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校区扩建工程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N=5.959+0.465+0.720=7.144kN;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1#住宅楼悬挑架施工方案lo=(h+2a)(2)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uh=1.167×1.730×1.500=3.028m;
Lo/i=3028.365/15.900=190.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199;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7143.960/(0.199×424.000)=84.668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84.668N/mm2小于[f]=205.00满足要求!
立杆计算长度Lo=h+2a=1.500+0.300×2=2.100m;
Lo/i=2100.000/15.900=132.000;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86;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7143.960/(0.386×424.000)=43.650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43.650N/mm2小于[f]=205.00满足要求!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H=3mh=1.5mla=1.2m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0×10.000×10.000/6=83.33cm3;
I=5.000×10.000×10.000×10.000/12=416.67cm4;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25.000×0.300×0.100=0.75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0.300=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1.000+1.000)×1.200×0.300=0.720kN;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2×(q1+q2)=1.2×(0.750+0.105)=1.026kN/m;
集中荷载p=1.4×0.720=1.008kN;
最大弯距M=Pl/4+ql2/8=1.008×1.200/4+1.026×1.2002/8=0.487kN;
最大支座力N=P/2+ql/2=1.008/2+1.026×1.200/2=1.120kN;
截面应力σ=M/W=0.487×106/83333.33=5.845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为5.845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q1+q2=0.855kN/m;
集中荷载p=0.720kN;
方木的最大挠度2.940小于1200.000/250,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026×1.200+1.008=2.239kN;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最大弯矩Mmax=1.008kN.m;
最大变形Vmax=4.604mm;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公式
其中n=1.200/0.300=4
经过简支梁的计算得到:
截面应力σ=1.008×106/5080=198.42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00N/mm2,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表5.1.7,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797kN;
R<12.8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o=(h+2a)(2)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uh=1.155×1.730×1.500=2.997M;
Lo/i=2997.225/15.900=189.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201;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9421.560/(0.201×424.000)=110.551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10.551小于[f]=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h+2a=1.500+2×0.100=1.700m;
Lo/i=1700.000/15.900=107.000;
1、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部专业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3、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等节点处均需用胶带贴缝以确保混经不漏浆。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棉条。
4、梁、板模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宽度,模板高度,脱模剂涂刷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度,其拼装精度要求:
5、每层主轴线和分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测量墙、柱、剪力墙体的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分析墙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生产责任人,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6、模板的脱模剂要使用水性脱模剂,以防污染钢筋。
7、模板安装前必须检查所有预埋,预留是否正确,水电、暖通等工种和安装是否及时,并通过业主和监理公司检查合格后方可封模。
8、楼面模板安装后必须与钢筋工种配合,保证钢筋人员正常工作。
9、严格按照技术科要求的技术交底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
10、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先自检后互检并经质检员验收和监理公司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2、冬期施工时模板要采取保温措施,尤其注意模板接缝处、墙柱上口等处的保温。
13、所使用的钢管规格为φ48×3.5mm,对锈蚀、压扁、裂缝等材料杜绝进场。
14、拆模时,以技术员下发的指令书为拆模依据。
15、预埋件允许差表(mm):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试块作试验来确定)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
(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难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其好处是:同一班组进行作业,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支柱→使模板下隆→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HN-005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下调支柱顶托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顶托螺杆在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间两端作业。
4、、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然后拆除梁与楼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
5、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用钢钎轻轻撬动竹胶板,或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每块竹胶板拆下时,人工传递托放于地上。
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JC/T2528-2019 精细陶瓷粉体绝对密度测定方法 比重瓶法,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