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标准化实施大纲初稿20190326.docx

BIM标准化实施大纲初稿20190326.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1.4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862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BIM标准化实施大纲初稿20190326.docx

全方位查看模型及所有构件信息。

模型剖切功能及模型构件分解功能。

高层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附计算书模型隐藏、剥离选中构件功能及漫游功能。

3.3.4设计图纸审查

设计图纸上传,可进行平台图纸浏览及审查工作。

包含智慧工地平台管理(人员管理、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管理、机械监控等),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资料管理等模块。从人料机法环各个方面对工程项目进行平台信息录入及管控。

包含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质量评价(对监理及施工单位)、作业指导书、设计技术交流、施工技术交流、首件示范等模块。利用PDCA管理模式对质量进行监督。

对项目成员及公司成员进行平台信息录入及职责权限划分,将部分线下工作流程进行线上升级。

由总包单位及BIM咨询单位总体策划并编制的BIM技术应用及交付成果进度计划,主要强调的是项目BIM技术应用及交付成果在时间上的规划。其目标是实现项目全生命期BIM技术运用及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保障相应阶段BIM成果的交付。具体任务包括:

(1)根据项目BIM整体策划及应用要求规划项目BIM实施进度时间节点,充分发挥BIM技术在项目中的预判、指导作用,使其具有前瞻性、合理性。

(2)重视BIM进度计划与项目管理项目进度策划、各阶段项目实施主体进度计划的有机结合。

(3)充分利用BIM技术实现可视化进度模拟的优势,协同施工总包单位做好事前控制、实施过程的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进度管理,提升全生命期BIM进度控制的协同效率,保障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达成。

4.2 BIM进度计划内容和管理措施

4.2.1BIM进度计划的编制

由总包单位及BIM咨询单位制定项目BIM应用与管理总进度计划,即BIM实施计划根据建设项目的总进度要求及合同中工期要求,制定施工阶段BIM运用的进度控制关键节点和里程碑。在BIM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工作进展具体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进行进度计划的细化与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总计划的变化调整BIM应用进度安排,更新BIM实施计划,使各项工作安排更加合理。 BIM实施进度管理在确保对BIM自身的工作进度计划进行管控的同时,保障BIM的相关工作能切合项目建设总体进度在时间上的安排。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对BIM的进度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BIM总进度计划和项目实施中各阶段进度计划的编制,进行总、分进度计划之间的协调平衡; 2)根据项目实施过程进行BIM实施进度过程监督及分析,包括里程碑控制点影响分析、关键路径分析以及计划与实际进度的对比分析; 3)BIM实施进度没能按计划实行的,BIM咨询单位配合项目管理单位查明延误原因,及时纠正偏差并追究相关方责任。 4)定期组织BIM实施进度协调会,并将会议内容报告上级部门。 5)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及需求,及时调整、更新BIM的工作进度,确保BIM能够及时运用,使BIM的成果能够最大化的落实运用。 6)严格依据合同要求对BIM成果交付时间进行控制。

4.2.2BIM进度计划内容

为了充分配合项目全生命期BIM计划的实施,在设计阶段与设计工作融合,在施工阶段与施工实施工程协调,完善各阶段BIM实施计划,制定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计划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总包单位根据BIM咨询单位制定的BIM总体进度实施计划,结合项目总进度计划,初步制定施工阶段BIM实施方案,包含施工阶段BIM总进度计划;

2)施工总包应根据项目进场时间,开展施工准备阶段各项BIM工作,包括施工作业模型的建立、施工方案模拟、以及施工现场布置、临时设施搭建模型的建立等;

3)总包和监理单位人员到位后,由总包单位组织开展针对项目BIM实施、模型标准及BIM平台使用、流程的相关培训;

4)BIM咨询公司定期根据现场实施情况(1个月),并在收到总包单位要求后1周内进行进度计划的调整;

5)各施工节点及施工重难点区域在相应部位施工前2周完成专项BIM模型、专项施工方案模拟,为施工方案会审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图片、模型或动画视频文件,并交付总包单位审核,指导施工实施;

6)对于施工变更引起的相应模型修改,收到变更通知后2周内和每月进度款申报时,进行相关模型更新,并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审核;

7)竣工验收前2周内,配合总包单位完成竣工模型以及相应信息的三维交付; 8)施工总包协调各分包单位,并配合工程监理单位依据时间进度安排,利用BIM技术参与竣工验收,保障竣工模型按计划进行提交并上传协同平台。由总包单位对竣工BIM交付成果及技术应用做好管理、协调工作。

附件:BIM应用点进度计划表样板

4.2.3进度计划控制方法和保障措施 (1)进度管理职责

1)施工阶段,施工总包单位作为BIM实施与应用的进度负责方。施工总包单位是模型及BIM技术应用的实施主体,BIM咨询单位按照工程实施阶段各项BIM应用需求及交付成果时间节点,开展BIM进度管理工作;

2)施工总包单位应制定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BIM应用所需的基础文件提交时间。

3)在BIM实施过程中要求各项目BIM参与单位安排专人配合协同,保证按时提供BIM咨询单位完整信息并及时存档相关应用成果于协同平台。

4)BIM总包单位在各阶段BIM实施过程中,及时跟踪工程进度、BIM完成工作情况,结合BIM实施计划,进行BIM各项工作的实时调整与更新。并协调、监督BIM实施单位对BIM更新进度计划的跟进和执行。

5)对影响工程工期及BIM成果交付的各种专项问题,由BIM咨询单位组织,协调各方开展专题讨论会。

5.1 BIM执行标准

执行国标《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及相关地方标准。此框架下根据本项目实际需要及要求,以BIM 模型交付标准为具体实施标准(具体要求见下文),同时应满足项目部施工要求及甲方相关要求。若要求冲突,应及时反映至项目部和甲方进行协商。

5.2 BIM建模依据

包括但不限于BIM咨询合同文件以及委托方提供的效果图、施工图纸、深化图纸、初设模型。

5.3 BIM模型细度

(1)概念及方案设计模型细度(LOD100)

与概念及方案设计阶段所要求的设计深度相对应。

(2)初步设计模型细度(LOD200)

与传统二维初步设计阶段所要求的设计深度相对应。

模型构件应表现对应的建筑实体的主要几何特征及关键尺寸,构件所包含的信息应包括构件的主要尺寸、安装尺寸、类型、规格及其他关键参数和信息等。

(3)施工图设计模型细度(LOD300) 在初步设计模型的基础上与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阶段所要求的设计深度相对应。

模型构件应表现对应的建筑实体的详细几何特征及精确尺寸,应表现必要的细部特征及内部组成;构件应包含在项目后续阶段(如施工进度、造价分析等应用)需要使用的详细信息,包括:构件的规格类型参数、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参数及技术要求等。

模型应满足专业协调、工程造价、施工进度和工艺的模拟、预制加工、施工交底、质量和安全等下游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需求。

(5)竣工验收模型细度(LOD400) 在施工过程模型的基础上与工程竣工验收需求对应。

1)增加系统的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编号、组成设备、使用环境(使用条件)、资产属性、管理单位、权属单位等。

2)增加系统的维护保养信息: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维护单位、保修期、使用寿命等。

3)增加主要设施设备的运营管理信息:设备编号、所属系统、使用环境(使用条件)、资产属性、管理单位、权属单位等。

4)增加主要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信息: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维护单位、保修期、使用寿命等。

同时模型应附加或关联相关竣工验收资料及信息,其内容宜符合下表相关要求。

(6)运维管理模型细度(LOD500) 在竣工验收模型的基础上与建筑运维管理需求对应。

模型应准确反应实物状态,满足运维管理需求,如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应急管理等。满足和支持政府部门要求的专项维护和材料报备。满足和支持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各种数据。

5.4 BIM建模规则

项目单位采用毫米

使用相对标高,±0.000 即为Z 轴坐标原点,标高单位为米。

项目采用唯一的坐标原点,项目所有模型基于该坐标系进行建模,确保模型整合坐标一致。

1.1.1CAD 原文件

1.1.2CAD 导入文件

1.1.3.1模型过程文件

1.1.3.1.1XXXX 年 XX 月 XX 日

1.1.3.1.1.1 分区

1.1.3.1.1.1.1 分层

1.1.3.2模型最终版文件(交付件)

1.1.3.2.1分区

1.1.3.2.1.1分层

1.1.4各专业合模文件

1.2 全专业模型整合文件

1.5 BIM应用点成果文件

模型文件命名按以下标准:

(2)模型参数信息设置

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录入信息以交付模型后确定的具体内容为准。

(3)模型标高及轴网标准

轴网:轴网名称与施工图一致,双向轴号,中间段连续,其他属性可采用默认设置。

(1)建筑结构专业颜色标准表

(2)暖通空调颜色标准表

(3)电气专业颜色标准表

(4)给排水专业颜色标准表

BIM应用交付成果主要为以下几类方式:

BIM模型应与实物相一致,应集成建设全过程的相关建筑信息。BIM模型交付遵循以下原则:

(1)交付成果的准确性原则:BIM模型及其信息,应准确反映实物的真实状态。

(2)实施过程的同步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与实物的实际进度保持同步。各过程BIM模型和信息应及时更新,确保模型处于完善的可用状态。

(3)建模精度一致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各方建模/更新模型应遵循统一的标准。

(4)工作职责的一致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对BIM所承担工作职责,应与建设实施过程中所承担职责一致。

6.2 BIM应用报告、报表

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BIM设计应通过分析软件整合和分析BIM模型数据,产生和交付各类BIM应用分析报告及报表,依据报告和报表成果,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以达到设计的最优化。

为保证BIM应用报告、报表的准确性、协调性、一致性原则,各类报告、报表在编写过程中,所使用的BIM模型应与各专业BIM模型的更新保持同步。所产生的报告、报表,应以书面及子版本提交给业主或项目管理单位审核、存档。

6.3模拟动画、视频和图片

可交付的多媒体成果主要包括建筑模拟仿真和内部漫游视频、施工进度模拟动画等。模拟动画、视频要求以WMV或AVI格式交付,原始分辨率不小于800*600,帧率不少于15帧/秒。内容时长应以充分说明所表达内容为准,图片分辨率不小于1280*720。

6.4 BIM交付成果列表

1)合同约定范围内的模型;

神东煤炭公司公司产品仓至产品装车仓栈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深化设计BIM模型及深化设计图纸;

3)合同约定范围内的工程量统计表。

3)施工方案可视化演示模型及施工方案分析报告;

4)可视化交底动画、三维视频及渲染图;

5)BIM管理平台各种上传文件;

8)相关BIM工作产生的报告及报表;

Q/GDW 10591-2018 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范9)其他合同约定内容。

对模型及相应BIM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实行全面贯彻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的思想,按照PDCA的循环原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步骤展开控制。针对各质量控制分解目标及各施工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1)编制及执行审查标准及管理机制 根据项目各阶段的任务,在BIM技术应用标准中明确BIM审查及优化规范,建立检查机制,对各阶段、各类模型以及各项BIM成果进行有效质量管控。 (2)设计及施工阶段质量的跟踪管理 在设计及施工中,运用模型进行可视化管理模式,通过冲突检测、虚拟显示等技术手段及BIM模型存储的大量建筑构件和设备信息,对模型进行三维参数化的质量控制。 (3)实施过程BIM模型质量审核报告 通过在设计阶段已落实的模型审核机制,在施工阶段继续沿用及完善,对各关键信息交底、交付时期的BIM成果质量进行把控,明确各应用方修改职责,对BIM成果审核质量通过问题汇总、跟踪检查及逐一消项的模式进行完善和更新,形成审核报告,为下阶段BIM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为了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信息完整度,且保证实时更新,BIM顾问单位将制定一套完整的模型检查和维护机制,通过详细的记录,同时规范检查人应该对模型进行各项检查的内容,并记录于相应阶段制定的模型检查内容记录清单以及模型交底及相应阶段成果交付清单中作为核查依据及交付记录。在此基础上,施工总包、工程监理和运营单位完善和细化对BIM模型、子模型信息和数据的管理要求以及协同审查制度,使项目模型达到综合性、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的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