支撑是否牢固、安全以及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脚手架拆除时,地面必须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

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所有连墙杆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低差不得大于2步。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杆。拆除架子时,地面要有专人指挥、清料,随拆随运,禁止往下乱扔脚手架料具。

3.7电梯井筒内操作架设计及搭设:

电梯井筒内设三排立杆,立杆纵横向间距800mm,水平杆间距1500mm,立杆下必须垫通长50×100木方;要求相应设置连墙杆、剪刀撑,每三层设置一道水平大眼网,并将网兜至各墙边;操作层满铺木跳板;电梯门防护架搭设方法见附图。

第四章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4.1脚手架材料质量标准:

4.2脚手架的质量检查: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

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

5.1脚手架必须随结构施工进度搭设,搭设时避开立体交叉作业,严格按方案及相应安全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度、横杆水平度并确保节点符合要求。

5.2脚手架防雷采用12圆钢,每片每两层设两点与结构防雷带相焊接,必须保证脚手架整体导电不间断,摇测电阻不大于4。遇有雷雨天气,脚手架上人员必须立即离去。

5.3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5.3.1每搭设10m高度;

5.3.2达到设计高度;

5.3.3刚搭设完毕后或连续使用达四个月;

5.3.4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

5.3.5在遭受暴风、大雨、大雪、地震等强力作用之后;

5.3.6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其它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5.4工人上架操作时必须戴安全帽、佩挂安全、穿防滑鞋。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单块脚手板或其它物品增加操作高度。

5.5严禁上架操作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嬉闹和坐在栏杆上,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失衡、脱手、滑跌和落物等不安全作业。

5.6上下脚手架必须走马道,严禁攀援脚手架上下。

5.7严禁在架面上堆放材料,杂物必须及时清除,不得把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

5.19使用期间严禁拆除脚手架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以及连墙杆。5.10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禁止将地线搭在脚手架上。

5.12六级及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停止脚手架上作业,雨、雪后上架操作应注意防滑,并扫除积雪。

5.13未尽事宜执行国家、地方、行业安全法规、规范、标准和现场规定。

Lb:立杆横距=1.2m

La:立杆纵距=1.5m

Gk:恒载标准值kN

Gk1:构架基本结构杆部件自重kN

Gk2:作业层面材料自重kN

Gk3:外立面整体拉结杆件和防护材料kN

Hi:立杆计算载面以上的架高

gk1:以每米架高计的GK1的计算基数kN/m

gk2:以每米立杆纵距计的GK2的计算基数kN/m

gk3:以每米架高计的GK3的计算基数kN/m

n1:同时存在作业层设置数(层)

Qk: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kN

qk:施工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基数kN/m

N:立杆验算载面处的轴心力设计值kN

NGK:脚手架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轴心力kN

NQK:可变荷载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轴心力kN

R:立杆计算载面

ψ: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

lo: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l0=μh

μ:计算长度系数

h:步距 :1.5m

fc: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

I:钢管回转半径=15.8mm

6.2脚手架荷载计算:

验算主楼于辅楼屋面上的悬挑脚手架,悬挑架计算高度取五层至顶高度计算H1=4.8×4+2.4+1=22.6m,取24m计算。落地脚手架的总高度45m。

①脚手架基本结构部件的自重: Gk1=Hi×gk1

②操作层材料自重: Gk2=n1×La×gk2 规范7.3.12第4条要求: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因此悬挑脚手架每一悬挑架按两层脚手板计算;落地脚手架按四层脚手板计算。

③整体拉结和防护材料自重: Gk3= Hi×gk3

悬挑脚手架:Gk=Hi(gk1 +gk3)+ n1La gk2=24×(0.1225+0.0768)+2×1.5×0.4112 =6.02KN

落地脚手架:Gk=Hi(gk1+gk3)+n1Lagk2=45×(0.1225+0.0768)+4×1.5×0.4112

作业时考虑单层作业: Qk=1×1.5×1.8=2.7KN。

3、风荷载标准值: wk=0.7μsμ2 w0 (5—10)

ψ=An/Aw(脚手架全封闭)=1.0

风荷载体系型数μs=1.3ψ(按背靠的建筑物为敞开情况计)=1.3

基本风压取W0=0.45(KN/m2)

则有:离地面5m :wk=0.7×1.3×1.0×0.45=0.41KN/m2

离地面25m:wk=0.7×1.3×1.335×0.45=0.55KN/m2

6.3脚手架整体稳定性验算:

6.3.1悬挑脚手架的验算

离地面25m处Mw=0.12×0.55×1.5×1.52=0.223KNm

2、计算轴心力设计值:

3、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Ψ,根据长细比λ=kμh/I,k=1.155验算长细比时k=1.0。

验算长细比λ=1.0×1.725×1.5×1000/15.8=164<[λ]=210满足要求。

λ=1.155×1.725×1.5×1000/15.8=189

4、整体稳定性验算(组合风荷载时):

离地面5m处N′/ΨA+ Mw/W=10.5/0.201×4.89×102 +0.223×103/5.08×103

=0.151KN/mm2

结论:本验算说明悬挑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基本风压0.45KN/m2的作用下施工期间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但立杆的轴心力设计值

N′1=1.2NGK+1.4Nqk=1.2×6.02+1.4×2.7=11KN>8.00KN(单个扣件抗滑设计值),因此悬挑脚手架的立杆与挑架连接处需用双扣件连接,方能保证N′1=11KN<2×8.00KN。

6.3.2落地脚手架的验算

Mw=0.12×0.41×1.5×1.52=0.166KNm

2、计算轴心力设计值:

3、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Ψ,根据长细比λ=kμh/I;k=1.155验算长细比时k=1.0

验算长细比λ=1.0×1.725×1.5×1000/15.8=164<[λ]=210满足要求。

λ=1.155×1.725×1.5×1000/15.8=189

4、整体稳定性验算(组合风荷载时):

N′/ΨA+ Mw/W =16.9/0.201×4.89×102 +0.166×103/5.08×103

=0.205KN/mm2=fc=0.205KN/mm2

结论:本验算说明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基本风压0.45KN/m2的作用下装修施工期间整体稳定性基本上能满足要求。因为已经处于临界状态,所以要求施工层荷载不得超过3KN/m2。

6.4悬挑脚手架斜撑和拉杆承载能力验算

1 荷载计算:N=1.2NGK+ 1.4Nqk

=1.2×6.02+1.4×2.7=11KN

Lab=(6502+48002)1/2=4844mm

Lac=(18502+48002)1/2=5144mm

计算长度L0=kμL

依据规范:验算长细比时k=1.0(5.1.9条规定);计算λ值时k=1.155(5.3.3条规定)。

Labo=1.0(1.155)×1.725×4844=8356(9651)mm

Laco=1.0(1.155)×1.725×5144=8873(10249)mm

λab=Labo/I=8356/15.8=529>[λ]=210

λac=Laco/I=8873/15.8=562>[λ]=210

结论:撑杆的长细比超过规范要求,故在撑杆中间加设两道纵向和横向水平杆,长细比随之减少三分之二。

加固后: λab=176<[λ]=210 λac=187<[λ]=210 加固后长细比满足规范要求。

实际: λab=204 λac=216

3 由长细比λ查表得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

Ψab=0.174 Ψac=0.156

4 撑杆的轴向受力计算

Nab=N/cosα=11×4844/4800=11.1KN

Nac=N/cosβ=11×5144/4800=11.8KN

Nab/ΨabA=11.1/(0.174×489)=0.13KN/mm2

Nac/ΨacA=11.8/(0.156×489)=0.155KN/mm2

结论:经加固后的撑杆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撑杆的轴心力设计值Nab=11.1KN>8.00KN(单个扣件抗滑设计值)、Nac=11.8KN>8.00KN,因此悬挑脚手架的撑杆与主节点和预埋件的连接处需用双扣件连接(使Nab和Nac均小于2×8.00KN)。

6.4.2拉杆验算(扣件抗滑验算)

Nbc=N(tgα+tgβ)=11×(650/4800+1850/4800)=5.7KN<8.00KN

Nbc/A=5.7/489=0.012KN/mm2

城市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结论:拉杆及扣件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6.5脚手架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立杆基础的计算底面积Ad

Ad=1/n·ab

Ad =1/3×0.25×4 =0.32(m2) 取Ad =0.25 KN/m2

真空预压地基施工工艺标准N/Ad=17.46/0.25=69.84KN/m2

地基的承载力应不低于57.43/0.4=175 KN/m2>120 KN/m2(场区地基承载力)

故要求回填土时必须夯实,在垫板下面浇筑100mm厚450mm宽的C10混凝土,以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